![]() | 曲家黑城城址位于鐵嶺市昌圖縣曲家鄉黑城子村,年代為遼。2008年6月11日,曲家黑城城址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城內及城墻外墻基外1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三面各50米,北10米以內為三類建設控制地帶,三類建設控制地帶外30米以內為四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古城子山城位于鐵嶺開原市八棵樹鎮古城子村,年代為漢-唐。2008年6月11日,古城子山城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城內及東、南、北三面城墻外墻基外各20米,西面至谷口大壩壩基外5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北三面各50米,西10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一類建設控制地帶外60米以內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八面城城址是我縣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屬遼代韓州州治。坐落于八面城鎮五星村南郊,海拔144米左右。經多次測量,城址為一菱形形制,東墻749米,西墻747米,南墻830米,北墻911米,分布面積約30萬平方米,城內遼金時期布紋瓦、瓷器殘片隨處可見,現館藏文物八棱石臼就出土于此。現城內有自來水公司等多家企業,其余均為五星村村民蔬菜大棚地,有雙八線公路在城址中央南北向穿城而過,南墻緊鄰南環城公路,路南為八面城烈士陵園和復建中的青云石佛寺、……[詳細] |
![]() | 李成梁家族墓石像生為雙雙四重對面排列,中線為正東西向。依常理,古墓石像生兩側即為神道,而神道一般都是正南北向的,但小屯石像生的神道卻是東西向,這是因為這里的墓地早年曾被損毀,現在各個石像生的位置都是經過后世維修后重新確立的。這些石像生有:蹲姿石獅、臥姿石羊、跪姿石馬和立式文武翁仲各一對,石像憨厚,刻工精細,栩栩如生,是遼北境內現存僅有的明代墓前石像生作品,也是明代鐵嶺藉要職官員家族墓地的唯一現存遺物。保護范圍:以保護標志所在的東經123……[詳細] |
![]() | 張樓子山城位于鐵嶺縣李千戶鄉張樓子村西南一處山坡上,當地人把這里叫做青龍山,是利用天然的環形山勢稍加構筑而成。張樓子山城的“延津州”城名是在高句麗被唐征滅后,唐政府設置的城名。這座山城的建筑年代約在隋唐時期,是高句麗晚期城址,距今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遼北地區現存高句麗城址中保存較好的一座。城墻為土石混筑,城內遺物豐富,山城防御設施特點鮮明,并有許多其它高句麗山城所罕見的格局特征。城墻全長2213米,構筑年代當為東晉至唐初。山城的城……[詳細] |
![]() | 南城子山城位于曉南鎮泉眼溝村,這一帶群山的山頂多呈渾圓狀,古人正是利用這樣的山勢來防御敵人來犯。據專家介紹,通過現場考察發現,山城建成后有一個部族曾在此居住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后來這支部族卻突然消失、不知所終,其中原因沒人能給出答案。保護范圍:城內及城墻外墻基外5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40米以內為Ⅰ類建設控制地帶,I類建設控制地帶外20米以內為Ⅱ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
![]() | 2009年5月在開原市靠山鎮西龍灣村西龍灣小學所在的山崗上,發現一座山城遺址,山城建在柴河北岸東西向山脈前伸的崗地之上。城為土筑,略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570余米。文化遺物主要有陶、瓷、石器、板瓦、筒瓦殘片等。經對文化遺物的研究與分析,山城始建于高句麗時期。高句麗建城之前這里曾是一處青銅時代遺址,遼金以后也有沿用。在山城西北的后井子地、北部的后河溝北地,發現兩處高句麗時期的居住遺址,見有大量板瓦和陶器、鐵箭頭等文化遺物。山城與平地居址的……[詳細] |
![]() | 開原老城城墻開原老城是三國故都(大金、東夏、東遼的開國都城)。明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八年),開原路治所又移到咸平府(今遼寧開原老城),并改元為原,開原名稱由此而來。開原老城是明代興建最早的古城之一,素有遼北古城之稱。……[詳細] |
![]() | 吳俊升出生于昌圖縣老城鎮長青村興隆溝屯一個貧民家庭,東北軍著名抗日將領。民國時期任東北三省保安代總司令,陸軍上將,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1928年6月4日,同張作霖從榆關回奉天途中,遭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分子暗算,與張作霖同車罹難于“皇姑屯事件”。時年65歲。吳俊升被炸后,葬于昌圖縣東嘎鄉五間房村,1958年墓室被破壞,尸體葬于別處。1996年東嘎鄉政府重修墓園,并植樹于墓園周圍。……[詳細] |
![]() | 北富屯村革命烈士墓:位于北富屯村一村路與田地之間,安葬著解放戰爭時期為解放開原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1992年,北富屯村黨支部為烈士墓豎立紀念碑一座。保護范圍:烈士墓本體四周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