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 > 西城區旅游

西城區旅游景點介紹

  歷代帝王廟俗稱帝王廟,歷代帝王廟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與太廟和孔廟相齊,合稱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廟宇。封建統治者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先的習慣,三皇一直被視為中國人的祖先,為歷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則是后代借鑒和效法的榜樣,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確定祭祀……[詳細]
  目的地介紹郭守敬紀念館在西海北沿匯通祠內,為社科類專題人物紀念館,1988年10月建成開館。匯通祠始建于元代,最初名鎮水觀音庵,郭守敬曾長期在此主持全國水系的水利建設設計,乾隆年間重修,改名匯通祠。1986年復建。建筑造型得體,格調素雅,步入園中,小徑蜿蜒,假山疊石,錯落有致,登高放眼,可見清水悠悠,小橋臥波,林蔭掩映……[詳細]
  目的地介紹龔自珍故居在西城區手帕胡同21號。龔自珍在京住地之一。故居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另有東西跨院。前院有北房3間,兩側耳房各兩間,東西廳房各3間。院內當年曾有道光御筆“福”字匾及“耕讀堂”匠。故居基本保持原狀。龔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以詩文見長,自成一家,有“龔派”之稱。1839年辭官歸……[詳細]
  目的地介紹  春暉園溫泉采自1800米的地下,與北京著名的小湯山溫泉一脈相承,泉眼水溫常年保持60度,屬弱堿性碳酸氫鈉溫礦泉,春暉園陽光國際溫泉會為北京首座結合溫泉美容療養、活水療養的復合式SPA休閑健康中心。    陽光國際溫泉會建筑面積為3000多平方米,由水療活動區,桑那藥浴區,按摩保健區和休息康樂區,四大區域組……[詳細]
  目的地介紹  祖大壽祠在西城區富國街(舊名祖家街)3號。祖大壽,遼東人,降清明將,卒于清順治十三年(1656)。此處原為祖大壽住宅,后改建為祠。清雍正八年(1730)在此設八旗官學,正黃旗官學,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后改設為京師公立第三中學校。   祠坐北朝南,門外有上馬石一對。前院北房(正廳)5間和東西耳房各……[詳細]
  目的地介紹中國地質博物館在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前身是建立于1916年的北京地質調查所地質礦產陳列館。是我國規模最大、成立最早的全國性地學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綜合性地學館。1959年10月正式開館。其固定陳列室有“礦產資源室”,展出農用化工礦產、鋼鐵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等;“地球史室”介紹了地球46億年以來從荒……[詳細]
  目的地介紹  西單商業街位于北京城市的幾何中心位置。這條街南起宣武門,北至新街口豁口,全長5.4公里,貫穿西單市級商業中心和西四、新街口兩個區級商業中心,是西城區商業、服務業最為集中、最為發達的地區。   西單商業街商貿企業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目前占全區總量的60%以上,是北京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 西單北大街是西單商業……[詳細]
  目的地介紹  濤貝勒府在西城區柳蔭街27號。現已定為西城區重點保護文物。   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醇賢親王奕譞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鐘郡王奕詥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于愉王府,作為貝勒府,稱濤貝勒府。   解放后,濤貝勒府經歷過多次修繕、復建,但前些年,院落中部分建筑又出現……[詳細]
  目的地介紹升平署舊址位于南長街南口路西。清代掌管宮廷戲曲演出活動的機構,稱南府,始于康熙年間。南府隸屬內務府,曾收羅民間藝人,以為宮廷應承演出。乾隆時,南府規模較前擴大。道光七年(1827),將十番學并入中和樂內,增設檔案房,改南府為升平署,仍主持宮內演出事務。直到宣統三年(1911),歷時162年。升平署珍藏的劇本、……[詳細]
  目的地介紹北京民族文化宮地處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東臨西單繁華商業區,北靠北京金融街,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曾被英國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列為新中國一宮,1999年被國際建筑師協會第二屆大會選為“當代中國建筑藝術精品之一”,1994年在北京“我喜愛的民族風格建筑”評選活動中,榮列五十座中選建筑榜首。1998年開……[詳細]
  目的地介紹魯迅博物館位于北京市阜成門內西二條,是建國后最旱建立的“人物傳記性文學博物館”。該館的前身為原西三條的北京魯迅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興建博物館,于195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20周年紀念日落成開放。1994年擴建后的新展廳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與故居相鄰。該館占地1.3萬平方米。魯迅(1881一1936)……[詳細]
  目的地介紹李大釗生前曾在北京的五處住過。西城區石駙馬后宅35號是其1920一1922年時的居住之所,也是居住時間最長的一處,現為新文化街文華胡同24號。李大釗北京故居位于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文華胡同東起佟麟閣路、西至鬧市口中街,清朝時被稱為石駙馬后宅胡同,解放后改為現名。故居是一座平常的三合院,院門也是最普通不過的墻……[詳細]
  目的地介紹郭沫若紀念館坐落在前海系街18號,1988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為庭院式四合院建筑,晚清時曾是恭王府的馬號,民國初年營建為一所中西合璧的宅院。郭沫若先生在這里渡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郭沫若故居原是清代權相和環的一座花園,后和宅被抄沒,花園遂廢。同治時成為恭親王府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年間,其后代把王府和……[詳細]
  目的地介紹  恭王府位于什剎海北岸的恭王府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也是今日北京城里,60余座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余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3個院落,和中路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詳細]
  目的地介紹都城隍廟大殿在西城區成方街33號。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供奉都城的城隍神廟。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名佑圣王靈應廟,天歷二年(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為護國保寧王,明永樂年間重修,改名大威靈祠。以后又多次重修、重建。都城隍廟市曾是北京市著名廟會之一。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有門三重(廟門、順德門、闡威門)……[詳細]
  目的地介紹程硯秋故居在西四北三條39號。程硯秋(1904—1958),滿族,京劇“四大名旦”之一。11歲登臺,工青衣,創“程派”。最初藝名叫程菊依,后改程艷秋,字玉霜,最后改為程硯秋,字御霜。日偽時期,在京郊青龍橋隱居務農。1949年后,曾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故居為一坐北朝南的兩進院落,面積約390平方米。程硯秋從……[詳細]
  目的地介紹據有關史料所載,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為榮寶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榮寶齋不愧為京城老字號。松竹齋的創辦者是一個浙江人,姓張,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銀開辦了一家小型“南紙店”。紙店的經營范圍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書畫用紙……[詳細]
  紀曉嵐故居在珠市口西大街241號。位于珠市口西大街路北,即晉陽飯莊處。飯店保持兩進四合院,前院的藤花和后院的海棠都是當年的舊物。1931年,余叔巖、梅蘭芳在草堂舊址組辦“國劇學會”、“國劇畫報社”和“國劇傳習所”。紀曉嵐(1724—1805),名購,字曉嵐,河北獻縣人。清學者、文學家。官至協辦大學士。領銜編纂《四庫全書……[詳細]
  目的地介紹  崇效寺藏經閣位于白廣路西祟效胡同內。唐貞觀元年始建,明天順年間重修,嘉靖時于寺中建藏經閣。崇效寺更以育花著稱。清初棗花出名,中葉以丁香后來又育牡丹,以墨牡丹聞名。現僅存一座明代建二層帶樓廊的藏經閣。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北京宣武區……[詳細]
  目的地介紹  楊椒山祠在宣武區達智橋胡同12號。是明代楊繼盛的故居。詞內有諫草亭,楊兩次批評朝政的諫言草稿,都刻在亭內石碑上。   楊繼盛(1516—1555),字仲芳,號椒山,河北容城人,明嘉靖進士。他在做兵部員外郎時,因寫了《請罷馬市疏》,受貶職處分,后再被起用,到職不足一月,又寫成《請誅賊臣疏》,歷數了嚴嵩五0十……[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 | 亚洲日韩α√在线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日本思思热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应用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