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彥花水上游樂園位于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花鎮,距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鎮36.3公里,依山傍水、風景迷人。游樂園是在巴彥花水庫基礎上建設起來的。巴彥花水庫1958年10月開始動工修建,歷經三年的時間,于1961年末竣工,是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魚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它是截歐木淪河水依山攔壩而成的人工湖。水庫分主壩和……[詳細] |
![]() | 位于阿魯科爾沁旗巴拉奇如德蘇木達蘭花嘎查境內。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原有8座大殿,現存2座,先后6世葛根轉世。香火最盛時-達800名。巴拉奇如德廟現存的部分建筑是阿旗寺廟中建筑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廟。“彌拉查瑪”是該廟五世葛根羅布桑普日來扎木蘇根據彌拉的傳略創作的,與其他寺廟的查瑪有很大的區別。此廟的精美……[詳細] |
![]() | 阿旗坤都鎮阿日寶力格嘎查“蒙元沙湖夏令地”旅游區位于阿魯科爾沁旗天山東北部,距天山30公里,處于滿金芒哈沙帶腹地,是沿河沼澤地帶,屬坤都鎮阿日寶力格嘎查行政管轄范圍。旅游區面積4萬多畝,阿日寶力格諾爾面積4000畝,湖水主要來源于寶爾罕山腳下綠色凈土泉水,形成沙湖,沙湖周圍有濕地、沙地、草原交錯,草甸、水泡、季節河并存……[詳細] |
![]() | 巴林左旗烏蘭壩森林旅游區位于大興安嶺南麓,是以烏蘭壩林場為中心,輔之以“金界壕”、“富河文化”遺址的考古、森林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區。當一抹秋涼掠過烏蘭壩時,我們來到了高原。踏著高原八月的綠野,迎著高原八月的和風,我們像在籠子里關了太久的鳥雀,飛向廣闊的天地。多美的曠野,多美的綠洲,多美的高原秋色!晴空,好藍好凈,藍的清……[詳細] |
![]() | 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烏爾吉木倫河東岸。面積約6萬平方米。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并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過該遺址的發掘,確立了富河文化。這是從統稱的“細石器文化”中劃分出不同考古學文化的一次重要工作。時代:新石器富河溝門位于巴林左旗林東鎮北……[詳細] |
![]() | 洞山旅游區位于巴林左旗豐水山鎮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林東鎮28公里。洞山峰巒疊嶂,山勢險峻。洞山因洞窟多而得名,山間天然或人工開鑿的大小巖洞108個,堪稱洞的天地,洞的世界。大洞、小洞,圓洞、扁洞,深洞、淺洞,直洞、彎洞,明洞、暗洞,遠近高低,形狀各異。馳名的有水簾洞、朝陽洞、鴿子洞、蝙蝠洞、長仙洞等。洞山遼文化遺址遺跡……[詳細] |
![]() | 韓匡嗣家族在遼代是一個特殊的家族,它的興衰是遼朝興衰的一個縮影。韓氏家族是在遼朝第一家賜姓耶律的漢官家族,為遼朝帝族、后族之后的又一顯貴族系,是中原漢人貴族契丹化進而推動契丹社會封建化的主要力量。它的演化發展過程是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漢族、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縮影,更是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體現。從民族團……[詳細] |
![]() | 召廟石窟在巴林左旗林東鎮一帶,自古佛舍古跡頗多,除上京臨潢城遺址外,城西的深山古寺又以“東蒙佛教”圣地著稱,召廟石窟即是其中較古老的一個,也是全國現存唯一一座遼代石窟古跡。召廟分為前召和后召,這里說的是后召。名為“真寂之寺”。前清時巴林王擴建后,清帝御賜“善福寺”匾額。現在石窟部分及其唇連的七間大殿保存尚好,屬契丹文化……[詳細] |
![]() | 祖州即耶律阿保機四輩先人的出生之地。祖陵即遼太后及述律后的陵寢所在。位于巴林左旗哈達英格鄉的西北部,距林東鎮20公里。城內叢林茂密,泉水潺流。未進城區,但見兩峰突兀,如斧削刀切,一左一右,對峙而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黑龍門”。環顧四周的峰巒,漫山綠樹如蓋,郁郁蔥蔥,小溪潺潺。祖州之秋,紅葉婆娑,液泉流翠,景色絕佳。位于……[詳細] |
![]() | 榮升十八景位于索博日嘎北部,距大板鎮90公里。以奇石、山峰、-、溪水和草甸組成,蘇木政府已修通景區公路17公里,對景觀進行立碑銘名。現有老百姓承包經營并保護資源。年接待6萬人次,創收12萬元。……[詳細] |
![]() | 巴彥塔拉草原旅游區位于巴彥塔拉蘇木駐地東3公里,距大板鎮25公里。現有大型蒙古包三座,傳統蒙古包9座。具備各種草原特色旅游項目。年接待5萬多人次,創收120余萬元。……[詳細] |
![]() | 曼陀山地處距經棚鎮西南90公里的達里諾爾南岸,位于東經116°42′~47′,北緯43°13′~16′,海拔1364米,據《元史》記載:“元二十四年(1278年),蒙古乃蠻部反叛,元世祖皇帝忽必烈率軍親征,途經此地,駐蹕應昌之夕,山巔一佛臨空,現身金色,如影如幻……遂做佛事七晝夜”,終于一戰得勝。元泰定二年(1325年……[詳細] |
![]() | 烏蘭布統草原位于克什克騰旗最南端,與河北圍場縣的塞罕壩林場隔河相望,距北京只有300多公里。烏蘭布統是清朝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因康熙皇帝指揮清軍大戰噶爾丹而著稱于世,更以其迷人的歐式草原風光,成為中外聞名的影視外景基地。這里屬丘陵與平原交錯地帶,森林和草原有機結合,既具有南方優雅秀麗的陰柔,又具有北方粗獷雄渾的陽剛,兼具……[詳細] |
![]() | 青山景區位于大興安嶺東南邊緣,克什克騰旗東部,距經棚鎮25公里。距赤峰市區200公里,距北京市580公里。景區總面積30余平方公里,最高峰1574米。花崗巖形成的山體巖石經第四紀冰川運動,形成千姿百態的地質奇觀。青山頂部平坦開闊,長約800米,寬約400米,呈橢圓形,由北向南傾斜。四周較高,中間低洼,草地與裸巖并存。山……[詳細] |
![]() | “九佛風景不厭觀,四面嵐峰眼欲穿。松橫展臂迎云過,石臥大佛弄風閑……”九佛山位于赤峰市北180公里處,距北京456公里。景區東接巴林右旗草原,西鄰克什克騰旗大草原,北接錫林郭勒盟草原,是華北地區京津等城市進入克什克騰、錫林郭勒草原旅游的必經之路。景區內峰高、山奇、石怪、松美,是內蒙古地區在以草原為主情調的景色風光中,別……[詳細] |
![]() | 大營子天主教堂,位于林西縣城北9公里的大營子鄉。始建于1909年,由比利時神甫設計建造,為歐洲哥特式建筑。1917年又重新擴建。能容納2000人,教堂內有兩排26根花崗巖石柱,屋脊高16米,石拱屋頂,鐘樓尖頂27米。教堂規模宏大,在關外屬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林西清真寺民國20年(1931年)建成,清真寺大殿為中國古典……[詳細] |
![]() | 公元1115年,金滅遼后,為穩固邊城,防止異族進擾,筑建了長達3000余里的邊墻、界壕、邊堡。經林西的邊墻有兩道,邊堡有九座,在統部鎮邊墻梁、老房身鄉西南溝、西邊墻,金邊堡遺跡清晰可見。……[詳細] |
![]() | 大井古銅礦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官地鎮中興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處,為青銅時代的遺址,年代距今2900年至2700年。該遺址文化性質單純,屬于夏家店上層文化,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一處集采礦、冶煉、鑄造等全工序的古銅礦遺址。遺址主要遺存集中分布在山岡和坡地上,有采礦坑、冶煉坩鍋、工棚建筑遺跡等。共有露天采礦坑47條,……[詳細] |
![]() | 細石器文化遺址包括鍋撐子山細石器文化遺址、櫻桃溝細石器文化遺址、太平莊細石器文化遺址、林西縣西門外細石器文化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是鍋撐子山細石器文化遺址,該遺址位于林西鎮南6公里處嘎斯汰河南岸的鍋撐子山。總面積為1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細石器文化遺址。……[詳細] |
![]() | 大冷山自治區級森林公園位于林西縣北部,隸屬于林西縣大冷山林場,規劃建設面積6000公頃。主要景區有大冷山水庫、天然次生林景區、北大山景區、金界壕古長城。主要景點有虎頭砬子、雞冠砬子、石人山、金界壕遺址、原始云杉林等。大冷山屬于大興安嶺東南余脈,有著北方山脈特別有的冷峻、巍峨、蒼茫、大氣的特點,而且更為典型。這里四季特別……[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