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大洼農業休閑觀光區AAA 東大洼農業休閑觀光區占地460畝,按照農業生產為基礎,科技創新為支撐,旅游創意為特色,生態種植、休閑度假以及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游覽田園風光、感受現代農業、品嘗生態美食、體驗民俗文化”這一主題,著力打造一個集農業生產、科技示范、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健康養生于一體的都市生態農業休閑旅游度假景區。……[詳細] |
![]() | 以嶺康養莊園AAA 以嶺康養莊園位于衡水市故城縣房莊鎮北部,緊鄰鄭龍路安鄭線西側,一期項目面積為120105平米(180.16畝),計劃房間103間,另有獨棟別墅8棟,合計客房135間,配建200人左右餐位的宴會餐廳,金蟬生態餐廳、30個豪華包間、二層多功能廳,娛樂設施配建養生溫泉、健康水療、休閑垂釣、游泳、健身、水果種植采摘區、溫室大棚、健康娛樂養生等康體設施,同時園區內有生態養殖及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故城以嶺康養酒店”堅持“綠色,健康,休閑,旅游”的發展理念,將大健康產業、中醫康養文化與休閑農業相融合,豐富中醫文化體驗、農事體驗鄉村度假等鄉村休閑業態,以完善的住、食、養、娛、游、購相配套,確定中高檔的經營路線,……[詳細] |
![]() |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位于衡水市故城縣縣城南30公里處的建國鎮霍莊村,東與山東省武城縣、夏津縣隔京杭運河相望。南、西與邢臺市清河縣接壤,距省會石家莊270公里。1995年被中共衡水地區委員會、衡水地區行署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省政府、省軍區命名為“省國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烈士陵園始建于1958年10月,由山東人民政府撥款,武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在原祖楊公社霍莊村修建了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當時隸屬山東省。1964年行政區劃后,歸河北省故城縣管理,1986年11月—1987年4月由省政府、衡水地區行署、故城縣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全園……[詳細] |
![]() | 慶林寺塔位于河北省故城縣鄭家口西南的饒陽店村東。慶林寺塔原屬慶林寺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因年代久遠,現其他建筑已蕩然無存,惟有寶塔獨立,亦稱饒陽店塔。據饒陽店關帝廟的碑文記載:北宋初年,有饒、楊兩姓在此開店,故名饒楊店。在塔的內壁上,有許多游人題的詩詞。早期出的《武城縣志》和《故城縣志》,都把慶林寺塔說成是唐代建筑。直到1990年,中國科學院的張馭寰教授,對慶林寺塔進行了實地考察后,根據該塔的建筑風格和特點,確定為北宋初期所建。新中國成立后,曾于1957年和于1976年,兩次進行修繕,該塔至今保存完好。慶林寺塔為九級八面,正面向南,東西南北四面各辟一拱狀門。塔是用青磚砌成,下為塔座,塔身高六層,為……[詳細] |
![]() | 1.儒學教化研學園:主要有五大業態:一是繁露宮——華北地區董學朝圣的紀念地、董子文化輸出地;二是董子文化國際交流研究中心——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永久會址;三是百工坊——國學文化手作體驗中心;四是鴻儒食齋——“士紳家”的味道,故城最特色的董子文化主題餐飲;五是見賢齋——融古貫今、兼具鄉村福祉的旅游服務中心。2.公羊壽老師家:建設6個主題民宿、1個接待中心和餐廳,作為主題民宿示范,逐步帶動全村發展鄉村民宿業態,提升村民旅游收入。3.鄉村大集:利用現狀空地設置廣場、木屋、廊架,設置5個文化業態、5個農創業態、10個小吃美食,結合縛笤帚、制作毛筆等傳統技藝展示售賣,激發村民自營熱情。4.游客……[詳細] |
![]() | 正大食品(衡水)有限公司位于故城縣高新技術開發區平安大道南側,占地350畝,總投資103億元,生產規模為年屠宰加工1億只肉雞,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分兩期建設完成。項目一期年屠宰加工5000萬只肉雞,投資53億元,建筑面積5.87萬平方米,年加工調理熟食產品8.7萬噸,涉及32個產業集群項目。項目引進五個國家12條先進生產線,從毛雞接收、制暈宰殺、打毛掏膛、預冷分割、雞肉分類、食品加工、包裝入庫等全部采用自動化設備在線生產,并且采用國際先進的二氧化碳致暈的方式,實現了肉雞養殖、食品加工等環節全程可追溯,直接向京津冀晉魯及雄安地區提供安全的雞肉食品。全產業鏈項目建設完成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00億……[詳細] |
![]() | 故城縣菊花文化產業博覽園,位于故城縣東大洼現代農業園區內。菊花園占地面積約88畝,投資486萬元。園內栽種140余萬株1000余種的菊花和10余個小品造型,種植各種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菊花,利用園路、樹木等分割成不同功能及不同形式的色塊景觀,并與科研單位合作是集景觀、產業、文化、旅游、科普為一體,運用歐式浪漫元素,核心區景觀采取對稱的歐美設計風格,用創意調色板做背景,歐洲神鳥菲尼克斯做主體景觀,與德國農莊相輔相成,旨在打造“中西合璧”的菊花文化產業博覽園。與大運河萬畝花海旅游景觀帶、縣城至茂豐道路兩側各100米景觀大道、菊花文化產業博覽園、菊花加工廠構成故城縣菊花產業的“一帶一路一園一點”空間……[詳細] |
![]() | 故城雖小邑,然今縣城駐地鄭口鎮歷史上確是南北水陸交通要沖,“前抱武城,后臨廣川,東交齊魯,西接保真。負景條而臨衛水,挾安德而跨棘津。燕齊交壤,旁臨御河,數十萬之歲運,及冠蓋之舳艫,上下旁午。……,直抵天津潞河。”(清光緒續修《故城縣志》)京杭大運河繞城而過,舳艫銜尾,市井繁華,商賈云集,清代鄉賢時廷珍有詩贊曰:“兩岸多停沽客舟,帆檣影里酒家樓。櫓聲搖曳喧前渡,燈火高低照亂流。樂府誰翻商婦怨,踏歌爭唱大堤頭。六如老去繁華歇,莫向清溪記舊游。”運河古渡碼頭鄭家渡口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各地商賈前來經商、落戶,逐漸形成了一個小城鎮,三街五鎮,店鋪櫛比,客貨川流,自古以來素有“小天津衛”之稱。在眾多客商……[詳細] |
![]() | 西苑園區在原有1000畝規劃設計的基礎上,05年聘請衡水市規劃設計院對項目區進行了再次的修訂,使項目區總體規劃占地面積達到了10平方公里,并將園區規劃與縣城規劃有機結合,項目區計劃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5.5億元。03年首期開發面積1000畝。2006年二期開發面積4平方公里,修建7條總長6700米的道路及相應配套設施。2008年項目區三期開發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投資3億元將項目區建設成為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服務設施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工業園區。目前,園區內已動用土方418萬立方米,實現了園區場地平整;二期開發建設的七條寬35米,總長6700米的道路和相應各項配套工程已全部啟動,到年底實現二期四平方公……[詳細] |
![]() | 德國農莊大運河現代都市農業休閑觀光園項目規劃占地面積460畝,總投資2.3億元。該項目以農業生產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旅游創意為特色,以生態種植、休閑度假以及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著重體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整個園區發展以“產業為核心,旅游為紐帶,發展都市生態農業為出發點”,著力打造一個集農業生產、科技示范、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健康養生于一體的“德國主題都市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園”。促進生產、消費、體驗互動,實現“三生”有機融合和“三農”統籌發展。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總投資6300萬元,二期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總投資7400萬元,三期20……[詳細] |
![]() | 故城縣營東項目區地處饒陽店鎮西部,邢德公路北側,一期建設用地487.5畝,總投資1.3億元,僅距京九鐵路7.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組織便捷,可容納30余家企業入區經營,年生產能力可達300萬件裘皮服裝及裝飾品,是全縣投資規模最大的皮毛一產鄉鎮工業園區,已被省重點項目建設辦公室審批,正式定為2005年全省重點開工建設項目。項目區的建設標準是街道雅致氣魄、交通組織便捷、綠化景觀超前、廠區布局合理、功能設施齊備、封閉式管理運營。項目區的發展思路是聚集整合中小規模皮毛企業,由小到大,滾動開發,與大營皮毛市場一體化培育,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市場互動、錯位發展,以實現皮毛產業鏈的有效對接,打造全縣……[詳細] |
![]() | 夏莊工業項目區總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詳細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由大連理工學院規劃設計。項目區總體規劃為“一區四園”,即工業園、物流園、商住園和農業生態園。工業園又劃分為建筑建材園、化學工業園、輕工工業園和高新技術園等四個園。在園區建設上,堅持“高起點規劃、高目標定位、高層次開發、高速度發展”的原則,已經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了“兩路兩街”的鋪設工程,其它“兩路兩街”及整個園區道路的綠化、亮化等工程也都正在緊張施工。夏莊工業項目區將在故城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發揮靠近德州市區的區位優勢,強化“錯位發展、補位發展和跟進發展“的工作理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創優發展環境。具體位置:故城縣……[詳細] |
![]() | 以嶺國醫康養中心是石家莊以嶺藥業公司投資建設的以農村康養休閑旅游為核心的生態康養綜合體,位于省級現代農業精品園區——茂豐農業園區,被評為河北省首批“大健康、新醫療”產業示范基地。金蟬餐廳:共300多個餐位,可涮鍋、燒烤,設有蔬菜采摘區,不使用農藥化肥,蔬菜就地采摘,現場食用,口感鮮嫩,安全健康。金蟬文化館:位于康養中心北側,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集科普、休閑、娛樂、觀光于一體,建有鳥語蟬鳴、金蟬影院、蟬的介紹、金蟬養殖技術、蟬的文化、金蟬藥用和食用價值、工藝品及互動區等六個功能區,是全國第一個展示金蟬繁育與養殖、金蟬文化、金蟬藥用食用價值的主題場館,也是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詳細] |
![]() | 故城大運河博物館以陳展13件宋元時期珍貴書畫作品的“國之瑰寶”展廳,攜領“御駕親臨”“大明遺韻”“清代遺風”“儒學文脈”“水韻文華”“故城故事”“丹青鉅跡”“名噪東瀛”等26個專題展廳,1600余件體現千年來大運河沿岸歷史文化的珍貴文物及藝術作品,充分展示了大運河在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對衡水地域的深遠影響。各展廳通過實物、圖片、模型、多媒體等形式,展示、再現了大運河沿岸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風貌。歷史記憶、文化基因、藝術造詣三者完美融合,匯集成蓬勃的故城運河文化“吸引力”。……[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