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邢臺市 > 清河縣旅游

清河縣旅游景點介紹

  【地址】邢臺市清河縣渤海路7號【服務人口】42.1萬(2020年全縣常住人口)【聯系電話】0319-8269999【設施情況】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分設“兩館五廳”,即:顧隨先生紀念館、隕石館;書畫廳、玉石廳、古陶廳、拓片廳、綜合廳。【人員情況】從業人員10人。【館藏情況】清河縣甘陵博物館共有藏品964(件/套)。【特色陳列】陳列展出典藏藏品1000多件,數量多、種類全、品味高、價值廣、頗具特色。其中顧隨先生紀念館展出了信札、日記、著作手稿、照片、書籍等500多件。……[詳細]
清河羊絨城景區
  清河羊絨城位于中國羊絨之都、中國羊絨紡織名城--河北清河,是清河新經濟業態的發源地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活躍的地區,清河羊絨城自2008年9月開放使用以來,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中國服裝品牌孵化基地、中國羊絨流行趨勢發布基地、國家“3A”級旅游景區、中國服裝電子商務示范單位、河北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等稱號。清河羊絨城總占地989畝,為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集生產加工區、商貿區、產品展示區、配套服務區、居住小區等區塊有機結合,是北方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羊絨制品生產銷售基地。羊絨城展示交易大廳總投資達1.2億元,總建筑面積達55000平方米。展示廳共規劃建設店鋪600多間,底樓為羊絨品牌服飾交易區,目前已經吸引了包括鄂爾多斯、鹿王、恒源……[詳細]
貝州故城遺址
  宋貝州城遺址,在今清河縣葛仙莊鎮城東,城西二村周圍。城為土墻夯筑,南北長1.2公里,東西長2公里,城池呈長方形,現城垣斷續南城角尚存200米,高5米。據舊志載,系“宋元祐六年監官趙薦之重修”。此時,貝州已更名為恩州,但人們仍稱其為古貝州城。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長約1200米,現僅存北、東兩面城墻,北城墻殘長878米,東城墻殘長約111米,墻寬約13米,殘存高度約6米,均用黃土夯筑而成。貝州城依隋唐大運河而建,城西設0-頭,南城墻外護城河與隋唐大運河相通。貝州城是宋代軍事重鎮,也是隋唐大運河沿線的重要商貿中心,有“天下北庫”之稱。貝州故城遺址對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史、大運河文化具有重要價值。1993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貝州故城遺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詳細]
清河杜村遺址
  杜村遺址位于清河縣西南部杜村村東,距今縣城約15公里,是新石器時代和商代文化遺址,距今天約在5000——7000年以上。1989年9月,在該處出土了多件文物,其中,石器有石斧、石鐮、石鉞、青石斧、青玉佩等;骨器有骨質甲片、骨鏃、骨簪、鹿角化石、貝幣等。另外,還有青銅器類文物,有雙翼園鋌鏃、橫欄直內戈、虁紋平底爵、虁紋直耳分檔三足鼎、虁紋觚、虁紋平底三足斝等。根據青銅器的出土,“杜村遺址(商代)”于1993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華夏張氏祖庭
  華夏張氏祖庭坐落于于河北省清河縣城西,占地面積近300畝,是張氏文化生態園整體規劃的核心區域,由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世界張氏總會先期出資1500萬元,之后發動全球張氏族人捐資并在清河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計投資近4000萬元,于2008年8月正式動工興建,在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的情況下,歷時9個月于2009年5月基本竣工。張氏祖庭包括門闕、揮公堂、張氏紀功柱陣、揮公墓、甬道、牌坊等。其風格獨特,仿照四、五千年以前黃帝時期的祭祀建筑形式,以黃河流域原始社會的酋長金字塔狀建筑為原型,以上古“明堂”(效仿天圓地方,四周環水、四面沒墻的宮殿)為意象,以“亞”字型布局為基礎,配以獨特的牌坊,高11.8米的漢白玉揮公雕像、祭祀廣場、門闕、望樓等,達到了古樸、宏大、莊嚴、神圣的歷史場景感和紀念性效……[詳細]
武植墓祠
  武植墓祠位于清河縣3公里處武家那村南側。武公名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稱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后裔后人,搬清河縣孔宋莊(現名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喪父與母祖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 ,中年中進士,官拜七品,與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毀古墓,橫遭數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侑葺墓室清淙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為銘記焉。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古墓。墓穴呈圓井型結構,是座懸棺墓,未發現遺物尚存。為緬懷先祖,武氏族人又對武大郎墓修葺一新,并于1996年,籌資修建穿廳、展室、圍墻、大門、甬道。在墓前修建碑樓,并撰寫碑文如下:“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詳細]
武植古墓
  武植古墓建在河北省清和縣武家那村南方,縣城東3公里處,路北方。 武植,字田嶺,明朝永樂年間清河縣武家那村(古稱孔宋莊)人,祖籍是山西晉陽郡人,元代由山西遷至河北清河武家那村。武植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武大郎聰明好學,曾做過染房學徒,深得老板賞識。他聰明好學,知識淵博,能文善武,中年中進士,任山東陽谷七品縣令。他為官清廉,除暴安良,深得百姓愛戴。1946年初武植墓被掘開時,發現楠木懸棺。根據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從根本上不是施耐庵筆下的 “三寸丁,谷樹皮”形象。 武植墓,現已列入河北省清河縣文化景點之一。……[詳細]
清涼江生態園
  清涼江生態園位于清河縣城北側,是清河縣委、縣政府開發整理垃圾場、污水坑、沼澤地的基礎上建設的一項環保工程和民心工程。清涼江生態園現有1500多畝,是2004年下半年動工修建的。目前生態園共分為南湖區和北湖區兩個部分。南湖區總占地面積為700畝,其中水面達300畝。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植物的生長特點劃分為春華、夏韻、秋色、冬景四個園,園內有紅葉碧桃、紅梅、石榴、百日紅、木槿花、柿子樹、山楂樹、雪松、塔松、五角楓、火炬、欒樹等一百多個品種花木。南湖區還建有風雨橋、知魚橋、荷花橋以及秀水亭、望湖亭、棚膜、荷花塘、水榭等二十多個景點。北湖區總占地面積為800畝,其中水面200畝。主要景點有百鳥戲水灣、竹島飄玉帶、桃花映朱欄、延壽山等景點。白楊、垂柳、桃林綠蔭成片,不僅吸引了大量游人,還引來許多野鴨和多年……[詳細]
冢子村古墓
  漢墓,距離縣城大約10公里。漢墓就是漢代的甘陵,我們這里又稱漢墓為冢子。在現在漢墓的東側有一個村,村名就叫“冢子村”。根據《廣平府志》和《大清一統志》上的記載,漢代的甘陵在縣東南30里。東漢第6個皇帝安帝劉祜的父親劉慶和他的母親,就埋葬在這里。劉慶曾經是皇太子。公元82年,東漢第三個皇帝劉炟廢除了劉慶的皇太子,封他為清河王。從公元前203年開始,已經設立了285年的清河郡,也就遂改成了清河國。清河國的都城,就在漢墓南側,當時漢墓這里是厝縣。公元107年,劉慶的兒子劉祜做了皇帝。清河王劉慶死后,他的兒子劉祜追封劉慶為孝德皇帝,追封他母親左氏為孝德皇后,又把清河國都城所在的厝縣改為甘陵。公元148年、就是桓帝建和二年,又把清河國,改名為甘陵國。甘陵國轄區有7個縣,國治都城就在現在漢墓的南側。漢墓……[詳細]
中國羊絨博物館
  中國羊絨博物館為清河羊絨制品市場的配套建設項目,規劃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投資2000萬元。該館分為序言、世界羊絨產業發展史、中國羊絨工業史、清河歷史風物、清河羊絨初加工發展史、清河羊絨深加工發展史六個展廳,是國內首家以羊絨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通過圖片和實物的形式從多個角度展示世界和我國羊絨發展歷史和現狀,進一步理清羊絨產業發展脈絡,發掘羊絨文化的獨特內涵,使人們對羊絨這一有著“軟黃金”稱謂的產業發展歷程有清晰了解。清河羊絨制品市場總規劃面積989畝,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整體由產品展示交易區、生產加工區、配套服務區和生活區四部分組成。市場于2008年9月正式啟動運營,吸引了包括鄂爾多斯、鹿王、恒源祥、兆君、皮皮狗、珍貝等國內知名羊絨制品生產企……[詳細]
武松公園
  1997年5月,武松公園落成于清河縣城,其鑒古照今的雄渾風格和空靈悠遠的景色意韻,構成了京九線上一道嶄新的風景,使經濟繁榮的地域特色溶入了更加濃郁的文化氣息。武松公園占地166畝,規模龐大的仿古式群景建筑、園林式風格布局,滲透著大量的歷史知識,逼真地再現了一些文化古跡和傳說故事。武松,是清河的驕傲,是清河歷史和今天榮耀的象征。建設一座武松公園,借以弘揚武松精神,展示清河豐厚的文化底蘊,體現當今武松故鄉人的時代風貌,是清河人民醞釀已久的一件大事。人文現象的進貨演變,使武松故鄉的魅力更加具有迷人的色彩。整個園區植花木10萬株,內有13畝水泊人工湖。總休布局形同二龍抱珠,氣勢宏大,雅趣橫生。園內共有景點30余處,亭、臺、樓、榭、橋、廊、林、苑均按高規格構筑,每處皆示求最佳效果。園中山水環抱,瀑布斜……[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