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邢臺市 > 信都區旅游

信都區旅游景點介紹

  邢臺古城墻遺址位于邢臺市橋東區,年代為明。邢臺古城墻遺址為邢臺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順德府城隍廟遺址
  順德府城隍廟遺址位于邢臺市橋東區珍珠街北側,年代為明代。順德府城隍廟遺址為邢臺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邢臺塔墳遺址位于邢臺市橋東區塔林公園內,年代為元至清。邢臺塔墳遺址為邢臺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青山遺址位于邢臺縣皇寺鎮南青山村東北,年代為商。西青山遺址為邢臺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柴家莊仰韶文化遺址位于邢臺市橋東區柴家莊村南,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柴家莊仰韶文化遺址為邢臺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常樂寺造像碑
  常樂寺造像碑位于邢臺縣皇寺鎮郭村,年代為北齊。常樂寺造像碑為邢臺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梯山徘徊洞遺址位于邢臺縣西黃村鎮東牛莊村,年代為宋。天梯山徘徊洞遺址為邢臺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邢臺侵華日軍碉堡
  邢臺侵華日軍碉堡年代為1938年,位于邢臺市橋西區。 2008年10月20日邢臺侵華日軍碉堡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曹演莊遺址
  曹演莊先殷商遺址位于邢臺市中興西大街南側,曹演莊村東,今邢臺地區糧庫內東南側。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于1956年5月14日至11月27日,1957年4月16日至8月12日兩度在曹演莊進行發掘工作,共發掘面積2535平方米,獲得完整遺物3999件。在發掘中發現遺址文化層可分為三個層次:1、黃土層,為戰國文化層。其遺物以陶瓷為主,有豆、碗、罐、尊、缽、甕、盆。在一些器物的口、肩、腹、底部印有文字印記,石器中有刀、鐮、鏟、錛等。銅器有錐、三棱鏃、刀幣、鏟幣等。遺跡有窖穴、瓦井兩種,穴內多數填有灰土、燒土,包含物以陶器為主。2、灰土層,為商代上層。該層以粗繩紋繡足鬲最多,此外還有豆、盆、罐、甲骨、骨笄、骨刀、石鐮、石鏟等物。3、商代下層。包含物有繩紋高足鬲、半高足鬲、鏤孔石、圓底罐、雕刻骨笄、甲骨、石……[詳細]
靈霄山寨
  靈霄山座落在距邢臺市區40公里處,北小莊鄉境內。系太行山脈,海拔1129米。靈霄山又名中巖山。據傳說,東漢末年張角在此山傳播<<太平道>>,發展信徒,策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綱領、有目的的農民起義—— 黃巾起義。1993年,靈霄山寨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上至今仍有點將臺、練兵場、水牢、八角井、,寨墻、寨門、古棧道等歷史遺存和刻有“大賢良師”字跡的滾龍柱兩個。自宋代元豐年代開始,曾相繼在此建立“靈霄寺”“皇姑廟”等諸多建筑,至今仍有南寺塔、皇姑廟、睡佛、塔墳等古建遺址和諸多碑刻。……[詳細]
邢臺七里河水利風景區
  邢臺七里河水利風景區位于邢臺市南部,依托七里河綜合治理工程而建,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8平方公里,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 景區管理單位按照“防洪、生態、休閑、宜居”的要求,實施“林、路、水、橋”綜合治理,通過河道清淤、堤防加固等手段切實加強水系連通性,新增水面760萬平方米,新增綠地1150萬平方米。景區已建成迎賓公園、月亮灣灘地游園等19個沿河游園,是一處集文化、休閑、觀光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景區。……[詳細]
邢臺英談村
  邢臺英談村英談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人稱贊是這里是人杰地靈的風水寶地。英談村風景秀麗,歷史底蘊深厚,民風純樸,有一川、三山、六巖、九溝、十八垴和“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稱,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英談村建筑多為明清時所遺存,筑有圍寨墻,留有四門,錯落有致……[詳細]
邢臺七里河健身綠道
  邢臺市七里河健身綠道是邢臺市5條城市綠道的三號線,其范圍是七里河景觀大道北岸、南岸沿線。西起西外環,東至東外環,主線全長約15.7公里,支線長約5.4公里,南北岸各20多公里;功能定位是以濱河親水游覽為主。綠道三號線建設以濱河景觀帶為基礎,融合七里河景觀帶沿線綠化和道路,修建了3米半寬的自行車車道和1.5米寬的步行道(全封閉),并沿線修建了9處休息驛站,騎車累了、跑步累了,可以在驛站休息、下棋、聊天。綠道內售貨亭、休息長廊、健身廣場、籃球場、自行車出租站、公共廁所、標牌標識等服務設施配套齊全。同時,七里河健身綠道將百泉公園、兒童廣場、河心島、自行車賽道、玉帶橋、祖乙島、濕地公園等有機串聯起來,集環保、運動、休閑、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為市民提供了一處健身、休閑、觀光的綠道。為滿足有車族健身需要,……[詳細]
邢臺錦江不夜城
  錦江不夜城是由邢臺路橋房地產開發公司興建的“歐式濱水休閑”商業街,位于七里河南岸,郭守敬路與新華路之間,總建筑商業面積12萬平方米。項目利用七里河新區的文化資源、生態環境,打造了集商務交流、餐飲娛樂、婚慶產業、旅游觀光、美容健身、水上游樂、特色商業于一體的一站式享樂天堂。錦江不夜城由東西走向7棟樓座組成,全長815米,街道空間寬度28米。建筑以3層為主,局部4層,商業街寬高比D/H在1-2.5之間的規律,有比較舒適的視覺空間、比例關系。街道斷面劃分為:中間是6-8米的景觀綠化設施帶,作為駐留區;兩側分別有9-10米的流動區,在流動區中靠近店鋪一側6米的區域作為步行流動區,必要時可行駛特種車輛(旅游觀光車)。交通指南景區地址:河北省邢臺市守敬南路七里河南岸乘車線路:邢臺市內乘24路公交在七里河……[詳細]
邢臺英談古寨
  英談村位于河北省邢臺縣西部山區路羅鎮境內,距邢臺市60余公里,路羅鎮西8公里處。該村分為3個自然村莊,全村200戶,620多口人。歷史文人稱贊是人杰地靈的風水寶地。該村自然風景獨特秀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山青水秀,民風純樸,有一川、三山、六巖、九溝、十八垴和“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稱。建在山坡下的古寨,石頭圍墻在樹木掩映下分外森嚴;進村的東門,高高的石頭門樓猶如一座小城樓;圍墻內的石頭宅院,依山坡而建,古樸典雅,高低錯落;房頂上涼曬的玉米,金燦燦的,與古樹交相輝映,形成一幅樸素、美麗、奇妙的山村畫卷。據載這個村始建于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3年)。當年,有戶路姓人家從洪洞遷來此地,建房安家,繁衍發展,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全村目前有175戶640余口人,耕種著370多畝土地,同時,擁有一萬多畝……[詳細]
邢臺普明寺
  邢臺普明寺在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李村,普明寺建筑由大門、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東側、西側的配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組成。普明寺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原名普潤庵,后名普明寺。寺廟在歷史上曾幾度興廢,特別是那場文革浩劫,使原寺及碑石蕩然無存。改革開放落實宗教政策后,1994年廣大佛門弟子捐資在雜草叢生,黃沙瓦礫之上復建了普明寺大雄寶殿及院堂。1999年4月1日(農歷二月十五),現任住持隆慧法師為大雄寶殿舉行了開光典禮。2001年9月13日(農歷七月二十六)天王殿鐘鼓樓奠基,后經三年多的建設,耗資七十余萬,建成了天王殿、云水堂及庫房等五十余間。2004年10月24日(農歷九月十一)隆慧法師為天王殿舉行了開光典禮。至此一座紅墻金瓦、翠柏成蔭的清幽道場基本建成。寺院歷史悠久,文化豐厚。香火旺盛,經常舉……[詳細]
馬嶺關長城
  馬嶺關長城位于邢臺縣宋家莊鄉明水掌村西偏北1.5公里處的馬嶺上,北距鶴度嶺長城8.5公里。西面位于山西省昔陽皋落鄉圪瘩店村東南2.5公里處。馬嶺關東、南、北三面環山,西臨深澗,中為小型盆地,平坦處可容三、五百人,筑東、西二道城墻,各開一關門即東門和西門,南北峰巔各有烽火臺,西坡有敵臺,澗上有橋。《邢臺縣志》載:馬嶺關“舊設有東、西二門,敵樓、吊橋、官廳、營房、防守軍兵,今廢。”東西墻砌有券門,今仍存,城墻及垛口大部較好,西城墻長于東城墻。馬嶺關長城建于明嘉靖年間,設在兩山之間的谷口處,形成一個獨立的關城,兩側是縱貫在谷口的石砌城墻和墩臺,古驛道從關城中通過,東門和西門也就成了關城唯一的兩個出口。整個關隘呈長方形,布局別致壯觀。高大而壯麗的青石門樓,和雄偉莊嚴的帶有垛口的青石圍墻,象一條兇猛飛……[詳細]
邢臺玉泉禪寺
  在邢臺西北四十里有個皇寺村,村中有座玉泉寺,建于唐朝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該寺有三絕而著稱。一是皇寺。相傳,元順帝被明將朱洪武追殺,曾避難于玉泉寺附近。而朱洪武卻在該寺內歇兵喂馬,所以后來將此寺改名皇寺。皇寺始建于唐,而重修于元,正殿、配殿宏偉壯觀,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都具有元代風格,為近世所罕見。可惜,保護不善,又因年久失修,邊一獨具風格的古建筑已今非昔比。二是鳥柏。皇寺院內,有一棵一千二百五十年的古柏,高達二十多公尺,挺拔蒼勁,枝椏繁壯,一年四季郁郁蔥蔥。古柏樹冠十分繁茂,大致可分七層,其勢如煙如云,翠濃異常。由于此古柏位居深山古剎和玉泉環繞之中,常棲息珍禽鳥。再加上樹冠如此龐大,經常迎風自吟。兩鳴交響,酷似百鳥鳴唱。據植物學家考證,該古柏樹種優異,培土肥美,所以樹紋結構異于……[詳細]
抗大陳列館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創建于抗日戰爭爆發前期,擔負著為中國革命培養大批優秀軍政干部的光榮使命。初創于陜北,后隨形勢發展輾轉敵后辦學,1940年11月4日抗大總校進駐河北邢臺縣漿水一帶,校部就設在前南峪村。抗大在前南峪村辦學三年間,先后培養了三期學員,共18000人,鄧小平、劉伯承、羅瑞卿、彭德懷、滕代遠、何長工、張際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工作戰斗過,為奪取抗日戰爭乃至以后的解放戰爭的勝利,以及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陳列館是中國第一所反映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校史的陳列館,位于河北省邢臺縣漿水鎮前南峪村,距邢臺市區60公里,總規劃面積為5平方公里,主要由抗大陳列館、抗大紀念碑、抗大舊居群、抗大碑林、接待處等……[詳細]
南賈鄉石塔
  南賈鄉石塔位于邢臺縣南石門鎮南賈鄉村南。現僅存石塔1座,由塔基,蓮花座,佛龕,七層出檐的塔身,葫蘆形塔剎組成。塔基為一方形石塊,青石質,邊長1.4;蓮花座為方形,邊長1.05米,雕覆蓮紋1層,上為石塔主體,佛龕所在,正面為佛龕,高0.36,寬0.29米,龕口上有火焰狀石雕裝飾,兩側有力士,但頭均以被砸。佛龕進深0.55米,內高1.05米,內為一佛二弟子。塔身現存原石雕出檐共7層,村民們后加1層及葫蘆形塔剎。塔體通高4.6米。佛龕所在的塔身處四面均有題記,但多已看不清楚,在塔身正面佛龕的左側有“天啟”字樣,但根據該塔形制及內中造像推斷建造時期應為唐代,明代續有題記。據村民講,南賈鄉所在地俗稱雙塔嶺,在北側原還有一座塔跟此塔對應,但現已無存。如今佛塔最有價值的塔身佛龕部分被盜走。2013年5月3……[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96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图片区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