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47年地址:呂梁市臨縣林家坪鎮南圪垛村1947年8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陜甘寧邊區政府奉命東渡黃河,移駐臨縣,習仲勛為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和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委員,住在臨縣林家坪鎮南圪垛村,即現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亦稱習仲勛舊居。賀龍為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住在與南圪垛村一河……[詳細] |
![]() | 臨縣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指揮部舊址時代:1947年地址:呂梁市臨縣林家坪鎮沙垣村194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任命賀龍為聯防軍司令員,關向應為政治委員,徐向前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7年8月,當國民黨23萬大軍圍困陜北、進犯延安之際,賀龍、習仲勛根據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率部東渡黃河進駐臨……[詳細] |
![]() | 北坡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舊址時代:1942年地址:呂梁市興縣蔡家崖鄉北坡村內北坡晉綏分局舊址,位于興縣蔡家崖鄉北坡村內。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正式成立,駐北坡村,關向應任書記,林楓任副書記,委員有賀龍、周士第等人。晉綏分局成立后,對黨政軍民各級領導機構進行了精簡,重新調整了行政區劃,統一了黨政軍組織的轄區,實現了……[詳細] |
![]() | 晉綏邊區政府及軍區機關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42年地址:呂梁市興縣蔡崖鄉蔡家崖村晉綏邊區政府及軍區機關舊址是抗日戰爭時期晉西北政府及軍區所在地,軍區司令部駐扎在蔡家崖牛家大院。1942年晉綏軍區司令部駐扎蔡家崖,軍區主要所屬機關及附屬機關在此辦公。該舊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248平方米,建筑面積835平方米,F存……[詳細] |
![]() | 晉綏日報社舊址時代:1940年地址:呂梁市興縣高家村鎮高家村村內晉綏日報社舊址位于興縣高家村鎮高家村村內。《晉綏日報》(原名《抗戰日報》)是中國共產黨中央晉綏分局機關報。為了統一根據地宣傳工作,中共晉西區黨委于1940年9月18日創辦了機關報——《抗戰日報》,賀龍親筆為之書寫了“人民呼聲”的題詞!犊箲鹑請蟆酚1946……[詳細] |
![]() | 賀昌故居(第五批省保)時代:1906年~1920年地址:呂梁市柳林縣柳林鎮賀昌村賀昌同志于1906年1月19日在東窯出生,1918年考入離石縣高級小學,1920年隨其父到太原并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923年春調離太原赴團中央工作。他先后參加過太原、安源、北平、天津、上海等地青年和工人運動的領導工作,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詳細] |
![]() | 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40年地址:呂梁市柳林縣孟門鎮石安村1940年1月,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孟門鎮石安村成立,下設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財政局舊址、司法科舊址、稅務科舊址、公安局舊址等機構?谷諔馉幤陂g,石安村為離石的抗日指揮中心,組織發動群眾建立了抗日救國各救會組織,以抗日救國為宗旨,動員……[詳細] |
![]() | 高紅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商地址:呂梁市柳林縣薛村鎮高紅村南三川河南岸二級臺地上該遺址又稱寺棗垣遺址,發現于1983年,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217米。屬新石器-商代文化遺存。地表采集有龍山文化的燕類型質夾沙灰陶片,其紋飾有繩紋、籃紋,器形有甕、缽、罐、鬲、甗等。2004-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對該……[詳細] |
![]() | 白崖溝石城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第二大石城,也是我省繼陶寺、周家莊之后發現的又一座大型史前城址,是我國史前時期房址內發現地畫最為集中和豐富的遺址。碧村石城是目前北方地區龍山時期規模最大的石砌房址![詳細] |
![]() | 白崖溝遺址位于呂梁市興縣惡虎灘鎮白崖溝村北,地處蔚汾河上游北岸的二級階地上,時代為龍山時期,總面積約120萬平方米。該座石城東、西、北三面筑城,南面環河,城墻保存較為完整,城內發現有多處居址區及墓地等,房址普遍存在地畫,繪畫內容豐富![詳細] |
![]() | 碧村遺址時代:新石器時期地址:呂梁市興縣蔚汾河及黃河沿岸地區的碧村、白崖溝村等地興縣地處晉陜高原的腹心地帶,境內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基巖裸露,河谷穿梭,屬于典型的山地經濟。龍山時代在這里出現了一股強烈的筑城風潮,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個石城遺址,這些石城主要分布于蔚汾河及黃河沿岸地區的開闊地帶,個別位于深山之中,面積在2萬……[詳細] |
![]() | 汾陽般若寺,位于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陽城鄉東龍觀村,初建于唐,元大德年間曾大修,1672年清康熙年間再次重修。寺位于村西門北側,成瓦刀型。寺門外路南有一影壁,上鑲嵌 9條琉璃彩龍,形神逼真,姿態各異。青磚券拱成窯洞式的寺門,上琉璃瓦蓋頂。順窄長的磚道前走 80米,拾階而上是磚木結構的過門殿,殿內左右有神像。進入大院,青磚……[詳細] |
![]() | 文峪河國家濕地公園具有黃土高原上罕見的自然風貌,濕地種類繁多,包含河流溪源、人工庫塘、灘涂泛洪、草甸沼澤。園內層巒疊嶂,奇峰聳立,云霧飄渺,森林繁茂,扶青搖翠,景象萬千,物種繁多,是天然的珍惜動植物的活體標本室。再加之關于北魏孝文帝的美麗傳說更為園內森林旅游添上了神密的面紗![詳細] |
![]() | 中共中央后委機關舊址位于臨縣南25公里的雙塔村,東靠呂梁山脈,湫水河繞村而過。這里交通方便,東連晉綏邊區和晉察冀邊區,西與陜甘寧邊區隔黃河相望,是一處十分理想的屯兵之地和中轉站。1947年4月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后委機關在這里駐扎。舊址于2009年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背景鏈接1947年2月,蔣介石在全面……[詳細] |
![]() | 三交鎮紅色景區位于柳林縣城西南37公里處,西臨黃河,因地處中陽、石樓及陜西清澗三縣之間,故名三交。占地面積2.1平方公里,自古就有“鼓擊震兩省、雞鳴驚四縣”之美譽。 1936年2月紅軍東征在此地強渡黃河,拉開了東進抗日的序幕。周恩來蒞臨此地,親自指導建立了山西省第一個紅色政權。 景區包括劉志丹烈士殉難處、三交鎮紅軍東征……[詳細] |
![]() | 金龍山文化旅游景區AAAA 金龍山文化旅游景區位于高陽鎮下吐京村西,臨水村南岸,北鄰下堡河,南靠省道孝石線,距孝義市區7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與孝義市濕地公園、晉商古驛道、勝溪湖森林公園、臨黃塔等景點形成一條特色文化旅游路線。景區內自然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深厚,主要景點包括崇孝寺、觀音大佛、文昌閣、神仙樓、財神殿、敬德祠、青云十八階、金龍殿……[詳細] |
![]() | 柳林抖氣河AAA 柳林抖氣河景區為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有機結合,它以四十里抖氣河為主軸,有柳林泉、清河文化雕塑園、水上游樂園、柳林縣展覽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香嚴寺、玉虛宮、城鄉建設規劃展廳、南、北山公園等旅游景點,向東向西展開,形成城區景點群、旅游鏈![詳細] |
![]() | 晉綏邊區革命活動舊址位于山西興縣蔡家崖鄉,原為愛國人士牛友蘭先生的宅院和花園,分三個套院,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里作為晉綏首府,晉綏黨政軍主要領導人賀龍、關向應、林楓、續范亭、李井泉、呂正操、周士第、牛蔭冠等長期生活和戰斗在這里。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詳細] |
![]() | 柳林縣賀昌烈士紀念陵園位于賀昌烈士的家鄉山西省柳林縣縣城西南,緊靠307國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占地面積12948平方米。1984年,柳林縣人民為紀念賀昌烈士的豐功偉績,由賀昌村委捐地,團縣委開始籌建,1985年碑體竣工,-和聶榮臻親自為紀念碑題詞。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縣人民的共同關心下,先后投資……[詳細] |
![]() | 晉綏解放區烈士陵園位于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城區北側,建成于1953年,占地8000余平方米。1989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5年呂梁地委、行署命名為“呂梁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陵園依玉京山而建,下院有仿古大門、悼念大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