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101、姜濤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姜濤墓
  姜濤墓,位于忻府區曹張鄉解村西北500米。坐北向南,墓地南北250米,東西190米,為明代墓。墓主人姜濤,字伯淵,忻府區解村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卒于正統十五年(1445)。歷任浙江嘉興府同知,直隸河間府同知,河間府知府,順天府尹,官至戶部侍郎。姜濤在位二十余年,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正廉潔、一貧如洗,深得朝廷器重,同僚擁戴,百姓擁護。他不僅是明代官吏的典范,更是重塑現在官場秩序的一面鏡子,當之無愧。2007年6月6日由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莊戲臺
  中莊戲臺位于原平市中陽鄉中莊村東,坐西朝東,東西長6米,南北寬7.3米,占地面積43.8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詳,戲臺內壁上有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宣統三年(1911),王順國等戲班演出的記載,現存建筑為清代風格。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明間雀替有精美的二龍戲珠木雕,構架有彩繪。……[詳細]
  趙家垴墓群位于原平市中陽鄉峙峪村東約500米趙家垴臺地上,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分布面積約6萬平方米。封土堆不存。……[詳細]
史家崗玉皇廟
  史家崗玉皇廟位于原平市中陽鄉史家崗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31.4米,東西寬18.4米,占地面積672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石碑記載,清康熙六十年(1721)、乾隆六十年(1795)、咸豐八年(1858)、光緒二十四年(1898)均對寺廟進行重修,現存建筑為清代風格。寺廟中軸線建有牌樓、山門、玉皇殿、兩側有配殿、碑廳、鐘鼓樓。山門外有清同治六年(1867)石獅1對,玉皇殿石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六檁前帶廊構架,單檐硬山頂。寺院內有古柏1株。……[詳細]
班政鋪戲臺
  班政鋪戲臺位于原平市沿溝鄉班政鋪村中,創建年代不詳,據梁架題記清咸豐元年(1851)重修。坐南朝北,石砌臺基,高1.3米,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前歇山后硬山頂。七檁后廊式構架。前檐為裝飾性斗栱,平身科每間一攢。臺內中設木制屏風,前臺敞朗。……[詳細]
桃園墓葬
  桃園墓葬位于原平市新原鄉桃園村東南的滹沱河西岸臺地上。年代不詳,傳為唐代名臣魏徵之墓。魏徵(580-643),字玄成,館陶(今河北省館陶縣)人,一說巨鹿下曲陽(今河北省晉縣)人,唐初政治家,官至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地表現存圓形封土1座,底徑約13米,殘高約3米。周圍有土筑圍墻,東西長約25米,南北寬約30米,分布面積約750平方米,基寬1.5~6米,殘高約6米。清光緒《山西通志》載,“代州崞縣有鄭國公魏徵墓。”當指此。1981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時稱‘魏徵墓’,第二次文物普查時更名為桃園墓葬,由于不能確認是否為魏徵墓,我們延用此名。……[詳細]
西松彰關帝廟
  西松彰關帝廟位于原平市蘇龍口鎮西松彰村中。坐東面西,東西長24米,南北寬22.8米,占地面積547.2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詳,據梁架題記,清乾隆三年(1738),乾隆五十四年(1789),光緒十二年(1886)均有修葺,現存建筑為清代風格。一進院布局,中軸線建有山門、正殿,東西有龍王殿、財神殿和鐘鼓樓。關帝殿石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檐設廊。殿內有三國故事壁畫約8平方米。……[詳細]
蘇龍口殊象寺
  蘇龍口殊象寺位于原平市蘇龍口鎮蘇龍口村中,據梁架題記,明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坐北面南,僅存正殿,東西長13.6米,南北寬8.6米,建筑面積117平方米。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前后設廊,單檐懸山頂。斗栱五踩,平身科每間一攢,出45°斜栱。……[詳細]
  王家營水磨位于原平市樓板寨鄉王家營村東永興河引水渠上。坐北面南,東西長8.4米,南北寬5.6米,占地面積約47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為民國風格,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內置水磨1盤,水磨下部裝有傳動裝置,將垂直轉動轉換為水平轉動,帶動水磨磨面,是當時較先進的加工面粉的設備,有一定史料價值。……[詳細]
  唐昌南墓群位于原平市崞陽鎮唐昌村西南約30米處的崗地上。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50米,分布面積約5000平方米。封土堆夷平,墓制不詳。2000年以來,村民建房取土,多次有墓葬出現,村民采集有完整的陶罐、陶鼎、陶壺、陶盤、陶灶等。原平市博物館對出土文物進行了收集。……[詳細]
崞縣縣衙大堂
  崞縣縣衙大堂位于原平市崞陽鎮倉街村原平二中院內。坐北朝南,東西長20米,南北寬10米,占地面積200平方米。據梁架題記記載,大堂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現存建筑為清代風格。中軸線僅存大堂,兩側建有耳房,大堂磚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六檁前檐設廊,單檐懸山頂。日軍侵華時曾為侵華日軍崞縣司令部舊址。現為原平二中展覽室,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詳細]
朱東社大廟
  朱-大廟位于原平市-鎮朱-村中,始創年代不詳,一進院布局,坐北朝南,中軸線建有山門、鐘樓,正殿,左右建有配殿、耳殿。東西長18.4米,南北寬36.7米,占地面積約675.3平方米。據正殿梁架題記明代嘉靖年間,清咸豐三年(1853)重修,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前帶廊構架,單檐懸山頂。三踩斗拱,平身科每間一攢,殿內有清代壁畫10余平方米。為明代遺構。鐘樓為四柱亭式建筑,單檐歇山頂,東配殿及鐘樓為“清代咸豐三年(1853),同治三年(1864)創移”。大廟保留建筑較多,對研究清代寺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詳細]
南莊關帝廟
  南莊關帝廟位于原平市-鎮南莊村,始建于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樓閣式建筑,坐西朝東,南北長6米,東西寬5.5米,占地面積約36平方米,毛石臺基,木質樓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帶廊構架,單檐硬山頂。……[詳細]
南旺關帝廟
  南旺關帝廟位于原平市-鎮南旺村中,坐北朝南,東西長7.5米,南北寬11.2米,占地面積84平方米。據牌匾記載,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關帝殿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頂,前有月臺,上建抱廈,單檐,前坡懸山卷棚,后坡十字懸山頂。……[詳細]
神山賈氏宗祠
  神山賈氏宗祠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鎮神山二村,坐北朝南,東西長16.6米,南北寬36.5米,占地面積606平方米。始建于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建大門、二門、正廳。東西建配房。正廳石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帶廊構架,單檐硬山頂。院內現存清代舉人賈華芝德教碑1通。……[詳細]
  栢枝寺遺址位于原平市大林鄉西神頭村西約100米栢枝山腰,據崞縣縣志記載,建于宋代建隆年間,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正德六年(1511),雍正十一年(1733)均有修葺。毀于文革時期。遺址南北長約80米,東西長約40米,占地面積約3200平方米。現分布有大殿、戲臺等建筑基礎,以及碑刻、古樹等。石雕非常精美,尤以雕于宋代的欄板更為精美。原址新建大殿2棟。……[詳細]
北蘇魯奶奶廟
  北蘇魯奶奶廟位于原平市大林鄉北蘇魯村學校,始建年代不詳,中軸線現存山門、大殿。據大殿梁架題記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修,現存構架明代建筑特征明顯,為明代遺構。坐北朝南,一進院布局,大殿磚石臺基,東西長11.4米,南北寬7.7米,建筑面積87.8平方米,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帶廊構架,單檐硬山頂(原為懸山頂),大殿左右山墻各殘存壁畫約7平方米,現為北蘇魯學校使用。……[詳細]
東野莊大廟
  東野莊大廟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鎮東野莊村中。據正殿梁架題記載,創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坐北朝南,東西長22.4米,南北寬32.7米,占地面積約732.5平方米,二進院布局,僅存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斗栱七踩雙下昂,平身科每間一攢。廟內存古柏一株。現新建配殿,過殿,山門等建筑四棟。……[詳細]
寧武鼓樓
  寧武鼓樓位于寧武縣城內街道辦事處人民大街十字口。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306平方米,創建于明代,現存為明代建筑。鼓樓為上下兩層樓閣式,通高20米。一層為磚石結構臺基,高約10米,內設十字拱券穿心洞,通東西南北四向。東西洞門額嵌石匾,西刻“鳳儀”,東刻“含陽”,下題“光緒辛卯圓郡重建”。……[詳細]
九原岡墓群
  九原岡墓群(第五批省保)時代:北朝地址:忻州市忻府區蘭村鄉下社村東北約600米九原崗墓群近年來有被盜現象,2013年6月搶救性發掘其中被盜最為嚴重的一座北朝磚室壁畫墓,共清理壁畫二百余平方米。壁畫主要分布于墓道東、西、北三壁,甬道及墓室僅殘存較少。墓道東、西兩壁壁畫自上而下各分為四層,第一層主體繪仙人、畏獸、神鳥等形象,四周以流云、忍冬補白。其中有《山海經》中記載的“駁”(一種食虎豹的馬)和“疆良”(一種食蛇的怪獸)。東西兩壁第二層北段壁畫內容均為狩獵場景,所繪人物、動物形象生動,狩獵內容豐富。南段均為幕僚和侍者。在西壁的狩獵場景中,有一頭戴將軍帽者騎在馬背上正準備彎弓射箭,其前方為奔跑的鹿群,其身后一人手拿令旗,似在指揮整個狩獵隊伍。東西兩壁第三層均為出行隊列,所繪人物為站立的武士形象,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日本三级香港少妇 | 中文字幕欧美三级 |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