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邯鄲市旅游

邯鄲市旅游景點介紹

  袁洼遺址:位于峰峰礦區新坡鎮袁洼村北部的河流北岸,南北長18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近40000平方米。斷崖可見文化層堆積,為黃褐色,厚度1.5米以上。地表采集有西周及戰漢時期遺物,以戰漢時期為主。袁洼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清涼山遺址:位于峰峰礦區固義鄉韓莊村南,海拔141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呈倒立三角狀,為研究漳河流域早期文化提供了詳實資料固義清涼山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徐家坡東崗地遺址:位于武安市北安樂鄉徐家坡村東,為先商時期聚落遺址。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170米,是武安市保存為數不多的先商遺址,為研究我國古代的社會狀況、民風、民俗和勞動人民的制陶藝術提供了詳實資料。徐家坡東崗地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馬項東崗地遺址:位于武安市大同鎮東馬項村東北,為先商時期遺址。遺址東西最長180米,南北寬200米,大致呈長方形分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此遺址的發現,對于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與夏、商周文化的銜接起到了重要作用。東馬項東崗地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回漳村遺址:位于臨漳縣香菜營鄉回漳村西,呈長方形,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時代為新石器、商周、戰漢時期。回漳村遺址的發現,為研究華北南部中原地區古代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考古文物資料。回漳村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村遺址:位于武安市冶陶鎮馬村北,為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呈不規則形狀分布,東西最長30米,南北最寬不到20米,面積約600平方米。它填補了武安市沒有舊石器文化類型的空白,在武安市考古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冶陶馬村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沙坡石器制造場遺址:位于武安市大同鎮西馬項村西南,舊石器時代。該遺址所在山頭基本為平面,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呈不規則形狀分布。它填補了武安市考古史上的空白,為研究武安市的悠久歷史,提供了詳實的資料。白沙坡石器制造場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明山遺址:位于永年縣臨洺關鎮石北口村西南,明山東側的臺地上,海拔86米。此遺址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遺址內容較豐富,為舊石器文化研究提供了詳實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明山遺址為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通二礦舊址即通順二號井,位于峰峰礦區西北部和村鎮,1957年開工建井,1960年正式投產。通二礦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前蘇聯援建的全國156個大型項目之一,至今完好保留了原蘇聯援建的主井井架、主井車房、主井絞車、副井井架、副井車房、運煤皮帶機道、儲煤樓、辦公樓、機電科、翻砂車間、機工車間、鉗工車間等完整的主、副井提升系統,原煤分撿和倉儲系統等。主、副井均為立井絞車提升,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采用雙碼罐籠提升。主井架高34.75米、副井架高25.18米、井筒深434米。倉儲系統,為當時磚混結構。通二礦完好地保留了原初的用途、功能、形制,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在新中國的煤炭工業發展史、建設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詳細]
  河北鋪進士府位于永年區洺關鎮,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至二十五年(1845年)間,是晚清進步人士趙世德府邸。河北鋪進士府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21000平方米,分東中西三巷五院。每院均由三進院落組成,各自建有門樓、正房、廂房,各院中線相通,并與巷道相連。現存有平頂式二層樓房兩座、單檐硬山卷棚式布瓦頂樓房一座、單檐硬山瓦頂二層樓房一座。河北鋪進士府建筑規模宏大,布局清晰,做工考究,為研究冀南地區民居建筑布局、結構、工藝、作法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詳細]
原曲大廟
  原曲大廟位于涉縣固新鎮,原名“龍王廟”,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由正殿、獻殿、戲樓和東、西配殿及倒座等組成,坐西北面東南,占地面積1263.36平方米,廟內還存有石碑三通。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前帶廊,單檐懸山布瓦頂,前檐施斗拱。獻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十字歇山布瓦頂,檐下施五踩斗拱,角柱為小八棱形石柱,刻有清代題記,梁架、額枋、斗拱等木構件上均施彩繪。原曲大廟布局較為完整,獻殿建筑結構、形式在該地區保存較少,獻殿石柱上的題記,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抗戰時期原曲大廟曾用作抗日軍政大學分校校址。2018年2月14日,原曲大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一二九師陳列館
  129師陳列館坐落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赤岸村附近的將軍嶺上,與司令部舊址一里之遙。陳列館建筑面積2252平方米,共分5個展室、一個序廳、一個《挺進太行》的半景壁畫室。從涉縣這走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和2位元帥、3位大將、18名上將、48名中將、295名少將,近百名一二九師領導擔任國家重要職務,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的搖籃。在邯鄲召開了華北財經會議,劉鄧大軍南征會議。這里還是《人民日報》《人民畫報》《新華日報太行版》誕生地和《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印刷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臺在邯鄲涉縣開播,中國人民銀行前身之一的冀南銀行總行在邯鄲涉縣誕生。左權、徐向前、劉伯承夫婦都安葬在邯鄲。一二九師陳列館記錄、傳承著這一抗戰史和精神,由最初的幾座四合小院,發展成為一處集參觀、瞻仰、學習為一……[詳細]
邯鄲戰役革命烈士墓群
  邯鄲戰役革命烈士墓群年代為1945年,位于邯鄲市成安縣閆長巷村。2008年10月20日邯鄲戰役革命烈士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宣圣會醫院舊址年代為1925年,位于邯鄲市大名縣縣城。 2008年10月20日宣圣會醫院舊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賀莊影壁年代為民國,位于邯鄲市武安市午汲鎮大賀莊村。 2008年10月20日大賀莊影壁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慧果寺石刻
  慧果寺石刻年代為南宋、明,位于邯鄲市武安市賀進鎮寺西村。 2008年10月20日慧果寺石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瑞云庵石刻
  瑞云庵石刻年代為明、清,位于活水鄉活水村。2008年10月20日瑞云庵石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國易陽南界石刻
  趙國易陽南界石刻年代為漢,位于邯鄲市武安市活水鄉口上村。 2008年10月20日趙國易陽南界石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柏林后土祠及石刻
  柏林后土祠及石刻年代為明、清,位于邯鄲市武安市陽邑鎮碧霄山。 2008年10月20日柏林后土祠及石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爐峰山碑刻
  爐峰山碑刻年代為明、清,位于邯鄲市磁縣爐峰山。 2008年10月20日爐峰山碑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日韩综合 | 一本精品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色婷婷七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三级欧美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