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洞溝烈士陵園位于古交市邢家社鄉新華村梅洞溝自然村北300米處。1948年11月16日,中央軍委向太原前線發出“將外圍據點再攻占若干,并確實控制機場,即停止攻擊,進行政治攻勢”的指示,太原戰役前委命令晉中軍區3個獨立旅投入西山作戰。在西山作戰中,晉中軍區部隊付出了較大的傷亡代價,獨三旅第42團兩個主力營傷亡過半,第43……[詳細] |
![]() | 睦聯坡烈士陵園 (古交革命斗爭紀念館)位于古交市常安鄉睦聯坡村東山上。陵園布局呈階梯分布,分三大區域,依次為紀念碑、紀念館、墓區。1944年7月,為紀念晉綏八分區英勇獻身的烈士,晉綏八分區黨政領導決定在紀念抗戰爆發7周年之時修建抗日殉國烈士紀念碑。殉國烈士紀念碑下部正面為 “晉綏邊區第八分區黨政軍民殉國烈士紀念碑”19……[詳細] |
![]() | 陳毅路居地(兆峰兵站)位于古交市原相鄉兆峰村。抗日戰爭時期,晉綏八分區負責保障延安和各根據地之間的交通安全,擔當著接送過往干部、文件、物資等任務。這條交通線在八分區境內不僅要經過汾河、同蒲鐵路、太汾公路等日軍的-線,還要通過近百里行程的平川敵占區。為了完成繁重的護送任務,八分區在兆峰等地設立兵站,由武裝部隊組成的交通隊……[詳細] |
![]() | 紅軍東征路居地位于古交市岔口鄉周山莊村。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長征抵達陜北的紅軍組成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搶渡黃河,東征山西。3月下旬,東征紅軍兵分三路。徐海東、程子華、周士第率領的紅15軍團為左路軍。3月21日,左路紅軍一路從交城進入古交東塔村,沿原平川的小婁峰、睦聯坡、曲坪、常安、辛莊、梁莊進入古交鎮。一路由……[詳細] |
![]() | 彭德懷路居地位于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1943年9月10日,彭德懷應中央之召從麻田動身赴延安,準備參加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7日,彭德懷在同蒲路東與劉伯承等會合。由太行二分區交通隊護送穿越同蒲鐵路和太汾公路兩道-線。按照交通隊的要求,彭德懷、劉伯承一行20人換了裝。彭德懷白布包頭,身著灰色對襟布褂、青布褲,他的妻子浦……[詳細] |
![]() | 古交紅豆山莊AAA 古交市龍城向新生態恢復示范園(紅豆山莊),位于山西省古交市河口鎮火山村,成立于2010年7月,是一個由煤炭企業轉型到第三產業的新型企業,是集餐飲、娛樂、住宿、商務活動、滑雪、高爾夫培訓、觀賞、采摘等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大型高端生態恢復示范園。 景區果品采摘區占地約72畝。有28座種植大棚,其中以種植葡萄、無花果、草莓、甜瓜……[詳細] |
![]() | 古交遺址古交遺址(第二批省保)時代:舊石器時代地址:太原市古交市古交鎮后梁村古交遺址分為王家溝和后梁兩個遺址點,為汾河流經區域,在其河流堆積的階地上,目前已發現有舊石器時代早、中、晚三期文化遺存多處。早期遺存2處,是太原地區發現最早的文化遺存。一處在王家溝,1990年3月發現石制品18件,均以角巖礫石作原料,器形甚大,……[詳細] |
![]() | 真能和尚靈塔,古交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古交市邢家社鄉劉莊村東1公里。六角單層幢式石塔,通高3.2米。據塔碣記載,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塔基平面六邊形,為束腰仰覆蓮座,高0.6米,徑1.2米。塔身單層,六邊形,上刻造塔題記。塔檐下設仿木構椽飛、平板枋、額枋,六角攢尖頂,上承三層圓形仰蓮塔剎。地址:山西省太原……[詳細] |
![]() | 千佛寺是古交市有名的古剎。它座落于古交市區南端,兩川相夾,背山臨水,左有鐘樓壯其威,右有井泉毓其利,面對寨亭,廟貌莊嚴古樸,距今約有千年歷史。因共有石雕像千余尊,故名千佛寺。據寺中遺留石雕小佛和歷代續修碑記推測該寺創自唐代,中華民國二十一年曾多次增補修繕。當時有大雄寶殿三楹;羅漢殿于左,十五殿于右,天王殿山門于前,各三……[詳細] |
![]() | 水泉寨公園免費開放前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正式向游人免費開放。公園方面在前期準備中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安裝路燈26盞,鋪設地磚2600平方米,種植綠籬1300株,粉刷墻壁3600平方米,共計投資14萬元。另外還安排了專人負責游人安全。公園開放后,將堅持“經營城市”理念,改革現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管理水平,使其成為……[詳細] |
![]() | 中國山西省西部山脈。北北東走向,南北延長約400公里。呂梁山中段稱關帝山,為一拱形隆起,山體寬大。受放射狀水系分割,相對高度超過1,000公尺,主峰海拔2,831公尺(9,288呎)。呂梁山北段分為東西平行的兩列,東為云中山,西為蘆芽山與管涔山,中夾靜樂盆地。不少山峰超過2,700公尺,為桑乾河與汾河水系的分水嶺。呂梁……[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