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太原市 > 杏花嶺區旅游

杏花嶺區旅游景點

東湖醋園
東湖醋園AAAA免費
   東湖醋園位于太原市東山高速公路和建設北路之間的馬道坡26號,占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是山西省第一家動態展示傳統與現代老陳醋生產工藝流程和老陳醋歷史文化內涵的公司化、工廠化博物館。東湖醋園的陳列堂和醋療園。分別收集了我國西漢以來各種釀醋器具、農耕器具和700余個醋療藥方,以古今器皿展示、文獻典籍摘記,圖片照片-,產品實物陳列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山西老陳醋的歷史文化底蘊。臨近仿古建筑美和居醋坊,迎面而來的是既酸又香的老陳醋氣味。進入古色古香的美和居醋坊,猶如來到了500年前的老陳醋作坊,老醋芳香、撲鼻沁心,醋味十足,難以忘懷。作坊內“蒸、酵、熏、淋、曬”的老陳醋制作工藝和步驟一覽無余,游客參與部分……[詳細]
太原動物園
   太原動物園位于省城東北隅的臥虎山上,距市中心6公里,占地面積79.36公頃(1190.41畝),地形地貌為東南高、西北低,東西直線長約5華里,南北平均寬約2華里,全園有供游客參觀的各種動物品種170余種,3300余頭(只);各種植物70余種,30余萬株,草坪面積6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了85%以上;動物表演場四座,生態餐廳兩座,游樂設施30余項,年接待游客量130余萬人次。園內林木茂盛、景區相連、曲徑通幽、鳥語花香,呈現出多色彩的園林景觀特色,整個景區處處體現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棲息環境氛圍,豐富和滿足了省城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我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豐富旅游內容、開……[詳細]
采薇莊園旅游景區
   采薇莊園,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太原市杏花嶺區小返鄉水溝村,距離市中心15公里,緊鄰丈子頭高速路口。是集果蔬采摘、綠色餐飲、特色住宿、四季滑雪、戶外露營、會議服務等為一體的四季型生態主題莊園。采薇莊園,距市中心15公里,東環高速丈子頭出口4公里。地處東山生態園區內,東靠自然秀美的九龍山風景區,太原市杏花嶺區十二五規劃建設項目。莊園功能區面積800畝,其中農戶合作采摘區面積600余畝,已流轉土地面積200畝。是集綠色餐飲、茶藝、休閑度假、會議接待、農事體驗、紅泥浴場、素質拓展、越野車體驗、夏季滑草、秋季采摘、冬季滑雪于一體的四季型生態主題莊園。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并不斷營造特色吸引市民親近自然……[詳細]
傅公祠
   傅公祠由樓閣、祠堂、園林三部分組成,規制宏大,占地面積1.65萬平方米祠堂有祭廳五楹,前有祭臺以及西廂房、石刻東壁、門樓等庭院式建筑。可惜的是,如今的傅公祠只保留了很小的一部分。幽靜的庭院之中,正北方是一間大殿,西邊是幾間平房。大殿想必就是當年供奉傅山的地方了,近些年來一直作為活動室。如今,由于地基下陷而成了一幢危房,龐雜的鐵架在支撐著大殿的橫梁。建立傅山去世二十五年之后,太原地方官員在陽曲縣學鄉賢祠和太原三立祠以傅山入祀。光緒年間,時任山西巡撫的張之洞在太原設立四征君祠,以傅山、吳雯、閻若璩和范鎬鼎四人入祭。到了民國六年,地方政府又在東緝虎營新建“傅公祠”,閻錫山題寫了“塵表孤蹤”的牌匾,山……[詳細]
太原東山生態園
   東山生態園,是根據太原市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求,將東山打造成太原的后花園。東山生態園周邊沿長溝、東坪、窯頭、西嶺等處的山頭及山坡地,進行植樹造林,栽種新疆楊樹、國槐、油松、側柏等樹木,形成環生態園綠化帶,面積達3850畝。園區腹地的丘陵地帶種植經濟林,其中,興建中澗河鄉萬株杏樹林,小返鄉葡萄一條溝。同時,建成了楊家峪花卉苗木基地、長溝高科技智能溫室、小返鄉千畝葡萄園等大型生態農業項目,將生態建設與農業轉型、農村發展、農民增收有機融合在一起,努力實現農民得利、國家得綠。東山生態園建設總投資將達到2億多元。其中,區政府投資占30%—40%,社會投資將占30%,剩余部分將由條管部門籌集。為吸引社會投……[詳細]
趙樹理舊居
   趙樹理舊居(含沁水趙樹理故居)趙樹理舊居(含沁水趙樹理故居)(第四批省保)時代:民國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南華門15號趙樹理舊居位于杏花嶺區南華門15號,建筑占地面積315.45平方米。故居系一面圍墻的三合院結構,青堂瓦舍,磚木建筑,是一處典型的清末民初北方民居。門口石碑上鐫刻著薄一波題寫的“趙樹理故居”5個大字。1965年初,趙樹理一家老小住進此院,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后幾年的時光,直至1970年在西廂房臥室里去世。西房、東房分別是他和兒女們的住所及他寫作的書房,南房則是廚房與客房。1996年,薄一波為趙樹理故居題詞,1998年山西省文物局批準在作家故居建立文物點,2006年趙樹理誕辰100……[詳細]
山西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
   山西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太原革命歷史陳列館)位于太原市杏花嶺區五一北路245號。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始建于1919年6月,整個校同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是閻錫山創辦的一所專門培養全省小學教師的師范學校,目的是通過控制小學教師來左右山西教育,進而長期統治山西。然而,讓他失望的是學校開辦不久,這里就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用來傳播進步思想、宣傳馬列主義、發展黨團組織的堅強陣地,成為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山西重要的活動基地之一。1924年,圍師學生梁其昌(梁卜五)、韋思恭、紀秀川(紀子中)先后在這里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年團太原地委在此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省……[詳細]
薰衣草NE莊園
   有著“等待愛情”這一花語的薰衣草,因其濃郁的紫色和醉人的芳香成為了代表愛情的浪漫之花。素有“薰衣草之鄉”美稱的普羅旺斯,也成為令人神往之地。薰衣草NE莊園是山西首家浪漫的薰衣草莊園。NE莊園被譽為太原最浪漫的田園,又稱“薰衣草莊園”。莊園在“唯美、浪漫、閑適”的主題下,將文化創意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種植了薰衣草、馬鞭草、向日葵、迷迭香、百里香、等香草和花卉植物,以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深度體驗,為人們提供全新的浪漫休閑空間。園內每逢花期,薰衣草、馬鞭草、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等鮮花齊放,花海連綿、花香四溢。木屋、秋千、特0臺、LOVE字母等景觀錯落有致,全景展現了浪漫如普羅旺斯的花海樂……[詳細]
牛駝寨烈士陵園
   太原解放紀念館又名牛駝寨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太原市東山牛駝寨,這片土地當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戰場之一。牛駝寨地勢陡峭,溝壑縱橫,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太原門戶”之稱。六十年前,閻錫山曾把它作為四大軍事要塞之一,重兵設防。我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太原戰役中,經過浴血奮戰,終于占領了牛駝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閻錫山在山西長達三十八年的政治統治宣告結束,太原終于回到了人民的懷抱。為了緬懷革命先烈,教育和啟迪后人,一九五九年,太原市委、市政府決定在牛駝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園。陵園建成之后先后五次進行較大規模的修葺,一九八九年,太原解放四十周年之際,在牛駝寨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太原解放紀念館,一九九四年,徐向……[詳細]
拱極門
   拱極門位處明太原城東北隅,是明城八門中從未更名的城門之一。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之子朱㭎受封晉王,于洪武九年在宋太原城的基礎上向東、南、北三面擴展,重新建設一座周長12公里的太原府城。明太原城共開八個城門:宜春門(大東門)、迎暉門(小東門)、迎澤門(大南門)、承恩門(新南門)、阜成門(旱西門)、振武門(水西門)、鎮遠門(大北門)、拱極門(小北門)。這些城門都在解放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并于市政建設中被拆除,而小北門因當時位于軍隊靶場內故得以保留,成為是明初所修筑的太原城門及城墻中現存的唯一一座城門。本世紀初,又按照原有規格重建城樓,基本恢復了原有的形制。拱極門現被辟為公園,但登城馬道被封……[詳細]
太原解放紀念館
   太原解放紀念館位于太原市東山牛駝寨,其前身是牛駝寨烈士陵園,建于1959年,1988年改擴建,占地面積9.3萬余平方米,分為紀念碑區、展覽區、陵墓區三部分。整體建筑雄偉壯觀、跌宕起伏、錯落有致,給人以肅穆之感。紀念碑區由凱旋門,太原解放紀念碑主碑、副碑等建筑組成,徐向前元帥手書“太原解放紀念碑”鎏金大字裝點豐碑。展覽館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展出428張歷史照片和120多件實物,反映了太原戰役的全過程。1994年9月6日,徐向前元帥銅像落成。該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太原革命烈士紀念碑造型獨特,形似巨大鑰匙的碑上鐫刻“解放太原紀念碑”鎏金大字,碑高49.424米,寓……[詳細]
淖馬戰斗遺址
   淖馬戰斗遺址位于杏花嶺區楊家峪街道辦事處淖馬村北。整個淖馬要塞包括淖馬主陣地和周圍小山頭組成的1號至9號陣地。閻錫山以其主力精銳部隊第8總隊、另配有保安六團駐守淖馬陣地;以30師全部和40師兩個團組成機動兵團,隨時增援和組織反撲;以城東黃家墳、剪子灣、大小東門、雙塔寺等炮群作為火力支援。1948年10月26日16時,華北軍區第15縱隊向東山四大要塞之一的淖馬的國民黨軍第30軍和暫編第8總隊發起攻擊。至27日拂曉,攻占淖馬主陣地。此后兩天閻軍連續組織19次反撲,均被我15縱殺退。部隊乘勝追擊,又奪占6個陣地。第44旅政治委員李培信不幸犧牲。11月10日,15縱向淖馬炮碉發起突襲,成功占領炮碉。1……[詳細]
齊世銘故居
   齊世銘故居位于杏花嶺區小返鄉窯頭村。齊世銘(1894-1953),山西太原人。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因介紹人離開太原與黨組織失去聯系。1938年經120師黨委批準重新入黨。1937年組織當地礦工和農民成立東山抗日游擊隊,威震東山,人稱“齊二老虎”。1938年抗日游擊隊改編為八路軍714團東山抗日獨立營,齊世銘任營長。同年,齊世銘發動聞名太原城的詐降事件,一舉殲滅日偽軍20多人,并擊斃日軍山西省特務部長野吉和偽警察局局長吳小能。齊世銘故居是一個典型的鄉村家族聚居院落,共有3個院落,但因年久失修,如今只有一個院子相對保存完好,另外兩個院子的窯洞破損嚴重。為紀念這位抗日英雄,當地政府已準備修復……[詳細]
太原市龍潭公園
   太原市龍潭公園是全免費全開放的市內公園,位于太原城區北部,與城西水系相連。龍潭前身為太原市動物園,是2003年初動物園搬遷到東山臥虎山公園,在其舊址上新建的。公園以都市樂章、古韻風華、生態畫廊和水上活動區等4個景觀區為景觀主線,將城市與人,人與生態、休閑充分地融合于景觀設計中,既突出了建城2500年古樸,也體現了極強的地域文化特征。是集園林自然風光,市民休閑旅游,社會公共活動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公園設4個入口,以新建路入口為公園的主入口,強調拉入式景觀,以軸線透景的方式將慶典廣場景觀對應出來,并采取臨水臺階的方式形成親水性極強的內容。城坊街入口作為進入公園的景觀入口,強調與公園最具特色的視……[詳細]
七府墳
   位于七府墳村南數十米的七府墳南街,由七府墳村名引得。該街呈東西走向,西起太原北上忻定各縣的公路干道恒山路,東至太原鞋楦廠和與之毗鄰的太原標準件廠。全長約三華里之上,是光社街道辦事處轄區內一條較長的街道。七府墳南街既得名于七府墳村,那么,七府墳村是怎么得名的呢?據當地農民相傳,村名所以叫做七府墳,那是因為這里原來是晉王朱(木岡)的第七個兒子朱濟(火高)的墓地。朱公子被其父封為廣昌王,其府地稱廣昌王府,亦稱七府。所以埋葬他的墓地亦別稱“七府墳”。……[詳細]
太原清真古寺
   太原清真古寺太原清真古寺(第四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解放路48號據寺內清光緒二年(1876年)碑文記載:唐貞元(785年)創建,后歷代屢有修葺。古寺坐西朝東,為兩進院落布局,面積2300平方米,寺內有大殿、講經房、省心樓、碑亭、沐浴室、會議廳、阿訇室等建筑。是我國華北地區保存較好的清真古寺之一。……[詳細]
寶林寺
   寶林寺位于杏花嶺區大東關,是一處佛教寺院,寺廟大門直對大東關街。寶林寺是目前太原市區內惟一的尼姑庵,從2001年開始重修,其工程一直持續到現在。目前,已完成大雄寶殿、天王殿、北廂房、鐘樓和鼓樓等工程。早年,寶林寺是晉南各地佛教徒前往五臺山途經太原時的落腳地。該寺重修后,將恢復這一職能。……[詳細]
太原天主堂
   太原天主堂亦稱太原總堂。據記載,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庚子年(1900年)焚毀,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現存禮拜堂系羅馬式建筑,總高約37米。另有附屬建筑70余間,為太原地區最大的教堂。2013年5月,太原天主堂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杏花嶺區解放路。……[詳細]
金剛堰
   南起桃園一巷,北至勝利街西口的金剛堰路,沿著汾河的流向,南北伸展,平坦開闊,它是太原城區汾河東岸的一條主要街道,長度接近四公里,寬度則逾45米。金剛堰路,得名于金剛堰,而金剛堰,追名索意,原本是一條防御汾河汛期泛濫的攔洪壩堰,根本不是一條街巷。這一點從這三個字的字面上即可得到顯而易見的應證。說及金剛堰這條壩堰的名稱來源,當地曾有這樣一個傳說。……[詳細]
杏花嶺城隍廟
   杏花嶺城隍廟位于杏花嶺區鼓樓街道辦事處西緝虎營社區城坊街3號,年代為明洪武三年(1370)。杏花嶺城隍廟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全部杏花嶺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免费人妖最新一区 |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丝袜中文更新 | 精品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 色一情一伦一区二区三 | 日韩欧美国产动漫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