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滄州市旅游

滄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二郎崗永清觀
  二郎崗永清觀是北方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據(jù)《東光縣志》記載,二郎崗又名護邑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李政捐資興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李義又加以修繕。永清觀歷經(jīng)200余年,兵燹災(zāi)害,風(fēng)雨剝蝕,殿宇瀕臨傾頹。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邑人馬永圖增屋建宇,廣植松柏,永清觀始為壯觀,莊鵬舉為此撰寫碑文以示紀念。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六是二郎崗廟會,俗稱走百遍、去百病,屆時,十里八鄉(xiāng)的民間花會競相登崗,觀者摩肩接踵,盛況空前。文革期間,這座象征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名勝古跡,也遭到了空前破壞。   改革開放以后,為發(fā)展旅游事業(yè)弘揚民族文化遺產(chǎn),縣政府決定重修二郎崗永清觀, 1992年9月18日破土動工,投資350萬元,于1993年12月25日竣工向游人開放再現(xiàn)了昔日北國齊秀的亮麗風(fēng)采,令人嘆為觀止。……[詳細]
滄州烈士陵園
  滄州烈士陵園位于滄州市運河區(qū)光榮路。1947年,為牽制華北國民黨軍,策應(yīng)東北民主聯(lián)軍的夏季攻勢,中央軍委決定以晉察冀軍區(qū)為主力,在冀中軍區(qū)、察哈爾軍區(qū)和山東渤海軍區(qū)部隊配合下發(fā)起青滄戰(zhàn)役,消滅天津以南青縣至滄縣80余公里的鐵路沿線之?dāng)场?zhàn)役由羅瑞卿、楊得志、楊成武指揮,歷時4晝夜,殲滅國民黨軍、保警隊、還鄉(xiāng)團共1.3萬余人,解放了青縣、滄縣、永清3座縣城,使晉察冀、山東兩大解放區(qū)連成一片。為紀念青滄戰(zhàn)役中犧牲的烈士,陵園于1958年始建,占地面積5.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50平方米,建有接待廳、青滄戰(zhàn)役展覽廳、著名烈士展覽廳、青滄戰(zhàn)役紀念碑、著名烈士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區(qū)等。陵園是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河北省省級烈士紀念設(shè)施保護單位、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紀曉嵐文化園
  紀曉嵐文化園位于紀曉嵐故里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崔爾莊。紀曉嵐是中國一代文宗。名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六月十五日,卒于嘉慶十年(一八零五)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紀曉嵐是中國清代炫人耳目的人物,作品頗多,以總纂《四庫全書》名聞天下,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文化園”,占地70余畝,建有宦海書叢館、閱微草堂、灤如槐姑室、九十九硯亭、文漪閣等仿古建筑。該園以實物、繪畫等方式,記載了紀曉嵐的生平和著述,還收藏有一部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紀曉嵐文化園為一座園林式仿古建筑,園林面積寬廣,水榭亭臺,樹木環(huán)繞,外圍紅色長墻,清幽雅致。景區(qū)面積5萬多平方米。人們都知道,紀曉嵐最愛旱煙,有“紀大煙袋”的綽號,因此,紀園特別設(shè)計了由生……[詳細]
184、鄚州城
鄚州城
  鄚州城位于任丘城北16.5公里,始建于東周時期,歷代修建。其城池雄偉寬闊,呈紗帽形,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1.2公里,城墻為土城,寬約30米,高5米。現(xiàn)存南城門,當(dāng)?shù)厝朔Q“南閣”,重建于清嘉慶年間,城北部土城墻保存較好,氣勢雄偉,連綿險峻。……[詳細]
185、顓頊城
顓頊城
  古州城,又名顓頊城,相傳為上古帝王顓頊所筑。據(jù)《一統(tǒng)志》記載:“顓頊城在鄚州東北三里,顓頊所造,今呼為古州,即古鄚縣城也。”距今有3000年左右,此城為圓形,直徑1.5公里,布局獨特。如今,顓頊城城墻以東南段保存較好,長約1.5公里。……[詳細]
三各莊遺址
  三各莊遺址位于任丘市七間房鄉(xiāng)三各莊村,南距任丘市13千米,西約500米為白洋淀。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該遺址于1991年發(fā)現(xiàn),1992年進行了調(diào)查。文化層厚約1~2米,內(nèi)涵豐富。暴露出的遺跡有灰坑、水井。采集標本有彩陶片,泥質(zhì)紅陶、夾砂紅陶、磨光黑、紅陶器物殘片以及石器、骨角器、蚌器等。器物紋飾以素面磨光為主,少量刮條紋、刺剔紋、籃紋和劃紋。彩陶以在磨光紅陶上繪褐色動植物花紋最為常見。器型有缽、盆、碗、罐、杯、小口瓶、高柄壺、鼎、盤等。遺址內(nèi)涵年代包含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兩個時期,而以仰韶文化后崗類型為主。該遺址保存較好,尚未發(fā)掘。后崗類型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在滄州地區(qū)是首次發(fā)現(xiàn),對研究滄州及其周邊地區(qū)的新石器時--古學(xué)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啞叭莊龍山文化遺址
  啞叭莊龍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年左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任丘城3.5公里處,當(dāng)?shù)厮追Q“疙瘩頂”,遺址分布范圍約6萬平方米。啞叭莊遺址面積較大,地勢北高南低,文化層積厚0.2——5米。1989年和1990年春秋兩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滄州地區(qū)文管所聯(lián)合組隊,對遺址考古發(fā)掘,共發(fā)掘面積1300平方米,發(fā)現(xiàn)不同時期的灰坑130個,水井7眼,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玉器1300余件。……[詳細]
孟村清真寺
  孟村穆斯林風(fēng)情濃郁,縣內(nèi)有清真寺41座,雄偉壯觀、古樸典雅,是穆斯林群眾開展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清真寺與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宗教活動中心:每日“五時拜”,每周的聚禮,每年兩次“會禮”,都到清真寺舉行。每年的3月12日圣紀節(jié)這一天,大家自愿向清真寺捐贈香油、面粉、資金等。節(jié)日會禮后,清真寺組織聚餐,招待本坊穆斯林。地址: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詳細]
齊堤遺址
  戰(zhàn)國時期,齊恒公為御黃河水所筑。位于孟村自治縣南部的殘堤尚有2米多高,30米寬,自西向東,迤邐曲折。具體地址:孟村自治縣南部……[詳細]
孟村民俗村
  孟村民俗村座落在羅漢山腳下,距金秀縣縣城八公里,金秀至柳州的二級公路通過村旁。村后有劍拔穿云的羅漢山,村旁有清澈如鏡的山泉,村邊還有千年古樹,整個村寨掩映在茂密的樹林中。家家用竹澗引山泉入廚,戶戶整潔、寬敞、明亮。村里有瑤族風(fēng)情歌舞表演隊,游客到來時,身著五個瑤族支系盛裝的少男少女,敲鑼打鼓,到寨門外嗚排槍,吹嗩吶、唱攔路歌和敬茶敬酒歌迎接。接著在寨子中演唱《驅(qū)獸歌》、《香哩歌》和表演《釣魚舞》、《黃泥鼓舞》、《蝴蝶舞》等豐富多彩的瑤族民間歌舞。更有趣的是在表演快到熱潮時,特邀游客同跳瑤族集體舞《三元舞》。狂歡之后,在熱烈的敬酒歌聲中熱情邀請游客共進民俗餐。瑤族熱情好客,上席先敬客三杯,接著便與游客同飲交杯酒,直至一醉方休。民俗餐有瑤家自釀的糯米酒,自制的竹筒飯,魔芋豆腐、竹鼠、酢肉……山野……[詳細]
海興望海寺
  位于小山山體東南部。始建于晉,明成化二十三年(即1487年)重修擴建。史載:重修后的望海寺僧房20余間,寺門西開。明萬歷時吏部尚書-(海興人)在他的《宿小山望海寺》詩中寫到:“巖頭燈火起,幾處見僧房。蘿薛昏初夜,星河滿上方。人歸山店遠,磬入海天長。明月正東望,蓬萊接混茫。”描繪出望海寺的靜謐之美。小山是渤海西岸重要的魚鹽集散地,四面八方前來降香和貿(mào)易的人絡(luò)繹不絕,盛時寺內(nèi)有僧侶數(shù)百人。由青龍寺僧人主持的小山廟會每年農(nóng)歷3月15日趕會,持續(xù)10日。屆時山上山下人海如潮,市聲彼伏此起,熱鬧非凡。該寺于1942年拆除,僧侶們大多還俗。其中李新汝和尚還俗后仍在小山居住,至1991辭世,終年82年。具體地址:滄州市海興縣境內(nèi)……[詳細]
滄州藥王廟
  帝王陵以東半腰處有藥王廟,史載:廟內(nèi)塑有藥王孫思邈像,有扁鵲、華佗等十大名醫(yī)塑像。廟前有六株參天古松陰翳蔽日。兩尊把門將的塑像立于門前。相傳藥王孫思邈在小山一帶行醫(yī)看病,留下了許多藥到病除、起死回生的故事傳說。藥王廟建于唐初,毀于戰(zhàn)亂。具體地址:滄州市海興縣境內(nèi)……[詳細]
東漢帝王陵
  東漢帝王陵位于小山主峰,該陵為東漢質(zhì)帝劉纘之父、渤海王劉鴻之陵。劉鴻之子劉纘-為質(zhì)帝后,父以子貴,死后謚為孝王,并撥重金筑此巨大陵寢。它氣勢恢宏,彰顯帝王風(fēng)度。后陵之上曾筑有烽火臺、望海臺。“齊州山水窟,登眺有佳處。秋夜海東船,春薺鬲灘樹。”這是南宋詩人陸游在此留下的不朽詩章。北宋時,其上又建玉皇廟(碧霞元君祠),史載:正殿玉皇神居中,兩側(cè)分列雷公、閃將等六神塑。后為泰山奶奶殿,內(nèi)塑泰山奶奶、斑疹娘娘、眼光娘娘、子孫娘娘、竇二哥等七尊神像。抗戰(zhàn)時期日偽軍將玉皇廟拆除在此建立據(jù)點。新中國成立后,我人民******在上面建起空軍雷達觀通站。至此,歷經(jīng)1800多年風(fēng)雨的帝王陵又擔(dān)負起新的使命。具體地址:位于滄州市海興縣境內(nèi)……[詳細]
馬騮山火山地質(zhì)公園
  滄州唯一一座山丘——馬騮山又名小山,它形成于2--3萬年第四紀晚期火山噴發(fā),為高于地面7--36米的穹形火山錐(堆積山丘)。小山其勢自南而北又折向西,東西寬約1.5公里,南北長約7公里。馬騮山是中國東部沿海大平原僅有的兩個第四紀晚期火山遺跡之一。其典型性、多樣性和自然性,實屬平原地區(qū)獨有、國內(nèi)罕見,是極具重大科學(xué)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地質(zhì)遺跡。小山南望齊魯,東臨渤海,北倚京津距滄州大港20公里,它不僅為滄州的最高點,又是九河下梢入海處及九河文化的交匯點。小山源遠流長的歷史、積存豐厚的人文景觀、富饒多樣的自然物產(chǎn)與得天獨厚的區(qū)位優(yōu)勢使其成為濱海黃金旅游帶的樞紐。小山雖不比五岳之險峻雄偉,但其獨特之處卻堪稱一絕。現(xiàn)已被河北省政府批準省級火山地區(qū)遺址——自然保護區(qū),同時又被滄州市人大列為全市重點旅游項目……[詳細]
風(fēng)力發(fā)電景區(qū)
  該風(fēng)景位于海興縣境內(nèi)的臨港工業(yè)園區(qū)南部,距離縣城東約16公里,規(guī)劃范圍為黃驊港南:北起板堂河,南至海豐村;西起板堂河和楊埕水庫,東至漳衛(wèi)新河。安裝1500千瓦風(fēng)機57臺。具體地址:位于海興縣境內(nèi)的臨港工業(yè)園區(qū)南部……[詳細]
海興濕地
  海興濕地地處渤海灣西岸,屬于河北平原東部運東平原的一部分,總體地勢低洼,起伏不大。濕地地貌總趨勢為西南部較高,東北部略低,坡降為1.2/15000。海拔(黃海高程)在1.0—3.0米之間。現(xiàn)代地貌的基底是太古代形成的結(jié)晶片巖、花崗片麻巖和混合巖。海興濕地區(qū)域內(nèi)部地貌差異較大,由于河道、溝渠縱橫交錯,形成了微波起伏的地貌特征,主要地貌類型有:(1)、河流:濕地地勢低洼,河流眾多。北部是素有“九河下梢”之稱的大口河,南部有漳衛(wèi)新河,中部是宣惠河、淤泥河、大浪淀河,北部是六十六排干渠。(2)、河間洼地:河床兩側(cè)為古河道遺跡,沉積層較厚,地表多粘質(zhì)堿土和洪積粘土,較大型的洼地常年積水,有的僅夏季積水,冬春干涸。(3)、沼澤:楊埕以北宣惠以南地區(qū),原是第四紀以來貝殼和泥沙在海潮的頂?shù)窒鲁练e下來圍成的瀉……[詳細]
198、郛堤城
郛堤城
  郛堤城位于滄州鹽山縣城關(guān)鎮(zhèn)西北4公里處。呈方形,周長2.5公里,占地約31萬平方米。城墻為粘土結(jié)構(gòu),人工夯筑,城基殘留部分高于地面4至5米,寬7至13米。舊志有關(guān)該城的記載不一。有謂建于漢代以前,有謂漢合騎追侯公孫敖御匈奴屯兵之所及其封地。長蘆鹽法志稱此城作伏猗城,謂為防鮮卑拓跋部首領(lǐng)猗盧而設(shè)。《鹽山新志》稱郛堤似即伏猗之訛音。按此說,此城當(dāng)建于西晉。出土文物有灰、紅陶器,銅箭鏃,古盔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體地址:滄州鹽山縣城關(guān)鎮(zhèn)西北4公里處乘車路線:滄州市長途汽車站乘坐大巴至鹽山縣下即可……[詳細]
千童東渡遺址公園
  千童祠,位于滄州市東南鹽山縣千童鎮(zhèn),北距鹽山縣城25公里。千童祠內(nèi)有東渡堂、泰山堂、友誼堂,記載著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東渡及對日本列島的影響。千童鎮(zhèn),在商、周、戰(zhàn)國時期稱“饒安邑”,意為“其地豐繞,可以安人”。《史記·趙世家》中講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趙將龐攻齊取饒安”即指此地。秦時此地稱“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縣稱“千童縣”。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滄州州治。千童鎮(zhèn)在歷史上州治縣治長達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數(shù)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從這里啟航,求長生不老之藥,漂洋過海,東渡成功,移民僑居日本,開創(chuàng)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之先河,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僑鄉(xiāng)。在……[詳細]
慶云文廟大城殿
  慶云文廟位于鹽山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慶云。明洪武六年(1373)建。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筑。殿脊覆翠瓦,脊端臥有磚雕成頭,頂掛鎏金瓦,四角飛檐。內(nèi)有12根明柱。基地高出地面1.6米。具體地址:鹽山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慶云……[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v国产v天堂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亚洲一级aⅴ在线免费播放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 日本黄a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