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保定市旅游

保定市旅游景點介紹

  劉秀封將臺遺址位于安國市區東南10公里的堼頭村,臺高10米,周長30多米。西漢末年,劉秀為恢復漢室,與邯鄲王王郎在安國一帶交戰獲勝,劉秀令士卒筑臺,在此臺大封將士。此臺今已毀廢,遺址尚存。……[詳細]
  漢代安國城遺址位于安國市區東南7公里處的西安國城村北,F存南北向長190米,東西向長180米,高1.8米的舊城基一段,近年陸續有陶缸、陶罐、陶井圈出土,多為泥質灰陶。清光緒《祁州鄉土志》載:“高帝既平項羽,六年(前201)八月甲子日,始封王陵為安國侯,置縣,冬十月……筑城,城在州治東南安國城村,遺址猶存。”……[詳細]
  馬家莊商周遺址位于安國市區北偏西8公里處的馬家莊村西,占地9萬余平方米。地表暴露大量陶片多為粗繩紋夾砂紅陶和灰陶,系鬲、鼎、豆等生活用具碎片。為商周村落遺址,因未大規模發掘,布局不詳![詳細]
  梨園古墓群位于安國市區西10公里的梨園村西北300米處。占地約7000平方米。地表部分為5個大土丘,南北向排列成兩行,東三西二。土丘大者直徑約50米,高8米,小者直徑5米,高1米。197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大土丘正頂有盜墓孔,地面暴露墓室磚墻一段。因未發掘,年代無考![詳細]
  固城漢墓群位于安國市區西南15公里處的固城村。占地約7000平方米。地表為3個5米高的土丘。1974~1976年村民取土,墓室暴露,內部結構為主墓室及左右兩耳室,主墓室分前、中、后三室,中室兩側有墓道。棺槨置后室,棺下有井。主墓長4.5米,寬2.3米,高5米,墓0-土漢代銅鏡1個及部分陶罐。現地表已成平地。……[詳細]
66、馬村古墓
  馬村古墓位于安國市區東南15公里處的馬村西偏北。地表部分為一高埠,1971年平整土地時夷平,出土鏃矢、銅幣等,為漢代遺物。清乾隆《祁州志》載:“漢丞相陳平墓在馬村西北,高埠尚存。”墓中無墓志銘,是否陳平墓不能確考![詳細]
  伍仁村古墓位于安國市區南15公里的伍仁村。1988年村民取土,挖出古墓葬4座,均為拱券墓。其中一墓平面呈乒乓球拍形,墓室長1.74米,高1.6米,北寬0.8米,南寬1.44米,腹寬1.64米,靠東側有一磚炕,寬0.6米,炕上有男女骨骼各一具,一頭南,一頭北,相向側身臥。出土有泥質灰陶兩個(均碎),從標本和墓磚確定為戰國墓,此類墓葬在西伯章、北七公、宋固、沙頭、奉伯、東叩等村多有發現。與戰國時實行“六十還甲子”、“空堂墳”的傳說相吻合。……[詳細]
  北七公碑樓墳位于安國市區東北北七公村北1公里處。占地約1500平方米。為元朝鎮國上將軍賈輔墓。地表原為一古建筑群。南至北順序為大門、東西廂房、碑樓、墳丘,以磚墻圍繞。地面建筑毀于1956年,墳丘也于1978年農田基本建設時被毀。1988年征集到一件墓室陶瓷枕,銀錠形,長0.4米,高0.15米,琉璃面,綠底黃牡丹花飾,前豎面無釉處墨書“承安二年頭顕”字樣![詳細]
  東伏落古墓位于安國市區北15公里的東伏落村東北1公里處。主墓為一高大土丘,占地4000余平方米。主墓東北及西南各一小墓,均占地600多平方米。1958年平整土地時兩小墓被毀,出土漢代鐵劍、頭盔、陶豬圈等,現存河北省博物館。兩小墓均有磚砌墓道與主墓相通,小墓被毀后及時封死墓道保護了主墓,經鑒定為東漢墓群,墓主身份不詳![詳細]
  西北馬古墓群位于安國市區西南15公里的西北馬村。面積3萬平方米。1986年群眾取土時發現。經發掘,地表以下10米可分為4個文化層,10米處為古人類生活遺址,從出土石斧、陶鬲等分析,屬龍山文化類型遺址;距地表8米處為戰國時代墓葬,出土有戰國銅劍等;4~5米處為西漢墓葬;2~3米處為東漢墓葬。出土陪葬品有陶鼎、豆、罐等多種陶器及大量陶器碎片,F有地表暴露東漢墓8處。……[詳細]
  金龍大王廟于安國市區西北3.5公里的楊翟村。建于明代,原為一建筑群落,由南至北為戲臺、廣場、牌樓、鐘鼓樓、東西配樓、正殿、飲馬坑等,占地7530平方米。廟中神主為金龍四大王,姓謝名緒,是南宋末年謝太后的侄兒。宋末,元軍南侵,謝緒萬分沉痛,隱居于錢塘江附近的金龍山。元軍攻占臨安后,俘虜了小皇帝宋恭帝與謝太后,謝緒發誓“我生不能圖報朝廷,死當奮勇滅敵!比缓筇脲X塘江自盡。人們將他葬在金龍山。元朝末年,朱元璋制造了金龍四大王助他敗元軍的神話,詔封謝緒為“金龍四大王”。因為謝緒能號令黃河之水,因此被封為黃河之神,兼管運河。清順治二年(1645)又追封為“顯祐通濟金龍四大王”,建廟無數。關于這座金龍大王廟供奉的是誰,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明朝末年,楊翟村有一英俊后生,取名擋兒。他自幼在章凝外祖家住,![詳細]
  高碑店市烈士陵園 位于高碑店市張六莊鄉永安村東北,主體建筑是烈士碑亭。1940年3月,晉察冀邊區三十二團為粉碎日偽軍“掃蕩”,迂回作戰,在新城(今高碑店)張六莊一帶與敵相遇,擊斃日偽軍300余人,粉碎了日偽軍的圍剿。為紀念在與日偽軍英勇作戰中壯烈犧牲的先烈,1952年建陵園和碑亭,1957年進行了維修。陵園占地面積4700平方米,四周建有圍墻。園中心是紀念碑亭水泥臺基,亭呈六角形,紀念碑居中,上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四周刻花邊,碑額刻交叉的兩面國旗,兩旁刻挽聯:“英勇奮斗精神不死,革命先烈含笑九泉”。亭外松柏楊柳郁郁蔥蔥。每逢清明節,都有各界人士到陵園掃墓祭奠。1988年2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F為高碑店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詳細]
  陶瓦井遺址位于博野鎮西王墓村中部,為漢代水井,井口直徑1.5米,井壁由厚0.03米、高0.5米、長7.8米的弧形灰陶瓦圍成。1987年10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74、程國遺址
  程國遺址周成王四年(約為1060年)周公旦廣封親戚,以為周王屏藩,大司馬喬伯國于程(今西程委),其后子孫遂以程為姓,一直延續至今。是為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之遠祖,《博野縣志》和《程氏家譜》均有記載。這里不僅有以程為村的西程委、大程委,還有程什伍、程六市、西程召、東程召![詳細]
二程夫子祠
  二程夫子祠二程夫子即程顥、程頤,世居博野縣程委村,二程夫子祖塋在村北,塋前有二程夫子立的石碑。程委人懷念先賢,元朝初年,集資在程委建祠辦學,祭祀程顥、程頤。明正統年間,當地士紳陳瓚為二程夫子塑像,地方官予以祭祀。成化十九年(1483),太師劉吉又命知縣裴泰奏請重建二程夫子祠,拓地100余畝,重新規劃,建正殿3間,左有宰牲所,右有望燎坎,東西齋房,中門。門左右建有神廚、神庫,前有大門。每年春秋仲月丁祭后,教官前往致祭。1942年日軍侵占博野后,拆二程夫子祠在程委村建炮樓。現存遺址存“理學源頭”碑一通![詳細]
  博野縣二區革命烈士紀念碑亭位于小店村北北祝路路南,小店中學操場西南角,始建于1946年1月,1998年遷移于此。碑亭為紅磚混凝土結構,高6米,寬2.5米,長4.5米,亭內立有紀念碑2通,碑文主要記述了在抗日戰爭中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事跡,并刻有80位烈士的姓名、籍貫、職務。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博野縣一區革命烈士紀念碑亭位于民兵訓練基地東南角,始建于1945年3月,2001年遷移于此。碑亭為紅磚混凝土結構,高5.8米,寬2.3米,長4.2米,紀念碑高2.6米,寬0.75米,亭內立有紀念碑2通,碑文主要記載了在抗日戰爭中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事跡,刻有146位烈士的姓名、籍貫、職務。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博野縣革命烈士紀念碑樓位于程委村西北隅的烈士陵園內。陵園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始建于1945年7月7日,重建于1982年10月,2008年4月重修。紀念碑樓坐落在陵園東南,為磚木結構,建筑面積305平方米,高8米,長10.75米,寬3.5米。碑樓前上方鐫刻“烈士碑樓”,樓內立有紀念碑6通,碑高2.37米,寬0.87米。碑文主要記述了抗日戰爭中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事跡,刻有270位烈士的姓名、籍貫、職務。烈士碑樓前左右各立有小碑樓一個,左邊為中國共產黨博野縣委員會題詞的“烈士英名,萬古流芳”紀念碑,右邊為博野縣人民政府題詞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紀念碑。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定興縣平罡烈士陵園 位于定興縣城西15公里的高里鄉平罡村西,建于1947年,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陵園內安葬著在1947年11月平罡村阻擊戰中犧牲的解放軍官兵30名。1978年,該村軍人李保東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也葬于此地。1984年8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定興縣南店烈士陵園 位于定興縣閆臺鄉南店村西,建于1947年。陵園占地面積1330平方米。陵園內安葬著1946年解放固城時犧牲的解放軍官兵。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多次撥款對陵園進行修建。1984年8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区 | 亚洲欧美人妖另类激情综合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