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蒙古烏力胡舒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1°48′-122°17′,北緯44°23′-44°38′。總面積38882.01公頃。是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及鶴類等珍稀鳥類的棲息地和繁殖地為宗旨,以改善生態環境、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洪泄洪為目的,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詳細] |
![]() | 圖什業圖廣場坐落在巴彥呼舒鎮中心。因科爾沁右翼中旗史稱圖什業圖胡碩故取名圖什業圖廣場。圖什業圖廣場建于2006年,總面積5.5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圖什業圖廣場構思巧妙,設計精湛,建筑風格獨特,廣場上的建筑、雕塑和裝飾充分體現了科爾沁歷史文化的深邃底蘊與現代文明的有機融合,是科爾沁歷史文化的濃縮。圖什業……[詳細] |
![]() | 罕查干山位于吐列毛杜鎮東北五公里處的罕查干山,是科右中旗四大罕山之一。是供奉因在東蒙古地區傳播佛教而被奉為原哲里木盟十旗“博克達葛根”的乃濟托音及其13名弟子的祭祀地。該處共堆有18座敖包,分別由象征院落外圍四角叫做“達日其嘎”的四座敖包和象征乃濟托音及其隨從13名弟子的14座敖包組成。傳說,哲里木十旗會盟結束后,十旗……[詳細] |
![]() | 哲里木會盟地又稱十旗會盟地,位于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鎮哲里木山腳下,是當年科爾沁諸旗定期會盟之地。清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蒙古的統治,按照滿洲八旗制度將蒙古各部拆分,編為六個盟。其中古哲里木盟被分為四部十旗,按照清廷規定,每三年在哲里木山下會盟,閱兵、選舉、物資交流、舉辦那達慕等,十旗會盟地由此而來。會盟地由一個大敖包和十個小……[詳細] |
![]() | 高力板景觀大道是百吉納工業園區主干道,同時也是巴彥呼舒鎮的南出口路。大道全長7530米,路面寬26米。在整體規劃設計上,按照“規范美觀、風情濃郁”的設計理念,凸顯了亮化。南入口兩側的“馬王之鄉”和“烏力格爾之鄉”雕塑,將“馬王之鄉”和“烏力格爾之鄉”的獨特魅力和蓬勃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沿路兩側還有8座雕塑,向人們傾訴著……[詳細] |
![]() | 翰嘎利-五角楓休閑旅游度假區包括翰嘎利湖、五角楓自然保護區、圖什業圖王府園林、巴音珠日赫山景區,是一處集山水、疏林、王府園林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景區,是國家3A級景區。翰嘎利湖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北9公里處,為沙地湖泊。是集發電、灌溉、養殖、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湖區,是科爾沁草原特色的濕地氣候區,湖區面積37平……[詳細] |
![]() | 位于巴彥呼舒鎮東的科爾沁右翼中旗博物館于2009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33.6平方米,建筑高度28.2平方米。博物館外觀造型為一輪弓箭直指蒼穹,意為“英勇的弓箭手”。穹頂兩側的圣火如燃燒的火焰,象征著蒙古民族生生不息,后繼永存。門前兩側的蘇魯德造型及墻體上的圖案則為該建筑賦予了濃郁的民族色彩。……[詳細] |
![]() | 時代:金吐列毛杜古城遺址,位于內蒙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鎮的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90公里,東臨突泉縣寶石、學田鄉,是金代東北方的重鎮。城內西北處有一水井,西南角房舍十分集中。細心的人在城內能拾到陶瓷片、銅錢及鐵器殘件。東城為十分規整的長方形,周長1410米。城北有城門,東墻有一便門,城外有寬約5米的護城河。……[詳細] |
![]() | 古哲里木會盟地遺址哲里木會盟地位于吐列毛杜鎮境內,后依哲里木山,前臨霍林河,西望奎屯罕山,東視罕查干山的-原中央。是從扎魯特、巴林、巴仁哲里木山谷,經今霍林河煤礦至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必經之路,從準哲里木山谷,經科右前旗至寶格達山與蒙古接壤,從阿貴山谷經六戶可至烏蘭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經巴彥呼舒可至通遼等地呈“五岔溝”……[詳細] |
![]() | 圖什業圖賽馬場圖什業圖賽馬場位于旗所在地巴彥呼舒鎮東側,緊靠111國道處。總體設計立足長遠、兼顧眼前、系統建設、綜合開發,逐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當地標志性建筑群落,將為全旗“那達慕”大會、賽馬節提供一流的賽場。總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13.7萬平方米。主席臺為大型蒙古包弧頂造型,有240個……[詳細] |
![]() | 珠日赫山生態旅游景區珠日赫是“心”的意思,山西邊腳下有個代欽湖,珠日赫山和代欽湖因被歷屆圖什業圖親王為吉祥之地而聞名遐邇。代欽湖是國家二級保護珍禽大天鵝的重要停歇地。珠日赫山旅游景區位于五角楓自然保護區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20公里,四周錯落有致的五角楓樹高雅端莊、婀娜多姿,綿延山腳下的代欽塔拉草原,承載著科爾……[詳細] |
![]() | 五角楓自然保護區五角楓自然保護區是科爾沁草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生態類型豐富,集疏林、草原、濕地于一體,是具有原生、自然類型多樣、結構復雜的生態系統。保護區位于大興安南麓,科爾沁濕地最北緣,地理坐標為北緯45°00′50″—45°18′28″,東經121°20′30″—121°45′00″。是一個以保護五角楓、榆樹……[詳細] |
![]() | 蒙格罕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景區蒙格罕山又名鮮卑山,地處大興安嶺中段東麓向科爾沁沙地過渡地帶,位于西日嘎蘇木依和哈達嘎查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7.5千米,距霍林河西岸5千米。蒙格罕山是科右中旗四大罕山(蒙格罕、布日和罕、奎屯罕、罕查干)之首。主峰海拔高度721.3米,總面積2.08萬公頃,其中:林地面積8634公……[詳細] |
![]() | 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旗境內東北部,地理座標為北緯44°51′42″——45°17′36″,東經121°40′13″——122°14′07″。北靠突泉縣,東與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鄰,南以霍林河為界,西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27千米。保護區南北長約46千米,東西寬約44千米,總面積為1……[詳細] |
![]() | 沙島湖生態旅游景區被譽為塞外江南的沙島湖位于科右中旗巴彥忙哈境內,距巴彥呼舒鎮75公里。這里湖光島色相映成趣,尤其是濕地,草長鶯飛,景觀壯美。開闊坦蕩的茸茸草地、綿延起伏的丘陵地帶、晶瑩清澈的湖泊河流、狂歡奔騰的野生動物、展翅飛翔的珍禽鳥類構造了神奇迷人、自然天成的塞外風光,這就是在科爾沁草原深處、科右中旗巴彥芒哈蘇木……[詳細] |
![]() | 黑帝廟遺址黑帝廟又稱遐福寺,位于巴彥呼舒鎮,建于清乾隆年間。是一處布局嚴謹、建筑宏偉、殿堂輝煌、景色幽靜的建筑物,廟外觀以石砌成,白壁紅邊,它把漢式的坡頂、斗拱、方亭和藏式平頂,梯形窗、異形柱等結合在一起,整體形象生動和諧,構成了漢藏結合的藝術風格。整個殿頂黃金鍍瓦,在陽光下金光四射,燦爛奪目。寺廟頂部四角設有銅制錦金……[詳細] |
![]() | 圖什業圖王府遺址坐落在科爾沁草原風水寶地——代欽塔拉五角楓景區,王府建在離巴彥呼舒鎮東北20公里處的代欽塔拉草原,距今已有130余年的歷史。這里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古老神奇的圖什業圖王府是模仿北京紫禁城修建的,其建筑堪稱科爾沁蒙古族建筑藝術的奇跡,是蒙古族人民智慧和汗……[詳細] |
![]() | 金界壕(金長城)是金代為防御北方逐漸強大起來的蒙古、室韋等民族南下而修建的防御體系。它始建于金天輔至明昌(公元1117年-1195年)年間,共進行5次大規模修建。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有兩條金界壕,第一條是從呼倫貝爾市的莫力達瓦旗尼爾基鎮起始走向錫林郭勒盟境內的第一條界壕分支出來的第二條線,第二條是從科右前旗阿力德爾下段的……[詳細] |
![]() | 翰嘎利湖生態旅游景區坐落在旗所在地巴彥呼舒鎮北7.5公里,容量9250萬立方米,養魚水面0.17萬公頃,最高年捕魚25萬千克,是一個集灌溉、養殖、旅游觀光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在湖岸漫步全身特別清爽,格外舒暢。風景優美的翰嘎利湖,山水相連,山上樹木茂盛,郁郁蔥蔥,有世界上稀有的蒙古黃榆、五角楓、桑樹、楊樹等樹木。湖區邊……[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