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呼和哈敦溝摩崖石刻佛造像位于通遼市庫倫旗,年代為清,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呼和哈敦溝摩崖石刻佛造像為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阿貴山石窟寺位于通遼市庫倫旗,年代為遼,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阿貴山石窟寺為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庫倫旗西漢長城位于通遼市庫倫旗,年代為漢,類別為古建筑。庫倫旗西漢長城為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下扣河子城址位于通遼市庫倫旗,年代為遼,類別為古遺址。下扣河子城址為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庫倫旗宗教博物館始建于1993年,2009年在庫倫鎮新區投資興建博物館新館,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總投資4500萬元,由圖書館、博物館、會展中心三部分組成。其中,博物館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依托庫倫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交匯之城、文化之韻”為切入點,以“草原名城、開放庫倫、和諧社會、和諧空間……[詳細] |
![]() | 奈林稿遼墓群位于庫倫旗奈林稿鄉境內的木頭營子和勿力布格村,為遼代圣宗時期墓葬。在木頭營子村附近的兩座墓葬,是一座較大型的壁畫墓及其右側的一座石室小墓。壁畫墓的墓道、天井和墓室磚壁上,繪有內容豐富、色彩絢麗、濃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的壁畫,描繪了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的生活,車馬出行,飲食享樂和風俗習尚。尤其是前石中的仿木結……[詳細] |
![]() |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該寺俗稱“邁德爾格根廟”,又稱“那順之都吉勒呼里特”,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始建于1920年。壽因寺現存大殿為漢藏結合風格建筑,二層三頂式。正面前出3間抱廈,4根石雕明柱支擎第一、二層建筑。前檐斗拱作木雕虎頭、象頭。屋頂前部為卷柵式,中部、后部為單檐歇山式。大殿內有彩繪,并且供……[詳細] |
![]() | 時代:遼靈安州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扣河子鎮黑城子村村北,是遼代時期的古城遺址,遺址東西長600米,南北長680,城墻底部寬6米,上部寬3—4米,殘高約2米余。面積為408000平方米,在西城墻為正中偏南處,有一高臺建筑址,南北長60米,東西寬30米,高山城內地表2米。夯土板筑城墻,基寬20米,最高處約10……[詳細] |
![]() | 內蒙古銀沙灣生態旅游有限公司于2012年完成了公司注冊、項目規劃和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已經在2013年8月份開工建設。中國•庫倫銀沙灣景區建設工程是列入自治區和通遼市的重點項目,也是庫倫旗2014年特色旅游業發展突破年活動中的重點工程,主要建設項目有:安代文化博物館、銀沙灣大酒店、蒙古部落、薩滿文化博物館、……[詳細] |
![]() | 庫倫三大寺AAAA ![]() 庫倫三大寺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駐地庫倫鎮中部。庫倫是17世紀建立的古城。城內依北高南低的斜坡分層建筑有壯觀的三大寺:興源寺、福緣寺、象教寺。庫倫旗是清代內蒙古唯一實行政教合一的-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圣地”。興源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緣寺為財政中心,象教寺為-住所。興源寺始建于清順治六年(1649年),正殿有61根瀝金……[詳細] |
![]() | 天女神廟位于庫倫旗庫倫鎮中心河南岸,庫倫一中東側。據記載,吉祥天女神廟為錫勒圖庫倫旗三任扎薩克達-班禪達諾門汗西布扎袞如克于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監工督建。當時,西布扎-奉五世0-和四世班禪之命,離開西藏東渡東蒙古時,五世0-便把自己供奉的吉祥天女畫像賜給西布扎-,此后西布扎-做為其護身佛一直供奉在身邊,直到晚……[詳細] |
![]() | 神龍溝位于庫倫鎮西16公里處,塔敏查干大沙漠帶深處的南沿(約6—7公里)。此溝遠近聞名,有著神奇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內涵,在庫倫旗千溝萬壑中別具一格。其主溝長2700米,有6條支溝,平均寬260米,深25米,站在高處俯看,狀似一條張牙舞爪的神龍。過去,神龍溝頂端曾建有神龍廟。附近先后出土過猛榪象牙、石龍、龍王廟石碑等文……[詳細] |
![]() | 五星旅游度假村的前身是五星水庫和小青溝,位于庫倫鎮東南7公里,該度假村東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青溝。北接“八百里瀚海”塔敏查干沙漠,庫——彰(彰武)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度假村內草木繁茂、山水相映,一幅塞外江南景象。水面2700畝,水源充足,灣港眾島,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養魚、旅游等綜合功能的中型水庫。……[詳細] |
![]() | 象教寺位于興源寺東側,與興源寺僅一墻之隔。始建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通稱“上倉”(“倉”意為公寓、寓所),是札薩克達-居住的地方和辦公的場所。象教寺的建筑格局與興源寺不同,山門在圍墻內,為一進院落,是-跳布扎的場所,山門為三間歇山頂式建筑,辟三個門,中間為大,兩側為小。進山門便是跳布扎的廣場,廣場前靠近圍墻處有……[詳細] |
![]() | 明晃晃、綿亙起伏的“塔敏查干沙漠”自奈曼旗東部伸入到庫倫旗,曲折蛇行入科爾沁左翼后旗境內,號稱“八百里瀚海”。(塔敏查干,蒙語,譯為“魔鬼”或“地獄”)。塔敏查干沙漠,呈東西走向,在庫倫北部坨甸區的南沿,海拔250米—300米之間。旗境內長約60公里,寬約5公里,總面積280平方公里,橫慣六家子鎮、茫汗蘇木、額勒順鎮、……[詳細] |
![]() | 位于庫倫旗庫倫鎮。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為藏漢混合式藏傳佛教寺廟,面積7000余平方米。分東西兩院,東院為-住所,現已不存;西院為寺廟,有山門、大殿、天王廟、羅漢廟等建筑。大殿為漢藏混合式建筑,面闊、進深各9間,殿內有64根朱漆瀝金龍大柱,梁、枋、斗拱、門、窗均為木雕并彩繪,雕梁畫棟,圖案絢麗多彩。殿前有鐘樓,鼓樓已毀。……[詳細] |
![]() | 福緣寺位于庫倫旗庫倫鎮。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廟建成后乾隆皇帝賜名福緣寺。福緣寺一連四重殿宇,由山門寺、誦經殿、佛殿和老爺廟組成。錫勒圖庫倫歷史上雖然以-旗著稱,但是原來沒有-教的學塾(喇倉)。1926年始設卻伊喇倉(哲學學塾),并在山門殿前整修一處進行出題辯論的場所。最初聘請壽困寺邁達里呼圖克到庫倫做伊喇倉的……[詳細] |
![]() | 壁畫、遼、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六號遼墓門額、高90cm、寬160cm。……[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