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陽江市旅游

陽江市旅游景點介紹

獨石仔洞穴遺址
  “獨石仔”洞穴遺址位于春城東北30公里處,坐落在陂面鎮鹿村崗西南面獨石仔石山。東有漠陽江,西有大朗、馬尾、石人諸石灰巖山峰。由于獨石仔獨自屹立于諸山的環抱中。故名為“獨石”。獨石仔洞穴,在山的東麓,是一個裂隙溶蝕形成的高15米、寬28米、深40米的山洞。洞穴兩端較高,中部稍低,面積約200平方米、洞口面向東南倚山近水;洞內通風,干亢透氣,有暗有光。1960年,廣東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西江兩岸進行考古普查時,發現陽春獨石仔洞穴遺址,編為5號洞。1964年曾先后兩次對其進行試掘,開探方2個。1978年,廣東省博物館和湛江地區博物館聯合組成發掘隊,再次進行發掘,開探方3個。每次發掘,都發現有古人類的文化遺物。在遺物中,有器形不同的石器和骨器;有各種動物的骨化石;有人類食余所遺棄的螺蚌介殼;也有灰燼、……[詳細]
銅陵橋與那烏橋
  銅陵橋位于石望鄉河口圩,建于明代,為三孔墩柱式石平橋,長22米,寬2.45米,寬5.2米,用材考究,為大理石砌筑,現存完好。那烏橋在春灣鎮,建于清道光25年(1845年),為三拱墩柱式石平橋,長43.8米,寬4米,高6.9米,拱跨10.7米,用大理石14層,現存完好。兩橋均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玉溪三洞
  玉溪三洞距凌霄巖6公里,由漠陽江上游的甘婪河水穿透三座石山溶洞而成,全長3公里,均可坐船瀏覽。第二洞長330米,水深2-5米,水面寬20-30米,河水清澈如玉,水中多生長鯉魚。洞中景物豐富,尤以“三變石”為趣,詩人張永枚曰:“遠似漁翁釣清流,近如獅子滾繡球,忽變犀牛望明月,一石三景迷輕舟”。第一洞頂的“皇冠”石,酷似皇冠,游人在船上隨即可拍攝一幅頭戴皇冠的照片。第一洞長400米,上面有一層旱洞,水面距洞頂高48米,該洞以“金盞疊泉”最為壯觀,一個個金黃色的石盞滿載清澈的泉水往下流。詩人韋丘贊道:“串玉溪穿三洞天,柔情碧水石能言,聲聲燕語留歸客,舉漿猶疑落漿難”。在玉溪三洞下游的1公里處,還有玉溪第三洞風景區,洞長500米,既可坐船游玩,又可登巖而游。景物繁多,栩栩如生。一變西牛望明月二變獅子……[詳細]
東湖景區
  東湖景區位于市區東郊,面積約18平方公里。清代曾為陽春八景之一,現景區主要由東湖、東湖廣場及革命烈士紀念碑等景點組成。東湖分上下兩湖,群山壞抱、碧水藍天、花果飄香。東湖廣場分休息區、音樂噴泉區、表演區和綠化區,廣場建筑錯落有致,別具風格。場內各種花草樹木爭妍斗艷,美不勝收。……[詳細]
105、高流墟
高流墟
  千年古墟高流墟位于高流河畔,每年農歷五月初四成墟。其形成原因據說與陽春歷史著名人物冼夫人有關。每逢墟期,地及來自周邊縣、市的商賈將自產的銅、鐵、竹木制品以及農具、工藝品、農副產品送到高流墟交易,高流河畔人頭擁動,熱鬧非凡。……[詳細]
平岡咸水溫泉
  平岡咸水溫泉位于江城區平岡鎮南面約5公里,距市區22公里,首期開發面積約50萬平方米,該咸水溫泉平均水溫49.5度,溫泉熱水流量為102立方米/小時,地熱水含豐富的硫、鋰、偏硅酸等多種礦物質及多種有益的微量元素,是集醫療保健、休閑、娛樂一體的旅游圣地。……[詳細]
江城中山公園
  始建于1932年的中山公園,其未改建前,面積7000多平方米,園內遍種花木,設有閱書報所,建有民族樓、民權閣、民生亭、民治亭、民有臺,并有假山蓮池及一架古大炮,過去由于陽江城區戶外休閑空間極少,這里一度成為市民文化活動中心。中山公園最令人稱道的是珍貴的花木,其創建時特意從印尼引進南洋杉,并種植了陽江僅有一株的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樹,至今還生存下來。這一特色,是市內其他公園所無法比擬的。早兩年,陽江市政府對舊城區商業中心進行改造,中山公園也隨之改建大門及改變園內部分布局。原有的假山蓮池被拆除,重新立起一個孫中山雕像。由于保護得當,園中景觀十多年未受損壞,幾十年樹齡的榕樹生機盎然,亭臺樓閣也風采依然,不少陽江每天總喜歡到此溜達溜達,享受都市休閑生活情趣。……[詳細]
108、慈云庵
慈云庵
  慈云庵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甜酒巷48號,坐東向西,為兩開三進院落,占地面積640平方米,建筑面積940平方米,1985年5月對外開放以來,香火日漸旺盛,香客游人不絕,是陽江市區目前唯一保存完好又對外開放的庵堂。慈云庵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民國十一年(1922年)先后重修。1922年重修時,慈云庵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規模較大,至1936年,教產充公作校舍,占地面積僅存700平方米。1949年後,古庵香火冷落,十年浩劫時期,庵堂遭受破壞,佛像、經書被毀,庵舍改作托兒所和校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落實宗教政策。從1983年起,逐步收回庵舍、殿堂,重塑佛像金身,至1998年12月,先后重建了前殿、大雄寶殿,新建了講經堂,耗資八十多萬元。而今古庵……[詳細]
關山月故居
  故居座落于江城區。為嶺南畫派代表關山月所住。關山月,廣東陽江人,我國著名的國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早年曾拜高劍父為師,入“春睡畫院”學畫。1946年任廣州市立藝專科學校教授兼中國畫科主任。解放后歷任華南人民藝術學校教授兼美術部副主任、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兼國畫系主任。自1980年起,任中國美協副主席、省美協主席、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畫院院長。出版有《關山月旅美寫生畫集》、《關山月臨摹敦煌壁畫》、《關山月論畫》等。……[詳細]
八甲景區
  八甲仙湖位于陽春市八甲鎮鵝凰嶂保護區,是粵西最大的蓄水庫,于1971年建成。著名國畫大師關山月曾到此一游,并題寫“仙湖”兩字。湖區氣候涼爽,是一片原始的避暑勝地。游走鵝凰嶂山水間,人不自覺地進入亢奮狀態。這里山路延綿,每一次峰回路轉都可能遭遇神奇。沿盤山公路一路向上,沿途森林茂密,莽莽-一望無際。途中不時有虎顏花、豬血木、見血封喉、杜鵑花、繡球茜草、圓籽荷等奇花異草夾道相迎,更有大大小小幾十條瀑布一路相隨。山上有一片16萬平方米的“天湖”,儲水量達2418萬立方米,湖面波光粼粼,湖水碧綠如墨,零星幾座綠島散落其中。景區內有山頂望海、揚石不到潭等景點。八甲鎮以西10多公里外的白水村,還可以看到被譽為“嶺南第一瀑”的白水瀑布。瀑布垂直落差達225米,比黃果樹瀑布還高,疊成13個層,十分壯觀。……[詳細]
111、慈云巖
慈云巖
  慈云巖在春灣中山公園內。該巖是陽春著名的古跡之一。從公園門口牌坊進園,便可見到其屹立于右前方,渾穆端莊,卓撥挺秀。巖前高臺上建有慈云寺,寺中立“三圣”塑像。殿后崖壁上的石刻題字有20余幀,高低錯落,大都是清朝中葉至民國時所刻。與銅石、崆峒兩巖石刻同屬陽春摩崖石刻藝術的珍寶。從寺左面的閣門進去,沿石階上十多級,有一石窟叫觀音閣,內有數尊觀音塑像。從慈云巖末側的磴道上去,可以直到100多米高的山頂。……[詳細]
蓮花洞石林
  蓮花洞石林是典型石灰巖溶斗,四周為六座山峰所包圍,恰好似六瓣蓮花,占地200多畝,山上怪石嶙峋,景物有影神兼備的馬頭峰、駱駝峰、蓮蓬峰、蛤蚧石、觀音拜月石、仙人過坳石、百頁劍門等。在龍宮巖附近的蓮花垌,地面巖石崢嶸,有如無數利劍直刺青天,故又稱百頁劍門。秦牧《詠陽春石林》:“劍戟刀槍齊刺天,聲聲畫角送峰煙、將軍百戰墜鞍死,駿馬長嘶立陣前。”集中描寫石林的景色。……[詳細]
113、龍宮巖
龍宮巖
  龍宮巖洞長1000米,洞內長年伴有清溪碧水,景物隱影生輝。洞內景點精致瑰麗,猶如海底龍宮之物。內有“鎮宮寶塔”、“定海神針”、“金玉龍床”等寶物,最奇妙的景觀是“宮壁浮雕”(集納了石鐘乳、石筍、石花等景象)和“龍廷錦繡”(在一塊平整的石壁上,布滿了五花八門的圖案和紋路)。據地理學家說,“龍廷錦繡”是一塊典型的斷層錯落產生的石灰巖碎塊,再經碳酸鈣膠結而形成的。地址:廣東省陽江市春灣景區春灣鎮類型:地質地貌洞穴游玩時間:建議2小時……[詳細]
114、通真巖
通真巖
  通真巖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于隋代、原為銅石巖、德惠寺。相傳唐景隆年間,廣西貴縣劉三姐與祖父自廣西傳歌至此,得道升仙。宋真宗趙恒賜名為通真巖,巖內至今仍有當年傳歌臺和劉三姐祖父的陵墓。觀巖壁上保存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廣東轉運使祖無擇題名、廣東轉運副使許彥先題詩及明清文人的摩巖石刻20題。……[詳細]
東湖旅游區
  東湖旅游區(東湖星島)位于陽江市陽東區東北部的那龍鎮,東鄰恩平市,距陽東中心城區25公里,距陽江市區28公里,距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70公里,距深茂鐵路陽東站3公里,廣湛高速公路、325國道從該區北面通過,高速公路出口在東湖旅游區北邊。東湖旅游區(東湖星島)內東湖水庫庫區面積21平方公里,湖面面積8平方公里,儲水量1.27億立方米,內有108個綠化良好大小不一的小島,湖水清澈,環境優美,是陽江八景之一。景區北連濤景高爾夫球場,西鄰陽江溫泉度假村,環湖觀光綠道貫穿景區,內種有櫻花、桃花、黃花風鈴等一批風景樹,建有櫻花亭、桃山觀日等景點,是我市著名的運動、休閑、度假景區。東湖景色幽美,四面環山,湖區面積達2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9平方公里,容積為1.2億立方米,碧水青山,清澈晶瑩。該湖區水面……[詳細]
鵝凰嶂自然保護區
  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廣東省陽春市境內,面積為22.5萬畝。鵝凰嶂主峰海拔1337.6米。該保護區現有27種珍稀瀕危植物,主要物種有豬血木、大果五加、綠球茜草、圓唇苣苔、蘭花蕉、蛇茹、虎顏花、杜鵑紅山茶、桫欏等,是全國唯一亞熱帶珍稀瀕危植物王國,是不可代替的野生植物資源寶庫。景點位置廣東省陽江陽西縣新圩鎮鵝凰嶂……[詳細]
南鵬列島
  南鵬列島是位于廣東陽江市西南端的海陵島總體規劃的島南旅游區一部分。包括大鑊、二鑊、南鵬三島構成,最大島嶼是南鵬島,東狹西寬。面積1.63平方公里。環島懸崖峭壁林立,遍山蔥郁,海濱曲線優美,勾勒出東望欲飛的大鵬,北面碼頭灣和大灣毗連,這一側全是山,基本上嚴絲合縫地遮住了全部陸地,給游人開辟了一塊探險勝地。位于陽江的南鵬島,該島呈馬鞍型,東部是0.4平方公里的島頭,西部是1.23平方公里的島尾,頭尾由一塊濤聲轟………[詳細]
牛塘山文化覽勝公園
  牛塘山文化覽勝公園又叫湯顯祖文化覽勝公園,景區位于閘坡鎮南邊,西南與馬尾山相連,側攜舊澳,東抱北洛后濱臺地,北連蝴蝶洲島,整個景區半抱閘坡漁港,是閘坡鎮南面的天然屏障。牛塘山文化覽勝公園以文化和勝景為特色,于2010年6月30日完工,公園的建成進一步豐富了海陵島文化旅游產品。……[詳細]
北山石塔
  南宋陽江北山石塔位于陽江市江城區烈士陵園內。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南恩知州黃必昌創建。是一座仿樓閣式石塔。塔身全石結構,后因風雨侵蝕,塔頂崩壞。據光緒重修石塔碑記載:光緒二年(1876年)舉人鄧琳等倡導重修時,以磚構筑塔頂。1983年維修時,將清光緒年修建之磚質剎頂恢復為石質。為八角九級,高18.52米。塔身以花崗巖條石疊砌,由底至頂逐層收分明顯。塔基須彌座高1.52米,底八角各砌有云頭形如意圖案石礎。東西南北隔層開窗一個,二至四層有塔心室,十字相通,隔層錯開,中間有通道可上,五層以上為實心。第三層南面有陰刻楷體“福祿來朝”。1979年12月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垌山凈業寺
  大垌山凈業寺位于陽西縣城西五公里大垌山,是佛的王國,玉佛數量居全國第一,又稱萬佛城。凈業寺歷史悠久,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年(1822年)兩次重修。凈業寺初名靜業庵,清康熙十六年大規模重修時,改名為凈業寺。民國二十年陽江縣長李伯振組織修繕,成為著名景點。毀于文革-期間;1988年陽西建縣后重建,初具規模。凈業寺群山環繞,風光秀美,古樹婆娑,寺內有潺潺流水。凈業寺坐西朝東南,寶殿斗拱飛檐,黃瓦朱柱,雕梁畫棟,巍然聳立;正門上方,懸掛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橫匾凈業寺。2000年,妙空法師盡畢生積蓄,打造兩千多尊緬甸玉佛,捐贈大垌山凈業寺,中有一尊亞洲最大的緬甸玉臥佛,長7米,高2.5米,重27噸,造型精美,為全國最大的玉臥佛。大垌山凈業寺是佛教名剎,慕名來訪的名人墨客、達官顯……[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色屋手机视频在线 | 午夜国产人人精品一区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小说 |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色老汉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