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廣東省
>
陽江市旅游
陽江市旅游景點介紹
廣東省
陽春市
江城區
陽東區
陽西縣
陽江市文物古跡
陽江市紅色旅游
4A景區
陽江市十大景點
陽江市十大免費景點
全部
陽江市特產
陽江市美食
陽江市地名網
陽江市名人
[移動版]
21、
橫山泰安堡
泰安堡是塘口古堡群中的之一,位于我省第二批省定“紅色村”的塘口鎮橫山村委會,與橫山學校同為一體。始建于1807的清嘉慶年間,由劉振槐籌款興建,坐東北朝西南,長73.05米,寬84.04米,占地面積6139.1平方米,灰沙夯土圍墻,墻厚1米,高6米,圍墻上用花崗巖條石鋪筑跑道,各墻體設有多處槍孔、外窄內寬。該建筑體現了當地客家圍屋的建筑風格,是研究清代防御性建筑的實物,2002年被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泰安堡是中國紅色革命的搖籃,是中共橫山小學黨支部舊址,是舊中國抗擊國民黨反動派,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陣地,是宣傳黨的主張,開展抗日宣傳和統戰工作的平臺,內建有陽江橫山紅色展館,與附近的陽西梅花地廉政教育基地之陽江縣人民民主政府紀念亭共同構成了陽西紅色革命文化元素,體現了陽江人民強烈的爭取民主……
[詳細]
22、
陽江市博物館
陽江市博物館創辦于1991年4月,是直屬陽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公益性一類事業單位。2008年8月,市博物館合并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成為其內設部門掛牌辦公。2011年7月,從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分離,單獨設置。原館址位于陽江市區鴛鴦湖公園漠陽樓,現位于陽江市區文化藝術中心大樓D區,建筑面積7824平方米。目前,我館正處于籌備復建階段,暫未對公眾開放。歷年來,陽江市博物館共收藏文物12995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41件,三級文物306件,是廣東省首批免費向觀眾開放的國有文博單位。其基礎設施(規劃中):固定展廳3個(包括館藏文物精品展、陽江社會發展史陳列、陽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等);活動(臨時)展廳建設4個。目前,在機構設置上,市博物館包含“三部一室”即:文物保管部、陳……
[詳細]
23、
陽江十八子工業旅游
AAA
陽江,這座被稱作刀剪之都的城市,以五金刀剪生產出口而極富盛名,走進陽江,就像走進一個刀剪世界。而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陽江十八子集團,因為讀懂十八子,也就讀懂了陽江刀剪制作的歷史。作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陽江十八子集團創建于1983年,從傳統手工生產碳鋼菜刀發展到現代化、機械化規模,生產規格上千種能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刀具產品,是一個集科研煉鋼、生產、銷售、旅游配套-全方位經營的綜合大型品牌企業,擁有國內、國外、自制機械設備1000多臺(套),工業用地及配套設施用地超過25萬平方米,員工超過2000多人,年銷售值超過3億元。陽江十八子集團主打產品“十八子作”系列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廣東省名牌產品”;企業被評為“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2015年被評定為國家級A……
[詳細]
24、
大澳商會舊址
大澳商會舊址位于陽江市陽東區東平鎮大澳漁委會大澳村,年代為1931年。在一排灰白色調的漁民民居中間,一座鵝黃屋頂的二層小洋樓顯得分外與眾不同,它是當年大澳商會的所在地。大澳商會成立于1923年,當年往來廣州、香港貿易的商賈在此云集,繁華富庶勝似都市,那透著歐陸風情的拱門和廊柱,令人依稀可辨昔日這里的風光。穿過商會洋樓,后面還有一棟高三層的銀庫,銀庫正門上嵌有商會創建人司徒少松民國24年所題的“晏清”兩字牌匾,所謂“晏清”,也就是“海晏河清”之意。大澳商會樓建成后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大澳的象征,是大澳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解放后還曾作為大澳中學和大澳黨政辦公室所在地。直到今天,它也是游客來大澳的必到之所。2019年4月19日,大澳商會舊址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5、
河背范氏宗祠
河背范氏宗祠位于陽江市陽春市三甲鎮龐洞村,年代為清。2019年4月19日,河背范氏宗祠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6、
上洋河北港
上洋河北港河北港位于廣東陽西上洋鎮河北魚村,距離陽江市約80公里,與陽江閘波隔海相望.河北港屬于還沒有開發的自然沙灘,既沒有閘波的人聲喧嘩,也沒有上下川的雞聲鶴淚,有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清澈見底的海水和那寬闊干凈的大沙灘.真令人佩服大地何以創造這完美之物.……
[詳細]
27、
雞籠頂大草原
雞籠頂位于廣東省陽春市雙滘鎮七星村,風光非常獨特,山頂的高山草甸頗有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味道,令人心曠神怡。雞籠頂是陽春市名山之一,是廣東珠江支流南江(羅定江)的發源地。雞籠頂位于陽春市三甲鎮,為陽春、信宜二市界山,主峰海拔1280.5米。此山是沒有開發。山上峰巒疊嶂,山脈縱橫,山石聳立,綠色蔥蔥。雞籠頂的風光很獨特,灌木林與草地涇渭分明,山脊全部長著厚厚硬實實的一層草皮,最高的草不超過20公分。而山坳全部長著蒼翠的灌木林。這里數量繁多的動植物種類、高濃度的負離子、充裕的水資源都十分適合“森林浴”。……
[詳細]
28、
陽西咸水礦溫泉
陽西咸水礦溫泉位于廣東省陽西縣東湖生態開發區內,距廣州240公里,毗鄰325國道,離廣湛高速織篢出口僅3公里。擁有300多萬平方米的自然園林,60多萬平方米的溫泉區域,20多萬平方米的湖景水系。山莊內綠樹成蔭,湖水清澈,四季都有鷺鳥翔集,是天然的綠色氧吧。陽西咸水礦溫泉旅游度假山莊倚嶺伴湖而生,集溫泉養生、休閑保健、生態旅游以及完善的食、住、娛、購等配套設施于一體的的溫泉養生旅游度假區。園林式的自然布局,小徑通幽,果樹婆娑,塑石飛瀑,亭臺水榭,50多個大小不一,功能各異的公共溫泉泡池宛若翡翠,星星點點,閃爍其間。分溫泉魚池、有氧浮浴池、波音能量池、腳底-池、-林彈雨池、石板浴等,組成了全省最大的水療世界。30多個濃情套間,一池一房,簡約雅致,風情萬種。東方園林藝術與全新養生溫泉文化渾然天成,……
[詳細]
29、
藍袍灣
從陽西溪頭鎮去藍袍海灣只有3公里多的路程。藍袍灣海岸線彎長6.5公里。正因為如此,藍袍灣象一方凈土,沒有成群的游客,沒有惱人的喧嘩,沒有現代化的建筑,保留著的是漁村淳樸的原生態,充滿自然的氣息。站在海邊,放眼望去,海天一色,沒有盡頭。在這廣袤的海灘上,人站在那里顯得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藍袍灣正由于未進行旅游開發。漁民們每天還在海邊“拉地網”捕魚。“拉地網”是陽江沿海地區半漁農傳統的捕魚方式,屬淺海捕撈作業。這種捕魚方式是由一條裝滿魚網的小木船,在淺海上邊劃邊撒網,形成一個包圍圈。一段時間后,岸上網兩頭的漁民就會用力的拉網收網,圈開始變小的時候,幾個漁民就會游到網的最外邊扶網,配合收網。這個過--是很耗費體力,非常辛苦。現在藍袍村的漁民們將“東方紅”牌推土機經過改裝,在鐵殼船上安裝了四個輪……
[詳細]
30、
陽江學宮
陽江學宮位于今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南恩路江城一小,始建于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遷建于今址,清嘉慶五年(1800年)重修為今天規模,現存較好的建筑有大成門、大成殿和東西廡。在《陽江志》(民國14年版)載:宋慶歷四年(1044)始創恩州學于城南二里處(約在荔枝園住宅區),而縣學在城內西隅(即江城漁洲路,今八小一帶),后因兵 及其他緣故,曾幾度遷移。現存的學宮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建成。從明正德九年(1514)起至清代,經歷十五次的重建、改建、增建。其中嘉慶五年(1800)知縣李協五倡捐平基重建。重建后的學宮為磚木結構,以中軸線排列各單體建筑物,均衡對稱組成一座宮殿式建筑,共占地面積4700平方米。其中單體建筑依次有欞星門(前門)、泮池、戟門(前殿)、東西兩廡……
[詳細]
31、
七賢書院
七賢書院在今織篢鎮太平村內。最早建于明代。為紀念抗倭犧牲將士,明總兵張元勛于太平平城內筑忠勇祠重修,地方耆紳建議在忠勇祠前面建七賢書院,與忠勇祠合成一處。建七賢書是為了紀念放逐海南的唐宋七位路過陽西的賢臣,也為當地學子提供進修的課堂,對地文化建設直了促進作用。七賢書院紀念的唐宋賢臣分別是李德裕,寇準、蘇軾、蘇轍、秦觀、趙鼎、胡詮、相傳他們流放海南都路過陽西。七賢書院內還有古梅兩枝,據傳是龔自珍手植。于今,古梅每年近春節都開花,許多人慕名前來觀賞。院內曾有翁方綱題的《記七賢書院后堂壁》碑記,今碑已佚,只余拓本。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 七賢書院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2、
造羅寨藍氏宗祠
藍氏宗祠位于陽春市三甲鎮大垌村造羅寨自然村一口水塘邊,座西南朝東北,背面和遠處都是層層疊疊的山巒。據《藍氏族譜》記載,藍氏宗祠建于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至今已有268年歷史。藍氏宗祠是典型的嶺南建筑,屬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812平方米,其中宗祠建筑面積590.8平方米,宗祠共有三座九間,最外面的叫前座,往里走依次是中座、上座,且各座之間還有天井,祠內光線充足,空氣流通。1999年9月,藍氏宗祠被列為陽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3、
輪水謝氏宗祠
輪水村,屬于廣東陽春市崗美鎮管轄;其古民居由當地謝氏祖先建于明清年間,不但以其典型的嶺南建筑風格引起當地文物部門的關注,更因謝氏家族數百年來殷殷重教之舉而名聲在外。由于歷代重教,這條古村落在當地一直被稱為“秀才村”。據相關史料及《謝氏族譜》記載,謝氏宗祠始建于明代萬歷十四年(1587年),原為一座三進五開間加四廊懸山頂式古建筑,建筑總面積1100平方米,于光緒二年(1877年)重修,縮小前一進。現為一座二進五開間加兩廊懸山頂式古建筑,建筑面積達七百平方米。走進謝氏宗祠,各式浮雕精工奪目,花鳥蟲魚、歷史人物、山水畫像,無不栩栩如生,源自明清的嶺南建筑風格一覽無遺。……
[詳細]
34、
崧臺李公祠
崧臺李公祠位于陽江市陽春市崗美鎮隆崗村——李惟揚眾兒孫建造,現為陽春市重點保護文物單位。1991年陽春縣下撥資金重修了瓦面和地面。三間兩進兩回廊一圍堂,圍堂兩側設拱門,內外裝飾水彩壁畫、浮雕木刻。正屋長24.5米,寬14.5米,圍堂長19米、寬14.5米,合630平方米(含圍堂)。遺失的文物:康熙51年頒發及第牌匾、神龕、將軍頭盔、防火水槍、馬刀、鐵弓箭、銅鐘、將軍戰袍、鐵靴、皇帝御賜錦袍、李惟揚夫人和十四個兒子畫像、練武十八般兵器。……
[詳細]
35、
擎柱李公祠
擎柱李公祠位于陽江市陽春市崗美鎮隆崗村——武榜眼李惟揚建造。1999年,隆崗村自籌資金9萬重修瓦面和地面。三間三進四廊一圍堂構成,圍堂右側建一黌門,黌門雕檐斗壁、浮雕灰塑,雄偉壯嚴,外橫額:“敦倫”,內橫額“緯武”,對門內橫額“-”,外橫額“飭紀”。正屋內設兩座大屏風,后堂為全村祖先之神位。正屋長42米、寬14.5米,圍堂長14.5米、寬14.5米,合820平方米(含圍堂)。遺失文物:康熙51年頒發榜眼牌匾、兩個進士牌、四個舉人牌、神龕、麒麟望月浮雕。……
[詳細]
36、
隆崗古村
陽春市崗美隆崗村是我清朝武榜眼李惟揚的故鄉,座落陽春市南面,位于崗美圩鎮南面2公里,北距陽春市區16公里,東距云陽高速出入口2公里處。建村歷史可追朔到三百六十年前,李氏高祖李會熙(李惟揚祖父),入選貢生,置廣西博白知縣。當年,廣西戰火不斷,屢遭兵患。民交不上賦稅,會熙不忍民困,權將自己在廣西置下的全部家業變賣,代縣民交納賦稅,但仍遠遠未夠所欠賦稅。遂送家人回原籍廣東開平縣,自己則棄官流寓陽春。初到陽春會熙結交縣官、商旅、博學舌耕,深得崗美雙樓村黎佰萬賞識,授聘私教。數年后,會熙之子成玉尋父到崗美,父子會合,共同崗美創業。黎佰萬誠心討好會熙父子,又送“瀨尿妹”給成玉為妾,又送“荒塘一口,鬼寨一條”表示友好。“荒塘一口,鬼寨一條”則成為了后來的隆崗村。隆崗村自會熙至現在,已發展成為2000多人的……
[詳細]
37、
仙家垌水庫
仙家垌水庫——一個遠離人間的瑤池。仙家垌原來的名字叫閹堂地,是尼姑的靜地,幾間古老的庵房,也不知何年何月建的,直到筑水庫時才被水淹沒了。就在尼姑們孤幽地過著日子時,有一天清早,突然霞光滿天,幾位仙女從天而降,飄到垌下的福祿河游水。游完,又飲酒唱歌跳舞,然后升天去了,留下三只大酒杯。酒杯現在仍存,叫三杯酒。自從仙女出現以后,閹堂地就改叫仙家垌了。還有叫千家垌改名仙家垌的故事。說原來垌里住著上千人家,與世隔絕。為了逃避官府逼稅,頭人欺騙官人說垌里沒有什么人,只不過幾間破廟,人叫仙家垌,結果騙過了官府,仙家垌就叫開了。……
[詳細]
38、
羅銀寨摩崖石刻
羅銀寨摩崖石刻 位于陽春市河塱鎮羅銀寨石山崖西側。題為《留石亭記》。面向西,高1.4米、寬1.3米。直書楷體,陰刻12行,滿行23字,共計258字,每字0.07米見方。石刻四邊陰刻云雷弦紋和直線通邊,通邊寬0.05米。石刻記載著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總督、巡撫、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陶諧,總兵官征蠻將軍咸寧侯仇鑾蒞鎮兩廣,鎮壓陽春西山少數民族的時間、路線和人數等。民國《陽春縣志·藝文》輯錄了石刻全文。……
[詳細]
39、
東山嶺摩崖石刻
東山嶺摩崖石刻 位于陽江市江城區北山烈士陵園內。宋、明歷來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觀賞游覽,抒懷題詠,鐫刻于石。現存石刻6題。其中有宋代《恩平歌》、《陳蕃詩》、《熙春亭詩》詩刻及“瑞禾”題字等,還有明代《塔岡紀興》、《瑞石捧月》等題刻。除少數字跡漫漶外,保存尚好。……
[詳細]
40、
那烏石橋
那烏石橋 位于陽春市春灣鎮那烏村。坐落于那烏河上。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監生莫振東、高明法、梁澤魁等人倡建,為三孔石拱橋。全長43.8米、寬4米、高6.9米,3拱4墩,拱跨10.7米、墩直寬4.2米、橫寬9.2米,由大理石砌成。歷時100多年,現仍保存完好。 1984年陽春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陽江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陽江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陽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陽江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陽江市A級景區名錄
·
第三批陽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
廣東省十佳國家級森林公園
·
第一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廣東四大名山
·
廣東四大名剎
·
廣東四大名園
·
廣東十大最美濕地
·
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廣東100處重要紅色革命遺址
·
第一批廣東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
第一批廣東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
第二批廣東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
综合色本一道在线
|
婷婷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日韩AV不卡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