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云浮市旅游

云浮市旅游景點介紹

掛榜司馬第
  掛榜司馬第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金雞大垌村委會掛榜村。清式建筑,廣三路縱三進,坐北向南偏東,現存面闊22.3米,進深25.8米,面積575平方米。硬山頂,灰塑龍船脊,平瓦,人字斜脊封火山墻,兩鰲為懸山頂,龍船脊。內凹肚方條插櫳門,青磚貼面,內室為三合土墻,抹灰勾劃磚縫。前天井封閉式,兩側高隔墻開大花窗,無門,第三進落地飛罩格扇板,有八仙人物鏤雕,裙部為大理石屏,太公棚板刻花。后院與右側倒塌,剩三合土墻和一截炮樓,見素胎瓦當。門額稱郎官第、內堂稱司馬第,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第四批羅定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垌八角樓
  大垌八角樓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金雞鎮大垌村委會下新村。為一座傳統民居加建碉樓式建筑,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坐西向東偏北,廣三路,深四進,面闊37米,總深60米,占地面積2220平方米,前三進為傳統民居,懸山頂,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墻,正立面有兩個裝飾性鑊耳,全封閉,內凹肚門,有方條趟櫳,前墻側面將懸山隱蔽,內部有縱橫通巷相連貫,天井鋪青磚,三合土井沿,三面瓦接后堂水。廳后有擋中格扇屏板門,前有落地龕罩屏門,均雕工精細,各小廂房均有小門墩。第三進在太公棚底開小門通后院,后院地面抬升五級,兩邊為兩排輔屋,內有兩水井,用后山汶泉水,一清一濁,一食用一洗用。后有一座四層高炮樓,青磚建造,四角凸出四個方形,故當地人稱為“八角樓”。碉樓密檐,檐下一周用五彩灰塑裝飾,四面有灰塑鳳尾博古脊,并……[詳細]
水巖三座屋
  水巖三座屋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金雞鎮大垌村委會水巖村。清代民居,坐西向東偏南,廣三路,縱三進,每座又有兩低鰲,用兩條登帶巷相連。中路面闊31.5米,邊路20.7米,合72.9米,進深26米,地堂13.8米,占地2854平方米,建筑面積1076平方米。懸山頂,灰塑博古脊,平瓦。中路較寬,用6跳,低鰲4跳,邊路4跳,低鰲3跳。正門皆有三級臺階,青磚墻體,里面檐階,內凹肚門,方條插櫳。天井青磚鋪地面,三面接后堂水。第一進有“耕讀”屏門,第二進有“積善”門屏,第三進設太公棚,登帶巷為排水巷.有兩灑,企櫳門。該建筑規模大,為聚族而居的典型,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羅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䓣南三多里
  䓣南三多里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朗)塘鎮(朗)南村委會九座屋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坐東南向西北,三路二進布局,面闊49.4米,進深32.5米,面積1605平方米,地堂右推首有門廳和客廳,左推首為客廳,前有分級平肩圍墻。懸山頂,灰塑博古脊,平瓦,青磚包坭磚墻,灰沙夯土半墻,內凹肚門,有方條趟櫳和企櫳,屋面縱橫交錯,外墻有槍眼,內墻體抹灰重劃磚線。廂房正立面有兩個裝飾鑊耳山墻,內部橫直巷交錯,共有11個大小天井,講究通風和排水,天井三面接后堂水,安裝有天網,青磚鋪地,木雕也較精美,屋內構造變化多樣,具有當地的藝術特色和風格,又吸收各地建筑之精華,使建筑較為完美組合,有一定的歷史與藝術價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第四批羅定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仙姑廟遺址
  仙姑廟遺址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朗)塘鎮大旺塘村委會陳蔡頂村。祠建于清早期,為紀念劉三姐而修建。廟位于一座小石山頂上,內存有乾隆三年《劉仙廟重建碑》和蔴籃水碗等古跡。近年廟已重修,并于山之兩側修上山臺階。廟可俯覽整個船步、(朗)塘盆地,近有七星拱照(7個水塘),遠有五馬巡城(5座石山),景色美不勝收,曾收入舊《羅定志》中。對研究劉仙姑的傳說故事提供實物依據,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1994年6月8日公布為羅定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文甫黎公祠
  文甫黎公祠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朗)塘鎮(朗)南村委會四條桅村。清代建筑,坐西南向東北,一路二進,面闊12.6米,進深17.9米,面積226平方米。硬山頂,灰塑博古脊,平瓦,內凹肚門,青磚包坭磚墻,灰沙夯土高墻,內抹灰勾劃磚線,兩廳四廂二廊,全部敞開,以券拱墻體承重,前廳有小屏風,后堂有雙柱落地格子擋中罩式屏風。為小型祠堂的一種布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羅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四條桅黎氏宗祠
  四條桅黎氏宗祠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朗)塘鎮(朗)南村委會四條桅村。明清建筑,坐西南向東北,一路二進四耳房。面闊20.4米,進深22.5米,面積459平方米。硬山頂,灰塑博古龍船脊,平瓦,人字封火山墻,兩低鰲密檐,八角形大理石檐柱,石砌鼓樂臺,直排磚砌臺階,滿屏木雕三步架梁,青磚墻,半墻夯土腳,內墻抹灰勾劃磚線,門斤三開間兩進深,磚仿石柱,瓜柱雕餐饕紋額墊7架梁,后檐三步架梁,廊墻開券拱門,寢堂三開間三進深,二駁接大理石檐柱,磚仿石金柱,穿斗抬粱結構,大蝙蝠額墊9架梁,前檐瓜柱4步架梁,后檐墻體承重,額枋底部雕花,神臺設龕罩,祠左側有半月形圍墻,前有半月塘,黎氏自稱從新會遷來,建祠風格與客家人有別,對當地民族的遷徙與融合有一定的研究價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羅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橫崗鄉農民協會舊址
  橫崗鄉農民協會舊址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黎少鎮大陂村委會橫崗墟。清代建筑,坐東向西偏北。一進,面闊9.3米、進深9.5米,外有8.3米地堂,面積165平方米。懸山頂、灰塑博古脊,平瓦,磚仿石柱,大券門,檐墻嵌素瓷花窗,內三開間三進深,用大小券拱墻承重,地堂建圍堵,前左側開一個平頂券門,原址為譚瑛公祠,1927年農民運動領袖李芳春在此成立羅定縣第一個農民協會,稱橫崗鄉農民協會,也是西江地區較早的農會。在羅定和西江地區農民運動較有影響,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1994年6月8日公布為羅定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必名李公祠
  必名李公祠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連州鎮萬車村委會大樂村。祠建于雍正二年甲辰(1724),坐東向西,與其祖李庸將軍祠逆向。一路三進,面闊12.3米,進深30米,面積369平方來。硬山頂,龍船脊,筒瓦,瓦面曾修葺,水磨青磚勾縫,頭門有四條八角云石檐柱,雕花麻石砌鼓樂臺,四組十字科斗拱雕花四步架梁、月梁、駝峰等,門廊較深,大門開在正脊前一檁。門額為《必名李公祠》 “雍正歲次甲辰季秋谷旦國學候選州同男喬馨建”,門廳一條磚仿石金柱,后接十字科四檁斗拱,小屏風。前天井兩廡倒塌,中廳為祖堂,三開間三進深,中間敞開式,四條八角形金柱,雕花十字科斗拱7架梁,前檐為兩條方檁卷棚頂檐廊,外有一條雕花額枋,上有兩個十字科斗拱袱墊。有嫁妝瓦,后檐單步架梁,接后墻體,有雕花后額梁,兩側墻開券門入第三進。前有雙八角形檐……[詳細]
  古欖石灰窯址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連州鎮古欖村委會墟頭村古欖河邊。一排共有11個大石灰窯。石灰石產于后山,草料用船從新榕運來,石灰供往羅定州城,明清羅定州筑城和建房所用的石灰和磚瓦料大部分從這里出產,用船順流運往縣城。灰窯上小、下小、中腹腔大,外壁用灰沙砌石,內膛用泥坯磚砌筑,這樣大型的石灰窯群非常罕見,是研究羅定州城建設的重要參考實物資料。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羅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連東石拱橋
  連東石拱橋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連州鎮連東村委會豬腰塘村。清代建筑,縱向并列砌置單券石拱橋,白麻石砌筑,長7.9米,寬1.5,高3.3米,石厚45公分,中跨3.2米,上鋪6條麻石條。跨田間水坑,為耕種與生活用橋,對該地鄉村耕作生活的研究有一定價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第四批羅定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灣制藍工場遺址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龍灣鎮南充村委會龍灣景區內。遺址有黃桑口1處,黃溝1處,山瑤坪1處,石角1處,碌笠1處。明清漚藍制靛工場。遺址留有漚靛池、灰砂土砌筑。最高層2個直徑2.8米圓形池;中層為3個大小不一的長方形池,池內有10個排水孔,孔距10公分,每個3公分孔徑;底層為4個深60公分的圓形池。在黃桑口上廠,上層有兩個小池,分別有長條形入水口和圓形入水口,下層為數個大型漚靛池。廠區內還有廠坪生活區、引水渠、小水池和石砌臺階等遺址遺物。制藍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廣東省山區近代經濟發展史的空白,同時為探討粵西山區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提供更多的實物資料。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羅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羅定州城墻
  羅定州城墻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羅城街道辦事處北區社區居委會北廓。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原周長2.2公里,高5.3米,厚4.3米,設有東、南、西三門。以后屢有增修,北面臨江,曾被洪水摧毀,雍正八年在北城墻增修河堤250米,光緒年間又遇洪水,再在河岸加筑石堤二級,每段長110米。今在羅定中學校園內保留大東門至北門一段城墻,長635米,高5.3米,寬4.7米,城垛2個,長4米,寬3.5米,城墻下有2級石堤,在城下底部用6層紅石條砌筑高約1米,青磚墻身部分城磚刻印有工匠姓名,內墻垂直,外墻收分。該城墻是羅定州建州四百年的歷史見證。1985年5月20日公布為羅定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4、擷園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擷園
  擷園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羅城街道辦事處北區社區居委會龍頭崗一號。中華民國建筑,為十九路軍七十八師副師長、“一·二八”淞滬抗戰時吳淞要塞司令長官譚啟秀建造的公館。坐西南向東北,背靠龍頭崗,三面環水,建有磚砌通花圍墻,西北建有小斗門。建筑面積600平方米,主建筑為一座二層西式洋樓,南角為一凸出六角形三層小洋房,東北面為長方形三層閣樓,前有騎樓式回廊相連接,綠色琉璃瓦頂。園內環境幽雅,建筑小巧別致,高低錯落,曲徑迪廊,綠樹掩映,門外有小庭院。1945年2月,李濟深秘密到羅定,與蔡廷鍇、譚啟秀密商策動西南獨立,中共獲悉后,指示廣東臨時省委派李嘉人代表到羅定與李濟深舉行秘密會談,表示對李的支持,會談地點就在擷園,該公館作為名人故居和歷史事件重要史跡均有重要的價值。1994年6月8日公布為羅定市第二批……[詳細]
興濂書院
  興濂書院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羅城街道辦事處北區社區居委會龍頭崗35號。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坐西向東,面闊22.6米,進深24.5米,面積553平方米。前有明堂,占地面積841平方米。三路二進,正門有五級臺階,兩鼓樂臺。兩登帶小巷也有五級臺階,硬山頂,灰塑博古脊,平瓦,修葺后換琉璃龍脊。廂房正立面有兩鑊耳山墻,中路有四個鑊耳封火山墻,青磚墻,灰沙夯土腳,門廳三開間二進深,花格擋中屏板門。寢堂三開間三進深,穿斗抬梁結構,前有四檁卷棚頂檐廊,兩廡為博古7架梁,前面兩登帶短巷到廂房小天井,后廂為兩個廳,前廂為房。南北開側門。前圍墻南側開門,前為老龍塘。該祠為清末典型的合族祠,祭禮功能為主,對研究清末的宗族文化有一定作用。1994年6月8日公布為羅定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古村刺史祠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圍底鎮古模村委會下古村。清初建筑,坐西向東,一路三進。面闊21.4米,進深35米,面積749平方米。硬山頂,灰塑鰲魚龍船脊,人字翹尾立貔貅封火山墻,兩側耳房密檐,牛角龍船脊,平瓦。頭門有臺階,矮鼓樂臺,圓石柱。三步架云額墊十字科斗拱梁架,正面雕麒麟、瓜瓞、松鶴等。小門屏,大天井,兩廡為雙柱7架梁長廊,天井后有拜亭。鰲魚龍脊,磚仿石削棱方柱,后木柱,回紋檐板,素胎瓦當、滴水。后墻柱承水渠。寢堂三開間三進深,穿斗抬粱結構,杉木柱,柱礎用石櫍,前檐雙步架,額梁雕花,龕罩雙層樓閣式。側有四耳房,小天井,以券門相通。墻嵌素瓷花窗。古模陳氏為羅定最古老姓氏,祀南朝陳法念五世,但上下古模出現兩間陳氏宗祠且風格各異,對探討羅定早期移民與民族融合有相當重要意義和價值,兩祠亦可……[詳細]
  古模陳公宗祠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圍底鎮古模村委會下古村。清初重建,2007年曾重修。坐西向東偏北,一路二進,面闊11米,進深22.2米,面積244平方米。硬山頂,灰塑博古脊,平瓦,人字翹尾封火山墻,兩廡為瓦面矮攔山墻,后檐廊為云頭人字山墻,寢堂為土型封火山墻,各有變化。頭門檐廊為雙步架十字科斗拱,門前有臺階,鼓樂臺已換上花崗巖,前地堂,半月塘亦進行地面修整。青磚墻,紅石腳加貼瓷片。兩廡用券門墻體承重,新綠釉瓦當、滴水,鋪嫁妝瓦。寢堂前有六檁卷棚頂檐廊,三開間三進深,磚仿石檐柱,木金柱,穿斗抬梁結構,用瓜柱9架梁。存明代人物故事掛匾和神主牌位數個。1994年6月8日公布為羅定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竹三橋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替濱鎮高竹村委會白竹村。建于清光緒年間,又名十二畝村磚拱橋。南北走向,跨白竹河。總長8米,引橋拐彎3米,寬1.45米,南北走向12°,起券5.2米,離水面高度3.2米,用青磚二順二丁縱聯砌筑,面加墊卵石,厚50公分。該橋為鄉村西醫村西醫關海川捐建,在三羅造橋史上有一定的地位。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第四批羅定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雙角村石人像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太平鎮雙角村石仁塘自然村石人嶺。唐以前立。石人為變質巖自然生成,略加修飾而成,露出地面高2.5米,胸圍l.7米,頸圍1.35米,有髻,象一位唐代貴婦,石人立于地面一個石箍上,有祭祀遺跡。據傳山上原有石人兩個,今村中存有另一石人的腳箍。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羅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時昌老屋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太平鎮埒口村委會埒口村。清中期建筑,坐南向北稍偏西。左側已新建屋,現存兩路,面闊34米,8.1米明堂,-墻闊49米。一門樓,深三進,40米,現存面積為1360平方米。懸山頂,瓦面經修葺已成平脊,正立面可見兩鑊耳山墻,兩門樓和瓦面疏窗擋隔矮墻。據重修碑記載,彭氏十二世祖建宅,先建四廳兩廊三大天池,后續建首座官客二廳,全屋12個鑊耳,曾任廣州府“執金吾”一職。建筑為青磚見光包墻,卵石灰砂墻基,圍墻外有半日塘,第四進設祖堂。該建筑較為大型,其建筑藝術有一定的價值,對研究當地的居住文化特別是彭氏的宗族文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011年2月14日公布為羅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无遮挡免费在线观看 |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欧洲亚洲国产精品 | 原创国产AV剧情丝袜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