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肇慶市旅游

肇慶市旅游景點介紹

  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大會舊址位于高要市活道鎮鰲頭村立本樓(又名朝客伍公祠)。其建筑特色為磚木瓦結構,硬山頂,三開間,寬16.62米,三進深,長26.9米,坐北向南偏西。始建年代不祥。鰲頭村地處高要、高明、新興三縣交界,山巒重疊,道路迂回曲折,地勢險要,是進行游擊戰的好地方。1944年10月間,高明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詳細]
  高要鰲頭村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位于活道鎮鰲頭村西面鰲頭學校內的德剛伍公祠(又名世德堂)。該建筑建于1938年,一進深,長15.13米,寬13.3米,坐北向南。1944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敗。為挽救其南洋的孤軍,日軍企圖經高明、高要西進,配合由湖南南下的日軍打通粵桂線。為了阻擊日軍西進,高明人民抗日游擊隊于同年7月在……[詳細]
  廣寧排沙抗日武裝起義遺址座落在排沙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內的“江家倉”。這是一間青磚石條瓦面結構,墻體堅固、易守難攻的高大建筑物,面積大約300多平方米。1945年2月16日,西江臨委書記歐新在排沙三角村小學召集廣寧、四會兩縣黨組織負責人和部分黨員骨干舉行武裝起義會議,決定2月20日(即農歷正月初八)為起義日期。大家一致認為……[詳細]
  鼎湖沙浦農民自衛軍總部遺址位于現肇慶市鼎湖區沙浦鎮沙浦村基圍外的沙溪書院,今已無存。1926年4月,廣東省農民協會西江辦事處主任周其鑒和高要縣農民協會主席謝大德等人到沙浦組織開展農-動。沙浦鄉農民協會成立后,為了武裝農會,打擊-勢力,同時組建了有120多人的沙浦鄉農民自衛軍,隊長陳福昌,副隊長陳友。農民自衛軍的總部設在……[詳細]
  鼎湖沙浦農民協會舊址位于現鼎湖區沙浦鎮沙二村陳氏“長房祠”東齋。該建筑始建于明代末期,為四合院式磚木結構,兩進深,三開間,分東西齋,均為硬山頂,面積約200平方米。1926年4月,廣東省農民協會西江辦事處主任周其鑒和高要縣農民協會主席謝大德等人到沙浦開展農-動,周常住在熟人陳益芝家里,召集村中最貧苦的農民骨干陳進、馮三……[詳細]
  廣寧帶洞農民協會舊址錦亭譚公祠座落在賓亨鎮帶洞村。該建筑是一間青磚瓦面杉木結構,設有上下廳房的祠堂,建筑面積大約300平方米。大革命時期,廣寧縣紙業工人工會的發起人、廣寧農-動的領導人羅國杰,就在這里組織發動農民,成立了帶洞農民協會。1924年8月11日至13日,周其鑒、陳伯忠、羅國杰、王世祿、譚鴻機等在這里舉行了一次……[詳細]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在赤坑鎮交贊村,原是當地謝姓居民祖祠“肖梅謝公祠”。三進三開間,深29.67米,寬11.36米,面積37平方米,磚木結構,金字瓦頂,瓦脊上彩塑裝飾吉祥圖案。左右兩側外為走廊與附屬側房,門口為廣場。民國35年(1946),西江人民抗日義勇隊進駐交贊村,在該祠設立司令部。主要領導人梁嘉、……[詳細]
  石洞古廟位于肇慶七星巖東北石洞巖,始建于唐初,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重修,清嘉慶三年(1798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與石洞巖為一體,巖中有廟、廟在巖洞中,古廟建于0.5米高的臺基上,木結構,小型單間殿式,坐北向南,長3米,寬3米。廟內四柱高各為2.1米;前二柱為八角形,石質;后二柱為方形磚柱,重檐,……[詳細]
  四會江頭鄉農會舊址位于現四會市黃田鎮江頭村委會上寨村南端(民國時期,黃田屬廣寧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后劃歸四會縣)。該建筑建于清代,磚木結構,深兩進。主體建筑為四合院式布局,面積375平方米。左側有廚房等附屬建筑,面積。1993年12月進行了維修,次年2月18日修葺竣工。四會市人民政府在祠門右側嵌設云石陰刻碑文志之,并以舊……[詳細]
  懷城文閣位于懷集縣懷城鎮沿江東路,由文昌書院和文昌閣兩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576平方米。文昌閣又稱文昌塔,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八月,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竣工,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民國15年(1926年)作過多……[詳細]
  彭澤民故居位于肇慶市四會市城中街道白沙村委白沙村 。故居始建于清末,為普通民居,是磚瓦結構,建筑面積139平方米。故居于1987年由四會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1991年,農工民主黨廣東省委提供了彭澤民先生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彭澤民先生的女兒提供了彭澤民銅像在故居大廳陳列。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詳細]
  大崗村李氏宗祠位于南豐鎮尚崗村委會大崗村,始建年代不詳,按其建筑形制屬清代建筑風格。宗祠為三進四合院布局,坐西北向東南,廣三路,中路三間三進,兩側青云巷。總面闊20.8米,總進深32.62米。占地面積1192.26平方米。宗祠有封閉的廣場,正門面對廣場影壁。廣場左右分別立有4對、5對旗桿夾。殿前為牌樓式建筑,歇山頂。呈……[詳細]
  宋隆基閘位于金渡鎮水口村的聯安圍上。始建于1918年,坐北向南偏東10度。該閘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面寬16.3米、進深11.2米。閘門為鋼鐵鑄造。宋隆基閘為單孔閘設計,閘孔尺寸為7米×9米,閘門側墻和進出口翼墻釆用鋼筋混凝土結構。1927年7月竣工。工程耗資約62萬元港幣,由當地募捐集資。主持工程……[詳細]
  懷集縣立圖書館舊址位于懷集縣懷城鎮解放中路68號(舊縣政府大院內),是為紀念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建。始建于民國二十年(1931年),民國二十四年落成使用,是當時廣西省(1952年以前懷集縣屬廣西省管轄)較早建立且有一定規模的縣級圖書館之一。懷集縣立圖書館建筑風格典雅大方,中西合壁的建筑特色,既體現了民族風貌,又吸收了……[詳細]
  寶勝古寺位于大沙鎮安平安一村。寶勝古寺(前身化師臺)始建于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舊寺于元貞元年(1295)落成,至今也有700多年歷史,現寺重修于清中晚期,是四會市內幸存的兩大著名古建筑之一。因寺內現存的碑刻從元代至清代,流傳有序,對研究四會的宗教歷史文化有重要的作用。該寺木雕、……[詳細]
  寶林古寺位于肇慶四會市貞山街道柑欖上寨村。寶勝古寺始建于北宋熙寧四年(1071),歷代重修,現寺重修于清咸豐十一年(1861),距今已有923年的歷史,是四會市幸存的兩大著名古建筑之一。主建筑為硬山頂,出檐平緩,形制古樸,在二、三進之院落中設有仿宋特點的“承露”建筑最為異特。寺內墻上今仍存有清代乾隆、道光重修碑記和咸豐……[詳細]
  歐村劉氏宗祠位于封開縣羅董鎮歐村。歐村劉氏宗祠坐北向南,廣三路,兩側有青云巷。建筑前有約175平方米的長方形曬地,總占地面積629.37平方米。歐村劉氏宗祠始建于明萬歷,現存建筑為清同治六年重建。歐村劉氏宗祠是封開保存較好的清代建筑之一,其建筑工藝巧妙地運用木雕、灰塑、壁畫等,技藝高超,工藝精湛,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歐……[詳細]
  麗先談公祠位于官圩鎮金林村,建于清代。麗先談公祠為磚、木、石結構建筑,三進三開間,兩側建耳房。中堂前天井內有清代嘉應州(今梅州)廣東才子宋湘題書“柑羅園”石匾。麗先談公祠建筑規模大,有嶺南建筑特色,對研究清代嶺南建筑藝術有重要價值。1938年抗戰期間,肇慶中學曾遷址金林村辦學,以麗先談公祠作肇慶中學校本部,同時也促進了……[詳細]
  羅洪村現存的古建筑有莫氏大宗祠、履恕莫公祠、竹齋莫公祠、梅村莫公祠、敏齋莫公祠、堯夫莫公祠、雪峰莫公祠共7間。其中莫氏大宗祠建于明隆慶5年(15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面積527平方米;梅村莫公祠建于民國,面積140平方米;竹齋莫公祠建于清代中期,面積268平方米;敏齋莫公祠建于民國,面積130平方米……[詳細]
  廣東肇慶鼎湖葫蘆山慈云寺座落在肇慶北嶺山脈東部,鼎湖老鼎山背南麓處風光秀麗的葫蘆山風景區內。慈云寺歷史悠久,與鼎湖山的白云寺.慶云寺同是一脈所承,一氣相通,為嶺南名剎之一。據《高要縣志》等史料記載,慈云寺始建于明萬歷十年(1591)年,規模宏大,寺內有大小殿堂二十余間,按中軸線對稱分布,依山就勢營造而成。建成后游人如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看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