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巖洞遺址陳列館位于河兒口鎮河兒口管理區獅子巖西南山麓。是一座屹立于巖溶谷地之中的三疊紀石灰巖孤峰,洞穴前為坡地,背后山岳亙橫,峰叢起伏。洞口向西南,相對高程為15米,洞內可分上下兩層,洞廳的西、南面各有支洞。198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8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廣東省博……[詳細] |
![]() | 雙龍洞位于漁澇鎮龍山山麓,為古生代石炭紀石灰巖溶洞。洞穴穿山而過,洞中有泉,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洞相連,窄處僅能容人,寬處廣而成廳;總長200多米,略分9個洞室,寬3~12米,高5~15米。石筍、石柱、石獅、石龍、石佛、石歐、石葡萄等等,造型美妙,琳瑯滿目,構成多姿多采的景觀30多處。其中最為奇趣的是洞下龍宮,兩條石……[詳細] |
![]() | 水斗村伍氏大宗祠位于縣杏花鎮杏花社區水斗花廳小組。始建于明末清初,F有建筑于清光緒元年(1875)在原址重建,坐北向南(分針為),磚木結構,硬山頂,三間三進合院式建筑。面闊23.16米,進深32.35米。占地面積749.23平方米。第一進面闊三間,正脊為博古脊,前廊為三步梁,梁上置駝墩、雕卷云紋、折枝花、如意云紋,駝墩……[詳細] |
![]() | 傳說古時候,慈祥的龍母對著即將離開自己的五個龍子說:“男兒志在四方,你們都長大了,要出大海,上長空,我贊成。但有一句話,你們要記。簾o論家居或外出,都不能只顧自己快樂,而要多為百姓幸福著想!”五龍子中的玉龍謹記龍母的教誨,離開龍母后,來到位于西江邊的名叫羅洪村的大村落。玉龍看到這里地勢低洼,每年常受西江洪水的侵擾,洪……[詳細] |
![]() | 古蓬村祠堂群古民居座落在德慶縣永豐鎮古蓬村。2001年德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該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成村于清朝中前期。村內現存15座均屬陳姓的公祠和一座三層樓式磚木結構太平樓(炮樓)。公祠分別有鉉望陳公祠、承天書室、翹莊陳公祠、伯甫陳公祠、寧蕃書室、位素書室、秀枝陳公祠、端巖陳公祠、宜遐書室、仲甫陳公祠、端……[詳細] |
![]() | 光裕堂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高良鎮羅陽村。2011年德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據村中老人回憶,光裕堂是民國22年(1933年)由羅陽村人李寶霖興建,1944年11月,抗日自衛中隊曾以此為據點擊退日軍進攻。解放戰爭時期德慶“二·二八”武裝起義主攻據點。光裕堂建筑為中西合璧風格,磚木結構,坐西向東,總面闊23.3米……[詳細] |
![]() | 橫街民居座落在德城街道辦事處城南居委會,是舊城區的中心地帶,橫街南北走向,南起東豪路,北至勝利東路,全長250米左右,街道寬3米至3.95米,原以石條作路面,現改為水泥路,街道兩旁有商鋪、民居,是清末至民國德慶縣城最繁華的街道。清代中期,橫街分成谷墟街、回龍街、文會街,又稱“三街”,是當時德城的主要墟市。至今橫街還保留……[詳細] |
![]() | 惠積街民居座落在德城街道辦事處城南居委會。2001年德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是舊城區中心地帶,惠積街是縣城開埠以來有名的街道,東西走向,東起通津北路中段,西至解放中路0匯處,全長約210米,寬2.8至3.4米不等,街道兩旁民居多為姓族民居,有梁、陸、戴、石、羅、李等,有一座建于清晚期的基督教禮拜堂。民居以青磚……[詳細] |
![]() | 江村故磚城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官圩鎮紅光村。2001年德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建,磚城城高3.76米、厚0.35米、周長539米,城內總占地面積15375平方米。磚城座南向北,呈長方形,東西城墻長度與南北城墻長度比例為1:2,F城墻僅存南城殘墻180米,殘高1.2一3.7米,磚城共設四座城門,南城墻設一……[詳細] |
![]() | 金林村祠堂群座落在德慶縣官圩鎮金林村。2001年德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該祠堂群建筑歷史可追溯到宋代中期,清朝乾隆年間為鼎盛期,F存麗先談公祠、應業談公祠、清軒謝公祠、金波謝公祠、他民談公祠、松巖謝公祠、協一書室共7座祠堂(書舍)。7座古祠及書室總占地面積240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980平方米。1938年抗……[詳細] |
![]() | 李氏大夫第位于德城街道辦事處城西社區。2001年德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代中期。座北向南,為磚、木、石結構,總面闊12.52米,總進深50米,占地面積626平方米,原為三開間五進(現最后一進已塌毀),每進中間有天井及兩廊,次間為廂房,頭門面闊三間,凹斗門,地臺較高,門前有5級臺階。二堂深三間十五架,抬梁……[詳細] |
![]() | 鹿鳴書院位于播植鎮鎮政府大院內。2001年德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民國年間重修,座東向西,為磚、木結構,總面闊21.6米,總進深8米,占地面積172.8平方米。原建筑分前、后兩座,現僅存后座,外觀為中西合璧。后座面闊9間,深三間十七架,樓高3層,每層樓的前部為方柱券廊,內為木板,每間用方形磚……[詳細] |
![]() | 履恕莫公祠位于悅城鎮羅洪村,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2012年德慶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磚、木、石結構,總面闊10.5米,總進深31.5米,占地面積328.65平方米。祠三進三開間,頭門面闊、進深各三間,龍船脊,前廊四步架,石檐柱,石柱礎分層束腰,石門額陽刻“履恕莫公祠”,陰刻“乾隆十三年歲次戊辰仲冬吉旦……[詳細] |
![]() | 七星巖摩崖石刻位于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內,共531題,其中唐代4題、宋代80題、元代13題、明代146題、清代117題、民國10題、當代117題、年代不詳44題,分布在石室巖、閬風巖、玉屏巖、阿坡巖、石峒等諸巖壁上,其中石室洞的數量最多,占唐至清360題石刻中的290題。肇慶市地處西江中下游,扼兩廣水道咽喉,歷來是縣、郡……[詳細] |
![]() | 1934年,李炳輝烈士故鄉平崗村群眾在他的舊居旁邊修建烈士祠,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特地手書橫匾“炳輝李烈士祠”,在該祠門楹上高高掛起。正門兩旁楹聯是“氣貫浩然流芳百世,功成革命俎豆千秋”。祠內設龕櫥,櫥內懸掛李炳輝烈士遺像,兩側對聯是“身歿名留蜚聲千古,功成志遂含笑九原”,橫額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1989年封開縣人民……[詳細] |
![]() | 紫云谷旅游風景區AAA •紫云谷是端硯的發源地,景區內有古石磨、水車作坊遺址、老坑洞遺址、錯落的瀑布群。景點介紹紫云谷是西江羚羊峽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自然風光十分優美,由于這里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因此許多都市人都把此地當作回歸大自然、保健養生的最佳生態旅游線路。在這里游客可以醉心于優美的大自然風景之中,呼吸山林中清新的……[詳細] |
![]() | 肇慶天主教堂在端州區箭竹圍。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原有圣堂、神甫樓、廚房、花園,現存圣堂和神甫樓,占地面積125平方米。 圣堂高大,其后端是哥特式的建筑,豎十字架標志,樓內共三層,中空,利用回廊上落,頂部懸掛大鐘一個,直徑0.70米,鐘繩下垂到樓下地面通道,圣堂內還有一個彩色的耶穌塑像,放置在圣壇一側。堂內排……[詳細] |
![]() | 鼎湖山蝴蝶谷原始雨林位于亞熱帶雨林地帶。這里的蝴蝶數以十萬計,品種繁雜,令人眼花繚亂。據專家考察,有幾十萬個蝴蝶蛹將在國慶黃金周前后羽化成蝶,屆時蝴蝶谷將更加熱鬧。蝴蝶谷位于亞龍灣小龍潭湖后部,兩面環山,中間谷底貫穿一條溪流。由亞龍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興建,建設面積達1.5公頃,是我國第一個設施完善……[詳細] |
![]() | 蓮都十里畫廊風景區位于封開縣蓮都鎮內,毗鄰懷集燕巖風景區,占地面積14.68平方公里,是龍山風景名勝區轄下最大的風景區,屬喀斯特地貌景區以綿延起伏、有如雨后春筍般的綠色群峰為主景,有傳統的水車群,游客參與的自然飄流、傳統捕魚、傳統風俗表演、傳統式農田耕作等項目,傳統馬車、牛車,自助式農家旅社,碧綠生輝的神秘龍潭,美麗的……[詳細] |
![]() | 被譽為“中國柑桔之鄉”的四會市,在城區橫跨東西兩岸建設了“柑鄉觀光大橋”,經過兩年多來的施工,現在橋梁已開通。這座大橋全長420米,橋寬15.5米。其中行車道8米、觀光道6米、行人道1.5米。在下游的觀光道上建成古色古香的觀光亭5座,每座觀光亭為3層,登上觀光亭可極目一河兩岸的景觀!案锑l觀光大橋”,是以民間資金為主,……[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