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遼西九華山AAAA免費 遼西九華山風景區位于遼寧省凌海市九華山新區,面積35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級景區。九華山溫泉香美,富有特色。地下2100米的溫泉,富含鍶、鉀、鈉、鈣、鎂等52種礦物元素,其中鍶含量高于國家標準,泉水PH值中性,水溫適宜。五星級涉外凌海花園溫泉酒店和遼西九華山溫泉水城,集餐飲住宿、休閑游樂、會議會展為一體,設備尖端,環境一流,是遼西地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項目最多、功能最全、價位最低的溫泉水世界。遼西九華山因大凌河城之戰,明清在此降和聞名,是連接東北與中原的咽喉,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它歷史古老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風物傳說眾多,享有“錦秀之地多志士,民族交融史璀璨”的贊譽。“六千載文明生生不息,四……[詳細] |
![]() | 凌海巖井寺AAAA ![]() 凌海巖井寺,是國家AAA級景區,位于遼寧錦州城北近郊秀云山中,始建于明朝末年。巖井寺氣候宜人,交通便捷,購物齊全,食宿方便。可品嘗農家菜飯,山珍野味,為黃金周、雙休日近郊游玩提供了最佳選擇。巖井寺森林公園峰巒兀立、山勢連綿、步步趨險、溝谷縱橫。森林生態和物種的多樣性保護較好,不僅有較強的景觀價值,還具有科考價值。……[詳細] |
![]() | 東方華地城AAAA 東方華地城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坐擁海陸空優越的地理位置,位于錦州市濱海路東端,可進入性強,交通四通八達,距錦州灣國際機場15公里,京哈高速在錦州東站、凌海站均有出口,距錦州火車站73公里、錦州南站62公里、錦州長途客運站73公里、凌海市42公里,濱海公路可直通東方華地城主入口,且錦州市內有專線直達。東方華地城位于大小凌河與渤海灣交界處,綿延百里的河道旁蘆葦叢生,海的滌蕩與河的積淀,形成大片的海陸過渡地帶——灘涂,堿的滲透與鹽的浸潤,在這片灘涂上孕育出了神奇的蕨類植物——堿蓬草,每年5月份堿蓬草在海灘上生長出來,顏色漸由碧綠轉成紅色,9至11月變成棕紅、紫紅色,為這片神奇的土地織就出一條波……[詳細] |
![]() | 東方華地城濕地溫泉旅游度假區AAAA 東方華地城濕地溫泉旅游度假區坐落于大凌河入海口,東臨濱海公路,南至大凌河入海口,西北與錦州灣國際機場相隔,20000余畝的葦海濕地四面環繞,30000余畝的遼闊水域蜿蜒流淌,坐擁獨特的自然地理和交通優勢。景區以天然濕地為主題、漢唐文化為依托,是集旅游觀光、養生療養、功能農業、休閑娛樂、冰雪體驗、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大型生態旅游綜合體,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省級旅游度假區。景區主要有三個功能區:農業區,引用溫泉水灌田,養殖漁業,提取溫泉水中對人體最有益的微量元素,生產出附曬河蟹和附曬大米等。溫泉度假區,主要建設有溫泉主酒店區、溫泉別墅區和溫泉體驗區。室內溫泉占地3000平方米……[詳細] |
![]() | 蕭軍紀念館AAA 凌海蕭軍紀念館,是國家AAA級景區,蕭軍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東北作家群領軍人物。創作了《八月的鄉村》、《五月的礦山》、《第三代》等一系列優秀作品,一生留下了20卷約900萬字的著作。他的作品個性鮮明、風格質樸剛健,具有濃郁的鄉土特色,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寶貴遺產。其代表作《八月的鄉村》是第一部反映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長篇小說,被譽為抗戰文學的一面旗幟,魯迅先生為之作序并給予高度評價。……[詳細] |
![]() | 翠巖山AAA 翠巖山,國家AAA級景區,原名叫嵯岈山,因山上有兩座小峰坐落在主峰兩側,形如兩個丫八,故當地人稱之為丫八石山。翠巖山石呈褐綠色,夏秋之季,青苔密布,峰巒蒼翠,景色如畫。由于翠巖山空曠幽靜風景秀美,歷為修真煉氣之士所矚目,因而便成為僧道修建寺廟,潛心-的好場所。早在漢代就有佃人于山之東麓建立寺廟,后屢遭兵燹,寺院俱毀。唐宋時代經修葺,寺院香火連年不斷,逐漸興旺。至遼道宗初年,又連年戰火,歲無寧日,寺廟因之多年失修,已破爛不堪。遼道宗大康十年(1084年),由錦州大廣濟寺志訓老和尚又在山下重修廟宇,命名為清凈寺,即后來的翠巖山寺。翠巖山位于錦州市區西北17公里處,在平坦大地的盡頭,一組群峰拔地而起……[詳細] |
![]() | 錦州吳楚莊園AAA 錦州吳楚莊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創立于2004年,公司位于凌海市白臺子鄉興隆峪村,公司占地約三萬五千畝,是遼西地區唯一一家集餐飲旅游、休閑度假、拓展訓練、水果采摘于一體的民營企業,國家AAA級景區。經過幾年的發展與經營,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吳楚莊園休閑度假村、吳楚莊園戶外運動中心、乳山林果有限責任公司、四海裝修裝飾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的大型莊園式企業。莊園戶外運動中心主要經營素質拓展培訓、真人CS對戰、射箭打靶等業務,乳山林果主要經營有機蛋雞養殖,有機生豬養殖,有機作物種植以及有機果樹栽培,經過多年的生態修復水土保持,以逐步建成千畝有機采摘果園,莊園內部已經實現有機生產管理,并經過遼寧方圓有機認證機構認證……[詳細] |
![]() | 在凌海市石山鎮東八里有個小村落叫驛馬坊,在村西頭大片果樹林中掩映著一座規模不小的墓園,曾為一代梟雄的“東北王”張作霖便葬在這里。走進張作霖墓園,西門外有石刻門柱兩根,分立于門之左右,上刻塋聯一副:“佳兆千秋開驛馬,孝恩百世仰慈烏”。門柱東24米處,矗立著規格一致造型相同的兩甬大石碑,為九眼透雕盤龍式。南面一甬是清宣統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溥儀皇帝賜張作霖母親的誥命碑,北面一甬是張作霖于民國五年十一月為其母立的墓碑。墓園周圍為青磚花墻,甚是美觀。由園門到墳前有64米長的青磚甬道,兩側砌起馬路邊石。兩座墳墓為水泥筑成圓拱型,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據史料記載,民國初年,張……[詳細] |
![]() | 錦州市茶山旅游風景區坐落于素有“遼西走廊明珠美譽的文化古城錦州城北18公里處的凌海市余積鎮。北緯45.5度,東經76.5度,距錦阜公路5公里,界于聞名遐爾的醫巫閭山與翠巖山相接,受近海氣候影響,無酷暑,霜期短,春秋季長,溫暖宜人,《祖國頌》、《青山戀》等影片也攝有茶山秀美風光。因億萬年前的海洋底火山爆發構成了茶山風景區目前有近百種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奇形怪石,如金蛇出洞,猛虎咆哮,三猴并立,玉兔望月,熊貓臥頂,雙兔探嶺,石佛觀海……讓人們領略到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之美。茶山寺主峰還保有完好的北魏時期雕鑿的藏有“如來佛”和“彌勒佛”等多處石窟古佛,茶山寺也就于此得名。茶山有豐富資源:丘陵、山脈長滿……[詳細] |
![]() | 紫荊山 紫荊山自然生態環境原始,景色宜人,天然景觀獨特,是綠色旅游、生態旅游勝地。 紫荊山位于東經121.12°,北緯41.07°,林深樹密,有松柏、油松、刺槐、側柏、紋冠果、花曲柳、山杏、桃、蘋果、李子、桑以及各種未認定樹種共計幾十種近120萬株以及蒼松翠柏等耐寒樹種。山上中草藥品種達130多種,如知母、桔梗、光參、柴胡、靈芝等;林區內現有野雞、野兔、獾子、刺猬等野生動物,還有各種鳥燈、昆蟲上百種。可謂春可花香、夏可觀海、秋可賞紅葉、冬可聽松濤。 紫荊山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為541.5毫米,土壤為中性。山上有多處山泉,常年泉水不斷,水質好,無色透明,符合飲用水標準,山石以灰石為主。由于地殼……[詳細] |
![]() | 翠巖山寺在錦州西北三十五里的錦朝公路旁,有一座雄奇而秀麗的群山,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翠巖山。此山海拔210.4米,數峰插云,石壁如削。山巔多生苔蘚,山石皆成褐綠色。夏秋之季,青苔密布,山巒蒼翠,景色如畫。山以此得名為翠巖山。歷來為溫滴樓滿族鄉名勝之一。早在漢代就有僧人于山之東麓修建寺廟,唐宋各代歷經修葺。明正統年間,名稱由清勝寺改為翠巖山寺。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翠巖山寺住持僧沙昆請儒將名筆都指揮王鍇手書七尺見方的“翠巖山寺”四個大字刻于山崖之上,并浮雕四尊佛像,時至今日依稀可見。翠巖山寺現有兩座石碑保存完好,其一為乾隆三十六年立,其二為嘉慶八年立,碑文清晰可辨。玉皇閣大殿左右兩側墻的內壁上……[詳細] |
![]() | 班吉塔的石塔是完整的,塔身大約有三層樓那么高,被涂成白色;厚重的底座共有八面,但只有朝南的一面雕有金色座佛一尊,眉目清晰,動作優美;在這尊座佛面前,還擺有大小香爐兩個,從其外表分析,大香爐顯然是現代作品,而那個不起眼的小香爐卻是過去朝代的物品。第二層塔身也呈八面,每面都有雕刻,有佛像,也有蓮花等其他圖案,其間還有圓形雕刻,面積有銅鏡那么大,可并沒有銅鏡的痕跡,再往上看還有3層逐層縮小的蓮花座,每層之間更有密檐相隔,倒屬第二層的塔身供有整整一圈金色的小佛,看上去很新;最頂層的小蓮花座內有蓮蓬,花心很美。2013年5月,班吉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塔基外30米以內。建設控制……[詳細] |
![]() | “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舊址,位于凌海市翠巖鄉牤牛屯,距錦州市區20公里。遼沈戰役期間,這里曾是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1948年10月5日,時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的林彪、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率指揮機關,從黑龍江省雙城堡秘密到達牤牛屯,并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指揮了錦州攻堅戰以及黑山阻擊戰、塔山阻擊戰、遼西圍殲戰,為奪取遼沈戰役的全面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詳細] |
![]() | 蕭軍墓位于遼寧省凌海市凌河公園東北角。蕭軍于1907年7月3日出生在遼寧省義縣沈家臺鎮下碾盤溝村。由于家境貧困他只上過小學。1925年他開始軍旅生涯,擔任過見習官、軍事及武術助教等職務。他的寫作生涯是在軍隊中開始的。1932年,蕭軍在哈爾濱化名三郎正式開始文學創作,并和中共地下黨員、進步青年一起共同開展文學藝術活動。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蕭軍創作完成了表現東北人民革命軍抗日斗爭的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保護范圍:以東經121°21′526″,北緯41°10′318″處為基點,東、西各84米,南、北各106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3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一類建設控制地帶外5米以……[詳細] |
![]() | 四道溝遺址位于錦州凌海市巧鳥鄉四道溝村,年代為新石器。2008年6月11日,四道溝遺址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東經121°04′205″,北緯41°01′120″處為基點,東、西各125米,南102米,北198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