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揭陽市旅游

揭陽市旅游景點介紹

涂庫陳氏家廟
  清揭陽陳氏家廟位于揭陽市仙橋鎮涂庫村。始建于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建。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前后四進,有東西巷。前廳有三門,中門前立石鼓一對,門楣上石匾書“陳氏家廟”4字。門外檐柱為獸足頭,花籃礎加石獅八梭直柱。屋脊是嵌瓷雙鳳,配花卉瑞草,做工考究,形象逼真。中廳面寬三間,進深三間。明間高懸清乾隆兵部尚書李煜堯為陳詩正題的“文魁”匾一方。拜亭上掛“鶚薦重光”木匾一方,是清大學士翁方綱為舉人陳詩正題書的,字體雄渾蒼勁,極富神韻。后廳面寬五間。中廳、后廳內均立石圓柱,上架八梭橫梁。整座廟堂所有梁柱、楣枋上都有鏤空木雕工藝品,花鳥蟲魚、山川人物維妙維肖,刀法明麗流暢,形態各異,是揭陽市區同類建筑之最。1993年揭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詳細]
鄭大進墓
  鄭大進墓(包括鄭大進墓、神道石刻)鄭大進墓位于普寧市廣太鎮多年埔村東南鳳歸山北坡山腰,是大型清代名宦墓。該墓向北偏西,有封土堆,墳面正中石墓碑刻著“太子少傅、光祿大夫、兵部尚書、直隸總督、勤恪鄭公墓”等字。墓之右(東)側有一天然巨石,巨石刮平成方形,上刻鄭大進家譜宦跡,字跡模糊,石刻面寬2.5米、高1.6米。墓前原有石馬、石羊、石獸、石人、華表石雕塑各一對成兩縱排,大多已損毀散失。東排石雕塑前面,有“欽賜祭文”石碑亭;西排石雕塑前面,有“御賜碑文”石碑亭。兩座碑亭和兩通石碑形制相同。現兩座石亭均已殘破嚴重,兩通石碑保存基本完好。石碑高2米,寬1米左右,螭首龜趺,分立于亭中,碑刻漢、滿兩種文字。1988年10月被公布為普寧縣文物保護單位。神道石刻位于普寧市廣太鎮山后村洪山園,石刻刻于一巨石上,……[詳細]
下尾王村節孝坊
  節孝坊位于普寧市南溪鎮下尾王村。坐東向西,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為監生王學庠之母楊氏奉旨建在下社下尾寨”(乾隆《普寧縣志》卷之六《坊表》),表彰王楊氏、王學庠母子“母節子孝”。現存完整,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石牌坊,樓為廡殿頂,坊通面寬5.35米,高5.6米。牌坊最上是鐫刻“圣旨”二字之匾額,匾額正面刻“節孝坊”、背面刻“奉,旌表節孝,康熙四十五年臘月谷旦立”。匾額下橫梁為各級官員聯名。最下一橫梁刻“楊氏,處士王元長之妻、歲進士楊諱耀春之孫、庠生楊諱灼坤之女、宋禮部尚書王諱大寶一十八世孫庠生王諱雷陽之媳、太學生王學庠之母。”1988年被公布為普寧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略第(楊石魂故居)
  武略第(楊石魂故居)武略第又名楊石魂故居,位于普寧市南溪鎮鐘堂村仁厚里。建筑坐北向南,是一處以一座“四點金”為主體的潮汕地方特色傳統建筑風格的民居,是楊石魂祖父于清朝光緒年間所建。主座后面為一開東西兩側門之“騎雙虎”后座;主座連后座之東側、隔2米寬的通巷,是一排東廂房,連接到門房共11間。仁厚里東西橫闊24.2米,南北縱深49.8米,建筑面積1205平方米。墻體為三合土夯筑,屋頂為瓦木結構。楊石魂故居于2008年6月被公布為普寧市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普寧市、揭陽市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楊石魂是廣東省大革命時期著名的共產黨員,生于1902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汕頭市委書記、廣東南路特委書記、北江特委書記、中共廣東省委常委、中共湖北省委兼秘書長等職。1929年5月楊石魂在武漢不幸……[詳細]
普寧學宮
  普寧學宮位于普寧市洪陽鎮區,是專門供奉至圣先師孔夫子的廟堂。前臨小溪,坐北朝南,布局對稱、規則、方正,形成一種極為莊嚴肅穆的布局形制。前后依次為照壁、欞星門、泮池(已填)、前廳、兩廂房與庭院、大成殿、后院與后廳。大成殿高出庭院0.7米,石雕圍欄,梭形石柱,為抬梁式木結構。主殿壁面有岳飛題匾“太和元氣”。進門西側有歷數百載之“梧桐樹”,右側有一“魏忠賢生祠”,眾所周知,閹官魏忠賢死后,人神共憤,建于全國各地的生祠和石像均遭毀壞,而此處生祠和石像尚存,為當今所罕見,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兼具。學宮中還有古井“龍珠甘泉”。學宮后山有一“惠風亭”,是1925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勝利后,潮梅地區共青團第一支部的誕生地。普寧學宮始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以后經數次重修擴建,清康熙六十年(1721……[詳細]
廣德洞天風景區
  廣德洞天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在揭西縣城河婆鎮東北2公里的老虎崠(虎山)山腰。廣德洞天風景區古樹參天,又有無數巨石深澗,其中已開發的一段數十米石洞,稱 “別洞天”,從洞口進入可至廣德庵。這是妙造自然的奇觀,是天然的景色。老虎峰,雄鎮一方,狀如猛虎,這里山坡郁郁蒼蒼,林茂樹高,濃陰蔽日,暑氣全消。廣德庵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修,庵的建筑為土木結構、琉璃瓦蓋,上下兩進,兩側各有禪房。庵內供奉觀音、普賢、文殊三位菩薩神像。“別洞天”可能是同寺庵一起開發的,新開發的石洞和修建的亭臺樓閣,神龍吐水,滴水觀音等,景致更加迷人。 廣德庵是一座泥灰沙墻蓋瓦建筑物,分上下二廳,中間是天井,內供如來佛祖和四大金剛,及十八羅漢。庵內有清泉一道,汩汩長流,善男信女至此必洗手臉才上殿焚香祈禱,以示誠心,也可……[詳細]
過路塘風景區
  過路塘位于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城東南1.5公里處,有始建于清朝古香古色的建筑群,蒼翠的山巒,巨大的“吉祥龍”(長99米,高4.8米,大4.8米)與參天的古樹和十畝大池塘的山光水色恍若蓬萊仙境。揭西河婆過路塘,以湖光山色、參天古樹及別具一格的建筑群吸引四方游客,水美、山美、樹美、廟美,幽美的鄉村風景使游客心曠神怡。過路塘位于河婆之東南方,與揭西縣城相距約1.5公里。這里,蒼翠的山巒環抱著面積約20余畝,呈桑葉形的大池塘,有一排排古香古色而且富麗堂皇的建筑群,塘邊有一條通往坪上、大溪、錢坑等鄉鎮的大驛路,故名過路塘。踏入過路塘,一座巍峨雄偉的三山門映入眼簾,它高7米、寬20余米,門額上 書“好景門”,左右兩側門額上各書“-”、“遠矚”,中門左右有對聯曰:光射斗牛氣吞河岳,仰觀宇宙俯察古今。古建筑群……[詳細]
長美古村
  長美古村位于揭陽市榕城區漁湖鎮,古稱陽潮里,是袁姓聚居地。該村一馬平川,溪港交織,舟楫便利,“黃金水道”榕江南河繞村三面,蜿蜒東去,使其成為一座依水而生,枕水而居,靠水而棲的小半島。長美村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該村開基祖袁琛原籍浙江龍游,是史料可考的第一位入潮袁姓人士,袁琛乃北宋慶歷年間進士,曾任兵部尚書,因反對王安石的青苗法被貶為潮州刺史,元豐六年,袁琛獲赦,被召回京,袁琛推說年事已高,不復歸朝。后袁琛之子袁熙(宋元祐三年進士)率子孫遷此立籍。長美村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歷代共涌現出進士11人,舉人23人,監生35人,貢生30人,廩生1人,庠生57人,正二品及以下職官59人,是嶺南地區數一數二的文教名鄉。……[詳細]
大南山八國風情園
  八國風情園位于揭陽市大南山華僑管理區,由廣東大南山八國風情旅游度假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經營。八國風情園面積300畝,經過多年努力建成了泰國四面佛廣場、新加坡魚尾獅、緬甸玉女、瑞沁湖和大象樂園等人文景觀,以及觀光茶園、櫻花園和四季果園等自然景觀,配套了東南亞餐廳、越南茶苑和緬甸康怡園等接待服務設施,培育了具有一定市場知名度的“荔枝龍眼節”景區品牌活動,力求打造集觀光、游玩、餐飲于一體的特色文化生態旅游度假區。八國風情園于2014年被省農業廳、省旅游局聯合評定為“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門票門票13人民幣景點位置廣東省揭陽市大南山華僑管理區華南生態園……[詳細]
150、河婆塔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婆塔
  河婆塔,位于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西北郊橫江河畔。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塔建于清嘉慶年間(1805)。塔八角七層,(殘)高二十八米,全由青磚砌成。每層之間邊緣,由磚塊砌成花邊,精美脫俗。塔門北向上游,上石刻“清河砥柱”四大字。旁附刻“清嘉慶乙丑春月建。各層有門洞,洞頂分別嵌石刻書“千秋監”、“云路”、“天衢”、“東海”等。最高層有塔廊。塔頂原有一灰葫蘆,直刺青天。清末為雷擊毀,失去尖頂,上積塵土,生滿鳥榕,枝葉交錯,蒼翠茂密,現塔剎已修復。河婆古塔,是進入河婆盆地最先可見的古建筑物,與西南邊玉峰(又名大廟山)兩相輝映,同為河婆山城之標志。此塔乃鎮水塔,原建于河彎之東,三面環水。興建此塔,意圖緊水口,鎮水妖,以為“清河砥柱”。然因江流蜿蜒,如迥腸九曲,偶逢暴雨,古塔終淹于濁流之中。1970年,河婆將彎……[詳細]
南巖古寺
  南巖古寺座落于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南溪鎮登峰村飛鳳嶺,風光秀美而大氣。古寺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人文景觀豐富。古寺擁有規模、數量居全國之最的玉石佛像,享有“東方玉佛國”美譽。古寺拓建重修首任方丈,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三十一代傳人、五臺山靈鷲中峰大圓照寺監院大師釋海照妙空法師。2004年3月開始拓建重修,至目前,已完成大雄寶殿、萬佛塔等10多個工程項目。古寺整體建設規劃,將擴展飛鳳嶺全部山地及北面平野,總面積3000多畝。下一步有無極宮(念佛堂)、五方佛陀殿等20多個工程項目將要開展,歡迎各位高僧大德、各界有識之士蒞臨指導,出謀劃策,同締殊勝法緣!南巖古寺歷史悠久,眾所周知。然而究竟古寺建于何時,自古來流傳眾多說法,卻未有詳明的考證,似乎是一個深邃的謎語。隨著古寺拓建重修工程的進展,這一問題引起廣大善……[詳細]
丁日昌舊居(丁氏光祿公祠)
  丁日昌舊居也稱丁府、丁氏光祿公祠,位于榕城區元鼎路,是清代洋務運動代表性人物丁日昌所建。丁日昌祖籍豐順,歷任蘇松太道、江蘇巡撫、福建巡撫和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等職,晚年寓居揭陽榕城,為紀念其父“光祿公”,于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興建這座大型祠堂。整座建筑占地面積6100平方米,主體建筑坐北朝南,大門前原有主人官階顯赫象征的照壁、月池和旗桿夾。丁府正廳三進,正廳的兩旁左右各有兩條直巷護衛,每條直巷之內,又各有小院落四座,每座院落的木雕各有特色,爭奇斗勝。丁府的建筑格局,按潮汕人說法,叫“百鳥朝凰”,共有九十九間半屋室之多,所謂半間,指丁府內有一處地下室。丁日昌舊居是清代洋務派實干家丁日昌在全國唯一的舊居,建筑規模宏大,布局實用大方,木雕精美且極具地方特色,保持了潮汕地區傳統的建筑結構、材料和工……[詳細]
寶山湖旅游區
  寶山湖旅游區位于揭東區云路鎮,為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及全國優選旅游項目。寶山湖立足于潮汕文化宣傳及自然山水保護,致力創建集自然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接待、文化體驗及健康養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寶山湖總規劃面積約6.464平方公里,擬打造旅游綜合服務區、潮汕文化風情體驗區、福祿湖濱水休閑娛樂區、寶峰戶外探秘露營區、山林健康療養度假區等功能區。目前景區已建成有關樓、逃禪竹院、復古亭、知青林場、歲寒居、浮橋、恐龍園、許愿廊和登山游步道等景點。據景區負責人介紹,目前,景區正在加緊施工,進一步完善各景點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并力爭在2017年底前正式建成對外開放。景點位置揭陽市揭東區云路鎮云寶大道和寶山東路交接處……[詳細]
普寧藏蓮寺
  藏蓮寺,坐落于距普寧流沙市區8公里的大南山鎮灰寨村后的麒麟山谷中,創建于明朝隆慶4年(1571)距今已有430多年歷史。據史書記載:開創初期只石屋一間,構筑簡陋,開創者住于庵后獨角麒麟大石頭下的石洞。清同治年間,有一惠來縣嚴姓人氏住庵,擴建為石屋3間。民國初期,有商人陳竹頭,熱心善事,把庵改建為一廳二房,并定名為“藏蓮居士林”。最令人向往的是藏蓮寺慈悲娘娘正殿。據傳,古時候,麒麟山谷中有一百二十丘田,天生瑞蓮碧綠,每當蓮花盛開時,田中巨石上,每每浮現出觀音佛像。人們感念娘娘恩澤,遂在與大地連體的巨石上,雕塑大慈大悲觀自在圣像,藏蓮寺由此得名。藏蓮寺,歷經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如今,已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秀麗的風景區。在寬闊陽臺上,憑欄眺望,滴水觀音、半天娘娘、獨角麒麟、雙獅朝麒麟、飛天鱷魚等……[詳細]
騎樓街區
  榕城老城區的騎樓,主要集中在中山路、西馬路、韓祠路、打銅街等街區的兩側。據載上世紀的20年代始,上述的街區因拓寬或改造馬路,將其原來的建筑物,改建為現在的舊存騎樓。中山路位于老縣衙前,為南北走向,全長705米,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稱宣化街,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稱大街,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稱中山路。民國十五年以前,中山路寬4至5米,為石板間貝灰路面,兩側為平房建筑,1926年中山路擴建至十米,并蓋成瀝青路面,兩側民房被改建成2至3層的樓房,外觀為歐式騎樓建筑,形成獨具風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中山路自老衙前至南門路口并非筆直見底,而是呈彎曲狀,據說這是根據老縣衙的地理刻意而建,而且每段路程、每處彎口都含有堪輿之術。中山路騎樓式建筑與打銅街、西關路的騎樓建筑連成一線,總長約……[詳細]
南方梅園生態村
  南方梅園生態村,充滿潮汕文化氣息的休閑樂園,園內種滿梅子樹。生態村建設有度假酒店,生態公園,以及水上樂園等休閑設施。目前,潮汕前往南方梅園生態村,大都是去水上樂園戲水消暑。在水上樂園里,可以沖浪,游泳等,深受年輕男女的喜愛。門票30元景點位置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詳細]
惠來海濱度假村
  惠來海濱度假村有南港漁家、海景賓館、南港特產品商場;有浴場服務區,游艇服務區,休閑活動景區,露營燒烤區;度假村內有天然海濱浴場,寬廣無垠;媽祖石雕像,威儀端莊,鎮海安瀾,神光普照;大象雕像,體態雄姿;溪東古炮臺,坐鎮海邊;清山巖古庵輝煌雅致,殿內盡現道家特色;假山瀑布、小橋流水、亭臺通欄,曲徑幽林,鳥語花香;跨港拱橋,美若虹帶;海邊椰樹林立,榕樹成蔭,到處奇花異草,怪石磷峋;“蛙龜對唱”自然景觀,栩栩如生,海風吹拂,涼爽宜人,優美的自然景觀與風景名勝融為一體。惠來海濱度假村海景賓館,按國家涉外三星級酒店設計,裝修格調高雅,典雅華麗。采用目前世界較先進的賓館設備設施,消防、電訊、網絡、保安等系統配套齊全。有金碧輝煌的大堂、貴賓接待處、大堂吧、商務中心、美容中心。有商務套房、豪華套房、標準房間7……[詳細]
揭西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大鳥山)
  大北山是粵東名山(廣東省揭西縣),平均海拔700多米,最高峰海拔1100米,薄云輕繞,山巒蒼翠,水域眾多,原始森林茂密,擁有70多種稀有樹種,其中福建柏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大北山也是廣東省唯一種植大頭茶的地方。中文名大北山平均海拔700多米地址廣東省揭西縣原名大鳥山森林覆蓋率50%左右范圍約1平方公里這里還遺留著革命先烈古大存的足跡,革命博物館則記載了紅色革命的豐功偉績。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植樹造林,如今的知青宿舍,還保留著原來的面貌。……[詳細]
159、鎮江寺
鎮江寺
  廣東揭陽市惠來縣城西15公里隆江鎮市尾山龍溪東堤旁的鎮江古寺,創自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龍溪襟帶”為古代惠來八景之一,已修建一新,由趙樸初會長題匾,1989年1月10日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6月修復開光,1995年10月1日被批準登記開放,系惠來一處名勝。地址:揭陽市惠來縣200鄉道類型:寺廟……[詳細]
160、騰龍寺
騰龍寺
  位于玉滘鎮半洋村以北1公里處、背靠大脊嶺主峰,乃遠近聞名的千年古剎,始建于唐朝貞觀后期。1993年重修,該寺為四直巷四進式建筑結構,分為三山門,正座前后廳,藏經樓,大門頂端的橫匾上刻有“騰龍寺”三個大金字。門樓壁肚采用磨光花崗巖石建造或裝飾,配以石雕字畫,光潔照人。每扇門屋頂四角飛檐高翹,屋脊用瓷嵌泥塑造型裝飾,有“雙龍搶寶”、“天兵神將”等圖案,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正門廳建筑采用中軸廟堂式結構,紅楹綠檐琉璃瓦。整個寺廟保持唐代建筑風格,結合地方的藝術特色,顯得莊嚴華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夜色福利少妇专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 午夜宅男永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观看 | 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新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