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揭陽市旅游

揭陽市旅游景點介紹

  祜記祠堂位于榕城北環城路,年代為近代。2005年7月,揭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揭陽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二圣古廟位于榕城西窖西側,年代為明、清。2005年7月,揭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揭陽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盧侗夫人薛氏墓園(潮州八賢紀念館)位于黃岐山鳳內水庫北側,年代為宋代。2005年7月,揭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揭陽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詹墓及永思堂位于黃岐山中段南坡“黃龍出洞”、新河村,年代為宋代。2005年7月,揭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揭陽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稹墓位于黃岐山中段南坡“尖石仔”,年代為宋代。2005年7月,揭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揭陽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楊繪墓及祠堂位于榕城區仙橋錢崗山、槎橋村,年代為宋代。2005年7月,揭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揭陽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方人民銀行紀念館
  南方人民銀行紀念館位于揭西縣良田鄉下村。1949年4月,中共中央批復華南分局同意成立南方人民銀行。華南分局指派蔡馥生、趙元浩負責籌建南方人民銀行。6月下旬,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方方宣布任命蔡馥生為南方人民銀行總經理,趙元浩為副總經理。7月8日,南方人民銀行成立,總管理處設于揭陽縣河婆鎮(今揭西縣河婆街道),內部設印務局、發行部、業務部、會計處和秘書處。此時,潰敗的國民黨胡璉兵團從江西竄入廣東興寧、梅縣地區,逼近潮汕。華南分局決定,把設于河婆的南方人民銀行印鈔廠遷至良田鄉下村良文小學(今良田中心學校),對外稱“永泰印刷廠”。其間,印鈔廠共印制南方券成品3246萬張,合計面額1.09億元。南方人民銀行營業僅9個多月,在支援解放區建設、支持解放軍南下、穩定市場物價、促進生產、培養金融干部等方面作出……[詳細]
普寧縣革命委員會成立舊址(西祠堂、和祖祠)
  普寧縣革命委員會成立舊址(西祠堂、和祖祠)位于普寧市大南山街道錫坑村。在紅四軍進軍東江及東江革命委員會成立的聲勢影響下,1929年11月中旬,普寧縣農民代表大會在大南山錫坑村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有100多人,選舉產生普寧縣革命委員會。主席李崇三、副主席何石。會后普寧縣革命委員會在西祠堂辦公,延續到1930年下半年。秋收后,錫坑村成立分田委員會,提出“實現黨的土地綱領”、“沒收地主的土地歸農民分配”和“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口號,著手進行土地分配工作。西祠堂為貝灰三合土平房結構,硬山頂,四房一廳一天井。建筑占地面積25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250平方米。1961年10月,西祠堂被公布為普寧縣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重新核定為普寧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1月,被公布為普寧市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吳爺宮)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吳爺宮)位于普寧市大南山街道錫坑村。1927年底,中共普寧縣委在大南山成立后方委員會,由何石任主任,帶領一批干部在大南山區設立軍事訓練班、修械廠、醫療所和拘留所等機構。后方醫療所設在吳爺宮,治療八一南昌起義軍留下的傷病員及當地農軍傷員。1929年,后方醫療所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時任紅四師參謀長、后任師長的徐向前也曾在這里療傷。吳爺宮墻體均為石條壘筑,屋頂為瓦木結構,硬山頂。建筑占地面積18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300平方米。1985年2月,徐向前元帥為舊址手書“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1986年,普寧縣人民政府撥專款修繕,舊址內開設有紅二、四師斗爭史跡展覽,有陳列物品5件。1961年10月,紅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原紅軍野戰醫……[詳細]
中共普寧縣委成立舊址
  中共普寧縣委成立舊址(陳氏祖祠)位于普寧市洪陽鎮寶鏡院村。為發展農民運動,1927年11月初,中共東江特委派陳魁亞從海豐帶彭奕、陳宇任等中共黨員到普寧籌建縣委,中旬在寶鏡院陳氏祖祠成立中共普寧縣委員會,縣委機關也設在這里,縣委書記陳魁亞、組織部部長彭奕、宣傳部部長張清典、秘書方家悟,委員有何石、吳棣伍、翁時光等。縣委在各區設立特派員,在武裝隊伍、工農群眾中發展黨員,建立健全黨的各級組織機構,全縣9個區有8個區建立了區委會。在縣委領導下,全縣黨組織有了較快發展,農會也恢復活動,重建機構。各級農會開展抗租、抗稅、抗偵、抗債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斗爭。此外,1927年9月下旬至10月,八一南昌起義軍進入潮汕時,接收起義軍傷病員在陳氏祖祠療傷。陳氏祖祠為潮汕特色民間建筑,墻體為三合土夯筑,屋頂為瓦木結構……[詳細]
  揭陽縣青抗會、中共揭陽縣工作委員會舊址(啟蒙小學)位于榕城區中山街道店馬社區東橋巷23號。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在中共韓江工委的直接領導下,汕頭青年救亡同志會(簡稱“汕青救”)成立,揭陽籍青年鄭玲參加“汕青救”。隨后,黨組織派她回揭陽縣城開展抗日救亡工作。9月28日,揭陽縣青年救亡同志會(簡稱“揭青救”)成立大會在國民黨揭陽縣黨部禮堂舉行,大會選出鄭玲、姚木天、陳德智等7人為第一屆干事會執行委員。1938年1月28日,為了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青年抗日團體的合法地位,揭陽縣青年救亡同志會改稱為揭陽縣青年抗敵同志會(簡稱“揭青抗”),并選出第二屆干事會執行委員7名。之后,揭陽縣青抗會由韓祠街遷至啟蒙小學。1940年8月,揭陽縣青抗會……[詳細]
紅四師百嶺戰斗舊址
  紅四師百嶺戰斗舊址位于惠來縣東港鎮百嶺村。1927年12月13日,參加廣州起義的部分起義軍撤出廣州到達花縣,在花縣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師(后稱紅四師),全師1200多人,葉鏞任師長,袁裕任黨代表,唐維任黨委常委,王侃予任政治部主任。紅四師下轄第十、十一、十二等3個團,徐向前是第十團的黨代表(到海豐后任師參謀長),部隊改編后奔向海陸豐。1928年1月5日,紅四師到達海豐縣城;9日,紅四師第十一、十二兩個團由彭湃、葉鏞、徐向前、袁裕率領開赴陸豐,準備搗毀“白旗軍”的首要人物肖覺的老巢——惠來百嶺村。百嶺村位于惠來縣西南部,清朝中期傳教士曾在此傳播天主教,并建有教堂。教堂是“白旗軍”指揮巢穴,也是村制高點,四周建有圍墻,設有槍眼,挖有壕溝,防御能力較強,是敵匪在陸惠邊界的主要據點。為消滅“白旗……[詳細]
中共潮汕地委舊址(李氏祖祠)
  中共潮汕地委舊址(李氏祖祠)位于揭西縣南山鎮火炬村。1947年4月,廣東區黨委決定將潮汕特委改為潮汕地委。1947年6月下旬,潮汕特委在大北山粗坑村召開擴大會議,宣布廣東區黨委的決定,中共潮汕特委改為中共潮汕地委,書記曾廣,副書記劉向東,組織部部長吳堅,宣傳部部長吳健民。潮汕地委初駐粗坑村,后轉移到火炬村,設于火炬村李氏祖祠,并設有電臺,直接與上級黨組織聯系。李氏祖祠建于民國時期,坐西北向東南,面闊5間28.1米,二進深17.0米,硬山頂土木結構,建筑面積477.4平方米,1999年、2019年重修。現作為火炬村革命歷史展示點。……[詳細]
潮揭豐邊人民行政委員會舊址(廖氏宗祠)
  潮揭豐邊人民行政委員會舊址(廖氏宗祠)位于揭東區新亨鎮五房村五房小學,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保護面積2000平方米。1949年1月,潮揭豐邊人民行政委員會在揭東區新亨鎮五房村廖氏宗祠成立,潮揭豐邊縣委委員陳君霸任主任,縣委委員方思遠任副主任。下設秘書、財糧、文教等科。潮揭豐邊人民行政委員會舊址布展面積約300平方米,分前后廳,主要展線長約50米,上嵌展板,下設展柜,包括簡介照壁、歷史圖文、實物展柜等。展示潮揭豐邊縣委、潮揭豐邊人民行政委員會領導人民開展革命斗爭的歷程。1990年7月,廖氏宗祠被公布為揭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8月,被公布為揭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0月,潮揭豐邊人民行政委員會舊址被公布為揭東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1月,潮揭豐邊人民行政委員會舊址(含五房革命……[詳細]
潮揭豐邊革命烈士紀念碑
  潮揭豐邊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揭東區新亨鎮五房村寨龍山,占地面積約6800平方米,保護面積15000平方米。五房山位于揭東區新亨鎮,地處潮(安)、揭(陽)、豐(順)三縣交界處,是連接韓江東西兩岸的山地,東接鳳凰山、西巖山,西及西北接豐順八鄉山,南趨揭陽平原,地理位置險要。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房山一直是中共揭陽地方組織的重要根據地。古大存、盧篤茂、林美南等同志都曾在那里開展革命斗爭。1928年,揭陽縣委巡視員盧篤茂在五房山開展游擊活動,古大存在五房山會見盧篤茂,共同商量開展與敵斗爭。1929年夏初,古大存率紅軍四十六團駐扎五房山,部署圍攻新亨警察署。1945年春,潮揭豐邊特派員鐘聲聯系一批黨員深入五房山開展革命活動,整編150人成立小北山抗日游擊隊。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潮揭豐邊縣委較長時間在五房山……[詳細]
中共潮普惠縣委舊址(朝住祠)
  中共潮普惠縣委舊址(朝住祠)位于惠來縣惠城鎮上林樟村。1928年2月至3月,彭湃等率領紅四師、紅二師及潮普惠三縣獨立團、各地赤衛隊和農民在惠來發起總暴-動-,先后攻下葵潭、隆江和惠城,并成立惠來縣蘇維埃政府。3月27日,中共東江特委機關從海陸豐轉移到惠來與彭湃會合。隨后彭湃帶領東江特委、惠來縣委、惠來縣蘇維埃政府及紅軍進駐林樟村。彭湃住在上林樟村朝住祠,在此辦公并召開各種會議。當時的醫療站、財政部、印刷廠等機構均設于村后石洞內。1930年11月,中共閩粵贛邊特委決定潮、普、惠三縣合并,成立中共潮普惠縣委和潮普惠縣蘇維埃政府。縣委機關初設于潮陽大陂村,后轉駐到上林樟村附近的大坪山石洞。不久縣委機關駐進朝住祠。縣委將潮陽劃為潮城、玉峽、貴嶼三區;將普寧劃為普城、大壩、流沙三區;將惠來劃為惠城、靖……[詳細]
17、花古巖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花古巖位于普寧市普僑鎮后寮村,年代為清乾隆7年。類別為古建筑。花古巖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周各至自墻外滴水劃定為保護范圍。具體界線以圖示坐標為準。面積約545.1平方米。……[詳細]
林氏昌平祠
  林氏昌平祠位于普寧市池尾街道上寮村,年代為近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林氏昌平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前至花圃邊外,后至后墻滴水,兩側各至墻外滴水劃定為保護范圍。具體界線以圖示坐標為準。面積約4041.9平方米。……[詳細]
張氏宗祠報本堂
  張氏宗祠報本堂位于普寧市燎原街道泥溝村南門寨內,年代為清朝。類別為清朝。張氏宗祠報本堂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前至照壁,后至后墻滴水,兩側各至墻外滴水劃定為保護范圍。具體界線以圖示坐標為準。面積約365.3平方米。……[詳細]
方氏宗祠
  方氏宗祠位于普寧市奉先堂洪陽鎮南村南門街內,年代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類別為古建筑。方氏宗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前至照壁,后至后墻滴水,兩側各至墻外滴水劃定為保護范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依依成人影院久久久午夜 | 一级A中文字幕免费 |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 三级乱子国语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地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