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仁墓群位于和龍市頭道鎮長仁村,年代為唐(渤海),類別為古遺址。2024年2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長仁墓群為吉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保護標志牌為準,向。建設控制地帶:北。……[詳細] |
![]() | 漁浪村抗日根據地位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西城鎮臥龍村漁浪屯,年代為1932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4年2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漁浪村抗日根據地為吉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公路北,北至村內的水泥排水溝,西、南兩側以十三勇士紀念碑為基準向外10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公路北,北至村內……[詳細] |
![]() | 藥水洞抗日紀念地位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頭道鎮龍門村人參場屯,年代為1930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4年2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藥水洞抗日紀念地為吉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南至水泥路北,其他方向為紀念地水泥地基范圍。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屯西村路西,南至水泥路北,西至紀念碑群地基西側,北……[詳細] |
![]() | 類型:綜合類博物館隸屬關系:和龍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創建時間:1997年所在位置:和龍市譽文街31號面積:建筑面積700平方米。歷史沿革:1997年7月,和龍市博物館成立,隸書與和龍市文化局。參觀指南和龍市譽文街31號乘車線路:公交車7路郵編:133500電話:0433-4269779(辦公室)電子郵箱:hlbwg@1……[詳細] |
![]() | 獐項墓群位于延邊州和龍市西城鎮獐項村,類別為古墓葬,時代為唐(渤海)。獐項墓群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和龍大洞舊石器時代遺址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崇善鎮大洞村。遺址在中國長白山東麓地區,中國與朝鮮兩國界河圖們江上游的左岸,正處于圖們江與其支流紅旗河交匯處的平緩玄武巖臺地上,西距長白山天池約80千米,北距和龍市約40千米。2007年9月在野外調研中發現了該遺址。遺址位于圖們江右岸的三級階地上,遺物分布面積達10……[詳細] |
![]() | 長仁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和龍市頭道鎮長仁村年代:遼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遺址位于和龍市頭道鎮長仁村北約1.5公里的孟山溝平地上,遺址東400米有龍門通往十里坪的公路,北依孟山溝河。遺址現已辟為耕地,地表散布較多的磚、瓦、瓦當、陶片等,在遺址中部有東西長41米、……[詳細] |
![]() | 東古城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和龍市東城鄉年代:渤海?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此古城坐落在平崗平原東端的本市東城鎮興城村。此城沒存有文獻記載,據調查質料,城址建筑于金代(公元1115-1234年)。呈方形,東西各長525米,南北墻各長515米,方位10度。城墻系黃土夯筑,……[詳細] |
![]() | 虛來城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和龍市八家子鎮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虛來城位于和龍市八家子鎮東北約5公里的河南屯西南處,虛來城沒有文獻記載。古城早年辟為耕地。據調查,古城修筑于渤海國(公元698-926年)時期。虛來城呈長方形,城垣以土夯筑,周長約5華里。外城中部略偏南處……[詳細] |
![]() | 楊木頂子山城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五批 1999.2.26地址:和龍市龍水鎮石國村年代:渤海(公元698-926年)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山城修建在和龍市頭道鎮石國水庫東南10華里,楊木頂子溝的山頂部,當地俗稱土城溝。其西南是陡峻的小嶺,北依幽深的峽谷。城址略呈不規則的橢圓形。周長2680米,墻……[詳細] |
![]() | 車廠子抗日游擊根據地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二批 1981.4.20地址:和龍市臥龍鄉和安村年代:1934-1935年類別: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車廠子抗日游擊根據地位于古洞河上游的河谷岔地,和龍、安圖交界處,今屬和龍市臥龍鄉和安村。主要遺址有: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部和團部遺址、兵工……[詳細] |
![]() | 吉林和龍泉水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西南部,公園屬吉林省和龍林業局廣坪林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28o38′20″-128o47′11″,北緯42o01′03″- 42o06′56″,占地4791.4公頃,分為五個功能區,分別為保育區4172 公頃、恢復重建區248.8公頃、宣教展示區172公頃、合……[詳細] |
![]() | 和龍圖們江流域紅旗河水利風景區位于吉林省和龍市,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紅旗河發源于和龍市甑峰嶺南麓,向東流經和龍市的龍城、崇善等村鎮,沿途接納大馬鹿溝河、小馬鹿溝河,于崇善鎮古城里附近注入圖們江,總長65.8公里。紅旗河發源于和龍市甑峰嶺南麓,向東流經和龍市的龍城、崇善等村鎮,沿途接納大馬鹿溝河、小馬鹿溝河,于崇善鎮古城……[詳細] |
![]() | 和龍市龍門湖水利風景區AAA ![]() 和龍市龍門湖水利風景區位于我國吉林省,是以亞東水庫為主要依托而建,是國家水利風景區。景區總體用地范圍100平方公里,景區內水域遼闊,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山谷蜿蜒曲折,眺望山巒,恰似臥龍纏繞,是“山幽、水青、林秀、魚香”的特色景區。亞東水庫景區位于和龍市頭道鎮龍門村西南。集水面積304平方公里,設計水位376米,總庫容4……[詳細] |
![]() | 石人溝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和龍市龍城鎮石人溝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遺址位于和龍市龍城鄉石人溝村西山坡上。2005年8月20日-9月10日,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所對石人溝舊石器遺址進行了試掘工作。主要是對石人溝舊石器遺址及其周圍主要地形、地貌進行了科學測繪,采集……[詳細] |
![]() | 龍頭山古墓群位于吉林省和龍縣的龍頭山上。墓群所在地的范圍,東西長500多米,南北長400米,地面有12個封土堆。較大的一座墓前立有兩塊大石柱,南面的平地上有建筑基址。已發掘的一座是渤海國第三代王大欽茂的第四個女兒貞孝公主的墓葬。建于八世紀的末葉,原來的地面上有磚塔,現已塌毀不存,只留下墓室。最珍貴的資料是墓中繪有12個……[詳細] |
![]() | 邊墻是指西起和龍縣土山鄉,向東綿亙150余公里,終止于龍井市長安鎮雞林山的防御性墻垣。當地稱“長城”、“邊墻”、“邊壕”等。邊墻跨越和龍縣、龍并市和延吉市的9個鄉鎮。邊墻起點在和龍縣土山鄉東山村二道溝的山坡,這里東北距西古城(渤海中京顯德府)約2.5公里。南崗山脈與英額嶺山脈在邊墻起點南稍偏西約35公里處交匯。這一帶山……[詳細] |
![]() | 崇善山水景區位于和龍縣南部崇善鎮的邊境地帶,這里的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高達98%,大氣、地面水、土壤等環境質量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清新的空氣、幽雅的環境、潔凈的水土,為開展生態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延吉崇善山水景區屬于長白山東麓,其植被屬典型的長白山植物垂直體系。優越的森林生態環境,為這里的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詳細] |
![]() | 渤海中京城遺址位于中國東北部吉林省的和龍市,它是中國唐代渤海國(公元698~926年)的都城遺址。渤海中京城遺址的平面呈長方形,分為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城市規劃仿照了唐代長安城的布局。外城長約720米,寬約630米。內城周長約2000米,城內又分隔為南、北兩城,沿中軸線發現有3處宮殿遺址。外城辟有南、北兩門,城外有護城河……[詳細] |
![]() | 聚龍泉位于長白山北坡,大約距長白瀑布900米的地方,在10Cm平方米的地域,有30多眼泉水噴涌而出,經科學工作者測定,水溫最高可達82℃。這里,不論冬夏,總是熱氣蒸騰,霧氣繚繞,特別是嚴寒的冬季,在皚皚白雪的襯托下,溫泉更是云遮霧障,猶如神秘的仙境。溫泉附近長年沉淀下來的礦物質,有紅、褚、黃、青、綠等等顏色,好似美麗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