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吉林省 > 四平市 > 伊通滿族自治縣旅游

伊通滿族自治縣旅游景點

伊通滿族博物館
   伊通滿族博物館是一所展示滿族歷史和民俗文化的博物館。其前身為1987年創建的伊通滿族民俗館,2002年再建為伊通滿族博物館。2008年,被中國民族博物館確定為中國民族博物館·伊通滿族分館。國家4A級旅游景點。伊通滿族博物館新館設六個展廳(2000平方米),展示內容分別為滿族源流、生產、生活、文化、禮儀、信仰和古今伊通七個部分。本館主要以滿族傳世文物為主,附以圖片、圖表以及模型。文物展示陳列采用大通柜、封閉式。以燈光照明,展廳設有通風防潮、避光防盜、消防保安各項設施。縣滿族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已得到社會各界群眾的好評,得到專家學者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認為伊通滿族博物館是館藏滿族文物種類之全、文……[詳細]
大孤山風景區
   大孤山為伊通火山群之首,是最高大的一座。滿語名為“阿勒坦額墨勒”,意為金色的馬鞍子。山有四峰,姿態各異,遠在數十里外即可望見。山上綠樹成蔭,山谷綠蔭如毯,風景怡人。大孤山坐落在伊通。這里山巒疊嶂,澗溪成網,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交相輝映,花草植被與珍禽異獸聲色和合,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孤山素以伊通“七星山”之首而享譽國內外。“浸出式”火山機制形成了大量形狀復雜,粗細各異的玄武巖柱狀節理,構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獨特火山風光。“塔林、石屋、天梯、神椅”等景觀巧奪天工;四座山峰姿態迥然。有的若“金龜望日”,有的若“巨象臥地”,恰似一幅壯美俏麗的風景畫,讓人流連忘返。十幾年來,這里云集國內外地質學者考察光……[詳細]
牧情谷旅游風景區
   牧情谷旅游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位于伊通滿族自治縣東南8公里,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三面環山,一灣碧水,風景秀麗,以獨特而富有神秘色彩的薩滿文化為核心,集北方民俗文化、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餐飲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高品位的旅游風景區。是吉林省和多家高等院校確定的薩滿學術研究基地。整個風景區由九情園和七彩谷構成。九情園分為風情薩滿園、怡情植物園、雅情書畫園、溫情野營園、詩情白樺園、幽情鳥語園、熱情嬉水園、閑情垂釣園和縱情狩獵園;七彩谷分為鴛鴦谷、黃花谷、神秘谷、逍遙谷、聰靈谷、天籟谷、心愿谷。整個牧情谷里山環水繞,鳥語花香,景致怡人。每到春、夏、秋三季,奇花盛開、果蔬蔥榮、色彩繽紛,令……[詳細]
伊通南山旅游風景區
   現為國家3A級景區的南山旅游風景區,是1997由吉林省同泰礦冶公司投資興建的,位于縣城南6公里處伊通鎮二道嶺子村,占地面積18平方公里,主要經營旅游開發、旅游服務、生態觀光、農作物種植等。景區主要景點有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的四進保雍寺、三進式漢白玉石牌坊、二龍戲珠影壁山門、萬佛塔、滿族傳統民居春來和秋實小苑、漢白玉玉帶橋、水榭餐廳、玫瑰園、雕梁彩繪回廊水榭、琴湖等。景區內群山疊嶂,森林茂盛,環境優美。有人工林140公頃,天然林120公頃,人工退耕還林克隆梨木50000多株。林中蘊藏有榛、橡、山核桃、山里紅、松茸、白蘑等山珍美味,森林里棲息著松鼠、喜鵲等可供游人觀賞的多種動物。整個景區空氣清……[詳細]
壽山湖風景區
   壽山,曾是康熙皇帝封名。據史料記載:“壽山”即查拉芬阿林(滿語)。查拉芬是“壽”的意思,阿林是“山”的意思。康熙二十年,圣祖仁皇帝東巡祭拜完畢,返回途中,駐在此地,當地百姓為皇帝舉行“萬壽圣節”,因此賜名此山為“壽山”。當時山下有一水塘,水塘清澈透明,壽山湖是伊通河最大的源頭,由南向北流經全鎮。伊通河為當地百姓提供了充足的水力資源,灌溉了萬畝良田,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壽山水庫建于1958年,擴建于1966年,在壽山腳下攔截伊通河,是伊通河上游干流上的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的中型水庫。2002年進行除險加固,投資1210萬元,庫容達到2530萬立方米,大壩全長1080米,頂寬5米,……[詳細]
報國普樂寺
   報國普樂寺位于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鎮內,在秀麗的七星山環抱中,殿堂雄偉,佛像生動,是一座莊嚴輝煌的佛教道場。此寺由劉秀真居士于1993年8月倡建,仿照浙江普陀山普濟寺的格局修建,廣大信眾在沒有機械設備、沒有完整圖紙的情況下,艱苦、頑強地奮斗,歷時五年,于1997年農歷九月十三日舉行開光大典。寺院面積六千平方米,山門、圓慧寶殿、圓通寶殿、三圣殿是主體建筑。三圣殿上層是藏經樓,兩側是普門殿、地藏殿;圓通寶殿左右有文殊殿、普賢殿。此外還有眼光菩薩、0堂、功德堂、藥師殿、祖師殿、鐘樓、鼓樓、念佛堂、僧舍、齋堂等。圓通寶殿約五層樓高,占地五百平方米,可同時容五百人拜佛。殿內供奉毗廬遮那佛、觀世音菩薩……[詳細]
伊通火山群
   吉林伊通火山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83年10月,1985年12月晉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而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所罕見的伊通火山群,位于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長春市郊區、公主嶺市與四平市境內。由新生代第三紀漸新世至上新世形成的十六座火山穹丘組成。距今約有3380萬年-860萬年,分布區域達640余平方公里,保護區總面積764.8ha,地理座標東經124°50′至125°22′,北緯43°14′至43°35′。該火山群是屬自然地質遺跡類自然保護區,以緩慢的“擠牙膏”式即“侵出”為特征形成的熔巖穹丘,被國內外專家、學者確認為“伊通型”而獨步世界的火山之林。火山穹丘……[詳細]
五臺子山城
   五臺子山城山城位于伊通滿族自治縣景臺鎮五臺子村東南約300米的城子山頂部,當地人稱其為“城子”。山城依山勢筑城,平面近方形。環溝式城垣(即在壕溝兩側堆土筑墻),面積約2.5萬平方米,順山脊辟一西門。城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偏東有一高約2米的近方形平臺,為城內制高點。城址保存完好,環溝、城垣清晰可見,其始建年代較早,相當于西周末至春秋。是一處極為難得的青銅時代城址,是吉林省目前見到最早的城址,對研究大黑山西麓、東遼河上游青銅文化類型、分布格局及歷史編年有重要價值。該山城的發現把吉林省土著人修建的古城歷史向前推進了數百年,對研究吉林省大黑山西麓、東遼河上游青銅文化類型、分布格局及歷史編年有重大……[詳細]
東河北遺址
   東河北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伊通縣景臺鎮時代:新石器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東河北遺址,年代: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面積較大,地表遺物豐富。遺物相對集中分布在山南坡及山頂附近。遺物有陶器殘片和石器。石器中打制和磨制器均見,以磨制器居多。遺址所見陶器殘片均為夾有細小砂粒的砂質陶,手制,器壁薄而勻,表面均經打磨或磨光。特別是有4件施紋陶片:陶片上所壓印的之字紋飾最早可達七千年左右。……[詳細]
吉興屯遺址
   吉興屯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四批 1987.10.20地址:伊通縣二道鎮吉興村年代:青銅時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吉興屯遺址是一處較有代表的年代:青銅時代遺址。該遺址此遺址范圍大、遺物豐富、文化特征明顯。各類遺物集中在南部向陽坡上。主要遺物是石器和陶片。石器多為磨制而成,少量為打制。陶器有豆、罐、壺、鬲、鼎、碗、缽等。陶質均雜有較大沙粒,手制,器表經打磨,以素面為主。部分豆柄,壺口和罐形器耳上有戳點紋。……[詳細]
羊草溝遺址
   羊草溝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五批 1999.2.26地址:伊通縣伊丹鎮東升村年代:新石器至青銅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羊草溝遺址為年代:新石器時代與年代:青銅時代遺物并存的遺址。遺址附近散布有紅燒土、草木灰、夾砂陶片和壓印“之”字紋沙質陶片等遺物。1991-1992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大規模考古發掘,清理了年代:新石器時代圓形房址兩座、年代:青銅時代圓角方形房址一座。……[詳細]
城合店城址
   城合店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伊通縣新興鄉遠大村年代:金代類別:古城址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城合店金代古城址位于一西北高、東南低的坡崗上。古城略呈菱形,現西南和東北兩角樓保存完好,墻上皆有馬面。城內遺物分布零星,僅中間一處略高于四周地表的小土崗上較為密集。所見遺物有泥質紅陶片、青磚、布紋瓦、瓦當殘片、白釉瓷碗口沿、白釉上有灰藍色花紋裝飾的瓷器殘片等。……[詳細]
大營城子古城
   大營城子古城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伊通縣大孤山鎮大營城子村年代:金代類別:古城址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大營城子古城為金代古城,城址略呈長方形,遺物有磚瓦及陶瓷殘片。磚、瓦皆灰色,瓦的腹內有布紋。陶片有泥質灰陶、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等。皆輪制,多素面,僅見附加堆紋,有的上有雞冠狀耳飾。瓷器皆施白釉,釉色泛黃,器形有碗、罐等。另還見有醬色釉陶及遼三彩的殘片。……[詳細]
城子村城址
   城子村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伊通縣三道鄉城子村年代:金代類別:古城址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城子村金代古城址,位于一塊崗地上。古城呈長方形,整個墻體保存較完好。四隅設有角樓,不見馬面和甕城,墻外清晰可見護城河遺跡。古城內都已辟為耕地,且有許多住戶,城中央有一略高于四周的地方,似為當年之建筑址。城內遺物分布零星,有青磚、布紋瓦、陶瓷殘片等。……[詳細]
伊通河
   伊通河,古時稱一禿河,易屯河、伊敦河,都是滿語音譯,意思是“洪大、洶涌”。它的源頭在伊通縣最南端的河源鎮青頂山北麓。伊通河是飲馬河的最大支流,也是流經長春地區的大河。流經長春地區、德惠市,在農安縣靠山鎮東注入飲馬河。全長342.5公里,流域面積8440平方公里。長春境內河長286.9公里(其中長春市區23公里),流域面積5412.9平方公里。伊通河對長春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由于水文狀況發生變化,現已失去了航運作用。……[詳細]
三道清真寺
   三道清真寺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伊通縣三道鄉年代:清代類別:古建筑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始建于1644年,即吉林省回民大批大批遷入之時。初為草房,后經多次修繕規模不斷擴大。現有大殿、講堂、食堂三部分,均磚木結構,頂覆灰瓦,上有獸面瓦當及繪有各種浮雕花紋的勾滴。此寺經370余年香火不斷,是回民在此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詳細]
前城子城址
   前城子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伊通縣新興鄉前城子村年代:金代類別:古城址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前城子城址為金代城址,古城基本呈正方形,每邊長450米,周長1800米左右,城墻夯土筑成。城內遺物在南部較為密集,北部非常稀少,所見遺物有青磚、布紋瓦、溝滴、陶瓷殘片、草木灰等。……[詳細]
杏山遺址
   杏山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伊通縣景臺鎮杏山村青銅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伊通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杏山遺址為年代:青銅時代一處大型村落遺址。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遺址范圍大,遺物豐富并相對集中,具有一定的保護和發掘價值。……[詳細]
環碧山莊
   環碧山莊位于伊通東北部的新興鄉閆家村,距縣城近70華里,占地50公頃,由長春市退休職工張玉玲女士于1999年6月投資興建。現已累計投入600多萬元。該農莊以秀麗的田園自然風光為依托,以特有的農家餐飲為特色風格,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完成休閑木屋、洗浴、果園、垂釣、跑馬場等項目,是人們休閑的理想去處。……[詳細]
阿木巴克圍場
   伊通縣城南15公里的西葦鎮境內,早在380年前,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樹木繁茂,山林中聚集著大量的狼、紫貂、黑熊、山狍、狐貍和東北虎等動物。這座天然動物園就是著名的盛京圍場之一的阿木巴克圍場。……[詳細]
全部伊通滿族自治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五月婷婷第四色国产 | 亚洲最大色区在线电影 | 亚洲免费VA不卡在线播放 |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青青青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