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旅游景點介紹

  上莞革命烈士陵園位于上莞鎮新南村彭屋崗。20世紀50年代在學堂崗建造了烈士碑,因四周被建民宅,1991年遷于現址建了一座紀念碑,2002年擴建為革命烈士陵園,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園內建有革命烈士紀念亭、休息長廊各一座,兩面題詞墻有任仲夷、林若、梁威林、鄭群等20多位老領導的題詞。園內外建有20多個形狀不同的花壇,……[詳細]
  曲龍支部舊址位于東源縣康禾鎮曲龍村。1925年冬,在海豐農-動的影響下,由鐘子懷、劉西琴等發動組織了河源縣的第一個農民協會“蘇維埃曲龍農民協會”,會長由賴民擔任,會址就設在這座房屋中,從此東源縣的農-動在黨的領導下蓬勃發展起來,不到一年時間,在全縣就組織了24個農會,會員2400多人。1927年冬,建立河源縣第一個中共……[詳細]
  中共東江后方特別委員會(簡稱后東特委)、《星火報》舊址位于東源縣黃村鎮永新文秀塘。1941年2月,經省委批準,在龍川縣水貝成立了中共東江后方特別委員會,特委書記梁威林,組織部長張直心,宣傳部長饒璜湘,青年部長李漢興(張日和),婦女書記李靜芬(后徐英),直屬粵北省委領導,轄紫金、五華、龍川、河源、和平、連平、新豐等縣和興……[詳細]
  中共九連地委及粵贛邊支隊司令部舊址位于東源縣上莞鎮新南村六角樓。1947年2月,中共九連地區工作委員會(簡稱九連工委)在香港成立,嚴尚民任書記,同年3月,嚴尚民等九連工委成員進入九連地區,領導恢復武裝斗爭。1948年6月,中共粵贛湘邊臨委派黃松堅、梁威林到船塘,在白竹坑召開九連工委擴大會議,會議作出五項決議,將九連地區……[詳細]
  塘耙屋——龍川第一個農會舊址位于龍川縣黃布鎮歐江村塘耙屋。1924年7月3日,第一屆廣州農-動講習所開學,來自龍川黃布的黃超凡參加講習所學習。畢業后,黃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后受組織派遣回家鄉開展農-動。同年9月,黃超凡在家鄉歐江塘耙屋建立龍川第一個農民協會組織,開龍川農-動之先河。因農會設在塘耙屋,固稱“塘……[詳細]
  中共龍川特別支部、縣農民協會舊址位于龍川縣佗城鎮百歲街戴家祠。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1925年10月隨第二次東征回鄉的共產黨人黃覺群、曾培霖等,國民黨人張重耳等10多人,奉命留駐龍川縣城。黃覺群、張重耳以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特派員身份,從事領導與開展龍川國民革命運動。隨東征軍返鄉的還有曾在法國勤工儉學時“與周恩來同學很知己”……[詳細]
  龍川縣農民講習所舊址位于龍川縣佗城鎮百歲街鄭、葉家祠。在廣州農講所的影響下,1927年1月,廣州農講所第五屆學員黃自強,在龍川鄭家祠堂創辦縣農-動講習所,國民黨縣長羅俊超兼任班主任,黃為副班主任具體負責班務。龍川農講所仿效廣州農-動講習所的辦學宗旨與具體做法,舉辦農運訓練班,招收學員100余名。學員一半來自龍川各區鄉選……[詳細]
  龍川縣第十區農協會舊址位于龍川縣車田鎮華光廟。1925年龍川特支成立后,積極推動開展農-動。是年12月,農-動基礎較好的第一區(縣城)、第三區(鶴市)、第十區(車田)相繼成立農民協會。十區農協會在車田的華光廟成立,巫亞海任協會主席,委員有:鄧鴻芹、彭赤霞、鄧湘屏、鄧巨青、彭思強、陳珍甫、陳欣如、彭永齡、陳桂林、鄧亞林等……[詳細]
  中共五(華)興(寧)龍(川)臨委舊址位于龍川縣霍山風景區大乙巖。1928年春,五華、興寧、龍川的中共組織,執行東江特委指示,組織舉行了“年關暴-動-”。3月27日興寧黨組織的劉光夏、藍勝青率廣東工農革命軍第十二團進攻下堡民團失利后,經葉塘并得龍川鐵場橋頭一帶農民的支援,退守霍山。與此同時,五華及龍川鶴市暴-動-失敗后的……[詳細]
  中共龍川縣委舊址位于龍川縣回龍鎮園田村袁高榕屋。鶴市暴-動-失敗后,龍川特支和縣蘇維埃政府領導人,遭到瘋狂的圍捕殺害。生還者均被懸紅追捕,被迫背井離鄉外出謀生,龍川的革命斗爭活動逐漸由川南地區向川中、川北轉移。為適應新的革命斗爭形勢,1929年1月,東江特委決定在大塘肚成立中共龍川縣臨時委員會和龍川縣臨時革命委員會,以……[詳細]
  中共赤(崗)龍(母)鐵(場)區委舊址位于龍川縣田心鎮東友村小東坑下圍。舊址建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進四橫一圍龍,正屋上五下五布局,總占地建筑面積1875平方米。1929年春,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在回龍大塘肚成立,同時設立赤龍鐵,龍(縣城)老(。Q(市),崗(羅崗)馬(石馬)坪(大坪),羅(羅。S(陂)區等4……[詳細]
  龍川重建黨后的第一次全縣黨代會舊址位于龍川縣老隆鎮讀書壩余進文屋。1938年12月下旬,廣東省委常委、軍委書記尹林平抵老隆指導工作,尹在聽取縣臨工委組織部長李健行的龍川工作匯報后,在蓮塘小學主持召開縣臨工委會議,傳達廣東省委指示,將縣臨工委改為縣委,李健行任縣委書記。次年2月間,李代表龍川縣委參加在紫金古竹舉行的東江黨……[詳細]
  中共粵北省委、后東特委地下交通聯絡站舊址位于龍川縣老隆鎮水貝村下圍文昌閣。1938年10月,日軍占領廣州,廣東省委機關遷址韶關(1940年11月撤銷省委、設立中共粵北省委和粵南省委)。為加強對龍川地方黨的領導,省委派李建行、張鳳樓抵老隆工作,同時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同年11月下旬,省委宣傳部長饒彰風抵老隆傳達省委指示,指……[詳細]
  龍川縣青年抗日先鋒隊總隊舊址位于龍川縣佗城中心小學。1938年底,劉汝深率“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東江區隊”抵老隆開展抗日宣傳工作。在龍川縣黨組織和抗日東江區隊的宣傳發動下,龍川抗日救亡保家衛國的熱忱日漸高漲,建立了許多抗日救亡機構與團體,如龍川縣抗敵后援會、龍川縣民眾抗日戰時動員委員會及其政工隊、龍川抗日自衛團等,各區、……[詳細]
  龍川黨組織學習班與交通站舊址位于龍川縣老隆鎮澗洞村瓦口碉樓。1941年2月,后東特委在龍川縣老隆鎮成立。為貫徹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后東特委依據東江抗日后方國統區的實際情況,率先在龍川為各縣黨組織骨干舉辦各級各類學習訓練班,以增強黨員的組織紀律性,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開展秘密工作的能力。自1941年6月至1942年2月,在后……[詳細]
  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二支隊司令部舊址位于龍川縣老隆鎮水貝大洋樓。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軍級)成立。1月17日,原粵贛邊支隊改編為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二支隊。5月14日,東二支隊在邊縱領導下解放老隆后,支隊司令部曾一度遷駐水貝大洋樓,以大洋樓作為首腦機關,指揮圍殲龍川北部殘敵以及部署龍母戰斗等。其間,邊……[詳細]
  鶴市武裝暴-動-舊址位于龍川縣鶴市鎮街道。1928年春,龍川縣蘇維埃政府和“東江工農革命軍第一軍”成立后,為配合東江地區“年關暴-動-”計劃,決定于3月上旬進軍鶴市,舉行首次武裝暴-動-。9日晚,工農革命軍編隊400多人在坪田分水坳誓師出發,黎明前抵鶴市墟鎮附近埋伏。凌晨5時,工農革命軍總指揮黃克下達進攻令。農軍乘夜色……[詳細]
  五(華)興(寧)龍(川)縣蘇維埃政府兵工廠舊址位于龍川縣回龍鎮大塘肚村。舊址原為一打鐵鋪,面寬8米,建筑面積64平方米。坐東向西,建于清代,灰沙夯墻基土磚墻體,灰瓦屋面,土泥地面。內有金字架屋架,西南角有一小房間。1929年春,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在大塘肚成立,為適應革命斗爭需要,五、興、龍縣蘇維埃在該鐵鋪設……[詳細]
  茶活蘇區反“七縣會剿”戰斗遺址位于龍川縣上坪鎮茶活村。1932年8月,廣東軍閥陳濟棠令一主力團,會同龍川、興寧、五華、平遠、尋烏、定南、和平等七縣的地方武裝共五千余人,配以多門火炮瘋狂“圍剿”五興龍蘇區上貝浮聯區鐵龍沙坪鄉蘇維埃政府(即茶活蘇區)。上貝浮聯區蘇維埃政府區長黃清鼎和鐵龍沙坪鄉蘇維埃政府主席黃正卿,率蘇區軍……[詳細]
  古柏犧牲地遺址位于龍川縣上坪鎮土紙廠。中央蘇區紅軍長征后,黨中央指示閩粵贛邊堅持開展游擊武裝斗爭。1935年2月下旬,中央蘇區留下堅持斗爭的原蘇區中央局秘書長古柏,以粵贛邊區游擊司令的身份來到龍川上坪青化鴛鴦坑土紙廠,召集龍川、興寧邊境的20多名蘇區干部開會,傳達上級指示精神(一說傳達遵義會議精神),并設法與東江地區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性色精品一区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婷婷在线视频 | 亚洲专区欧美日韩 | 日韩精品旡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成人动漫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