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旅游景點介紹

  儒步村抗日先鋒隊舊址——陶口店位于東源縣葉潭鎮儒步村。1938年,由中共廣東省委組織和領導的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簡稱“抗先隊”)。東江區隊60多人,在隊長譚家駒,副隊長林耀族、劉汝琛率領下,于1939年3月到達河源城,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抗先隊”到河源城后,派黃若潮、吳逸民、李光中、陳伯昌、黃可夫等到黃村、葉潭等地開展……[詳細]
  東江華僑回鄉抗日服務團船塘老圍活動舊址位于東源縣船塘鎮老圍村。1939年1月,東江華僑回鄉抗日服務團(簡稱“東團”)在惠陽淡水成立,團長葉鋒、副團長劉宣。“東團”第五分團(即河源團)30多人,在分團長朱公拔、副團長鄒清容帶領下,于1939年3月來到河源城,先住在上城江家祠堂,當年夏遷到太平路1號和“廣東抗先”合署辦公。……[詳細]
  國共產黨河源縣委員會成立舊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葉潭村麥畬排和合屋。1940年6月,根據中共東江特委指示,正式成立中共河源縣委員會,書記黃慈寬,組織部長張華基,宣傳部長蔡子培,青年部長歐陽源,--部長丘國章,婦女部長關綺清。縣委所在地就設在麥畬村中,屬中共龍川中心縣委領導,下轄能溪區委、藍溪區委和崇伊中學支部。該舊址原是麥……[詳細]
  中國共產黨河源縣委員會舊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儒步村村委會。1940年6月,中共河源縣委在葉潭麥畬和合屋成立后,于1940年9月至1941年8月遷至現舊址進行辦公。該舊址建于民國期間(1930年),坐西北向東南。建筑原為儒步村纘修小學,原建筑在2000年被拆建重修為儒步村委會辦公樓,現僅存斗門及部分圍墻,原形不詳。總面闊1……[詳細]
  流洞小學--中共河西縣委舊址位于東源縣船塘鎮三河流洞文明小學。1941年春,中共東江后方特別委員會(簡稱后東特委)根據當時斗爭形勢,以及河源縣自然環境,為便于黨組織的領導和活動,批準河源縣實行小縣小區制,以東江河為界,東江河以東為河源縣委(稱河東縣委),東江河以西為河西縣委。1941年9月撤銷船塘區委,建立河西縣委,由……[詳細]
  君陳小學--中共河西縣委遺址位于東源縣上莞鎮新民村君陳小學。1941年9月中共后東特委在東江河以西設立河西縣委員會后,于1942年1月設立特派員制,河西縣特派員章平,副特派員鄭重文,1943年1月,章平調離后鄭重文任特派員。當時,鄭重文特派員在上莞君陳小學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革命工作,組織革命活動。河西縣委機關就設在上莞君……[詳細]
  中共東江后方特委文秀塘會議舊址位于東源縣黃村鎮永新文秀塘地塘頭。1945年2月,中共后東特委領導梁威林、鐘俊賢、鄭群等領導根據省臨委和大鵬半島整風班的指示精神,在文秀塘地塘頭召開了后東特委委員會議,會議對后東特委領導成員進行了調整,提出了恢復組織生活和組織武裝斗爭以及創辦《星火報》的決定。該舊址是一幢上三下三層式客家民……[詳細]
  《燎原報》舊址位于東源縣黃村鎮梅隴村。1946年11月,東縱北撤山東后,留下堅持斗爭的后東特委特派員鐘俊賢,提出創辦一份報刊,他借鑒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認為我們前有《星火報》,現可以《燎原報》為報名。初由張林負責,在禾沙坑張亞管畬寮里隱蔽寫作印刷工作。以后,羅田惠、鄭安(曾在東縱《前進報》工作)、曾志偉(曾……[詳細]
  中共九連工委第一次會議舊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儒步村。1947年3月,中共九連區工委書記嚴尚民以及魏南金、鐘俊賢、林若等領導在東源縣葉潭鎮儒步村段心樓角召開紫(金)、五(華)、龍(川)、河(源)縣委成員和河東、河西、五華、龍川、紫金武裝骨干會議,傳達黨中央和廣東區黨委關于恢復武裝斗爭的精神并作了具體布置。這是九連地區工委成……[詳細]
  中共九連工委擴大會議舊址位于東源縣船塘鎮流石村(白竹坑)龍頸。1948年6月,中共九連工委在河西船塘流石白竹坑召開會議。黃松堅、梁威林、嚴尚民及魏南金、鐘俊賢、鄭群、黃中強、吳毅(曾志云)、張華基、駱維強、卓揚、吳震乾等人出席會議。會議作出《目前形勢與我們的方針任務》、《關于統一領導成立地委及支隊懷念部的決議》、《關于……[詳細]
  中共中礤支部舊址位于東源縣燈塔鎮白礤村。1948年2、3月間,河西分工委領導鐘遠雄在該屋組建中共燈塔第一個黨小組;同年5月間,河西分工委根據革命發展和革命斗爭需要,在中礤發展了20多名中共黨員,由黃日組建了中共燈塔中礤支部。黨支部書記由馮大照擔任。下設白礤、黃土嶺、印光黨小組。由黨支部領導組建雄虎游擊隊、飛鵝游擊隊和飛……[詳細]
  河源縣人民政府舊址位于東源縣上莞鎮太陽村昌隆屋。1948年12月7日,上莞圩崗召開3000多人群眾大會,慶祝河源縣人民政府成立。縣長黃中強、副縣長李輝(吳震乾),下設財政科、軍事科、民政科、宣教科。縣政府辦公地址就設在此處。該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坐東向西,由一頭門二堂二杠橫屋組成的客家方圍屋。總面闊34.6……[詳細]
  東江公學舊址位于東源縣船塘鎮船塘小學。1949年3月,中共九連地委根據香港分局和粵贛湘邊區黨委的指示和要求,在河源船塘創辦了九連地區第一所培養革命干部的學校——東江公學。東江公學設在船塘逸仙中學(現為船塘小學),任命鐘雄亞為校長,董世揚為教育長。3月7日,東江公學正式開學,第一期招收的學員有馬鳴、黎明、劉亮、方征等40……[詳細]
  能溪鄉人民政府舊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街鎮。1949年5月,國民黨保十三團起義后,河東分工委書記張華基按組織決定任命歐陽裕為能溪鄉人民政府鄉長,黃其裕、黃生安為副鄉長。6月在儒步明德樓舉行能溪鄉人民政府成立大會,宣告能溪鄉人民重新解放。大會宣布,1948年春的分田廢債有效,各戶按原分田所分得的田地繼續耕種。該遺址已被改建為……[詳細]
  蘿溪書院遺址位于東源縣船塘鎮老圍村西。辛亥革命時期,該書院創辦人歐裕才之子歐陽俊、歐陽偉兄弟倆曾跟隨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鬧革命,歐陽俊被任命為東江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病故后其弟歐陽偉被任命為東江國民革命軍副總司令。1920~1930年該書院易名為煥文小學,1939年10月在此建立河西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43年更名為日新……[詳細]
  馬肩坳戰斗遺址位于東源縣黃村鎮。1945年12月,東進部隊進入黃村后,攻打了寨彎樓,打退了進犯黃村的敵軍。敵軍不甘心失敗,于1946年1月10日由63軍教導團副團長張兆偉率500多人兵分三路進犯寧山、文秀塘,妄圖直逼白云嶂根據地。我軍在梁威林等領導的指揮下,在文秀塘山外、鄔洞艷陽崗、馬肩坳(主戰場)草坡崗、橫坑、七娘礤……[詳細]
  半徑伏擊戰遺址位于東源縣葉潭鎮半徑村。1946年初,駐藍口的國民黨部隊和藍口聯防隊準備進攻黃村,“圍剿”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我東進部隊的領導獲悉情報后,經過詳細分析,認為敵軍從葉潭進攻黃村必經葉潭半徑,為此,決定在半徑附近的多個山頭路口布置兵力,打擊來犯之敵。1月5日晨9時左右,敵軍幾百人進入葉潭半徑之彭子塅和佛祖坳我……[詳細]
  上莞壆背戰斗遺址位于東源縣上莞鎮壆背。1947年8月31日上午,地主陳廉楷得知我九連工委在壆背一所農宅開會,指使其爪牙陳亞秋向敵軍報訊。即時,國民黨廣東省保安五團、保八團500多人分別從曾田、船塘兩路包圍夾擊部隊和九連工委機關。下午2時,我前沿哨兵發現敵人來犯,當即鳴-示警;我黃日大隊、鐵虎隊、飛虎一、二隊正面迎敵,黃……[詳細]
  埔坎阻擊戰遺址位于東源縣康禾鎮埔坎村。1948年5月,國民黨廣東保安部隊第八團在國民黨正規軍六十九師九十二旅的兩個連,紫金縣自衛隊以及中壩的-地主武裝、龍川縣警大隊共800多人的配合下,采取“分進合擊”和“填空格”的戰術,兵分4路進攻黃村,企圖一舉消滅東江人民抗征總隊。9日,經康禾進攻黃村的一路敵軍300多人從紫金方向……[詳細]
  船塘老圍保衛戰遺址位于東源縣船塘鎮老圍村。1946年春,國民黨陳善芬一營武裝進駐船塘“清鄉”、“掃蕩”。2月2日(農歷年三十除夕夜)敵軍數百人全副武裝“圍剿”老圍村,搜捕共產黨員、民兵、農會干部,黨員歐陽璞犧牲,歐陽忠受傷,其他人安全轉移。1948年農歷七月十四日中午,國民黨軍官照灑一營兵力300多人,配有迫擊炮、機-……[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中文字幕乱码激情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第一页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