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旅游景點介紹

  岑崗寨西戰斗遺址位于和平縣上陵鎮寨西村樓背小山崗。1948年3月,連和人民義勇大隊副大隊長陳實棠率和西部隊一主力排和熱水隊80多人,在上陵鎮岑崗、江西定南的三亨一帶活動。8日,部隊到江西定南懲處了地主惡霸謝鏡森和-保長溫為堯等,沒收其財產,并連夜將物資運回岑崗寨西。定南縣保安隊發覺后,派出200多名武裝尾隨而來。9日上……[詳細]
  粵贛邊支隊交通站位于和平縣彭寨鎮群聯村瓦屋自然村。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母親梁水娣(當地人稱“肖母”)與她的三個兒子都參加了革命,并將自己的家與祠堂作為游擊隊的隱蔽地點和交通站。粵贛邊支隊通過這個交通站,傳遞信息、傳送情報等。1948年6月至8月,肖母的三個兒子都在戰斗中英勇犧牲,房子也被國民黨燒毀。這不但沒有壓垮肖母,反……[詳細]
  河明亮戰斗遺址位于和平縣貝墩鎮河明亮大橋路段。1949年4月15日,東二支司令鄭群率3團、6團,在和平縣貝墩鎮河明亮打了一個殲滅戰,這是繼東江邊五戰五捷后,揮師和東的又一大戰果。14日中午,3團抵古寨蟑下與6團匯合。黃昏,3團珠江隊、6團1個中隊及和東部分民兵,按計劃包圍了彭寨鄉公所,打響了佯攻彭寨的戰斗。偽縣長黃夢周……[詳細]
  東水圍殲戰遺址位于和平縣東水鎮東水街及背后小山(煙墩山)。該山高100多米,在當年,山上樹木濃密,并建有明碉暗堡,適合隱蔽。1949年5月14日,在龍川縣老隆烏石壩伏擊戰中,廣東省保安第五團(簡稱保五團)慘敗,團長列應佳收拾殘部莫秉彝營官兵及團部文職--等500余人,逃遁至和平縣東水鎮東水街。粵贛湘邊縱司令部命令參與老……[詳細]
  方華故居位于和平縣熱水鎮中興村上樓自然村。方華(1912~1999),原名羅響,和平縣熱水鎮中興村人。1932年參加革命,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年,積極尋求救國救民真理,曾與張覺青等人一起創辦熱水東華小學,開辦農民夜校,組織農-動,成為九連地區革命領導人之一。1938年8月,和平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方華任支部……[詳細]
  曾源故居位于和平縣大壩鎮鵝塘村。曾源(1917~2008),原名曾鏡湖,和平縣大壩鎮人。1938年10月在中山大學入黨。早年,曾任中共和平縣委書記,東江縱隊第六、第七支隊政委,護航大隊政委兼惠東縣委書記,大亞灣人民抗日自衛總隊政委。1945年9月任東縱主力第三支隊政委,率部挺進九連山開辟游擊根據地。1946年6月,隨東……[詳細]
  周寶時烈士故居位于和平縣下車鎮石含村枧下自然村。周寶時,又名惠敏,1916年出生,和平縣下車鎮石含人。1931年考入龍川一中就讀,“九一八”事變后,龍川一中師生走上街頭,宣傳抗日救國。周寶時登臺演講,慷慨陳辭,號召各界人士擁護共產黨主張,制止內戰,一致抗日。1938年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任“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第七分……[詳細]
  駱維強故居位于和平縣東水鎮大壩村田心自然村。駱維強,東水鎮大壩村人,1917年10月出生。1939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黨,6月任縣“戰時干部訓練班”指導員,后任彭寨區署區員,11月先后任中共和平縣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長。1941年9月到韶關廣東省文理學院就讀,“中共粵北省委事件”后,輾轉至廣西桂林、柳州。1944年6月到柳……[詳細]
  駱冠宙故居位于和平縣東水鎮大壩村田心自然村。駱冠宙(1920~2009),又名劉奇,和平縣東水鎮人。193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和東縣委青年部長、特派員等職。1940年,中共和平縣委決定:派東水大壩支部黨員劉奇(駱冠宙)和駱西錦到聯中讀書,開展黨的學生工作。具體任務:一是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二是掌握學生會主……[詳細]
  林鏡秋故居位于和平縣古寨鎮水西村社下自然村。林鏡秋,又名林驚秋,1914年出生,和平縣古寨鎮水西村人。林鏡秋早年任小學教師、校長,曾參與組建古寨民眾抗日自衛大隊,并任副大隊長。193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協助創辦四聯中學,任中共和東區委書記、和平縣第三區署區員。1940年3月,受聘為四聯中學教師。在校期間,他一邊教……[詳細]
  黃志猷故居位于和平縣熱水鎮街背田心村。黃志猷,1913年3月出生,1938年5月在中山大學入黨。曾任和平縣抗敵后援會委員、中共和平縣委宣傳部長等職。抗戰后期分別在四聯中學、紫金中學、陽山中學執教,并藉此從事黨的地下活動。1945年春,參加“東縱政治部青干班”學習。同年,任《前進報》記者。1945年8月至1947年11月……[詳細]
  黃華明故居位于和平縣大壩鎮新田村。黃華明,原名黃道冠,1920年1月出生。1939年9月,在和平參加抗日救國宣傳工作,194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9月后分別任中共大壩區委書記、縣委副特派員、特派員、連和工委宣傳部長、九連山區工委委員等職。1942年春至1944年夏,任中共大壩區委書記時,在岑崗中心小學任教,……[詳細]
  林啟連故居位于和平縣古寨鎮水西村。林啟連,又名林友,1919年1月出生,和平縣古寨水西人。1938年參加愛國抗日青年學習班學習。1939年7月,參加“和平縣戰時干部訓練班”,后加入中國共產黨。期間,配合“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到古寨開展宣傳服務活動。1940年11月,參加縣委在熱水鄉新洞舉辦的干部培訓班。1941年2月,……[詳細]
  “肖氏三杰”烈士墓地位于和平縣彭寨鎮群聯村白石崗。“肖氏三杰”是和平縣革命母親梁水娣的三個兒子,他們分別為:肖琴書、肖丙章、肖波中。長子肖琴書,1917年生。少年時代,在四聯中學讀書,思想進步,積極參加黨組織活動,28歲參加游擊隊并入了黨,是當時游擊隊里一名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人才。他帶領的“飛鷹隊”是一個擁有4個班,……[詳細]
  聚史鄉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彭寨鎮聚史村聚史小學南邊的和尚山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聚史地區共有11位革命烈士犧牲。為了告慰烈士英靈,弘揚革命傳統,建國初期中共聚史鄉黨支部、聚史鄉政府,在聚史小學右側和尚山上,修筑了“聚史革命烈士紀念碑”。原和東區委書記梁錫祥,為革命烈士紀念碑撰寫碑文。該紀念碑始建于1984年……[詳細]
  四聯中學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四聯中學大操場邊小山崗。和平縣四聯中學創辦于1940年春,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完全中學。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聯中師生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一共涌現出27位革命烈士。其中一些烈士,如周寶時、彭振東等,以教師為公開身份作掩護,從事革命活動。他們一邊教書,一邊搞地……[詳細]
  青州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青州鎮街鎮北面小山上。解放戰爭時期,東江縱隊第三支隊駐扎在九連山下的青州地區,開展革命活動,建立地方武裝。在革命斗爭的長河中,青州人民積極配合支持東三支隊,參與反掃蕩等一系列革命斗爭,為和平地區的解放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為紀念在解放戰爭中為革命事業犧牲的幾十位英雄兒女,當地政府于20世紀70年……[詳細]
  熱水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熱水鎮鎮府背后的山崗上。1963年,熱水人民公社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熱水籍革命烈士,建立了該紀念碑。該紀念碑是方塔形,磚石砌筑,表面批搪石灰,尖頂,邊長1.84米,高9米,2米高處灰塑腰檐,檐下四面嵌花崗巖石碑刻,南面碑刻鐫刻紀念碑志,西面鐫刻烈士芳名,東、北兩面無字。檐上四面浮塑“……[詳細]
  張覺青烈士紀念亭位于和平縣熱水鎮南湖村石圳鏡新書舍。張覺青(1906~1945),原名張錦鐘,和平縣陽明鎮人。1926年與黃驚白等組織“新和平青年團”,并被推選為廣東省工人代表大會代表。“新和平青年團”被取締后,被迫遠走惠州、博羅等地。1931年冬被捕入獄,獲釋后回鄉協助羅響創辦東華小學。1938年6月參加中國共產黨,……[詳細]
  和平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陽明鎮先烈路城南的小山頂上。該紀念碑是為紀念在革命戰爭時期犧牲的和平籍革命烈士而建造。于1957年2月動工興建,基座六棱體形,每邊長2.5米。碑臺680平方米,紀念碑建在平臺中央,山石砌成,彈頭形尖頂。紀念碑用山石砌筑,表面批蕩石米,平面六棱形,高14.6米,二級高30厘米底座,底座邊長4……[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三上亚悠在线精品二区 | 一本热久久sm色国产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系列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AV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