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永州市旅游

永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縣烈士紀念園(陳樹湘烈士紀念館)位于湖南省道縣梅花鎮,距離縣城5公里。園內樹木蒼翠,洑水河蜿蜒流淌,山光水色,景色宜人。紀念園占地48畝,主要建筑包括大牌坊、陳樹湘生平事跡陳列室、陳樹湘烈士墓、紅三十四師烈士墓、革命烈士紀念碑、紅軍亭、浮雕、迎賓步道等。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5:00-1……[詳細]
  沉香寺位于東安縣淥埠頭湘江北岸的尖峰嶺上,相傳因懸崖邊上有一高大沉香樹而得名。是王夫之“瀟湘十景”之“香潭淥水”的所在地,現為東安縣禪德文化基地。也是東安縣佛教協會所在地。該寺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有正殿3座,兩房橫屋各4座。磚木結構,上蓋琉璃瓦。前殿是關圣帝君殿,內有關云長、關平、周倉等燙金塑像,像前一口……[詳細]
  新田縣枧頭鎮彭梓城村是一座古村落。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而其最有名的當屬古井。彭梓城村原有古井七十二眼,現存二十四井,在眾多遺存古井中,最大最有名且保存最好現仍然在使用的又當屬“沐溪犀牛井”。“沐溪犀牛井”因井中一石酷似犀牛臥水而得名。犀牛井旁邊有數塊碑刻,說明古井在此已有八百多年了。……[詳細]
  朱軛嶺瑤寨位于永州市寧遠縣,年代為清末民國。朱軛嶺瑤寨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鬼崽井祭祀遺址,位于道縣城西南30公里的祥霖鋪鎮田廣洞村,面積約100平方米。鬼崽井祭祀遺址,如今廟已不存,尚存石柱、殘墻基。地面上有數百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雕人像(相傳為“陰兵”)。大者高約1米,小者高約4—9厘米,有的暴落在地面,有的埋在土里。有關專家考察后稱:“鬼崽井祭祀遺址石人像,大部分屬戰國扁平人像,可能……[詳細]
  永州博物館于1998年建館,隸屬于永州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是一座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博物館,位于永州市零陵區南津南路120號,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博物館主樓共5層,其臨街地上4層,地下一層,裙樓2層,為中國傳統的四合院組群建筑。主樓為仿殿閣式建筑,層頂翼角高翹,裙樓四角建有涼亭,古色古香。博物館正門面西臨街,門前一對……[詳細]
  紅六軍團西征——永州轉戰舊址位于永州市新田縣、零陵區、金洞管理區、藍山縣、道縣,時代為1934年。2019年,紅六軍團西征——永州轉戰舊址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陳樹湘墓位于湖南省道縣瀟水河畔城中社區陰陽村南,1934年11月下旬,陳樹湘率領的紅34師負責掩護中央紅--移,他在率部突圍時腹部中彈,身負重傷。最后,部隊彈盡援絕,陳樹湘傷重被俘。在押送途中,他趁敵人不備,在擔架上忍著劇痛,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用力絞斷,壯烈犧牲。陳樹湘犧牲后,當地的老百姓為其壯舉所感動,晚上悄悄地將陳……[詳細]
  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四道--線舊址群——湘江戰役道縣活動舊址位于永州市道縣壽雁鎮。年代為1934年。2019年,湘江戰役道縣活動舊址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拙巖摩崖石刻位于永州市零陵區石山腳鄉,年代為明至清。2019年,拙巖摩崖石刻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江華文廟屢遷屢建,現存舊址為—同治四年由舊學宮改建而成。據縣志記載,其規模宏大,蔚為壯觀。文廟現為沱江鎮政府所在地。深深庭院,由于在“文革”中損毀嚴重,幸存下來的殘缺不全,但依稀可見當年風光。邁步園橋,兩側欄桿仍留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或花鳥人物,或珍禽異獸,或故事傳說,細細揣摩,給人諸多教益。欞星門依然雄偉壯觀,只是門上……[詳細]
  西佛橋又名“七拱橋”,為七拱八礅石橋,位于江華瑤族自治縣城沱江鎮東南端,橫跨沱水(西河),與豸山凌云塔咫尺相望,是沱江古城的顯著標志之一。它使古縣城沱江通向兩廣的天塹變通途,成為沿岸51萬多江華人民出入的重要通道。據江華清代石刻記載:“西佛橋邑公莼村倡建石橋普資利濟公豫章人也特名西佛以志公德大清光緒二十三年仲秋月建光緒……[詳細]
  九泥壩戲臺位于肖家鎮九泥村,于清乾隆年間修建。九泥村是祁陽寶貴的文化遺產,2016年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九泥壩戲臺是九泥村古建筑群中最出色的一顆明珠。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代戲臺建筑風格和歷史文化信息,集建筑、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于一體,是湖南地區存世不多的保存完整的重檐亭閣式古戲臺。戲臺結構合理,內頂穹窿藻井,……[詳細]
  楊氏宗祠坐落在潘市鎮側樹坪村,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宗教祭祀建筑,歷史悠久,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代宗祠建筑風格和歷史文化信息,是集建筑、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于一體的歷史文化遺產。楊氏宗祠自清代起就承擔著興辦教育的重任,反映出當地民眾渴望知識、崇尚文化的美好品德。它不僅承載著人文歷史、民俗民風演變的豐富信息……[詳細]
  湘桂古道(雙牌段)屬省保古建筑類,它主要以瀧泊鎮觀文口村盧公祠為核心,主要文物點分別有錢莊、進士宅第、商鋪、布莊、私塾、古橋、古井、古石板路、弓背卵石路等。據了解,湘桂古道(雙牌段)現為雙牌縣第四處省保,此前,三處省保分別是陽明山古井、古塔、古石刻,江村訪堯古民居,理家坪吳家大院古民居。湘桂古道(雙牌段)成功獲批省保,……[詳細]
  小桃源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禾亭鎮,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為全國第三批古傳統村落,小桃源村共160余戶,600余人,其四面山體圍繞,被當時居民視為世外桃源。現存多座明清時期古民居,采用對稱院落式布局,布局緊密,戶戶相連,如今是寧遠縣古民居歷史較長、保護較好的村莊,極具歷史、文化及旅游價值。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里,家族觀……[詳細]
  寧遠濂溪祠(含灣頭村周氏宗祠和禾亭周氏宗祠),為紀念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而建,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寧遠縣城九嶷北路與文廟街交界處的,一條幽深的小巷’八百春‘,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是當時全國最早獨立建立的、屈指可數的幾座濂溪祠之一,至本世紀初,全國仍保存有古代建筑的“濓溪祠”,……[詳細]
  寧遠鐘靈毓秀,人才輩出。唐至清末,寧遠縣涌現出狀元兩名,進士八十二名,文武舉人及各類貢生六百五十一人,居湖廣各縣之首。其出類拔萃者有唐代湖廣第一個狀元李郃、宋代特科狀元樂雷發,唐宋兩位狀元出生地均為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寧遠下灌村,既是古老的麻將村,也是歷史上的狀元村,已經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該村位于寧遠縣城西南……[詳細]
  歐家窩村是一個建村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位于永州市新田縣石羊鎮。2019年,歐家窩村古建筑群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河山巖村位于新田縣金盆鎮,離縣城約36公里,東鄰寧遠太平鎮龍眠洞村,西鄰駱銘孫村,北鄰青山坪村,是新田、寧遠、藍山、嘉禾,四縣交匯之地。村內現存58座保存較完好,微派風格的古民居,整個古建筑群布局集中,建筑嚴謹,規劃科學,底蘊豐富,極具歷史人文價值,歷來就有“小臺灣”之美稱。該村現有居民300多戶,總人口1500多人,……[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十路熟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午夜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无线码 | 久久国产91精品 | 中文字幕久久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