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復興公園位于雁蕩路105號,東鄰重慶南路,南臨復興中路,西近思南路,北與科學會堂等為界,是一所4星級公園。公園有三個大門出入;南門在復興中路重慶南路轉角;北門在雁蕩路;西門出皋蘭路。1995年全園面積8.89萬平方米,職工163人,年游人量486.58萬人次。復興公園是上海開辟最早的公園之一。八十多年前這里原是一片肥沃……[詳細] |
![]() |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設立于1946年6月,是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談判期間中國共產-表團在上海設立的辦事機構。由于當時國民黨的限制,辦事處對外稱周恩來將軍寓所,簡稱周公館。辦事處設立后,周恩來、董必武等曾多次在此會見各界人士并舉行中外記著招待會,闡述我黨對和平民主的一貫主張,揭露國民黨政府假和談、真內戰的陰謀。周恩來……[詳細] |
![]() | 雁蕩路休閑街AAA 雁蕩路步行休閑街人稱“淮海路后花園”,北起淮海中路,向南經興安路、南昌路,與復興公園大道連通,是條24小時全天候的步行街。以復興公園北門為界,雁蕩路北段路面鋪設彩色路面磚,兩側現植棕櫚樹;南段位于復興公園內,單側植梧桐樹。雁蕩路1902年筑成,初稱軍營路,后改稱華龍路。雁蕩路商業經營內容以咖吧、酒吧、餐飲、娛樂、美容為……[詳細] |
![]() | 泰康路25號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日前落成開館。這座上海唯一的琉璃藝術博物館,由臺灣藝術家張毅、楊惠姍創辦并設計。博物館占地2400平方米,四層通高14.7米。藝術家楊惠姍親自設計的兩朵巨型金屬網牡丹花簇擁、攀附在博物館的外墻上,白天,花影靜謐,入夜,花姿絢麗,呈現出濃郁的現代藝術意味。博物館的第一個展區,是以電影院標準打……[詳細] |
![]() | 淮海路商業街AAAA 淮海路東起人民路,西至凱旋路,分東、中、西三段,蜿蜒十余里,是上海著名的商業街。其中最繁華的是淮海中路,原名霞飛路,1949年改名。在上世紀30年代即以幽美、繁華和富有異國情調而享譽中外。淮海路以前屬法祖界,路邊種植法國梧桐樹,極具歐陸風情。淮海路廣納世界精品,擁有400多家商店,如巴黎春天、華享伊勢丹、大時代廣場、金……[詳細] |
![]() | 小桃園清真寺舊稱清真西寺、上海西城回教堂,是上海穆斯林宗教和教育文化活動中心。因寺門正對著小桃園街,故得名“小桃園清真寺”。該寺初建于1917年。由上海清真寺董事會董事金子云先生出資1.2萬余銀元購2.4畝的花園住宅,捐作清真寺。1925年在現址重建,是一座四座園頂的具有西亞伊斯蘭建筑風格的清真寺。現在還設有上海清真寺……[詳細] |
![]() | 介 紹 聯結浦西外灘與浦東陸家嘴兩個商務旅游區,游人乘坐在封閉式觀光車廂里,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以“穿越地球”的高科技夢幻旅程,目睹神秘星空和浩瀚海洋,在沸騰的巖漿中駛過地幔、地核,聆聽與景觀互動的磅礴音響。 地點:浦西出入口與南京東路、北京東路外灘人行地道相連,浦東出入口位于濱江大道綠化帶內,分別通往“東方明珠”、游船……[詳細] |
![]() | 介 紹 城市的美應有三個組成部分:建筑、雕塑和綠化。而城市雕塑又被稱為“城市眼睛”,是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外灘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風”三座不銹鋼雕塑,位于金陵東路外灘綠色長廊中,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浦江之光”造型新奇,用豎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組合,如五線譜上跳躍音符,以輕松歡快的旋律,奏著歌唱上海母親河黃……[詳細] |
![]() | 導 游 上海音樂廳,建于1930年,原名南京大戲院,1949年改名為北京電影院,1959年再更名為上海音樂廳至今。 介 紹 上海音樂廳是由中國第一代近代建筑大師范文照、趙琛先生設計的建筑作品,也是上海市現存最老的由華人建筑師設計的歐洲古典主義風格音樂建筑。上海音樂廳一流的聲學效果,為所有曾經在此演出的音樂家所稱道,……[詳細] |
![]() | 介 紹 “時代的步伐”即位于海關大樓正對面的瀑布鐘。它鑲嵌于綠色長廊之中,鐘高3.5米,長2.7米,呈墨綠色階梯狀,共分十個臺階,每個臺階上裝有噴水管,用電腦控制,噴泉涌出可見由一千多個水柱形成的水簾,水簾拖至階梯,順勢而下成為瀑布。五彩燈光映于水簾,顯現出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世界主要城市時間。時代瀑布鐘與海關大鐘相映成……[詳細] |
![]() | 沐恩堂原名慕爾堂,又名“慕樂堂”,屬基督教美國衛理斯教派(天主新教),位于黃浦區西藏中路316號九江路口,面對人民廣場,是一座建有高大鐘樓的基督教堂。沐恩堂建于1929年,為美國流行的學院式哥特建筑。磚木結構。大堂西南角有塔樓地座。塔樓頂部安裝著五米高的霓虹燈十字架,夜光下分外奪目,成為人民廣場的一大景觀。設計人為著名……[詳細] |
![]() | 介 紹 大境閣原為上海城墻的一部分。上海城墻筑于明嘉靖年間,辛亥革命后拆除。在拆城過程中,城墻上建有關帝廟的一段被保留了下來,因為關帝廟懸有清道光16年兩江總督陳鑾題寫的“大千勝境”匾額,故又稱為“大境閣”。清代又加筑了熙春臺,成為民眾游玩場所,1984年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鏡閣底樓有上海老城廂史跡展。 交 通 ……[詳細] |
![]() | 上海美術館AA 上海美術館位于繁華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廣場和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與人民公園毗鄰,是一座功能齊全、設施先進、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近現代美術博物館。上海美術館現已搬遷至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是一所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機構。改擴建工程完整的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義特色外觀,并根據美術館的功能要求-進……[詳細] |
![]() | 外白渡橋AAA 架設在上海蘇州河與黃浦江匯合處的外白渡橋,為鋼架結構下承式橋,是上海市區最大的一座鋼鐵橋。橋有二孔,共長106.7米,車行道寬11.2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6米,經多次改造,現載重為20噸。透過外白渡橋沉重的鋼架結構,可以看到東方明珠的炫麗燈光,這座橋曾經是上海標志之一。過去,蘇州河近黃浦江的河口,一直靠擺渡過河。而且……[詳細] |
![]() | 福州路文化街AAA 福州路位于人民廣場附近,是與南京路平行的一條東西向馬路,也是舊租界最早開辟的馬路之一。福州路東起中山東一路,西迄西藏中路,長1453米,于1864年筑完全程,是上海開埠通向黃浦江的四條土路之一,被譽為“中華文化第一街”。福州路文化街以經營各類文化用品、充滿文化氣息而享譽全國。目前這里共有逾百戶各類商業網點,中國科技圖書……[詳細] |
![]() | 外灘“情人墻”AAA 源于上海外灘。所謂的情人墻,實際上就是一道用水泥砌的防洪墻,但這兒卻是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上海最浪漫的地方。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成百上千對青年男女,就會悄然出現在外灘,開始上演如今的人們無法想像的“集體戀愛”的話劇。大概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時候,由于當時經濟物資匱乏、文化娛樂設施單調、住房特別緊張,一家七、八口人擠……[詳細] |
![]() | 上海老街AAA 導游走進上海老街,您仿佛回到100年前上海的繁華集市。這條豫園商業旅游區內風格獨具的,集旅游觀光、購物消費、體閑娛樂、文化展示于一體的多功能特色街,歷史上曾以廟前大街為名,匯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錢莊、金店、銀樓、酒肆、茶館、戲樓、商行,一直是連接十六鋪(小東門)和城隍廟、豫園地區的人流走廊。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觀使……[詳細] |
![]() | 上海大劇院AAAA ![]() 上海大劇院座落于人民廣場,由法國夏邦杰建筑設計公司設計,整個建筑宛如音符串織而成的水晶宮殿,1998年8月27日正式開幕。截至2009年底,上海大劇院演出場次累計達到6000場,觀眾超過1000萬人次。上海大劇院目前已成為世界級藝術作品的展示平臺、國際性藝術活動的交流平臺和公益性藝術教育的推廣平臺。上海大劇院占地面積2……[詳細] |
![]() |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AAAA ![]() ![]()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位于人民廣場東側,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其中展示面積近7000平方米,是一座展示上海城市規劃和建設成就的專業性場館,也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展示館以“城市、人、環境、發展”為主題,沿著歷史的文脈,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城市形態發展變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館內包含五……[詳細] |
![]() | 浦江游覽(浦江水上游覽渡口)AAAA 黃浦江,上海的象征,國內著名的旅游港灣。浦江游覽一直是上海旅游中的一個傳統旅游節目,每天從上海外灘“浦江之光”碼頭啟航,把您從繁華的上海市區,帶到黃浦江與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匯流入海的地方——吳淞口外的“三夾水”。行駛江心,眺望一江之隔、跨越百年滄桑的建筑群,不能不心生感慨。浦江游覽所乘坐的“浦江游覽1號”共耗資3200萬……[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