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是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志性博物館。上海地志類博物館籌建工作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1983年建成“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改現名。1994年10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在虹橋路1286號重新開館,基本陳列為“近代上海城市發展歷史陳列”。陳列全面展示了上海自1843年開埠到1……[詳細] |
![]() | 鄒容墓位于華涇鎮建華村,墓區總占地一畝余,墓臺座北朝南,面向大道,四周環有長青松柏,莊嚴肅穆,兩邊是正方形綠化區,廣植花草。鄒容,生于1885年,比魯迅先生還小4歲,重慶人。1902年赴日本留學,1903年著有《革命軍》一書。同月,章太炎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一文,其中“載湉小丑,不辨菽麥”八字震驚天下。“蘇報案”爆……[詳細] |
![]() | 董浩云航運博物館坐落于徐家匯交通大學東北角,由香港董氏基金會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創辦,設立于交大徐匯校區新中院,與2003年1月18日開館。這是一幢中西合壁、質樸典雅的二層小樓,始建于宣統二年(1910年),最早為男生宿舍。英倫殖民地建筑風格,外圍有貫通四周的走廊,中間設有模仿中國傳統民居的天井,高挑軒敞,自然隨意地形成……[詳細] |
![]() | 位于華涇鎮東灣村(烏泥涇鎮舊址)13號、處于徐浦大橋外環線便道北側的黃道婆墓,坐北朝南,占地1000多平方米,墓院內設兩層臺梯。墓冢四周砌有50厘米高的大理石護圈,中為橢圓形石圈土墓,墓冢前立有一漢白玉墓碑,其正面鐫刻有原0上海市委書記魏文伯題寫的“元黃道婆墓”的手跡,墓碑背面刻有墓志,墓碑前置有長條形石供桌和石凳。墓……[詳細] |
![]() | 百公司建于1921年,占地面積約192平方米,建筑面積480平方米,屬荷蘭式建筑風格的獨立花園住宅。建筑為假三層磚木結構,北立面中部表面用石材,南部陽臺雙柱支撐,方形門窗,清水紅磚外墻,俗稱小紅樓。小紅樓是東方百唱片公司亞太地區總部,也是中國唱片業的誕生地。1935年,上海電通影業公司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詳細] |
![]() | 位于華山路上,是上海灘最負盛名、保存最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園的盛名,不僅在于其建筑本身,還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傳奇色彩。此園副西洋花園官邸建筑與中國江南園林于一體,園中建有三幢西式花園別墅,其中1號樓即為李鴻章和丁香居住的丁香樓,二樓為19世紀后期美國式的別墅建筑。該處現為丁香花園,被列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筑保護單位……[詳細] |
![]() | 上海巴金故居是一座優秀歷史建筑,位于上海武康路113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萬讀者心目中的文學圣地。著名作家巴金在這幢房子三樓,從1937年起生活了18年,在這里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后二部《春》、《秋》和名著《寒夜》的寫作。解放后,又寫出了《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一文,編寫了《英雄的故事》小說集……[詳細] |
![]() | 襄陽路是個可以淘寶的地方。到襄陽路這樣的地方購物,對淘貨手段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間間小店把人搞得眼花繚亂、心猿意馬,不知從何下手。而且東西即便很便宜。這里流行感非常超前,緊追日本、香港地區的腳步。襄陽路市場,GUCCI、CD、LV……幾乎一應俱全,價格也很便宜,就連老外對這也是格外青睞,多元到很淑女、很前衛、很嬉皮、很……[詳細] |
![]() | 光啟公園坐北朝南,東臨徐匯區游泳池,南臨南丹路,西近匯站路,北面為徐家匯天主教堂。面積為1.32萬平方米。該園原是明末著名愛國科學家徐光啟的墓地,始建于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墓地面積原為1.33萬平方米,共十個墓穴,主穴葬著徐光啟及其夫人吳氏,左右葬著他的四個孫子和孫媳。墓前原有石羊、石馬、華表、牌坊,到19世紀末……[詳細] |
![]() | 徐家匯天主堂AAA ![]() 徐家匯天主堂位于徐匯區蒲西路156號,是上海天主教三自愛國會所在地。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宣統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為中世紀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長十字形,正面向東,兩側建鐘樓,高聳入云。徐家匯天主教堂是鴉片戰爭后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19世紀末,徐光啟墓附近地區是上海天主教中心,1906年教……[詳細] |
![]() | 上海的歷史遺跡不多,比較拿得出手的只有建筑。老洋房是老上海建筑中的極品。尖翹的屋頂,小巧的0,飽經風雨的黑色鐵柵欄,這些隱匿于現代化繁華大上海的復古建筑,無疑使人們能從這個越來越國際化的城市中尋找出一種歷史感和文化感。上海老洋房一般為四面或三面臨空,裝修精致,有客廳、餐室及數套衛生間等結構較好的獨立式或和合式、別墅式住……[詳細] |
![]() | 座落于徐家匯的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創建于1996年學校百年校慶之際,設在建于1918年的具有典型西洋風格的老圖書館內。展廳保留了原有的室內建筑風格,以豐富的實物、大量生動的文字說明和先進的聲響設備,展示了學校110余年的辦學理念和發展歷程,全面介紹了出自交大的科學家、教育家、政壇名人、商業巨匠和文化名流們。該館是“……[詳細] |
![]() | 上海東方樂器博物館是我國藝術院校中第一座樂器博物館。自1985年夏開始籌建,前身為“中國民族樂器陳列室”和“東方樂器陳列館”。在-同志“辦一流音樂教育,創國際先進水平”題詞的鼓舞下,2001年擴建為“東方樂器博物館”,由老院長賀綠汀題寫館名。現展館總面積約1200M2。分為:中國古代樂器、中國現代樂器、少數民族樂器和外……[詳細] |
![]() | 丁貴堂住宅在今汾陽路45號。該洋房建于1932年,為3層磚木結構,由鄔達克洋行設計,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36平方米。原系海關稅務司官邸,后來由海關副總稅務司丁貴堂居住,因此又稱丁貴堂住宅。它是一幢十分華貴的西班牙式花園洋房。此宅將主樓布置在中北部,輔樓布置在主樓西北側并與之相連接。主樓前有1500平方米……[詳細] |
![]() | 位于舊上海法租界蒲石路中段,今長樂路680號,是一幢美輪美奐、體量較大的花園住宅。解放后,主人把長樂路住宅捐獻給了國家,一直為上海郵電職工醫院一部分,現已改為中日合資上海厚誠口腔醫院。這是一幢仿古典式花園洋房,或者說是新古典主義建筑。新古典主義建筑是世人懷著對古希臘羅馬建筑風范的鐘愛,擺脫了一味擬古的教條主義束縛,崇尚……[詳細] |
![]() | 孔子的第75代孫孔祥熙,民國時私人財產列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之首。孔祥熙的妻子為宋靄齡,孔氏家族一生暴斂財富不擇手段,僅在上海就有4處豪宅。在上海永嘉路383號高高的圍墻內,有一幢混合式花園洋房被綠樹掩映著,主人就是當時主宰半個舊中國經濟命脈的孔祥熙。孔氏住宅是一幢比較完整的混合式花園洋房,由當時中國著名建筑師范……[詳細] |
![]() | 徐光啟墓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南丹路的光啟公園內。徐光啟(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上海徐家匯人,明末著名的科學家。1600年在南京結識來華的意大利人利瑪竇,1603年受洗加入天主教,1604年中進士,同年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最高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他在京從利瑪竇學習歐洲的科學知識,并與利瑪竇合作……[詳細] |
![]() | 東正教在上海最鼎盛時期為1931年日本侵略我國東北后,那時外籍東正教徒從全國集中到上海,曾有7個教堂。建國后外籍僑民紛紛離境,東正教徒逐漸減少。僅存新樂路教堂依然保存十分完好。上海圣母大堂是一座具有古俄羅斯風格的東正教堂,該堂建于1931年,現已修葺一新,可同時容納4000人,是上海最大的東正教堂。教堂室內四壁簡樸,但……[詳細] |
![]() | 上海宋慶齡故居AAAA ![]() ![]() 海宋慶齡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號,是一幢紅瓦白墻的小洋房。這幢房子原是一個德國人的私人別墅,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里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上海宋慶齡故居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占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分為前花園,主樓和后花園。主體建筑……[詳細] |
![]() | 國際禮拜堂AA ![]() 國際禮拜堂是上海著名的基督教堂,坐落于環境清幽的衡山路上,這座建于1925年的仿哥特式建筑由禮拜堂和三層高的副樓組成。雖然禮拜堂平時不能入內,但禮拜日時可以進去參觀,古老的建筑、翠綠的大草坪,若趕得巧還能聽到唱詩班天籟般美妙的音樂,可靜下心來感受宗教氛圍。這座教堂初名為協和禮拜堂,后來來此做禮拜的都是來自不同教派的外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