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家匯大修道院舊址發軔于天主教江南修道院,這是天主教會在中國大陸創的第一家修道院。1877年,大修道院從董家渡遷至徐家匯。1913年,觀象臺與土山灣之間的一大塊土地被選定為修建大小修道院。1929年底,四層大修道院新舍落成。新舍和周圍幾幢教會建筑一并成為當時徐家匯地區的“制高點”。地址:南丹路40號開放時間:因修繕,暫……[詳細] |
![]() | 圣母院由耶穌會傳教士薛孔昭發起,于1843年在青浦橫塘開始建立。同治三年(1864年)遷至徐家匯附近王家堂。同治七年(1868年),拯亡會、獻堂會等陸續在徐家匯耶穌會住院附近建立修院,總名徐家匯圣母院。現大樓建于1926年,為原徐家匯圣母院僅存的主體部分。建筑為歐式建筑風格,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上世紀末修女遷至浦東唐墓……[詳細] |
![]() | 徐光啟紀念館位于南丹路17號,由明宅第建筑“南春華堂”異地保護改建而成,占地面積400余平方米,陳展面積220余平方米,分為世界眼光、科學精神、愛國情懷、高尚情操四個部分,館藏徐光啟畫像、手稿手跡、文獻著作等珍貴資料,展現徐光啟精神的現實意義和當價值。徐光啟(1562-1633),字子先,號玄扈。上海人,明末進士,官至……[詳細] |
![]() | 徐家匯觀象臺舊址(上海氣象博物館)初建于1872年7月,由天主教耶穌會創立,當年12月1日即啟動氣象觀測,為中國沿海第一座觀象臺,被譽為“遠東氣象第一臺”,100多年來從未間斷對上海的氣象觀測。現存觀象臺于1900年落成,樓高三層,屬于羅馬式建筑風格,清水磚墻、紅磚窗框,圓拱形窗,寶瓶狀欄桿。中央建有磚木結構的測風塔,……[詳細] |
![]() | 徐匯中學(始名徐匯公學)于1850年創,是近上海最早按照西方學模式所創立的學校之一,被譽為“西洋學第一校”,或被成為“西學東漸第一校”。徐匯公學由天主教傳教士南格祿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創,因開時奉圣依納爵·羅耀拉(StIgnatiusofLoyola)為主保,故早期稱圣依納爵公學,又因地處徐家匯,亦謂徐家匯公學……[詳細] |
![]() | 新樂路曾是老上海的“東方巴黎”,“影星一條街”,非常具有海派風情。還有矗立的東正教圣母大堂,是上海少有的俄羅斯風格建筑。地址:上海市徐匯區交通:1、10號線陜西南路站……[詳細] |
![]() | 上海小白宮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位于原法租界汾陽路的一棟歐式建筑,由于顏色和造型相似于美國的白宮,所以被譽為 魔都小白宮 ,快來一覽白宮的風采吧。除了整棟樓的外形文藝復古之外,里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展品,全是中國傳統的工藝美術品,顧繡、戲服、牙雕和硯刻等,給你一場關于視覺的盛宴,門票只有 8 塊錢哦。地址:上海徐匯區汾陽路……[詳細] |
![]() | 武康路作為上海最文藝的一條路,總能給人驚喜,羅密歐陽臺就藏在長滿法國梧桐的道路兩旁,在灑滿金色陽光的早晨安靜的呼吸著。上海女作家陳丹艷在《上海的-雪月》中描述, 不知道哪個朋友曾經點著它說,那是羅密歐要爬的陽臺,從此,大家都叫它羅密歐陽臺。有一天 我要悄悄站在這里說 喜歡你和愛你。 總有一天,我會帶著喜歡的人來這里。地……[詳細] |
![]() | 寧國禪寺是上海地區古老的寺院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原址華涇鎮北楊村張行浪東側。相傳建于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由烏泥涇首富張百五發起建寺,由僧昌目主持。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請得寺額,與龍華寺南北相對。寧國寺是上海地區遠近聞名、古老寺院之一,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據康熙松江府志記載:寧國寺始建于宋隆興……[詳細] |
![]() | 張元濟居住弄底24號,這是三層樓的新式里弄房子,每層有兩間并排朝南的大房間,屋前有一個不太大的院子。1939年至1959年,現代出版家、出版界元老張元濟在淮海中路1285弄24號的沙發花園居住了20年,度過了事業上的極盛時期。該園原為英籍猶太人沙發所建私園,西洋格式布局。主人的臥室兼工作室安排在二樓西間,室內陳設簡樸,……[詳細] |
![]() | 徐匯區檔案館成立于1963年8月。在檔案館中,可以查閱徐匯區歷史文物資料,了解徐匯乃至上海近代發展歷史。上海市徐匯區檔案館1999年被評為上海市一級先進檔案館。區檔案局(館)2003年榮獲“全國檔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地址:漕溪北路100號 郵編:200030電話:64872222轉3005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9:……[詳細] |
![]() | 吳興路消防總隊地處鬧中取靜的吳興路上,全隊官兵以堅定的思想政治覺悟、過硬的作風紀律、嫻熟的業務技能,始終不渝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010年以來,官兵們共接警406次、出動官兵4000多人次,解救和疏散被困群眾56人,捅馬蜂窩67個,為民義務開門45次,理發700多人次。同時,中隊資助困難學生3人,向貧困地區捐款3……[詳細] |
![]() | 中隊創建于1995年12月,人員編制60名,分別來自于江、浙、滬、皖、魯、贛、豫等地,戰備車6輛,消防保衛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地域分布為漕河涇高新科技開發區、漕河涇鎮、虹橋鎮、梅隴鎮一部分及徐匯區西南角、閔行區東北角。 中隊除擔負轄區消防保衛任務外,還擔負著全市的重特大火災和各種災害事故的搶險救援任務。自建隊以來,中……[詳細] |
![]() | 中隊組建于1943年,為山東臨沐縣獨立營三連。1949年隨陳毅元帥南下,進駐上海并改編為上海武裝警察總隊一團一營三連。1976年10月進駐上海市衡山公園負擔市委機關警衛任務。中隊自組建以來,長期擔負警衛任務。解放戰爭年代,主要負擔軍區、黨政-機關的警衛任務,解放戰爭后主要擔負上海市委機關的警衛任務以及中央-臨時來滬的警……[詳細] |
![]() | 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創建于1956年,現隸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該所主要從事艦船特輔機電設備的應用研究和設計開發,設有特種機械、甲板機械、輸送機械、艙室機械、電機、電站、自控、環保、制冷、熱工、液壓和消磁等30多個專業,先后為150多型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廠礦企業提供了3000多項配套設備產品。該研究所是國務院批準的博士和……[詳細] |
![]() | 海昆蟲館的前身是由法國神父韓伯祿(P.Heude)1868年籌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館(Musee Heude)昆蟲部,1883年在徐家匯建成,2002年上海生命科學院投資1000萬元建造上海昆蟲博物館新館。經過100多年的創業和發展,上海昆蟲博物館收藏全國各地昆蟲標本100多萬號,保藏著一大批瀕危珍稀昆蟲標本及國際和國內的……[詳細] |
![]() | 上海師范大學生物標本室是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生物系用于教學和科研的一個基地,現有封閉展館面積300余平方米,設脊椎動物陳列室、昆蟲陳列室、人體解剖陳列室和植物陳列室。另有系統進化展覽區和植物盆景展覽區等開放展區。陳列館藏有各種動植物標本10多萬件。其中脊椎動物標本3000余種,包括國寶大熊貓、金絲猴。森林之王東北虎,草原……[詳細] |
![]() | l992年10月28日,上海市各界人士紀念聶耳誕生80周年之際,在上海的熱鬧市區一一淮海中路復興路口的街心花園里,建立了一尊聶耳的全身銅像,這是由我國85歲高齡的老一輩著名雕塑家張充仁先生設計制作的。張充仁先生在法國定居,得知上海建立聶耳銅像即將施工的消息后,不遠萬里回到上海,親自組織雕像放樣,從全國三家銅鑄廠中,選定……[詳細] |
![]() | 上海師范大學博物館于2002年5月18日建成開館。建筑面積七百四十余平方米,收藏品包括玉器、青銅器、陶瓷、碑帖、書法、繪畫、唐卡、服飾、刺繡等,其中不乏珍品。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器形規整,打磨光潔,反映了較高的工藝水平;毛公鼎,散氏盤拓片,屬于最初的精拓品;隋僧寫經、玄奘譯經長卷,為罕見文物;羊腦紙金汁書藏文無量壽佛經,藏……[詳細] |
![]() | 藍妮弄堂又稱苗王公主弄堂,因云南苗王藍氏家族的后代藍妮而得名。短小的弄堂里,房子干凈而雅致,既有歐式風格,又有現代氣息。藍妮是孫中山之子孫科的秘書和二夫人。藍妮于1940-1962年住在弄堂1號樓,父母兄弟住5號樓。1990年藍妮重新回到這條弄堂,住在2號樓。據說,2號樓房間的東墻正中現在還掛有一張藍妮與孫科的合影。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