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籃橋監獄,位于上海黃浦江畔華德路117號(今長陽路147號),是由10余幢樓房組成的建筑群,占地約4公頃,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是中國迄今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監獄。提籃橋監獄始建于1901年,啟用于1903年5月,后經陸續擴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規模,并使用至今。由于建筑精良,規模宏大,提籃橋監獄曾號稱“……[詳細] |
![]() | 魯迅存書室舊址位于溧陽路1355弄西側是1359號,這是一幢紅瓦灰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三層樓房。1933年至1936年間,魯迅曾以內山書店店員鐮田誠一的名義租下此屋,藏書約6000冊。建國后,魯迅絕大部分藏書由北京魯迅故居保存,故上海魯迅藏書室未曾恢復。1977年掛牌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但還是居民居住。……[詳細] |
![]() | 1927年中共江蘇省委舊址位于山陰路69弄90號。1926年,中央黨校設該處。1927年,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指揮部聯絡點。“四·一二”--政變后,陳延年奉中共指示,來滬接任江浙區委書記,在該處設立辦公機關,底層作會客室,二樓作會議室,三樓為地下交通員住處。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撤消江浙區委、分別成立中共……[詳細] |
![]() | 上海總工會秘密辦公機關遺址位于四平路122弄(原溧陽路965弄麥加里21號)。1925年9月25日,中共中央上海區委決定汪壽華、項英等4人組成上海總工會黨團,在此建立秘密辦公機關,領導工人運動。樓上是汪壽華、龍大道辦公室兼寢室,李立三、項英、林育南等經常來此研究工作。在上總領導下,從6月到8月,上海出現-高潮,-人數前……[詳細] |
![]() | 百老匯大廈位于北蘇州路20號(現上海大廈)。因傍有百老匯路(今大名路),故名百老匯大廈。由主樓和副樓組成的上海大廈位于外白渡橋的北側。這是一幢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修簡潔明朗,外觀氣勢宏偉。主樓原名“百老匯大廈”。副樓又名“浦江飯店”。現為五星級賓館,飯店設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國特色……[詳細] |
![]() | “五卅”烈士墓遺址位于新同心路株洲路附近的街沿,1925年“五卅南京路慘案”發生后,上海各界組織籌建烈士公墓,并于三年后的1928年春在今廣中路668號處建成了“五卅殉難烈士墓”。墓園坐北朝南,進入圍墻,沿墓道可抵中間高聳的五卅烈士紀念碑亭。基座每邊長約13米,四面均有18級石階;亭頂呈方錐形,四角均有醒獅雕塑,正面刻……[詳細] |
![]() | 提籃橋監獄關押、審判和處決日本戰犯處提籃橋監獄,位于上海華德路117號(今長陽路147號),是由10余幢樓房組成的建筑群,占地約4公頃,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是中國迄今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監獄。提籃橋監獄始建于1901年,啟用于1903年5月,后經陸續擴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規模,并使用至今。由于建筑精良,……[詳細] |
![]() |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遺址中共四大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今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召開。會址原為坐西朝東的磚木結構假三層石庫門民居。毀于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2011年虹口區委、區府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擇址四川北路1468號籌建中共“四大”紀念館,2012年9月7日正……[詳細] |
![]() | 多倫路250號住宅位于四川北路轉角處的多倫路250號,建于1924年,占地面積為1082平方米,建筑面積637平方米,磚木結構二層,西班牙、伊斯蘭式花園住宅。平面呈扇形布局,沿街立面做弧面處理,主入口設于轉角正中處。底層門窗柱伊斯蘭式,修長圓柱。門窗均凹進,拱券,木制朱紅色門窗框。窗下均有精美浮雕裝飾,上部拱券內緣作鋸……[詳細] |
![]() | 上海郵政總局坐落于上海四川路橋北堍,門牌為虹口區四川北路276號。大樓始建于1924年,造價為320萬銀元。由當時滬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負責設計,本埠知名的余洪記營造廠負責營建。大樓擁有號稱“遠東第一大廳”的郵政營業廳,氣勢雄偉,現在為郵政博物館。大樓整體風格為19世紀上半葉到20世紀初流行于歐美國家的折衷主義建筑風……[詳細] |
![]() | 俄羅斯總領事館(蘇--領事館)位于蘇州河口的黃浦路20號,該樓由德籍建筑師漢斯·艾米爾·里埃勃設計,周水記營造廠承建,1916年竣工。1917年沙俄駐上海總領事館遷入此處。俄國十月革命后,1924年兩國恢復建立外交關系,在原沙俄駐上海總領事館建立蘇聯駐上海總領事館。1991年蘇聯解體,此樓又成為俄羅斯聯邦駐滬總領事館。……[詳細] |
![]() | 摩西會堂舊址位于長陽路62號。又稱華德路會堂。俄羅斯猶太人集資興建,1927年竣工。占地面積660平方米,建筑面積1074平方米,磚木結構三層,坐南朝北,晚期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二戰期間,大量猶太人逃到上海,逃到上海的猶太難民大多居住在虹口區,而摩西會堂也就成為了當時上海猶太人舉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詳細] |
![]() | 中共中央聯絡處舊址位于四川北路1953弄永安里135號。據2013年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和上海市文物局共同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中記載:1928年,正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塞維克》部工作的黃玠然受命在這里建立了一個中央開會聯絡的機關。起先由黃玠然夫婦與其父母居住于此,掩護機關。同年秋,黃玠然調任中央秘書處……[詳細] |
![]() | 周恩來同志在滬早期革命活動舊址位于四川北路1953弄永安里44號,是周恩來在滬早期進行革命活動時的一個秘密地點(周恩來堂伯母家)。1927年至1931年期間,周恩來和鄧穎超等人經常來這里也曾居住過。1931年當時黨內負責情報保衛工作的顧順章被捕后叛變,黨的中央機關遭到嚴重破壞。周恩來和鄧穎超在深夜以商人打扮前來敲門,最……[詳細] |
![]() | 上海音樂谷景區AAA 上海音樂谷位于虹口區中部,在地理位置上串聯起了多倫路-四川北路商業街和北外灘航運、金融集聚區。區內虹口港、俞涇浦、沙涇港三條河流交匯于此,形成了上海市區最為獨特的濱水社區形態。音樂谷包含8個項目,分別為國家音樂產業基地、1933老場坊、半島灣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老洋行1913、1930鑫鑫創意園、SNH48星夢劇院、三……[詳細] |
![]() | 上海昆山公園位于昆山路13號,坐東朝西,西臨百官街,北界昆山路,西、南與虹口區圖書館、區少年宮為鄰。1995年全園面積2900平方米,職工1人,年游人量56.37萬人次。虹口的百年昆山公園也是老底子們的愛逛處,面積雖然小小的,但重修后滿滿的英倫范兒,漂亮的像是伯爵家的后花園,尤其那株百年皂莢古樹,滬上僅有哦~地址:昆山……[詳細] |
![]() | 上海上港郵輪城AAAA 上海上港郵輪城AAAA級上港郵輪城,這里曾經是擁有160年歷史的上海碼頭門戶,是上海開埠以后的經濟貿易中心,如今是坐擁上海天際線的北外灘濱水綜合體,1200米璀璨濱江岸線,浦江全景盡收眼底。在這里有一面文化長廊玻璃墻,在上面用圖片和二維碼展示了“碼頭衍變”、“西學東漸”和“名人蹤跡”的故事,這里不僅可以領略到浦江兩岸的……[詳細] |
![]() | 張瓊同志紀念室設在虹口區第一中心小學內,建于1990年9月,為虹口區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瓊同志早年跟隨毛澤東、劉少奇同志參加革命,為黨的教育事業奮斗了60年。解放后,她歷任上海市教育工會秘書組秘書、虹口區人民政府文教科科長、副區長、虹口區第一中心小學首任校長,曾多次被選為市、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紀念室建筑面積近2……[詳細] |
![]()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列室)設在檔案管理中心,面積38平方米,是獨立的陳列場所。虹口區檔案館介紹了虹口的歷史、文化和發展,陳列的展品有本區離休干部向檔案館損贈的革命書籍、軍功章、獎章、獎狀、立功證書、館藏乾隆年間的地契、民國戶籍檔案、郵票冊、2007年特奧會期間入住虹口的各特奧代表團團長和全體運動員簽名的特奧會會旗和虹口……[詳細] |
![]() | “小蘿卜頭”宋振中烈士塑像于1989年6月在虹口區昆山花園內落成。1998年11月遷到歐陽路67號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被命名為“虹口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虹口區及楊浦、寶山、金山等區小學生每年都會在塑像前舉行小紅星兒童團入團儀式和少先隊入隊儀式,學習我國年齡最小的烈士熱愛生活、熱愛光明、熱愛學習的好品質,爭做具有崇高……[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