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句容市容南風景生態園位于句容市華陽鎮句茅路2.5公里處,占地面積1280畝,現在華陽鎮南亭行政村境內。基址是去茅山旅游的必經之道上,離城區僅有3分鐘車程,104國道、滬寧高速等多條公路在此經過,交通十分便利。句容市緊依南京、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等大中城市(到南京只要30分鐘車程,至上海也僅要2個半小時車程……[詳細] |
![]() | 禾木農博園AAA 江蘇禾木農博園始建于2003年10月,位于江蘇省句容市邊城鎮境內,目前占地面積近5000畝,總投資2億多元人民幣,目前已建成集實習實訓、科研開發、生產經營、科普教育、農業生態旅游為一體的具有多個功能分區、綜合性的農林科技示范園。無土草毯由我院首創,擁有多項國家專利,具有“質地輕、無雜草、純度高、成活快”等優點,被譽為“……[詳細] |
![]() | 江蘇茶博園AAAA 茶葉福地,科技洞天”-江蘇茶博園隸屬于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坐落于道教圣地--茅山北麓20公里處,距離鎮江句容市城區9公里。園區占地面積2500畝,茶園自然景觀奇特秀美,水網錯落,具有典型的“五山一水四分田”景觀,山水茶林神韻引人入勝。整個園區以“感悟茶文化、體會茶境界”為主題,精心打造特色“茶”文……[詳細] |
![]() | 仙人洞位于大茅峰北側,洞內景觀奇特。現可進入的洞長有250多米,洞有三層,層層相通。從洞口進入150米長的下洞,洞中石筍、石鐘乳、天然大理石隨處可見,綠白相映,宛如翡翠。洞中流水潺潺,怪石嶙峋,形成溪、河、泉、橋、山、洞。中洞有四廳,自然形成,石筍、石柱、石花四周環繞,有的白似寶玉,有的紅如胭脂,有的綠呈翠衣,千奇百怪……[詳細] |
![]() | 韋崗戰斗勝利紀念碑高25米,碑頂是一支古銅色的步-型,碑身正面鑲有銅鑄碑名,碑座正面的浮雕上刻有新四軍的標志(N4A),兩側分別鐫刻著陳毅、粟裕當年贊韋崗戰斗的詩篇。碑座上端的紅旗,表現了陳毅名句“故國旌旗到江南”的意境。碑座上端的紅旗,表現了陳毅名句“故國旌旗到江南”的意境。紀念碑碑文全文如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詳細] |
![]() | 赤山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江蘇省句容市西南部,距句容城區15公里,距南京市中心40公里。坐落于赤山東南部,北至243省道,南達西圩,東至青城老喬,西至蘆亭圩,四周環河,包括三岔湖、西側白水蕩和北側圩區等,總面積為1300公頃。形成了“湖面廣闊、河流環繞、灘涂交織、島嶼點綴”的生態格局,是中國首個赤山綠水國家濕地公園、江南最……[詳細] |
![]() | 印宮-元符萬寧宮“印宮”位于茅山積金峰南麓,初名“潛神庵”,為茅山上清派第25代宗師劉混康--之地。元祐年(公元1086年),哲宗皇帝母后誤吞尖針于喉中,御醫束手無策,道士劉混康用茅山道教的符錄和丹藥治好了母后,哲宗大悅,賜茅山八件珍寶,賜名劉混康為“洞天通妙法師”。紹圣四年(1098年)始建“元符觀”,九年后建成,徽……[詳細] |
![]() | 崇禧萬壽宮,俗稱紅廟,位于大茅山峰西北丁公山南,現于原址東側重建,位于青玉峰南麓。原址位于大茅峰西北,丁公山南,是茅山歷代宮觀建筑群中最早建立的宮觀,即南朝“曲林館”。后經上清宗師陶弘景修整為“華陽下館”。唐貞觀年間(627—649)置為“太平觀”,宋祥符元年(1008)改稱為“崇禧觀”,元延祐六年(1319)賜名為“……[詳細] |
![]() | 城上村遺址位于黃梅鎮大卓城上村南,距離市高級中學僅2.5公里,北緯31°59′08″9,東經119°10′31″1,海拔高程31.7米,面積70650平方米。遺址現場文化堆積豐厚,有古代筑城的夯土層和環壕(護城河)設施,極有可能是一處重要的吳國城址。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08年全國重要新發現”,是江蘇省上榜的三處新發現……[詳細] |
![]() | 南山農莊AA 南山農莊位于句容市東門外春城鎮境內,農莊占地面積370畝,其中水面約100畝。南山農莊有兩大特色,一是句容市內第一座具有田園風光的山村野趣農莊,二是以休閑采摘農副產品取勝。有蔬菜、水果、茶葉,供大家采摘。農莊內竹籬草亭、荷塘柳樹,春華秋實,宛如世外桃源。有一條1300多米長的環湖主道、半島小路鵝卵石等鋪成,蜿蜒起伏,曲……[詳細] |
![]() | 句容邊城度假村地處句容市東昌鎮,總占地約10平方公里,北依侖山、南至小茅山、東到高麗山、西抵句容林場,四周群山環繞,山峰最高處海拔426米。中心是碧波蕩漾面積達3000畝的侖山湖,湖光山色,茂林修竹,倘徉其中,如入畫境。 ……[詳細] |
![]() | 隆昌寺位于湯山鎮北約2公里的寶華山上。寶華山,因盛夏季節黃花滿山而得名,周圍36座山峰似36片蓮花瓣,隆昌寺如蓮房一般端坐其中。山間云霧縹緲,溪連流水叮咚,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確是一方非同尋常的佛教勝地。隆昌寺,又稱寶華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寶志和尚在此結庵傳經,故名寶志公庵……[詳細] |
![]() | 葛仙湖公園在句容華陽鎮西,原名郭西塘現名為葛仙湖公園。園中建有大圣塔、葛仙觀、華陽書院、三臺閣等仿古建筑景觀,湖岸九曲長廊,湖心三潭映月,每逢休息日,園中游人如織,是市民休息、休閑的好去處。 ……[詳細] |
![]() | 葛仙觀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而句容是道教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有著深厚的道教文化歷史底蘊,在海內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葛仙觀,古名葛仙庵,青云觀,為古代道教仙家、醫學家葛玄、葛洪故宅,后毀于戰火。2004年修復落成的新葛仙觀由茅山道院出資數百萬易地重建,自2002年9月18日奠基,次年2月16日動工;新觀占地面……[詳細] |
![]() | 九霄萬福宮簡稱九霄宮、頂宮,坐落于大茅峰頂,其建筑群依山而建,宏偉壯觀,氣勢磅礴,為茅山“三宮五觀”至首。每到香期,這里香客如云游人如織,是旅游及朝山進香首選之地。該宮始于漢代。初建石壇石屋,把三茅真君石像。齊梁間易為殿宇。元延枯三年(1316年),敕建賜額圣站觀,專把大茅真君茅盈。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敕建殿……[詳細] |
![]() | 李塔湖李塔湖位于群山之間,水面約有2000畝。湖因群山環繞而曲折多變,自然形成4個半島、5個水灣。幽遠寧靜,恍若隔世。湖周圍的山巒線條舒展,形態生動。有的像睡美人,有的象神龜探水,有的象鯤鵬展翅。置身李塔湖,看群山如屏,秀峰錯落,層巒疊翠,跌宕多姿,其如藏在山水之間的一幅天然畫卷。“李塔藏畫”被稱作句容十佳勝景之一。……[詳細] |
![]() | 張家祠堂正廳位于江蘇省句容市后白鎮蘆江村原有三組建筑,五進,中軸為家祠,左右兩廂為住宅,現存中軸第三進第一個廳,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11米,長24米,檐欄高4米,七檁,硬山式頂,屋頂坡度平緩。梁柱均為粗大的楠木,故又稱“楠木廳”。廳內立柱上有青石覆盆柱礎,欄頂作卷剎,構架的聯接結構,多采用形式簡單的斗拱、蜀柱,墊板……[詳細] |
![]() | 銅殿,在大殿的右上,原悉為范銅所作,妙峰和尚建于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后毀,改建為磚木結構,殿頂部的筒瓦為銅制成。重檐歇山頂,面闊4.67米,進深4.2米,高7.15米。殿前有一亭閣,亭前有漢白玉石壇,壇壁四周雕有蓮花圖案。文殊無梁殿,在銅殿的左側,妙峰和尚建于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詳細] |
![]() | 在被譽為南京的后花園的江蘇省句容市,城西北石獅溝村旁的開闊地上,雄踞一對龐大的石獸,人們習慣稱它為石獅,不遠處有一對石柱,這就是南朝梁代蕭績墓石刻。它是我國現存南朝陵墓石刻中最為宏偉的一處。蕭績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第四子,天監八年(509年)封為南康郡王,卒于大通元年(527年),年僅27歲,謚號“簡”,也稱南康簡王,按制……[詳細] |
![]() | 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是根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于一九三八年夏由陳毅、粟裕等同志率領新四軍東進抗日創建的。它是中國共產黨在華中敵后最早創建的根據地之一。它長期屹立在敵人的心臟地區,為以后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壯大起到了基地、樞紐和尖刀作用,為抗日戰爭乃至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為了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