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蘇鎮江是歷史上京杭大運河和長江交匯之處,坐落著古代13座古代遺留下來的大型糧倉,是鎮江作為運河漕運樞紐的實證,該項目也因此入圍了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然而2010年7月,這片遺址已經被開發商毀掉建起了樓盤。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鐵甕城又名子城、京城,始建于公元195年,形成于公元209年,是三國孫吳時期的建筑;晉、唐、宋、明、清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繕治,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至順鎮江志》載:“鐵甕城在正峰前周府治,又名子城。”《建康實錄》在建安十三年(208)條下有:“權始自吳遷于京口而鎮之”,“孫權自吳理丹徒號曰‘京城’,今州是也,十……[詳細] |
![]() | 銀山公園AA 銀山公園座落在鎮江新區大港中心區域,北眺氣勢如虹的長江,南鄰新區行政中心,西近海德社區及中心商貿區,是大港目前規模最大的、供人們休閑、娛樂、健身、具有現代風格的開敞式公園,公園以蔥綠秀麗的自然山巒、植物為主體,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亭臺樓閣,浮光耀金,奇石嶙峋,碧波閃銀,嘉木幽竹,靜影沉碧,鳥語花香,芬芳怡人。它既是一座……[詳細] |
![]() | 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并組建。原江蘇理工大學的前身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60年由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分設獨立建校,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82年及1994年先后更名……[詳細] |
![]() | 雄踞于北固山后峰,寺宇若青龍之蜿蜒,故而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說。甘露寺始建于東吳,后經歷朝擴建,始成今日規模。《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甘露寺這里。故事說的是東漢建安十四年(209)火燒赤壁后,劉備不愿將荊州歸還東吳。周瑜和孫權遂定下“美人計”,以孫權之妹孫尚香為誘……[詳細] |
![]() | 鎮江市烈士陵園坐落于風景如畫的北固山前峰,建于1966年,現占地面積近百畝。鴉片戰爭時期,這里是當年鎮江保衛戰十三門古戰場的遺址所在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是江蘇省省會和國民黨軍法會審處所在地。北固山下作為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共產黨人的刑場,灑滿了數百名革命志士的鮮血,故素有“小雨花臺”之稱。同時,這里也是1937……[詳細] |
![]() | 原米芾墓在丹徒長山下,后湮沒難尋。明崇禎年間建紀念墓于今鎮江市鶴林寺前黃鶴山下,“文革-”中被毀。1986年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重修,于1987年元月竣工,重修后的米芾墓位于黃鶴山北麓,包括石駁墓壙,墓直徑11米,墳包直徑4米,-護墓石,臺階四段共60級,兩邊有玉帶坡,平臺3座,兩邊各有路牙,均寬為3.3米,在兩邊各置大……[詳細] |
![]() | 沈括故居夢溪園位于市區夢溪園巷,是北宋時期科學家沈括晚年居住的地方。他在此寫成了科學巨著《夢溪筆談》。現代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稱譽《夢溪筆談》為十一世紀的科學坐標。我國當代科學家錢偉長說:“這座坐標就屹立在鎮江。”該書現已被英、法、德、美、日等國家翻譯出版。夢溪園原有面積約十畝左右,園里有岸老堂、蕭蕭堂……[詳細] |
![]() | 云臺山風景區AAAA 云臺山原與金山隔江對峙,故又稱銀山、銀臺山,以后由于音變而稱云臺山。鴉片戰爭以后,云臺山區域被劃為英租界,建有英國領事館。云臺山風景區由伯先公園和伯先路近代建筑群組成。伯先公園坐落在樹林蔥郁、景色秀美的云臺山上。1926年,鎮江人民為紀念辛亥革命先烈趙伯先,由知名人士冷御秋倡議籌建,辟云臺山為趙伯先公園,由園藝專家陳養……[詳細] |
![]() | 五峰山位于大港、大路鎮境內。圌山高258米,五峰山高208.7米,兩山總面積為11953.19畝。圌山風景名勝有圌山關、紹隆寺、七十二洞、圌山塔、圌山塔原名報恩塔。因位于丹徒縣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份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層,每層有磚疊砌的腰檐,塔端聳立著葫蘆銅頁。附近群眾有“清明”登圌山游覽的習慣。傳說……[詳細] |
![]() | 在甘露寺北后,北臨大江的一座畫粱飛檐樓閣,這便是多景樓,它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長江中下游三座名樓。多景樓創建于唐代,樓名取自于唐朝宰相李德裕《臨江亭》中“多景懸窗牖”的詩意。多景樓為兩層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多景樓又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稱。因宋大書畫家米策作《多景樓》詩中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句,米芾還手書……[詳細] |
![]() |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假如辛棄疾再登北固山賞景覽勝,當被今日“山水鎮江”之美景再催詩興——三山相望千百載,今朝玉帶一線連。這“玉帶”就是將金山、北固山連為一體的被譽為“珍珠項鏈”的長江路,和串起北固山、焦山的正在建設中的濱江旅游風光帶。美景當先賞。不說名氣日盛的“珍珠項鏈”,單表漸成市民關注熱點的濱江旅游風光帶。……[詳細] |
![]() | 焦山滿山蒼翠,宛若碧玉飄浮在煙波浩渺的揚子江心,素有“浮玉”的美稱。聞名于國內外的焦山碑林就座落在這座江心島山上,焦山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寶之多,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為江南第一大碑林,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一批,共有460余方,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焦山碑林按其碑刻內容,分三類重新排列。第一……[詳細] |
![]() | 定慧寺始建于東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初名普濟庵,距今已1800余年,是全國著名寺廟之一。宋代普濟寺曾易名善濟寺,清康熙改稱定慧寺至今,取“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之意。唐代玄奘法師的弟子寶寂和鑒真大師的弟子神邕在此創建了大雄寶殿和佛堂;宋代佛印、枯木、無門等高僧先后擴建了寺廟,談禪說法,研討佛事,使其聲名大振;明清以來……[詳細] |
![]() | 張云鵬故居緊挨五柳堂,占地近600平方米,建于光緒年間,前后四進九間,四周圍墻,正門朝南。進門見小池,左首為雅室,內置古物字畫,右進回廊與后院相連,后院有半亭、亭臺、月亮門等建筑。主建筑面闊三間,磚木結構,雕花門窗,花園內置元寶石、八仙門墩、雙龍戲珠條石、石桌、石凳、假山等,種植花草樹木數十種,如紫藤、爬山虎、翠竹、臘……[詳細] |
![]() | 鄭板橋讀書處,設于別峰庵內,系清雍正年間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讀書之所在。鄭板橋詩、書、畫堪稱“三絕”,筆下之竹尤為世人稱道,焦山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修竹,觀察入微的鄭板橋自是得心應手。鄭氏墨寶在此處琳瑯滿目,“難得糊涂”、“吃虧是福”之類警句拓片更是令南來北往的游人心向往之。別峰庵呈四合院形制,一方花壇,數株桂花修竹,環境……[詳細] |
![]() | 吸江樓始建于宋代,原名吸江亭。清同治年間翻建為樓。樓高兩層,呈八角形,有回廊相通,八面有景。因亭內四面有木雕佛像,遂又名四面佛亭。吸江樓位于焦山山頂(東峰絕頂處),晨觀日出,夜賞月色,目送碧空盡頭的孤帆遠影,別有一番情趣。鄭板橋登樓有感道:“吸來江水煮新茗,買盡吳山作畫屏”,與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句……[詳細] |
![]() | 華嚴閣位于定慧寺西南的華嚴閣,面臨大江,背倚峭壁,是一座兩層樓臨水建筑。華嚴二字出于《華嚴經》,比喻這里是“百花齊放,包羅萬象”的勝境。樓上廳堂正中原是一副“大江東去,群山西來”的對聯,對登樓觀景有畫龍點睛之妙。現已換成“一片浮玉,十分江景”。樓下為“浮玉齋”素菜館,頗具特色。華嚴閣是賞月的好地方,“華嚴月色”是焦山最……[詳細] |
![]() | 焦山炮臺遺址位于焦山東北角,從南步入,首先看到的是門樓一座,上有橫匾,刻有“焦山炮臺”四字。門樓西側有彈藥庫一座,外為黃泥石灰材料,內層為水泥砂石材料。門樓內有平地約3000平方米。平地東面是炮臺基地,它長約80米,寬在55米左右,呈扇形,有暗堡式炮位8個,塊石基礎,黃泥石灰質地。該炮臺嚴重失修,1978年以來,國家多……[詳細] |
![]() | 宗澤墓,在鎮江市東郊2.5公里的京峴山北麓,當地人稱宗澤山、宗家墳。宗澤,字汝霖,浙江義烏人。宋元祐六年(1091)進士,歷任地方官,以廉能著稱。宣和元年(1119)任職南京,因遭誣陷,削職安置鎮江,夫人陳氏歿后葬京峴山,他結廬在山下龍目湖畔。后大赦,靖康元年(1126)受命出任河北義兵都總管,旋升副元帥,徽、欽二宗被……[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