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墓區埋有李學富、成裕祥、陳金煉三位烈士。三烈士墓呈東西方向排開,墓南側立紀念碑一座。紀念碑陽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陰面刻有三烈士生平簡介![詳細] |
![]() | 遺址占地面積為13200平方米,南北寬90米,東西長147米,比周邊高出0.8米。遺址中北部有大墓一座,占地面積為1992平方米,本地人稱墓處為垛心。20世紀70年代平整土地時,墓區曾出土一具普通棺木和黑色的直徑為30公分左右大碗一只,村民在遺址中東北部耕種時發現一口用木頭圍成的水井,井口直徑約30--50公分。此次文……[詳細] |
![]() | 龍王廟遺址占地面積14400平方米!俺币粼骸薄褒埻鯊R”幾遭劫難,幾度興建,最后一次焚毀于1941年秋。調查時,龍王廟遺址現場采集到宋、元、明、清朝代的陶瓷殘片。……[詳細] |
![]() | 遺址分布在串場河以東,人民河以北,潭洋河以南,204國道以西區域內。1960年前,遺址區域中部原營盤高墩子占地面積約為20畝,比周邊高出1.5米。1960年后農田改造時,原營盤高墩子大部分被平整,現僅存遺址區北部古井所在位置5平方米左右,古井保存完好。調查中在遺址區采撿到唐、宋、元、明代陶瓷殘片![詳細] |
![]() | 南洋烈士紀念碑位于亭湖區南洋鎮老街北頭東側,新洋港南側鹽東居委會。紀念碑底座為雙層結構,占地面積為441平方米,底座高為4米,碑身高為11米,總高14米。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以紀念新四軍開辟華中根據地時犧牲的烈士![詳細] |
![]() | 主墩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附墩位于主墩西側,占地面積約370平方米。主墩高出周邊農田0.5—1.2米,東西寬50米,南北長75米。墩子整體相對平坦,南部漸低與一般農田相平。主墩東部生長有樹木,周邊為壕溝環繞,其北側河底部有一磚體結構存在,疑為古遺址或古墓葬區![詳細] |
![]() | 黃尖烈士陵園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安葬著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捐軀將士。內設烈士紀念碑一座,正面紅五星下,陳毅題寫的八個大字“立德立功永垂不朽”。烈士紀念碑基占地面積64平方米,烈士紀念碑基高1.1米,烈士紀念碑身高12米。地面設施保護良好,環境整潔,莊嚴肅穆![詳細] |
![]() | 1918年創立,投資總額八十萬元,總面積九萬零二百五十五畝,墾地二萬四千六百畝。當年棉行地面建筑物現已不存在,F地面建筑物重建于20世紀70年代,產權歸屬潘園主人所有![詳細] |
![]() | 碑基分三層,層高分別為2.2米、3.8米、4.4米,.碑身高6米,碑寬1.2米。時任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局長劉秉炎題寫了碑文:“革命英烈萬古長青”。……[詳細] |
![]() | 花園舊址為大祐鹽墾公司的總部,占地面10800平方米。花園舊址地貌呈長方形臺地,東西寬約90米,南北長120米,北部偏東有一處小池塘。周邊設有壕溝隔離帶。農村土地承包后,花園被破壞,原地面附著物現已不存在。小池塘水質很好![詳細] |
![]() | 宏星村遺址為北狹南寬的梯形地塊。北沿長200米、南沿長360米、南北距離為240米。遺址高出周邊15—60厘米。遺址區域之內,東北、西南方向,各有四邊形臺地地塊,高出農田平面50—60厘米。器形有碗、罐、盆等,文化層分布于地下30厘米左右,文化層厚0.6米左右,文化層中常有大塊陶片、瓷片和灰坑存在。遺址整體保存完好,該……[詳細] |
![]() | 墩子為南北長75米,東西寬45米的長方形臺地,西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小河溝、北側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后溝。墩子比周邊農田高出50厘米左右。調查時在地表采撿到唐、宋、元實用器殘片。墩子在解放前為地主陳興安居住地,現為村民張秀成的承包地。墩子與周邊農田之間能隱約分辨出古河溝分隔帶![詳細] |
![]() | 步鳳烈士陵園建于2001年,陵園東西寬35米,南北長56米,占地面積1960平方米.園內立紀念碑一座,碑身高大、氣勢雄偉。陵園內長眠1947年底鹽南狙擊戰中犧牲的著名戰斗英雄楊干標、張梅貴、陳步鳳等12位烈士。塔基占地面積150平方米,碑高19.49米,碑陽面寬4.6米。……[詳細] |
![]() | 陵園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立紀念塔一座,塔基占地面積15平方米。塔基高1.5米,塔身高5米。1947年12月31日,人民解放軍11縱31、3旅,12縱34旅和鹽阜軍區獨立旅殲滅國民黨顧祝同部5個旅的頑敵。戰斗中100多名解放軍戰士光榮犧牲,烈士安葬在這里。1998年5月,市、區民政局撥款建成烈士陵園,2009年4月重……[詳細] |
![]() | 該碑坐北朝南,占地100平方米,碑高10米,碑身立方柱形,上端四面為新四軍四個不同時期使用的臂章標志,正面為李先念題寫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紀念碑,背面為黃克誠所撰碑文。1986年10月落成![詳細] |
![]() | 該陵園在204國道西側,東西長78米,南北寬44米,紀念碑雙層底座分別為12米、10米,總高10米。碑文為“死難烈士永垂不朽”。陵園內安葬著1946年、1948年在鹽南戰斗中犧牲的烈士2000多名,原為散葬,1968年集中遷葬于此,建塔紀念![詳細] |
![]() | 該烈士陵園為紀念1947年鹽城防御戰犧牲的戰士所建,堆成呈東西向的五條長嶺,嶺高1米多高,每條嶺長40余米,占地約4.5畝。2008年地方政府撥款重建![詳細] |
![]() | 鹽城烈士紀念塔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烈士紀念塔磚混結構、塔高17.5米塔后埋葬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犧牲于當地較有影響力的烈士墓多座,如趙敬之、陳中柱等多名烈士![詳細] |
![]() | 該塔占地面積200平方米,由塔座和青銅雕像組成,通高8.5米。塔座為黑色花崗巖石質地,呈梯形高4米,塔座東西刻有張愛萍題寫的塔名,背面為塔銘;塔上為新四軍戰士騎馬巡邏造型銅雕,高3.5米,面向東方,為著名雕塑家王克慶設計。1986年10月落成![詳細] |
![]() | 故居收藏的文物有(歷年施工出土的)青灰色古磚、古石刻20余件。其時代分別為宋、元、明、清時期故居遺物。其中石刻門枕石,以浮雕手法刻有蝙蝠、祥云、團花壽字及麒麟、鳳凰等紋飾,圖案精美,藝術水平較高,反映出不同時代工匠的藝術水平,為研究本地區歷史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