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半園即史氏半園,是一處始建于清代的古代園林建筑。位于倉米巷24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由三光電加工有限公司保護管理。南半園址原為一老宅,清同治年間先為俞樾在馬醫科購地建曲園第宅,遂將此處轉讓史偉堂,建東宅西園。時西鄰尚游隙地,但園主知足而不求齊全,甘守其半,遂名半園(為與白塔東路陸氏半園區分,今俗呼……[詳細] |
![]() | 位于閶門內天庫前10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武安會館系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河南武安(今屬河北省)旅蘇綢緞業商人集資創建。會館坐北朝南,占地僅106.33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照壁、頭門、戲臺、正殿。此外因地制宜,頭門東連一廳,正殿西接一樓。頭門與照壁之間有東西高墻相連,自成庭院。頭門南向,……[詳細] |
![]() | 網師園AAAA ![]() 網師園位于帶城橋路闔家頭巷,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網師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是蘇州園林中極具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的代表作品。網師園原為南宋淳熙年間吏部侍郎史正志所營“萬卷堂”故址,堂前曾有花園一座,名“漁隱”。之后,園歸丁氏,日久荒廢。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退隱蘇……[詳細] |
![]() | 東園位于蘇州城東,以外城河為界。全園面積270畝(18公頃),1979年初步建成,并于同年6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東園是利用蔣園廢墟,古城墻遺址和內城河,通過人工改造而成。原內城河挖成遼闊的水面,在綿延的古城遺址上廣植花木,構成了以山水為主景觀的新型現代園林。現開闊的河畔建有蘇州市內最大的游艇碼頭,有游船60余艘。泛舟……[詳細] |
![]() | 曲園,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俞樾故居即曲園,位于蘇州市人民路馬醫科43號,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俞樾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得友人資助,購得馬醫科巷西大學士潘世恩故宅廢地,親自規劃,構屋30余楹,作為起居、著述之處。在居住區之西北原有隙地如曲尺形,取老……[詳細] |
![]() | 環秀山莊,原為唐末吳越王錢元璙的金谷園故址,宋代文學家朱長文在此設藥圃,明萬歷年間為大學士申時住宅,清代相繼為蔣楫、畢沅、孫士毅所有,辟為家宅。道光年間,改稱環秀山莊。環秀山莊今為蘇州刺繡研究所,1997年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一座以假山為主的古典園林,假山和房屋面積約占全園四分之三,水面占四分……[詳細] |
![]() | 耦園位于平江歷史街區小新橋巷7號,三面臨河,一面沿街,宅園總面積8000平方米。耦園東部舊址原為清雍正時保寧知府陸錦所筑“涉園”,光緒初年,湖洲沈秉成購得涉園廢址,聘名畫家顧蕓等設計,營筑宅園。因宅之東西各有一園,又寓夫婦偕隱之意,故名偶園。1932年,楊蔭榆于此創辦二樂女子學社。1939年,史學家錢穆攜眷寓居東花園,……[詳細] |
![]() | 蘇州園林AAAAA 蘇州古典園林,亦稱“蘇州園林”,是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境內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總稱。蘇州古典園林溯源于春秋,發展于晉唐,繁榮于兩宋,全盛于明清。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境內私家園林始建于前6世紀,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現存50多處。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詳細] |
![]() | 蘇州獅子林AAAA ![]() 蘇州獅子林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面積約14畝。獅子林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譽為“假山王國”。獅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詳細] |
![]() |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于明代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為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園林,時人稱東園,其時東園“宏麗軒舉,前樓后廳,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疊山大師周時臣所堆之石屏,玲瓏峭削“如一幅山水橫披畫”。今中部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黃石疊石,似為當年遺物。泰時去世后,……[詳細] |
![]() | 蘇州平江文化中心(古昭慶寺)位于蘇州城東大儒巷內,1983年列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古建筑。寺為元天歷元年(公元1328年)宣政院僧阿咱刺創建,規制宏偉。明清時屢廢屢建。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改為元和縣高等小學校。1951年易名為蘇州市大儒中心小學校。1985年學校遷往南石子街。寺院原建筑分為三路三進。中路保存較……[詳細] |
![]() | 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二批 1982年3月調整公布 瑞云峰 北宋宣和四年(1119-1125) 蘇州市 位于帶城橋下塘織造署舊址,1957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瑞云峰為江南園林太湖石名峰之一,高5.12米,寬3.25米厚1.3米,渦洞相套,褶皺相疊,剔透玲瓏,被譽為妍巧甲于江南。 據記載……[詳細] |
![]() | 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