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庚子首義舊址”羅氏大屋,位于馬巒山,曾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為東江縱隊臨時司令部。羅氏宗祠坐落在一片客家圍屋中,祠堂兩邊各有一座古老碉樓,歷經風雨依然矗立。祠堂圍墻正面開有一正門兩側門,中軸線上為一開間的前中后三室,圍墻內由三橫三縱單排屋組成,是典型的客家方形圍屋。2006年7月,龍崗區人民政府將羅氏祠堂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詳細] |
![]() | 田頭山位于坪山新區與惠州市大亞灣區交界處。田頭山是市級自然保護區,東北鄰惠州市,東南接大鵬新區葵涌辦事處,與馬巒山郊野公園以及大鵬半島自然保護區相鄰,規劃面積為20.0平方公里,田頭山是田心山脈其中的一個山頭,高683米,田心山山脈與附近的葵涌筆架山、三桿筆山,都是坪山新區與大鵬新區葵涌街道、惠陽淡水鎮相連的山脈。……[詳細] |
![]() | 大山陂水庫入口位于坪山新區體育一路與八號路交匯處。大山陂水庫寶塔矗立,如鎮庫之物。水庫中,各類魚群集中,水資源豐富,周邊植被全覆蓋,是廣大釣魚好愛者和徒步者向往的地方。 建成于1969年的大山陂水庫,水庫總庫容為481.57萬立方米,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與其相近的另外5座大大小小的水庫,坐落在群山中,構成了8……[詳細] |
![]() | 金龜村位于深圳市坪山區,歷經400余年發展,方圓接近14平方公里的金龜村,目前有7個自然村,共160多戶人家,這些原居民都是客家人。村落依山伴溪而建,順著地勢的起伏,從山腳下一直延綿到田心山(深圳第六高山)海拔689多米的地方,海拔最高處的坪頭嶺村,僅有一戶原村民還居住在此。多年前,金龜仍盛產金龜桔。金龜桔以個-鮮、桔……[詳細] |
![]() | 燕子嶺生態公園位于坪山新區金牛西路。燕子嶺公園園內設數條登山道相互連接,為市民登山游玩提供了便利。園區規劃總面積56.1641萬平方米,其中包括自然山體綠化43.1847萬平方米,景觀綠化一級4萬平方米,景觀綠化二級6.15萬平方米,硬地2.1450萬平方米,水體0.716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0.140603萬平方米![詳細] |
![]() | 坪山客家村位于坪山鎮坪山墟西南的客家村。為古堡式客家圍龍屋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間,規模宏大,占地1.5萬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樓,正南有大門樓,均有高高的圍墻相連,圍墻上有走馬廊相通。圍龍屋大門向南,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四個大字。大門前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側仍保留有旗桿。坪山客家村是深圳典型的客家轉龍屋……[詳細] |
![]() | 金沙灣旅游度假區是深圳市發展大旅游的重要基地,匯集了下沙海濱浴場、碧海灣海上運動俱樂部、金沙灣大酒店、云海山莊、大澳山莊(區干部療養院)。這些供人休閑、放松的絕佳地帶。映襯著風情多樣的下沙灣風光,與香港平洲島隔海相望的有利地形,拋開一切煩惱,投入碧海懷抱,享受全然松馳,人生的至高樂趣你在這里都能找到。到碧海灣海上運動俱……[詳細] |
![]() | 聚龍山生態公園位于坪山新區錦繡西路。整個公園由聚龍山體和聚龍湖水體組成,通過建設登山道,將山和水有機聯系起來,東面為聚龍山生態濕地。聚龍山生態公園根據功能分為九個區,分別為入口管理區、水上活動區、濕地觀鳥區、親水濕地區、山林觀光區、野生花草區、密林休息區、花田勞作區、果林飄香區![詳細] |
![]() | 曾生故居位于龍崗區坪山街道東縱路石灰陂村,為兩層磚木結構的客家民居式樓房建筑。坪山區東縱路232號石灰陂老圍,是一座有著259年歷史、占地3000平方米的客家圍屋,是華南抗日名將、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的祖宅。與它一墻相隔的,是氣勢恢宏的東江縱隊紀念館。相比之下,石灰陂老圍顯得低矮老舊。石灰陂村是單一曾姓,坪山曾氏族長曾馬……[詳細] |
![]() | 馬巒山郊野公園位于深圳市龍崗區,西與鹽田區三洲田水庫相接,東至葵涌鎮,南鄰深圳東部黃金海岸,總面積28平方公里,是一處少有鄰近市區而未被人為破壞的美麗山林。公園的大部分山峰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坡度適中,是遠足,露營的好去處。所謂山無水則不靈,無溪泉則不幽,無飛瀑則雄,眾多的溪流、瀑布乃公園的一大特色。龍潭瀑布群景區,……[詳細] |
![]() | 坪山東江縱隊紀念館于2000年5月建成,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由大廳、展廳、文物廳、烈士芳名碑組成。展廳分十三部分,形象地展示東江縱隊和兩廣縱隊、粵贛湘邊縱隊南北征戰的史跡,弘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坪山新區東江縱隊紀念館先后被評為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深圳市中共黨……[詳細] |
![]() | 深圳大萬世居又稱大萬圍,位于深圳市坪山街道大萬圍村。曾姓客家人創建于清乾隆五十六(1791年),客家寨堡式建筑。平面呈方形,總面寬124.3米、總進深123.5米,占地1.5萬平方米,分為外、內圍龍,整體保留尚好。包括正面的大門樓、兩側門、民居、水井、碉樓和圍墻等,裝飾講究。石門匾刻“大萬世居”四個陽文大字,門聯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