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徐州市 > 銅山區旅游

銅山區旅游景點介紹

  此段路為石頭鋪成,位于銅山縣柳泉鎮柳泉村北,距鐵路約100 米,全長約150 米,寬約2 米,現高于地面約40 厘米。此段路雖不見于史料記載,但與史料記載中從徐州至利國的古驛道相距不過100 米,應為古驛道的一條支路。石板路盡頭為一處古井,古井井口方形,井內用磚券成圓形,井口井圈已磨的光滑。此條路可能專為此井而修,便于……[詳細]
  柳泉二碑擔三孔橋原是古驛道上的石橋,現驛道已被村內公路代替,存此石橋一座,當地人稱之為“二碑擔三孔石橋”。橋長約15米,寬約3米。橋柱上有龍頭,現南面龍頭被毀,北面龍頭仍存。橋墩石砌,橋面原先也是條石砌成,但是現橋面重修過。橋岸原有石碑,橋被水沖毀后有部分原石碑用于了修筑橋的臺階。乾隆下江南時曾經驛道過此石橋。現存碑一……[詳細]
  據傳說是明代朱元璋看此地風水好,聽算命先生說此地要出十位反王,于是在登基之后在此地建了十座廟堂以震懾。現在僅存一座殿的石砌基址,高于地面約60公分。……[詳細]
  利國鎮原有六溝、十泉、七十二眼井,珍珠泉為“十泉”之首,水從泉底涌出,似泛起串串珍珠,故名“珍珠泉.據銅山縣志記載:清康熙年間知州姜焯發現泉水異常清澈,主持疏浚,并在泉邊立碑以志,因此此泉又稱“姜公泉”此泉水質較好,當地人也多飲用此泉之水。泉井口為方形,石砌。解放后利國鐵礦將此泉封閉,建水塔。現泉內仍有水。歷史上有“利……[詳細]
  利國鐵礦位于原利國鐵礦二廠內,遺址內有東漢煉爐一座,作半地穴式,爐身用石英砂與粘土混合夯筑,爐機用粘土夯筑,爐身地步東西寬3.8 米,南北長4.7 米,爐壁厚1 米,估計總高1.78 米以上,容積約36 立方米左右,爐門設在爐身南部下。煉爐附近有一座礦渣堆成的山,是由歷代煉鐵的廢渣堆積而成。面積約7000平方米。……[詳細]
  利國鐵礦礦坑遺址位于煉鐵遺址東,距利國鐵礦勞工殉職紀念碑西約10 米,呈橢圓形,面積約15000 平方米,內存礦石,坑深約90 米,現為水潭。自漢代以來,利國一直是我國鐵礦石開采、冶煉的重要之地,宋代官設利國監,徐州煤鐵礦的近代大規模連續開采始于清末。1881年(清光緒七年)9月,兩江總督左宗棠上 書-清廷,為“籌備海……[詳細]
  蔡山泰山奶奶廟原是徐州以北、滕州以南泰山廟之總廟,這一帶的泰山廟主持多從此廟的徒弟中派出。前院南北闊七十余米,東西長八十余米,前后殿相距二十余米。殿內的墻壁上有一石碑,碑文的大意是,有一人士還愿向廟里贈送一對旗桿,還有十畝地。落款為大清“嘉慶歲次己未仲春榖旦立”嘉慶己未。大清嘉慶己未應該是1799年,根據石碑記載這座奶……[詳細]
  勞工殉職紀念碑位于利國鎮利國村。 碑石質,碑上雕刻“利國礦山中國勞工殉職紀念碑”“中華民國三十四年 淮海省邊豎了一塊兩米多高的石碑,曰“利國礦山中國勞工殉職紀念碑(塔)”。……[詳細]
  自漢代以來,利國一直是我國鐵礦石開采、冶煉的重要之地,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宋代設利國監,《太平寰宇記?徐州》中有寫到:“利國監,官署名。宋置,掌管冶鐵。在今江蘇銅山縣東北。本是徐州的秋邱冶鐵處,宋代升為利國監。”宋代利國監為重要冶鐵基地。宋代利國監為了鐵礦石外運,人工開鑿一條運河,當時稱為運鐵運河。這條運河始于柳泉鎮楊……[詳細]
  白塔寺始建于漢代,是徐州地區最古老的七大古寺之一,亦是我國興佛以來所建的第一批寺院。原名“龍華寺”。首毀于唐朝滅佛興道運動,次毀于北宋末年金兵犯境南侵,該寺僧眾隨朝廷南遷浙地,據傳說該寺昔年香火鼎盛之際,寺中和尚們“三天吃完一場米”,每晚須“騎著白馬去關山門”。現存房屋殘基二十一間。據徐州地方志載,白塔寨(即白塔村)在……[詳細]
  黃氏宅位于銅山縣徐莊鎮黃集村,黃家大院舊址是黃集村內最大的地主的家宅,原規模較大,有三開三進,東西跨院,大院四角皆有崗樓做守宅之用,后被拆毀,現僅存炮樓一座,堂屋一間。炮樓平面為正方形,共三層,一層、二層石砌,三層磚砌。最上層類似烽火臺,有槍眼、出水孔,防止炮樓頂層積水。堂屋五開間,磚石結構,硬山頂,保存較好。……[詳細]
  黃集火車站建于民國初期,徐州被日軍占領以后日軍將此車站作為重要的運輸中轉站。現僅存鐵路工人宿舍一座,磚石混筑的平房七間。原售票處和候車大廳現僅存一面殘墻和當時的地面,地面上還有當時留有開門的入口。建國后火車站一直都在使用,19 年黃集火車站在西邊建新站,此處才不再使用。……[詳細]
  向陽二干渠辛家二級翻水站位于辛家村西,是宋店青年渡槽向東南的延伸,該翻水站將一級翻水站傳送來的微山湖水翻至辛家青年渡槽,再向東引流至五珠泉東三級翻水站蓄水池。該渡槽寬約4米,比宋店青年渡槽稍窄,與翻水站相連處高約7 米,整個渡槽共有78個橋孔,中大橋孔33個,大橋墩上又建有31個小型橋孔,在橋頭大拱里又有14個小孔。上……[詳細]
  薛湖古井井口為石板鋪砌成四方,井下為石砌圓形井壁,井口長1.05 米,寬0.98 米。井水位較淺,雨季水從井口漫出,可在井邊直接取水。井年代久遠,始建年代不詳。一直為當地村民提供生活用水,直到村內通自來水,該井現在已不再使用。……[詳細]
  徐莊藥王廟位于徐莊鎮政府北100米處。清代建筑,硬山頂,內墻用土和灰粉刷墻面,屋前有回廊,門上左右有草藥花紋磚雕,雕工精細。該廟原有東西廂房與門房,現已不復存在。從墻基看原院落應比現在的院落院往南約9米。此間廟宇里面供奉的是藥王孫思邈,后被毀并拆除部分房屋,民國十年(1921)重修此廟,后又遭破壞,現僅存堂屋三間。院內……[詳細]
  徐樓民居位于房村鎮徐樓村內,曾是當地有名的地主的家宅,原占地十多畝,現僅存沿街房四間,整修過多次,屋脊未做過整修,為硬山頂,屋頂仍為黑色小瓦覆建,房內屋頂為木梁、椽子結構。此房屋曾作為店面,開過染坊。現仍為民居,但整個家宅的原貌已不復存在。……[詳細]
  鹿臺古井位于房村鎮鹿臺村內,圓形井口,直徑1.4 米,上口為方形,四塊條石砌成,井邊繩勒痕跡清晰可見。井深約15 米,泉眼位于井底水從東南而來,直徑約3米。井水質甘甜。現已不再使用,專門建兩間房屋,以保護此井,院占地約100平方米。九十年代曾經對此井進行過清淤,從井底挖出過陶器。……[詳細]
  大許碉堡為日本人所建。碉堡高于地面90 厘米,地下有地下室數間以及通到火車站內的地下通道。碉堡地面為水泥澆筑。現在地道口被淤泥封住,室內積水無法進入。據張震回憶,鄧小平在指揮淮海戰役時通過鐵路從碾莊來徐州,在此碉堡內住過兩天,并從此碉堡的地道進入火車站。……[詳細]
  大許天主堂位于大許中心街,占地6000平方米,最高建筑圣堂高21.75 米,禮拜堂及附屬建筑面積約800平方米。1921年法國神父傳教于大許,修建此教堂,堂北為修女院,共有房屋19間,西房六間,正房九間,東房三間,一處過道間。1925年又置地建南院,有西房8間,正房15間,大門三間,門樓一處。1946年,教堂已建房55……[詳細]
  房亭觀音堂原為四合院形式,在戰火中毀壞,但仍有廟堂。后被徹底拆除,遺址已無處可尋。僅存白塔和石香爐。白塔為六角四層實心漢白玉石塔,塔高約3米,直徑0.7 米,上有文字:“第三代西衢法禪師之塔”“大清乾隆歲次乙亥(1756)仲春吉日立”,保存完好。石香爐為石質,香爐高23 厘米,連底座高約80 厘米,香爐正面上雕刻一個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依人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vr | 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