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孔橋水庫建于1955年,1975年在水庫上又加筑大壩,壩長655米。2009年又進一步加固,集水面積5.28平方公里,加固后總庫容334.53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的小型水庫。……[詳細] |
![]() | 城址位于鳳冠山下,清同治《徐州府志》記載:春秋時為呂國,漢代為呂縣,明代淹沒于黃河水。未經發掘,范圍不詳。地下4米發現有春秋至漢代文化層。地面無明顯遺跡。散見有春秋時期的罐、甗、盆等陶片及漢代繩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興修水利,深挖后發現呂城遺址,此地距泗水較近,黃河奪泗入淮后呂城被淹。……[詳細] |
![]() | 向陽渠二級翻水站,位于柳泉鎮東馬村西北,是向陽渠向東的延伸,由一級翻水站引入的微山湖水在此分流,一脈向南流入南馬三級翻水站,一脈向東北經104 國道流入紅旗洞暗渠。該翻水站,在設施設備上與一級翻水站相似,只是規模上稍小,高約10 米,建筑總面積二百余平方,共有6個抽水管。……[詳細] |
![]() | 向陽渠一級翻水站,位于柳泉鎮上馬村微山湖畔,1970年修建。翻水站高約15米,建筑總面積達300平方米,全部用條石壘砌而成。站西為抽水設備,有八根直徑約50 厘米的鋼制抽水管懸空架于蓄水池和引水槽之間,將微山湖水抬升到向陽渠渠面;翻水站東為排水設施,將汲到引水池的湖水向東引流。整個翻水站外壁鑲嵌著水泥磨面的各類具有時代……[詳細] |
![]() | 陵園位于柳泉鎮西堡村西北黃谷山東。該陵園依山而建,坐西面東,大門右側有1993年所立大理石碑,碑文:“功垂千古,永澤后人”。陵園大門門楣書有:“西堡村公墓”,兩側題有對聯“破舊群魂集聚留寸土,立新神州并肩展宏圖”。陵園中安葬著抗戰時期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胡大毅、胡霖、彭長佑、張子棟的英靈,以青石圍砌成的墓冢,墓前豎立墓碑……[詳細] |
![]() | 盧樓學堂位于銅山區鄭集鎮盧樓村。據銅山縣志載,建于光緒32 年(1906年),為鄭集盧樓村開明富紳李莖久出資創建,是當時徐州為數不多的新式學堂。原建有北屋七間、東屋六間、西屋六間,門面五間,當時西屋門前就有種植一棵皂角樹。1912至1980年原址一直為盧樓小學校址,現原學堂創建時種植的皂角樹仍冠蓋茵茵,遺址已歸村民私人……[詳細] |
![]() | 沿湖磚瓦廠位于馬坡鎮沿湖農場西王村,建于1976 年。該磚瓦廠全稱為江蘇省農墾國營沿湖農場磚瓦廠,占地約21000 平方米,現在仍是磚瓦廠。廠內存建廠時所修磚窯一座,長約54米,寬約17.1米,上有。……[詳細] |
![]() | 沿湖種牛場為20 世紀60 年代所建。冷庫為圓柱形,高約4.6 米,直徑約11.7 米。原冷庫上蓋土以保溫,冷庫廢棄被取走,剩圓柱形水泥澆筑冷庫。冷庫東北角處有原冷庫辦公室,外墻上刷有文革時期標語,現已模糊不清,現已為民居。冷庫現為村民倉庫。……[詳細] |
![]() | 沿湖農場糧管所建于1960 年。現糧管所內仍有當年所建糧庫四座,磚混結構。糧庫墻上仍有七十年代所刷標語,但已模糊不清,可依稀辨認的有“自力更生趕昔陽”“毛主席萬歲”等。糧庫東有一座7 間打米房,時代應晚于糧倉。糧倉建成后為徐州大華種子公司基地,后交給省農墾系統。現糧倉仍在使用。……[詳細] |
![]() | 厲灣村鐵礦礦坑遺址三面環微山湖,是利國鐵礦四場廢棄不用的礦坑。此礦坑宋代已具規模,出產鐵礦石,一直開采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廢止。礦坑呈圓錐形,直徑約220米,深約100米,東有鐵礦停止開采后廢棄的鐵道。……[詳細] |
![]() | 珍珠泉翻水站位于利國村珍珠泉南側,1957 年開始建造,1958 年竣工。珍珠泉翻水站占地約3公頃,主要是引運鐵河水,用于農業灌溉。由于年年維修,現該翻水站使用狀況良好。……[詳細] |
![]() | 利國鐵礦洞四礦井深約25 米,1959 年開始開采,至1998 年閉井,主井位雙罐單車提升,最高年產礦石十萬噸。礦井北有當時的辦公平房10 間。現礦井已經閉井,周圍堆積雜物礦渣。辦公室現已做倉庫等用途。……[詳細] |
![]() | 前進大橋位于三堡鎮臺上村防洪河上,1974年5月建,為石砌單孔橋,在主券孔兩側各有四個泄水的小券孔。橋身一側刻“前進大橋”,另一側刻“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橋頭刻“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橋上欄桿曾經翻修,用水泥筑成半米高的墻,已看不出原貌。……[詳細] |
![]() | 向陽閘位于銅山區房村鎮西王村東,建于1971年。是郭集大溝上的節制閘,為小型水閘,以防洪調度為主,兼顧灌溉、排澇等功能,現被稱為西王閘。1976 年曾經加固重修。此閘為橋閘合一,有四個石砌拱形券孔,孔徑寬為2 米,高位3.5 米。閘頂高26 米,閘全長約13.4 米,寬約5.7 米,閘北欄桿上刻有“向陽閘”三個字,閘上……[詳細] |
![]() | 郭集水庫位于銅山縣房村鎮孔樓村西,屬沂沭泗流域,興建于1956 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水產養殖的小型水庫。集水面積7.0 平方千米,干流長度3.42 千米,水庫總庫容258.32 萬平方米,汛限水位38.5 米,興利水位38.5 米,興利庫容76.54 萬立方米。該水庫于2008 年進行除險加固,現壩頂高程4……[詳細] |
![]() | 中實公墓位于銅山鎮橋上村徐林。墓碑立于1918年,墓碑上刻“清封通奉大夫賜進士出身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湖北巡撫中室公之墓”。碑上所寫中實公即為徐鼎。徐鼎,官居巡撫,屬“封疆大吏”之職,是當年徐氏家族中任職最高者。碑首為兩蟠龍,額題篆書“徐氏”二字。徐鼎墓是與其夫人的合葬墓。徐鼎碑為“太宗八世孫傳曾敬立。傳曾書丹”。墳西……[詳細] |
![]() | 吳灣水庫位于廢黃河右岸堤下,建于1971 年。是以引蓄廢黃河水發展灌溉和水產養殖為主,結合滯蓄廢黃河洪水、調洪削峰的一座平原型水庫。該水庫既可通過王山站抽水補庫保證灌溉水源,汛期又可滯蓄廢黃河洪水、削減洪峰,減輕廢黃河防洪壓力。原水庫庫區面積0.56 平方千米,壩長2293 米,壩頂高程33.76-34.24 米,于2……[詳細] |
![]() | 漢王水庫建于1956 年,位于銅山縣漢王鎮境內,集水面積3.66 平方公里,加固后總庫容129.38 萬立方米,水庫北岸為一條長642 米,寬4 米壩頂防汛道路,是一座集防洪、灌溉為主的小型水庫。水庫冬季水量較小,夏季因此水庫地勢低洼而自然集洪水于此。漢王水庫現仍是漢王鎮主要的防洪水利設施。……[詳細] |
![]() | 三堡火車站位于三堡鎮中心,南北鐵路干線東側。民國時期此站便是南北運輸的主要停靠站之一,現存原日軍占領徐州時修建的火車站辦公室,為一棟六間的平房,房子為青磚小瓦,門、窗頂均起券,硬山屋脊處有小窗,該房屋原應有天花板,房頂處有兩個磚砌的煙囪。這六間平房現位于鐵路職工宿舍內。……[詳細] |
![]() | 團結橋閘位于藕河上,王山村東,現稱王山閘,有橋有閘。團結橋閘建于1971 年,橋正中閘下欄桿上刻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橋東頭欄桿上刻有“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等標語口號。橋長約44.7 米,主橋長24.7米,是王山村主要灌溉水閘。橋東頭還有看閘人的石砌房屋一間,現在已……[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