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衢州市 > 衢江區(qū)旅游

衢江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趙抃墓、祠
  趙抃,浙江衢州人,字閱道,號知非子,謚號清獻公。生于公元1008年,卒于1084年,享年76周歲。二十七歲中進士,經(jīng)歷了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先后出任河南彰德,福建崇安,安徽泗縣,四川成都、益州、茂州,江西贛州,浙江杭州、紹興、淳安等處的地方官員,后累官至殿中御史、參知政事(副宰相)、太子少保。趙抃墓地處衢江區(qū)蓮花鎮(zhèn)原東山邊村。2010年當(dāng)?shù)匦姓䥇^(qū)劃調(diào)整,東山邊村與樟樹山村合并,取“清廉”之諧音,將新成立的行政村命名為青蓮村。當(dāng)?shù)匕傩諅髡f,為給趙抃筑疑墓,混淆不法之徒的視聽,衢州舊時有三十六個“東山邊”,在10公里外的高家鎮(zhèn)也有同名為東山邊的地方。趙抃墓前,有一塊殘碑及其赑屃(bìxì,傳說中一種像龜?shù)膭游铮┍小摆w清獻公神道碑”,又叫“愛直碑”。近千年的歲月風(fēng)雨侵蝕,碑體已……[詳細(xì)]
小湖南廊橋
  小湖南廊橋位于衢江區(qū)湖南鎮(zhèn)湖南村,1996年6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原建于清乾隆年間,咸豐八年(1858)焚毀后重建。是座單跨伸臂式木梁橋,全長25.5米、寬2.85米。廊橋橫跨于村西南自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而過的湖南溪上,兩岸采用當(dāng)?shù)氐暮勇咽鲋神g岸,在駁岸上用縱四橫三排列的圓木作二層向溪心懸挑,以支撐圓木橋平梁,平梁之上鋪設(shè)木板橋面。之橋上架以七間五檁四柱廊屋,為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廊屋兩邊設(shè)坐板,供來往行人休息之用。兩側(cè)各檐柱間設(shè)直欞欄桿,欄桿之上施工字紋花格窗。唯廊屋正中間東面設(shè)神龕二座,西面欄桿之上裝飾成三連壸門。橋廊南端建有橋門屋。橋門屋坐北朝南,七開間后檐騎廊式二層樓。明間為上下廊橋的通道,后檐騎廊之上屋面與橋廊屋面直角相交,前檐墻中辟券門式橋門洞,門洞上方墨書……[詳細(xì)]
43、楊炯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炯祠
  楊炯祠位于衢江區(qū)高家鎮(zhèn)盈川村盈川自然村東頭,又名盈川城隍廟,1996年6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坐北朝南,據(jù)楊炯祠內(nèi)的碑文記載,該祠于民國十一年開始籌備,于民國十九年秋竣工。整座楊炯祠分東、中、西三殿。主體建筑占地面積1374.31平方米,屋頂為硬山造,屋面為小青瓦陰陽蓋法。中殿的前廳為戲臺,面闊為三間,明間梁架為抬梁式,五柱用九檁,天井面積有50.19平方米,天井兩側(cè)為走馬樓。楊炯,如意年間任盈川縣令,695年大旱,楊炯為百姓禱雨不成跳入盈川潭殉職,當(dāng)天夜里大雨傾盆,萬畝稻禾復(fù)蘇,當(dāng)?shù)匕傩崭兄x楊炯恩澤,也為了祈求四季平安而建楊炯祠。楊炯祠保存較好,建筑高大寬敞,雕刻古樸。每年農(nóng)歷的六月初一,盈川鄉(xiāng)民都會在楊炯祠舉行“楊炯出巡”的祭祀活動。……[詳細(xì)]
衢江巽峰塔
  巽峰塔位于衢江區(qū)杜澤鎮(zhèn)杜五村塔山頂,1982年4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據(jù)民國《衢縣志》記載,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36.6米。花崗石須彌座,底層北面壸門可進入塔內(nèi),以上各層三面形窗,第七層為假窗,各層腰檐用菱角牙子疊澀出挑。2010年5月18日,因自然災(zāi)害引發(fā)倒塌。2012年7月,巽峰塔采取按原址保護性修復(fù),將保留底部原塔,塔身依靠6根柱子支撐,高度和層數(shù)完全按照原樣恢復(fù)。……[詳細(xì)]
衢江萬安橋
  萬安橋位于衢江區(qū)蓮花鎮(zhèn)蓮東村橋頭自然村村東,2009年12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萬安橋,原為石板橋,始建于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后被水毀,據(jù)民國《衢縣志》記載,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建。萬安橋呈東西走向,橫架于芝溪之上,東西兩邊臺階長各10.5米,寬4.4米,橋六墩五孔,拱圈采用縱聯(lián)并列分節(jié)法砌置,橋面原用花崗石平砌。望柱望板已毀,臺階已非原來面目,拱圈跨度為13.4米,第三拱圈下有捐資建筑橋梁的名字。該橋兩側(cè)分別有楷書陰刻“萬安寶橋”四字和“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八字。……[詳細(xì)]
破石余氏民居
  破石余氏民居位于衢江區(qū)湖南鎮(zhèn)破石村上村108號,2014年6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該民居是余氏太公余汝魁于道光年間建造。根據(jù)破石《余氏宗譜》記載:“汝魁,行十八,道光十七年,欽賜八品議敘陞授總藩理問廳。”余成吉民居坐東北朝西南,分布面積408.0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266.39平方米,主體建筑的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前廳面闊五間,明間梁架為抬梁式,次、梢間梁架均為穿斗式。中天井左右兩邊為南北廂房,天井用長條石鋪設(shè)。后樓面闊五間,明間梁架為抬梁式,次、梢間梁架均為穿斗式。閨樓位于主樓對面,坐西南朝東北。面闊五間,梁架結(jié)構(gòu)為穿斗式,門頂及二樓頂部正面都有“卍”字形窗格,牛腿雕刻簡單。該建筑占地面積為55.5平方米。余氏民居建筑保存較好,布局嚴(yán)謹(jǐn),規(guī)模較大,主體構(gòu)架保存原貌,雕刻精……[詳細(xì)]
板橋葉氏宗祠
  板橋葉氏宗祠位于衢江區(qū)周家鄉(xiāng)板橋村板橋自然村,2014年6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該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期,重修于清乾隆年間,平面呈縱長方形,通面闊13.28米,通進深32.07米,總面積約為426平方米。建筑布局按中軸線排列并逐進升高,由西至東依次為門廳(門樓)、小天井、前廳、大天井和后廳,兩天井兩側(cè)為廂房。正立面為牌樓式門樓,四柱三間五樓式,兩側(cè)設(shè)八字墻。大門左右置有抱鼓石,刻有簡單動物圖案。前廳面闊三間,明間梁架結(jié)構(gòu)為抬梁式,二柱用五檁,次間梁架為抬梁穿斗混合式,分心五柱用九檁。前廳與后廳間的廂房面闊兩間。后廳面闊三間,明間梁架結(jié)構(gòu)為抬梁式五架梁帶前雙步后雙步,次間梁架結(jié)構(gòu)為抬梁式四柱用十一檁,牛腿、雀替、斗拱等木構(gòu)件有花草雕刻圖案。據(jù)《葉氏宗譜》記載:宋紹興八年(1138)……[詳細(xì)]
澗峰徐氏宗祠及余氏宗祠
  澗峰徐氏宗祠及余氏宗祠位于衢江區(qū)蓮花鎮(zhèn)澗峰村,2017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徐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1573-1722),坐南朝北,呈長方形,占地面積584.6平方米,建筑面積527.4平方米。中軸線上建有前廳、中廳、后廳,大部分保存望磚。歇山式門樓,門廳有戲臺,明間抬梁式結(jié)構(gòu)帶后雙步前單步,柱頭置有斗拱,次間為穿斗式。中廳明間為抬梁式前雙步后單步結(jié)構(gòu),次間為穿斗式。后廳明間為抬梁式帶前雙步后單步。兩天井連接前、中、后廳。徐氏大宗祠用材講究,雕花簡潔,建筑雖經(jīng)多次修繕,至今仍保留明代宗祠建筑風(fēng)格。余氏宗祠建造于清末時期(1821-1911),坐南朝北,呈長方形,占地面積483.6平方米,建筑面積252平方米。中軸線依次為前廳、天井、后廳,正門牌坊式結(jié)構(gòu),做工精細(xì),大門兩邊開小拱門,現(xiàn)……[詳細(xì)]
蔣村張氏宗祠
  蔣村張氏宗祠位于衢江區(qū)云溪鄉(xiāng)蔣村村南垅自然村,2017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據(jù)《張氏家譜》記載,該宗祠建于清代(1644-1911年)。建筑面積294平方米,坐東朝西,三進三天井,屋面為硬山造,小青瓦陰陽蓋法,白灰磚墻。墻基為黃沙巖。前廳明間面闊三間,明間五梁架帶前后雙步,次間穿斗式,五柱用九檁,天井為花崗巖鋪設(shè)。廂房面闊一間。正廳五梁架帶前后雙步(明間)次間中柱落地,五柱用九檁。中廳與后廳之間有木拼花板連接。南北兩側(cè)有小天井。后廳面闊三間,明間五梁架帶前雙步后單步,次間穿斗式,五柱擁八檁。該宗祠保存較好,用材粗大,結(jié)構(gòu)規(guī)整,正廳大額雕有人物、龍、鳳凰等圖案,雕刻精美,充分體現(xiàn)了那一特定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有較高的科學(xué)研究和歷史參考價值。……[詳細(xì)]
相對方氏私己廳及相對方氏宗祠
  位于衢江區(qū)周家鄉(xiāng)相對村方氏宗祠東面,2017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相對方氏私己廳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坐北朝南,磚墻,硬山造,三合院式,正廳面闊三間,建筑占地面積135.22平方米。正廳明間梁架為抬梁式,五架梁帶前單步后雙步,次間梁架為穿斗式,五柱用八檁。有牛腿六只,牛腿雕刻為人物、花草、獅子,牛腿碩大,雕刻逼真。施有望磚,柱上有斗拱,梁柱用材粗大,門面墻上有彩繪,天井以長條石鋪設(shè),礩形柱礎(chǔ)。正廳堂前有“椿靈毓秀”四字匾額一塊,丙辰年仲春方桌然題,匾邊有花紋。該廳為方氏族人所建,現(xiàn)為方延松民居。相對方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qū)周家鄉(xiāng)相對村。據(jù)村民方石寶介紹,該宗祠建于清晚期(1821—1911)。2013年5月公布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坐北朝南,……[詳細(xì)]
樓山后國舅廳
  樓山后國舅廳位于衢江區(qū)全旺鎮(zhèn)樓山后村,2017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建于清中期(1736—1820),坐北朝南,屋頂為硬山造,墻面為白灰磚墻,整體布局為二進二天井,建筑占地面積317.19平方米。該建筑前面闊12.96米,后面闊17.28米,進深21.86米,建筑總面積為466.7平方米。門樓上部全部以磚雕鑲嵌,有眾多花草、動物圖案,做工精細(xì)。大門為石庫門與前天井相連,天井用長條青石鋪砌,天井檐牛腿、雀替雕刻為花草和動物浮雕。前廳面闊三間,明間為抬梁式,次間為穿斗式。后廳與前廳相同。據(jù)史料記載,明孝貞皇后在樓山后有五位兄弟,明成化二年,先后建造國舅廳,其它在不同年代被拆,現(xiàn)尚存的國舅廳是老四清中期建造。樓山后國舅廳保存較好,國舅廳門樓有眾多花草、動物圖案磚雕,做工精……[詳細(xì)]
蔥口洞穴遺址
  蔥口洞穴遺址位于衢江區(qū)上方鎮(zhèn)龍祥村,2011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蔥口洞穴遺址由蔥洞及觀音洞組成,蔥洞遺址位于上方鎮(zhèn)龍祥村蔥口自然村,距離該自然村西東方向約500米處,洞口寬約3米,高4米,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觀音洞遺址地處龍祥村蔥口自然村西南方向200米的無名小山,洞高約4米,寬約14米,進深18米左右。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發(fā)掘總面積約60平方米,出土較多的動物化石。蔥洞、觀音洞遺址洞內(nèi)出土陶片等遺物表明該洞穴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洞穴遺址,距今約6000年前后,正是根據(jù)這一遺址的出土文物,將衢州市的歷史提早到距今六千年前,有著較高的歷史考古價值。……[詳細(xì)]
黃甲山塔
  黃甲山塔位于衢江區(qū)云溪鄉(xiāng)孟姜村黃甲山自然村,又稱孟家塔,2011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萬歷三十九年(1611)重修。民國《衢縣志》上記載著主持建塔者的名字:“兵道曹棟、郡守韓邦憲創(chuàng)建。萬歷年間,郡守洪纖若重建。”是六面九層樓閣式磚塔,高約41.9米,底層壁體厚1.2米,塔室直徑3.29米,座基須彌座式,底層西南面辟壺門,可進入塔內(nèi),門額上和第二層塔西南面,分別有“雙塔聳秀”和“砥柱凌霄”楷書,字跡均已模糊,二層以上每層三面辟有壺門,方向各自錯開,各層疊澀出檐,每面檐下一斗三升拱兩攢,整體完整,塔頂相輪向北傾斜。黃甲山塔它不僅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造塔藝術(shù)的成就,還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詳細(xì)]
下埠頭天后宮
  下埠頭天后宮位于衢江區(qū)樟潭街道樟樹潭村下埠頭自然村,臨衢江邊而建,2011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據(jù)民國《衢縣志》卷四記載:“天后宮……,一在城東十五里樟樹潭,嘉慶八年(1803)建,系均汀幫傅姓主之。”天后宮占地面積為633.02平方米,分布面積963平方米,大門外墻為牌坊式磚石結(jié)構(gòu),全部以磚雕鑲嵌,圖案極為豐富,外墻明間二樓有“天后宮”三個楷書磚雕大字,中軸線依次前廳、天井、中廳、后廳,從后廳西次間經(jīng)過廊進入偏殿,偏殿坐東朝西。媽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誕生,是沿海地區(qū)人民心目中的保護神。天后宮是福建商人為供奉天后娘娘(媽祖)所建,全國各地有很多天后宮,其建筑形式各具特色。該建筑布局嚴(yán)謹(jǐn),規(guī)模宏大,特別是前廳、后進、偏殿,依舊能看到朱紅斷白,從磚雕、木刻中可以看出清代……[詳細(xì)]
55、樓山后村 AAA
樓山后村
  地處全旺鎮(zhèn)境內(nèi),樓山后村是明孝貞純皇后故里,古稱“樓峯”,始建于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景區(qū)內(nèi)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仙泉溪繞村而過,一年四季水流不斷,水質(zhì)清純甘冽;村內(nèi)古樹環(huán)繞,娘娘山上四季常青。文化底蘊深厚,樓山后村是我省第一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歷史文化源遠(yuǎn)流長,現(xiàn)存駿惠堂(省文保單位)、國舅廳(省文保單位)、積慶橋(市文保單位)等古建筑13處,講述王皇后故事的《癩痢娘娘的傳說》、樓山后米酒等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景區(qū)總投資5000余萬元,完善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2017年11月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詳細(xì)]
56、東坪古村 AAA
東坪古村
  東坪是歷史名村,相傳為唐朝王族李燁的隱居之地,有著1300余年的歷史。村中那1118級臺階的古道、參天的楓香樹和柿子樹,就是歷史的活化石。早些年前,“康莊工程”把水泥公路直接修到了東坪村村口,引來自駕一族的目光。東坪村文化底蘊深厚。東坪李姓為皇族后裔,系唐朝宗師后代子孫,村里尚有保存完好的《李氏宗譜》。東坪村擁有千年歷史的“東坪古樹群”、“東坪古道”等一系列文化古跡資源,稱得上人杰地靈。宋朝時期,楊萬里便有詩云:“未到衢州五里時,果林一望蔽江湄。黃柑綠橘深紅柿,樹樹無風(fēng)縋脫枝。”可見衢州的美景和柿子自古便享有美譽。從衢江市區(qū)出發(fā),往鄉(xiāng)間小路驅(qū)車半個多小時,就可到達(dá)東坪山腳。沿著山嶺深處青石板鋪就的古道,踏過1118個石階,方可登上這座海拔500多米的小村落——東坪村。仰望著山腳下道口牌坊上蒼……[詳細(xì)]
滎陽侯夫人墓
  滎陽侯夫人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元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衢州市衢江區(qū)九華鄉(xiāng)下坦村東300米。方氏為南宋散騎都尉鄭俊妻,鄭用和之母。鄭用和,元延五年(1318年)進士,累官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萬戶封滎陽郡侯。該墓碑上寫“贈中大夫太平路總管輕車都尉滎陽候夫人方氏墓”上款為“至元六年庚辰(1340年)冬月吉旦”,下款為“孤哀子鄭用和立”。墓朝南偏西,墓丘保存完整。高約8米,直徑16米,神道上尚存石翁仲、石羊、石馬等6件。 ……[詳細(xì)]
兩弓塘窯址群
  兩弓塘窯址群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宋、元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位于衢州市衢江區(qū)全旺鎮(zhèn)官塘村兩弓塘山。面積約1萬平方米。1988年局部發(fā)掘。清理龍窯一座,殘斜長47.6米,窯床寬2米左右,傾斜度約15度。堆積厚1米左右,可分三個文化層。出土單色釉瓷和彩繪瓷兩大類產(chǎn)品。前者見于所有文化層,主要器形有壺、瓶、碗、盆、罐等,包括青、褐、黑等各種釉色瓷器和類似紫砂器的汗釉瓷。后者見于一二兩層,主要器形有盆、罐、瓶、缽、壺、盤、器蓋,腰鼓等,包括施化妝土的青釉彩繪瓷和不施化妝土的銀灰色釉彩繪瓷。窯具有支座等。……[詳細(xì)]
仙巖洞摩崖題記
  仙巖洞摩崖題記年代:宋仙巖洞摩崖題記位于樟潭街道金仙巖村紅星自然村南巖洞中,仙巖洞洞口寬25米,深22.3米,高5米,洞內(nèi)面積約390平方米,洞壁上留有50余塊摩崖題刻,現(xiàn)存有文字的題刻39塊。從這39塊題刻中可以看到:29塊題刻有確切紀(jì)年可考,唐、宋、明、清各代均有,以南宋紹興年間最多;題刻的字體風(fēng)格迥異,體勢各異,楷、行、草、隸、篆書等俱全。據(jù)民國《衢縣志》寺觀中記載:“住僧以巖為寺,后洞門外擴建禪宇,稱仙巖寺,舊名巖院。北宋皇帝宋神宗趙頊于熙寧元年賜‘壽圣仙巖院’匾額”。從石刻來看,最多的為宋代,因為這與中國宋朝的佛教文化空前繁榮,仙巖洞僧人眾多,香火鼎盛有關(guān),與它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題記內(nèi)容豐富,大多是當(dāng)朝官員和著名文人的筆跡,其中最為珍貴的是記載北宋朝廷官兵鎮(zhèn)壓以方臘為首的農(nóng)……[詳細(xì)]
悅龍灣度假景區(qū)
  悅龍灣度假景區(qū)悅龍灣景區(qū)位于衢江區(qū)后溪鎮(zhèn)撐口水庫,是一個集度假、休閑、餐飲購物、農(nóng)業(yè)開發(fā)、寓教于樂為一體的旅游綜合體。整個景區(qū)呈山水環(huán)繞之勢,綠水青山,鳥鳴幽深,并有夏季水上樂園活動項目。……[詳細(xì)]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天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视频 | 午夜福利国产观看视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