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衢州市 > 衢江區旅游

衢江區旅游景點介紹

  塌后塘窯址位于全旺鎮。為衢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窯垅窯址位于全旺鎮。為衢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里村紅軍標語位于湖南鎮埂頭村。為衢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洋口紅軍烈士墓位于衢江區嶺洋鄉大日坂村,年代為近現代。2020年12月,被公布為衢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洪家村洪氏宗祠位于衢江區高家鎮洪家村,年代為清。2020年12月,被公布為衢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羅大春墓位于衢江區高家鎮劃船塘村,年代為清。2020年12月,被公布為衢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徐徽言墓位于衢江區全旺鎮紅巖村,年代為宋。2020年12月,被公布為衢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坪村古道位于衢江區峽川鎮東坪村,年代為唐至元。2020年12月,被公布為衢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廟山尖土墩墓遺址位于衢江區云溪鄉棠陵邵村廟山尖,年代為周。2020年12月,被公布為衢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溪灘江文煥故居
  溪灘江文煥故居位于衢江區雙橋鄉溪灘村江家自然村,2014年6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江文煥故居建于民國初期。建筑占地面積186平方米,坐西北朝東南,四合院,屋頂為懸山造,墻體為河卵石墻。正屋前廳面闊三間,明間、次間梁架均為抬梁穿斗混合式,三柱用五檁。廂房面闊一間,玻璃木格門窗。后廳面闊三間,明間、次間梁架均為穿斗式,五柱用五檁。大額枋、牛腿、雀替木構件雕刻花草、人物圖案。江文煥(1919.12.—1949.4),溪灘村江家自然村江氏第七世孫,1943年夏以優異成績考入西南聯大,抗戰勝利后,隨校遷到北京大學。1947年夏回衢縣,任江山縣中高中英語教員;同年11月,經高展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江山縣中支部書記; 1949年1月被國民黨衢州綏靖公署逮捕,4月犧牲于衢州東門外。……[詳細]
衢江西山寺
  位于衢江區大洲鎮后祝村大茶園自然村烏巨山半山岙中,又名西山乾明禪寺,1996年6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北朝南,占地675平方米。由山門、前殿、正殿、附屬屋組成。大雄寶殿面闊三間,通面寬12.5米,通進深9米。懸山頂。七架前后雙步,五花山墻,鼓形柱礎。殿內有古代石水缸、石水槽、和尚缸、古罄等可移動文物。西山寺多次易址,始建于梁天監三年,元代寺毀,明初重建,清同治元年(1862)開藏法師建“園通寶殿”,民國三年(1914)洪蓮法師重建“披羅殿”、“地藏閣”。西山寺在寺院建筑中具有代表性,就如一部歷史文化遺產實物檔案,成為我區佛教文化發展歷史的見證。……[詳細]
  西周土墩墓群及石角山城址位于衢州市衢江區云溪鄉,為商周古墓葬。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西周土墩墓群及石角山城址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金大橋位于衢州市衢江區峽川鎮,年代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衢處古道
  衢處古道起訖(途徑)地點:桃源、金氏宗祠、紅塘坑水庫、白鴿山、梓坑、尚書塢、百姓林、金雞石、瀑布、寺廟遺址。總長度:10公里概況及主要特點:“衢處古道”,這條古道是衢州到麗水古時候必經之路。麗水,古稱處州,在龍游南面。這個過道樓是明朝時候的建筑,舊時有人過世了就要經過這個過道樓再到宗祠,才能算認祖歸宗。沿著這條過道樓直走到頭,就是紅塘坑水庫,有釣魚愛好的朋友也可以約上三五好友,趁著節假日來垂釣。狀元谷,作為衢州市內“衢處古道”最經典的一段。素有“鳥道盤旋,名十八曲,登其巔,遠景絕勝”之說。此處古道山石鋪路,沿途溪水蜿蜒,怪石嶙峋、瀑布飛濺。宋朝摩崖石刻“金雞石”上的各種文字符號,引人浮想聯翩。在終點,可眺望天然“山神”雕像,也可尋訪南宋名丞陸秀夫古居遺跡,在靈耀寺分寺遺址前懷古。……[詳細]
東坪唐朝古道
  衢江區峽川鎮東坪村千年古道(唐朝古道)起訖(途經)地點:東坪下停車場—東坪古村落。總長度:5.5公里概況及主要特點:古道有1118個臺階,寬有2米,以青石板鋪就,古道兩旁有千年古樹群,樹齡均在800年以上。古道兩旁是古樹群,參天古樹有香樟、紅楓、桂花、檀樹、銀杏等,樹齡均在800年以上,其中千年紅楓23條,千年古樟有5條。古道蜿蜒盤曲直通山頂就是古村落,房子保持較好,都是古民居,而且村莊還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能夠為城鄉居民提供森林休閑養生活動。……[詳細]
樓山后駿惠堂
  樓山后駿惠堂位于衢江區全旺鎮樓山后村中,又名“娘娘廳”、“樓峰娘娘廳”,2011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成化年間(1466),是明孝貞王皇后家族建造。該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13米,分布面積872平方米。中軸線依次為門坊、門樓、前廳、天井、正廳和后廳。門樓、前廳、正廳及后廳面闊各三間,通面寬13.15米,通進深35米。歇山式門樓檐下有“鐘英”兩字描金匾,大門左右置有抱鼓石,兩面刻有花草圖案。門坊為磚石結構,硬山造,疊澀檐,門坊上額有“淛水名宗”四個蒼勁行書,是康熙年間進士、吏部左侍郎仇兆鰲所提,磚雕上鑲成花放葉飄圖案。王皇后名鐘英,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二任皇后,史稱“明孝貞皇后”。據康熙《衢州府志》和鄭永禧編的《衢縣志》載:“明孝貞王皇后,原籍衢之西安樓峰人,王孟文之女……”《樓……[詳細]
李澤李氏大宗祠
  李澤李氏大宗祠位于衢江區峽川鎮李澤村,2011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祠內捐助碑記載,該宗祠始建于明代宣德六年(1432),是明進士李庠捐地基倡建。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574.95平方米,分布面積720平方米。雙坡硬山頂,小青瓦陰陽合鋪。前廳面闊三間,梭形柱,躓形柱礎,下墊覆盆,飾有望磚。明間梁架為抬梁式,扁作月梁,次間梁架為穿斗式。中廳面闊三間,明間抬梁式梁架,次間為穿斗式梁架,用材粗大。后樓比中廳高0.95米,面闊五間,大額仿、牛腿雕龍紋,牛腿承挑檐檁,左右兩側牛腿挑枋上分別雕刻“丞相府”、“察院閣”楷體字。據《李氏宗譜》記載:“李氏第一世始祖,唐朝時期從閩長汀麻團嶺遷入李澤,為宋左丞相李宗勉、明進士廣東巡按使李庠故里。”該建筑保存較好,建造年代明確,布局規整,規模宏大,用材粗……[詳細]
  湖南銀礦遺址位于衢江區湖南鎮湖南村項家村對面山前巒中。據《嘉慶一統志》載:“南山銀礦,所出銀礦,唐元和四年(809年)廢,五代吳越錢氏復開仍閉”。南山即今衢州市衢江區湖南鎮,該遺址2011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湖南銀礦遺址開采于唐、宋、元、明、清,時開時禁,分布面積約400萬平方米。湖南銀礦遺址是我省開采年代較早的銀礦遺址之一,其中一號洞,洞口約2米,洞內高約3米,往東南面延伸約12米;二號洞,深約40米,洞內約有大小4-6個小洞。該銀礦遺址和煉銀場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我國銀礦開采與冶煉技術發展史具有重要歷史研究與考古價值。湖南銀礦遺址,大部分井洞是橫向開采的,只有幾處是豎井。洞口有的只容一人進出,也有的可容幾十人同時作業,洞深有的幾十米,也有的幾千米,礦井數較多,有數以百計,洞穴連洞穴……[詳細]
衢州南宗孔氏家廟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歷代帝皇奉為圣明。孔氏家廟不同于孔廟、文廟。孔廟、文廟為官方所立之廟,乃朝廷官府、學子及百姓祭祀孔子之處;孔氏家廟則是孔子嫡長孫率族人祭祀孔子及歷代先祖之處。衢州孔氏南宗家廟為全國僅有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素稱“南宗”,具有700多年的歷史。宋建炎二年(1128),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長孫、衍圣公孔端友率領孔氏精英扈蹕宋高宗南渡。建炎三年(1129)初,宋高宗趙構以孔端友扈蹕有功,賜居衢州。紹興六年(1136),宋高宗詔命權以府學為孔氏家廟。此乃衢州第一座家廟。寶祐元年(1253)應孔子第五十三世孫、第六代衍圣公孔洙之請,宋理宗撥銀三十六萬緡、詔建孔氏家廟于郡東北菱湖芙蓉堤。這是衢州第二座家廟。元至元十三年(1276……[詳細]
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第二區委舊址
  1927年12月,方志敏等共產黨員在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成功領導和組織了弋(陽)橫(峰)武裝起義,開辟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1931年初,革命根據地開始向衢縣境內發展。1936年10月,浙皖特委所屬的中共衢(縣)遂(安)壽(昌)中心縣委在遂安縣(今淳安縣)白馬鄉橫源田村正式成立,縣委書記嚴忠良。中心縣委下轄6個區委,其中衢縣境內有兩個,即太真鄉的中共石柱崗背區委和灰坪鄉的中共上坪田區委,分別為中心縣委的第一、第二區委。之后,浙皖贛游擊根據地黨組織和游擊隊迅速發展壯大,游擊斗爭的全面展開,1990年8月23日,原中共衢縣縣委、縣政府于在灰坪鄉上坪田村建立了“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第二區委舊址”紀念碑。2007年1月,“中共衢遂壽中心縣委第二區委舊址”被衢州市委命名為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本精品第一区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第亚洲 | 在线亚洲精品字募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