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橋公園,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的東南角,南山路長橋旁。長橋是西湖三大情人橋之一,一說梁祝十八相送到此餞別,在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十八里路,祝英臺以物喻情打了十八個比喻,是謂“路長橋不長”;另一說南宋布衣王宣教與陶師兒自由戀愛,為陶后母所阻,在長橋荷花池頭雙雙殉情。故“長橋不長,斷橋不斷,孤山不孤”被稱為“西湖三絕”![詳細] |
![]() | 大諸橋位于轉塘鎮大諸橋村百子山前,現村委會附近,南北向跨大諸河口!断檀九R安志》卷二十一:“朱橋在徐范村”,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移建至現址,F橋為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重建。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通長28米,寬6米。券拱用縱聯分節并列法砌筑,拱腹有精美的“二龍戲珠”圖案。橋面中間為平臺,兩側有低矮欄板,上面刻有紋……[詳細] |
![]() | 玉皇山古跡群保護范圍:山頂部分:東至山道東側及玉皇飛云東側駁坎,南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5米、至230米等高線處,西、北至山道內側。紫來洞部分:東至七星亭外擴約60米、至150米等高線處,南至茶室,西至七星亭外擴約15米、至175米等高線處,北至七星亭外擴約15米,總面積為1696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玉皇飛云”碑……[詳細] |
![]() | 夏朋烈士墓位于西湖區玉皇山麓,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夏朋烈士墓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續范亭“盡此一報”題刻位于西湖區棲霞嶺香山洞內,年代為民國,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9年7月24日,續范亭“盡此一報”題刻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位于玉皇山南麓,是南宋皇帝祭祀農耕的地方.所謂八卦田,是因為田分八塊,中間為一圓形高埠,狀如八卦,故有此名.這里四周平疇連片,當地農民在各卦上栽種了不同顏色的農作物.由于季節變換呈現的景色各不相同,登高俯瞰,別有一番情趣,明代文人高濂曾在《四時幽賞錄》中寫到:春時菜花叢開,白天真高嶺遙望,黃金作埒,碧玉為疇,江波搖動,……[詳細] |
![]() | 玉皇山(237米),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地處西湖與錢塘江之間原名龍山,遠望如巨龍橫臥,雄姿俊法,風起云涌時,但見湖山空闊,江天浩瀚,境界壯偉高遠,史稱“萬山之祖”。與鳳凰山首尾相連,有“龍飛鳳舞”的美稱。每年農歷春節至清明的一段時間,杭嘉湖和蘇州無錫的香客蜂擁而至,福星觀龍殿前香煙繚繞,人頭攢動,盛況空前,成為山上的一……[詳細] |
![]() | 建于北宋的東岳廟歷史上幾經滄桑,但它始終是杭州人節俗文化的匯集點。現存東岳廟占地面積2470平方米,分“山門”、“中庭”、“主殿”、“后殿”與“廂房”5個片區。對外開放后,游客在山門口將首先看到一塊寬約5米的屏匾,匾上“善惡昭彰”4個大字為清代布政司方某所書。山門內左右兩壁前,重鑄了4尊太尉鐵像。這4尊鐵像分別稱“靈應……[詳細] |
![]() | 靈順寺,創建于公元326年(東晉咸和年間),為杭州最早的名剎。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在杭州所建五靈之一,北宋年間,因寺廟內供奉北宋初年因寺內供奉了“五顯財神”始稱“財神廟”。明代因設殿別名“華光”故又稱“華光廟”。因靈順寺地處杭州最高峰,古剎壯觀,歷史悠久,故歷代帝王及文人墨客多登臨觀瞻。公元1107至1110年(宋微宗大觀……[詳細] |
![]() | 江洋畈生態公園的前身,是西湖淤泥疏浚的堆積場。堆曬了6年,在西湖淤泥里沉睡了數百年的水生、陸生植物種子紛紛發芽,江洋畈變成了以垂柳、濕生植物為主的次生濕地。2008年,杭州決定把昔日的淤泥庫打造成21世紀杭州西湖生態公園新典范。整治過程中,園文部門幾乎沒有拔掉一株原生態植物,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態植被。在補種的植物選擇上,……[詳細] |
![]() | 舞鶴賦刻石年代為清代,位于孤山北麓舞鶴賦刻石立于放鶴亭中,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碑上刻有康熙皇帝臨摹的董其昌《舞鶴賦》書法作品。《舞鶴賦》文的作者為南朝宋著名文人鮑照,該文以吟詠仙鶴優雅出眾的形貌和體態特征、高下回翔的美妙舞動姿態,比喻君子超凡脫俗的風節和情懷。推崇林逋隱士風范的“舞鶴賦刻石”,是中國傳統文……[詳細] |
![]() | 陳文龍墓,南宋,葛嶺南坡智果寺兩側.陳文龍(公元1232-1277年)原名子龍,字君賁、德剛,福州興化(今福建莆田)人,宋咸淳五年(1269)戊辰科狀元,宋度宗賜名文龍。1277年,元軍占領廣州后,泉州、福州守將紛紛投降。招降使者兩次至興化勸降文龍,均被其嚴辭拒絕、焚書斬殺,并傾盡家財募兵,打出“生為宋臣,死為宋鬼”旗……[詳細] |
![]() | 石佛院造像又稱仁王寺造像,位于杭州石佛山,現有五代錢越王時期所造石像五軀,造像最大者為位于石壁中間的阿彌陀佛站立像,其兩旁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站立像。在三尊立像的兩側,又分別有釋迦牟尼以及天臺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坐像。石像毀壞嚴重,惟有智者大師造像保存相對完整,結跏趺座持禪定印。建炎初年,在金人的追擊下,高宗皇帝一……[詳細] |
![]() | 天龍寺,位于玉皇山南麓,八卦田的上方。天龍寺造像是五代吳越國佛教造像中的杰出代表。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寺始建于北宋干德三年(965),南宋建炎三年(1129)時焚于火,之后重建,并在南宋郊壇初建時,作為郊祭時百官隨從的臨時住所。元、明、清歷代屢有毀建,但建寺之初的東、中、西三龕佛像共……[詳細] |
![]() | 外桐塢村。是國家3A級新農村景區,全村有161戶,是西湖龍井主產區中心區塊,茶葉產業是村民經濟的主體收入來源之一。村內聚集了國際知名畫家閔庚燦、中國美院藝術學院院長黃俊、國畫系袁進華、雕塑系沈烈毅、植物栽培大師潘銳等60多位名家藝術大師,是一個集藝術旅游、品茶養生、藝術品展示拍賣、名家學術交流為一體的“江南藝術旅游第一……[詳細] |
![]() | 周恩來總理紀念室是由村民及西湖區各單位捐資40萬元,在原周恩來總理接待室基礎上改建。周恩來總理自1957年起曾先后五次來到梅家塢,將此作為指導全國農村工作的聯系點,關心和指導梅家塢的生產和建設。聯系點坐落于梅家塢村中心,是當年大隊接待室,為兩層木構建筑,建筑面積240平方米,系清末民初時期的民宅,具有江南小四合院風格,……[詳細] |
![]() |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憲法和杭州,有著非常深的緣分。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澤東主席率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在北山街84號大院30號樓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起草了憲法草案初稿,史稱“西湖稿”,為1954年憲法的正式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30號樓建于20世紀30年代,是民國時期的別墅,總建筑面積756平方……[詳細] |
![]() | 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舊址北山街上的西湖博覽會博物館,是利用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舊址建設而成,展示西湖博覽會歷史和杭州近代工業發展的歷程。2019年10月7日,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
![]() | 俞曲園墓年代為清代,位于三臺山。俞曲園(1821~1907),名樾,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學者,官翰林院編修、河南學政。曾主講杭州詁經精舍三十余年,博通經學、易學、文學,平生著述頗豐,有經學大師之譽。現墓于1992年重修。又:墓附近原有右臺仙館,為俞曲園所建。俞曲園夫人姚氏死后葬于三臺山之右臺山,俞曲園于……[詳細] |
![]() | 岳飛墓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棲霞嶺南麓的岳飛廟內。岳飛墓園在忠烈祠西側,墓呈圓形,石砌墓槨,青草封頂。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字樣。旁有其子岳云墓。墓前建有墓闕,闕前照壁上鐫“盡忠報國”四字,為岳飛一生的座右銘。墓道兩側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馬、石虎和石羊;墓道階下有陷害岳飛的四個0臣秦檜、王氏、萬俟咼、張俊跪像,反翦雙手,……[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