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獨山革命舊址群AAAA ![]() ![]() ![]() 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距六安市區(六安火車站)40公里,是全國重點打造的100個紅色經典景區之一、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重要節點。核心景區內主要有9處革命舊址、1處六霍起義紀念館、1處革命紀念塔以及龍井溝景區,其中9處革命舊址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為蘇維埃俱樂部、獨山-指揮部、經濟合作社、列寧小學、蘇維埃政府、赤衛軍指揮部、革命法庭、0及少共縣委、政治保衛局),分布在西街、中街兩條老街上,自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歷史文化保護區。這些革命舊址都是清朝中晚期至民國初年的古建筑。是皖西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為游人展示了在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我黨縣……[詳細] |
![]() | 龍井溝AAAA 龍井溝風景區位于裕安區與金寨縣交界的獨山鎮雙峰村,距六安城45公里,長約2500米的龍井溝,瀑布迭巖綿延,兩岸峭壁林立,河床彎曲有致,怪石千姿百態,翠竹遮天蔽日,樹木鑿石而生,堪稱國家大別山地質公園的濃縮版。雄奇的山峰、幽奧的峽谷、豐富的植被,峰、崖、峽、洞、灘等地貌景觀與溪、澗、潭、瀑等水體景觀融為一體、相印成趣,具有很高的旅游觀光價值。龍井溝由來:說起龍井溝的來歷,還有一段既有史實依據,又帶著濃厚傳奇色彩的故事,這故事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元至正四年,濠州大旱,瘟疫流行,朱元璋的父母和3個哥哥都染瘟疫死去,他沒有辦法只好到圓覺寺出家。不久,老方丈圓寂,眾僧又排擠他,他便離開圓覺寺云游四方,曾……[詳細] |
![]() | 橫排頭AAAA ![]() 橫排頭景區以橫排頭水利樞紐工程及豐源湖為核心,集險峰峻嶺、平湖怪石、古剎名寺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匯山川秀色與水域風情于一身,融雄險奇特與精巧玲瓏于一域,譽為“橫排仙境”。景區內建有正本亭、清源樓、望江寺、休閑中心、水上碼頭,開發了湖區泛舟、清源樓登高望遠、百鷺園人鳥同樂、碧水巖危崖觀奇、望江寺悠思懷古、淠河段趣味漂流、黃蓮寺參禪拜佛等游樂項目。隨著景區的進一步開發,橫排頭將成為六安市的“南郊公園”。“青山環碧水,綠樹映紅樓;白鷺藍空舞,畫舫逐浪游”,這就是橫排頭風景區今天常見的美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盛贊其為“橫排仙境”。橫排頭風景區位于六安市以南20公里處的蘇家埠,由六安出發,……[詳細] |
![]() | 九公寨AAAA 九公寨位于本區石板沖鄉境內,距六安市區30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海拔342米。有南北二峰,南峰俗稱“小寨”,上有慈云寺;北峰俗稱“大寨”,頂有九公廟,又名高峰寺。此寨始建于元代,是一座歷史名山,“九公聳秀”為六安古八景之一;此山又是佛教名山,九公圣境自古為眾多信徒所景仰,香火不斷;因其地勢險要,扼大別山門戶,又為兵家必爭之要寨。九公寨原名九公山,據明嘉靖《六安州志》載:“九公山,州西南七十里,高九百丈,山頂有九石如人,故名。”是安徽省風景名勝區之一。九公寨景點眾多,引人入勝,有大小景點70余處,主要景點有:高峰寺、慈云寺、鳳凰松、清影橋、畫眉谷、野豬林、霹靂石、棋盤石、雷鳴洞、南天門、覽勝臺……[詳細] |
![]() | 六安市淠河水利風景區AAA ![]() 六安市淠河水利風景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依托老淠河和淠史杭總干渠(新淠河)城區段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規劃面積29.48平方公里。景區資源類型齊全、數量較多,以其獨特的河道風光為主體,城市園林綠化為背景,襯以豐富的人文積淀和民俗風情,“紅色”、“綠色”文化結合特點突出,風景資源差異性較大,具有較好的互補性,尤其是水文景觀,路線長、體量大,具有發展水上運動的優勢。景區區位交通條件好,管理機構健全,配套制度完善,管理水平高。景區開發得到了六安市領導高度重視,當地政府已對景區開發建設投入40億元,成功打造了宜居城市典范,并已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詳細] |
![]() | 許繼慎紀念園AAA ![]() AAA級景區,許繼慎,中國工農紅軍紅一軍軍長、36位中國無產階級軍事家之一。許繼慎紀念園占地50多畝,由許繼慎紀念館、許繼慎漢白玉雕像、許繼慎故居復原和待建的六安將軍園組成。紀念館內容有“出生農家學子先鋒”、“投身黃埔北伐驍將”、“轉赴上海心系革命”、“創造紅一軍亮劍大別山”、“烽火反圍巢 馳騁鄂豫皖”五部分組成,全景展現了許繼慎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紀念館2011年8月建成,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布展面積1600平方米。許繼慎雕像為漢白玉半身人物塑像,是著名雕塑大師劉開渠關門之作。許繼慎紀念園年接待參觀人數20萬人次,是廣大黨員干部、青年學生緬懷先烈、黨性教育的重要場所。推薦路線:市區進入磨……[詳細] |
![]() | 西海生態園AAA 西海生態園離六安不遠,位于六安市西郊,距市中心8公里,火車站6公里,其南為寧西鐵路,北面緊鄰312國道,園中心為水面寬闊的西海,西側是略有起伏的山崗,共占地10000畝:其中8000畝用于生態農業的培育種植示范及研發,1000畝水面用于水特產品生態養殖研發,1000畝用于整個園區開發建設必需的配套設施。裕安區委、區政府正著力把西海農業生態園打造成“省城后花園、六安西郊城、市民休閑處、商務新中心”。這里遠離塵囂,親近自然,青山綠水原汁生態、路橋亭廊精巧玲瓏。當年,裕安建區之初,就曾提出“一城共享、兩園齊飛、三帶合舞、五化并進”的戰略部署,其中“兩園齊飛”指的就是城南工業園和西海農業生態園。西海農……[詳細] |
![]() | 黃蓮寺,位于六安市城西南二十公里的皖西名鎮蘇家埠。該寺始建于北魏,據寺內原有碑文記載,寺廟原名為“古林禪院”。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下詔全國重建寺廟,有尉遲恭監造,該寺也在重建之列。傳說重建竣工之際,廟前池塘綻開無數黃色金蓮,此情上奏朝廷,太宗稱之為盛世奇觀,遂賜名“黃蓮寺”。據《同治六安州志》記載:“黃蓮寺州西四十里,前有池舊產蓮色如金故名。明嘉靖七年重修得斷碑載建炎年號。黃湖詩曰:春寺隨山泊,尋幽獨露磯。晚陰重散步,佳勝感斜暉。后圮康熙三年僧緒禎,慧巧募修,五十八年僧鎮玉重修華整。”歷史上的“黃蓮寺”,曾有前殿、中殿、后殿及東西兩廂計房屋五十五間半,寺內天王殿、大殿、地藏殿、十王殿、三圣殿……[詳細] |
![]() | 六霍起義紀念館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于2009年4月竣工并布展,5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為188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180平方米,布展面積為800平方米。陳展分為《山雨欲來》、《獨山暴-動》、《蘇區春秋》、《-》和《豐碑長存》五個部分,再現了獨山暴-動、六霍起義和蘇區春秋的壯麗畫卷,展現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體現了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戰斗、不怕犧牲、追求光明的崇高革命精神。 六霍起義紀念塔以獨山暴-動為主體,總體構成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塔碑。碑體由黑色花崗巖貼砌而成,塔碑正面為鄧小平1982年為“六霍起義紀念塔”親筆題詞,字體剛毅、遒勁有力;塔碑反面記錄了獨山……[詳細] |
![]() | 安徽六安淠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地處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六安市城區段淠河中游,南臨橫排頭水利樞紐北端,北至合六葉高速公路下游500米處城北橡膠壩。濕地公園內,總面積4448公頃,公園濕地率61.28%,是典型的河流濕地類型。公園水系淠河為淮河一級支流,由正陽關入淮。 淠河濕地公園包括濕地保育區、濕地恢復區、合理利用區、科普宣教區和管理服務區5個功能區。其中濕地保育區位于濕地公園內淠河上游橫排頭水利樞紐北端至312國道區域,河流長度19.6千米,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46.3%,為淠河濕地公園的重要濕地。濕地恢復區位于新城一路至合六葉高速下游500米,河流長度6.1千米。合理利用區、科普宣教區、管理服務……[詳細] |
![]() | 青山濕地公園是區委、區政府重點打造的一個集濕地保護、生態休閑、觀光度假、養生體驗于一體的旅游綜合項目。這里有大別山最大的河流濕地,有灘涂湖泊,有群山環繞,還有明朝初期的龍王古剎、南北朝時期的開化縣城遺址,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優美。同時,周邊旅游資源豐富,北有國家4A級橫排頭風景區、3A級許繼慎紀念館以及正在建設的3平方公里的土門店都市休閑游項目,東有銅山寨、蟹子巖、月亮石、石船、陶家河水庫等自然景觀,西有一河之隔的4A級九公寨景區,南有如來柱、樊噲墓等等。并且這里交通便捷,離六安城區僅20公里,105國道穿心而過,合肥到六安的南部快速通道離這里只有10公里,商景高速下道口離這只有4公里。無論……[詳細] |
![]() | 龍王古寺由橫排頭乘舟沿豐源湖東岸南行,水上煙波浩蕩,東岸群峰聳立,約行兩公里,便到了老虎頭山了。山上建有龍王寺。龍王寺東接青山之峰,西臨淠河絕壁,與銅山、九公寨遙遙相峙,氣勢巍峨,景色壯觀。據史料記載,明朝太祖初年,江淮大地遭遇旱災,井河干、禾苗枯,溝底塵飛,地現龜裂。而惟獨老虎頭山上碧水巖下,積水清澈,波光粼粼。方圓幾十里、九崗十八洼的黎民百姓,挑桶端盆來山上汲水,以解久汗之苦。更有奇者,病入膏盲之人飲用此水竟絕處逢生。鄉人為感龍王恩德,捐資興建了龍王寺。時有大雄寶殿五間,大王臺六間,藏經樓六間,東西廂房共十間,并有客堂、齋堂、庫房及僧房;東有“仙人橋”,西有“擎天如來柱”,南有“獅子嘯天”……[詳細] |
![]() | 虎頭潭景區位于六安市響洪甸水庫腳下的獨山鎮毛岔河,距省會合肥僅一百余公里,這里交通便捷,山青水秀,風光宜人。景區因一座小山頭靜臥在淠河岸邊,酷似一頭汲水的老虎而得名。這里水流喘急,潭水深不可測。據老人們傳說:四兩黃絲都不能著底。有一年的夏天,一個人潛入到潭底摸魚,碰到一個大型不知名狀的怪物而嚇的魂飛魄散。從此無人再敢涉足潭底了。我所記得虎頭潭開發的最早歷史是六七十年代,為了保障當地駐軍的飲水,部隊在這里建設了抽水站,并派士兵把守,水面山還矗立著“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八個紅色大字。此情此景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虎頭潭真正意義上的開發只是近幾年的事,一條簡易的孔型橋梁橫跨淠水,把……[詳細] |
![]() | 獨山暴-動-,又稱六霍起義,1929年11月7日發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是繼黃麻起義、商南起義之后的一次規模更大的農民武裝起義,它為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立下了鼎足之功。一九二九年十一月,正當中共六安中心縣委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組織發動六霍地區全面武裝起義的一觸即發之際,七日晚發生了獨山三區二鄉農協會秘書何壽全和兩名女農協會員被捕并被搜去農協會花名冊的事件。為了使黨組織和農協會不遭到破環,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常委周狷之、委員吳干才得知后,和三區區委連夜趕到獨山第四高等小學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提前暴-動-。八日拂曉,獨山周圍十五個鄉的近萬名農民,手持大刀、……[詳細] |
![]() | 許世友將軍樓基地位于六安市裕安區石婆店鎮白云村境內,原為南京軍區八0二部、一二六醫院駐地。其南距金寨縣鮮花嶺水庫5公里,距獨山革命舊址群僅15公里,距六安市城區50公里,紅色旅游線—獨鮮路、戰備路—羅鮮路緊鄰該基地,境內合寧鐵路和寧西鐵路穿鎮而過。許世友將軍樓始建于1966年初期,其中許世友將軍曾居住過的將軍樓竣工于1971年12月。樓群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基地建筑共45棟,其中:將軍樓(別墅型)10棟,3層樓房8棟,2層樓房11棟,平房16棟。將軍樓為塊石料壘砌而成,分成甲、乙型和普通型。其中甲型樓2棟,每棟2層并附地下室和通道,專為許世友將軍和警衛居住;乙型樓5棟……[詳細] |
![]() | 安徽省民眾總動員委員會舊址位于六安市城關,時代為1938年。該舊址原為六安文廟,現存中、后大殿,東、西廊房。抗戰時期,國民政府于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宣布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兼安徽省主席。李于翌年二月到當時的省會六安就任,組建了“第五戰區民眾總動員委員會”,后改為“安徽省抗日民眾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李宗仁兼任,朱蘊山、周新民、沈于修、張勁夫、狄超白、常藩侯等負責具體工作。該委員會是一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織,各階層人士的代表都有。主要任務是統一領導抗日民眾運動,通過各種形式,組織群眾協助政府和軍隊開展全面抗戰。為加強對動委會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先后派了張勁夫、周新民等一大批共產黨員到各級動……[詳細] |
![]() | 六安觀音寺塔位于六安市黃大街觀音寺內,俗稱南門錐子,與多寶庵塔南北相峙,有“雙塔摩青”之喻。《六安州志》載:為唐武德年間(618―627年)僧人元通化緣而造,原名浮屠寺塔,宋代重修,改現名。塔身九級,高27米,平面六角形閣式造型,磚石結構,實心,基層每邊寬3.9米,高4.3米,塔頂有銅質塔剎,40年代墜落。塔身正面向南,基部有高1.5米、寬0.85米圓拱塔門,門旁嵌有明萬歷八年(1580年)修補塔門碑一塊。塔身各級裝飾斗拱、假門和花窗等磚雕,分別嵌有清嘉慶年間捐修紀年瓷碑,三級以上嵌有彩瓷佛像或圖案。塔體局部破損,大部完整。保護范圍:塔本體建筑及邊緣外東、南、西、北各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詳細] |
![]() | 六安多寶庵塔素有“雙塔摩青”美譽的兩座千年古塔之一,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位于六安市北市街輕工中學對面的多寶庵廟內,俗稱北門錐子。《六安州志》(清同治本)載:“多寶庵在北門外街東。內有塔,傳為尉遲恭監造,賊毀其巔數尺。先年掘地得古鐘,觀其所載年號,知為唐之藥寺。”塔為平面六角形,樓閣式造型、大磚結構的空心塔,現存7級,殘高計21.6米。基層每邊寬4.4米,高3,9米,各級寬、高逐層縮小,呈角錐形。第七層(即現在的頂部)每邊寬3.1米。塔身正面向西,基層有塔室,室門為圓拱形,高3.3米。室內地平面隨塔壁轉折同為六角形,其每邊和角的上方都有仿木作斗拱,承托著疊砌穹窿頂。室內原設置有佛龕、佛像,于“文……[詳細] |
![]() | 望江寺塔位于六安縣西河口鎮東南1公里愣河邊巖石上,宋代建。望江寺今為河口糧站。塔呈六棱形,高21米,第六層和塔頂南側抗戰期間遭日軍炮擊毀損。龍頭塔位于舒城城關東側,俗稱“城錐”,因第四層有碑刻“龍頭”二字而稱龍頭塔。青磚砌,實心,六角形,閣式造型,高20.7米,七層,落剎為生鐵所鑄,分三層,葫蘆狀。始建于明天啟元年(162年),清乾隆二十九年(172年)重修。建國后,人民政府于1956年、1979年兩次撥款維修。1984年11月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文物。保護范圍:塔本體建筑及邊緣外東、南、西、北各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20米,南、西、北各100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