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泉州市 > 鯉城區旅游

鯉城區旅游景點介紹

  崇福寺應庚塔位于泉州市鯉城區崇福寺大門右側,大雄寶殿東側,北宋熙寧元年建造。應庚塔建造之初,略有傾斜,傳說此塔有“應利欹斜”之靈,斜向某方,主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故稱“應庚”。應庚塔為石質實心,為花崗巖八角形七層仿木構樓閣式建筑,每面雕刻佛像,高10.9米,占地面積5平方米。應庚塔以及塔身中發現的大量古錢幣、銅鏡、玻……[詳細]
  安禮遜圖書樓時代:1927年座落地點:泉州市鯉城區開元街道培元中學簡介:建筑坐西南向東北,占地面積1246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高24.8米。第一至第四層為西式建筑風格,第五層為中式樓閣風格,門窗仿英國倫敦教堂的建筑風格。安禮遜(1876~1959),英國貴族。l903年,受英國基督教長老會派遣,到泉州創辦培元中學。……[詳細]
  王順興信局舊址年代:清座落地點:泉州市鯉城區浮橋街道王宮社區簡介:舊址有王宮街的“書房”, “奇園”和 “船樓”。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王世碑在馬尼拉及老家王宮村開設“王順興信局”,專營信款及匯兌業務。是泉州人在海外開設最早的僑批局。保護范圍:東、西、南、北四面墻體各向外延伸10米,及宅前埕坪。2009年,王順興……[詳細]
  安福寺石造像年代:唐、宋座落地點:泉州市鯉城區江南街道曾林社區簡介:寺內有唐阿彌陀佛像、藥師佛像,宋釋迦牟尼佛像、阿彌陀佛像、藥師佛像及供養人像六尊,造型豐滿圓潤、神態自然、刻工精湛。附屬文物安福寺,是泉州地區年代較早的佛教寺廟之一,現存清代磚木結構形制。保護范圍:東至本寺舊場地外30米,西至報恩堂外30米,南至寺外3……[詳細]
  錫蘭僑民舊居年代:清座落地點:泉州市鯉城區涂門街簡介:明天順二年(1459),錫蘭國王遣王子出使中國,時因錫蘭國內變故,王子滯留泉州,取“世”、“何”為姓。后裔于清初建此居所。占地面積780多平方米,單檐硬山式,雙坡頂,抬梁式構架。原有四落四雀翼(櫸頭)三庭井,東側附有一連七間護厝,并配有天井、水井,后花園。現第四進已……[詳細]
  祖閭蘇民居年代:清座落地點:泉州市鯉城區海濱街道涂門社區簡介:現存大厝四座,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其中燕支蘇氏宗祠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始建,多次重修。其余民居三座,均為三開間、單護厝、偏大門。祖閭蘇民居系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蘇頌后裔于元朝初年以后形成的聚居地,其先人信奉伊斯蘭教,累世與阿拉伯人聯姻。保護范圍:……[詳細]
  中山街是騎樓式建筑,于上個世紀初興旺發達起來,現已經漸漸成長為繁華的商業街。曾有一句話,關于泉州,叫“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東西兩座塔”,指的是建于唐朝開元寺內的鎮國塔和仁壽塔(俗稱東塔和西塔)。“南北一條街”講的就是中山街。泉州中山街可以追溯到唐代,當時它是連接泉山門(今中山公園)和崇陽門(今花巷口)的一條主要……[詳細]
  甘露戒壇位于大雄寶殿之后,據說唐朝時候,此地常降甘露,僧行昭開后為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始筑戒壇,遂稱甘露戒壇。現存建筑系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攢尖式,壇頂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疊上收,似蜘蛛結網,結構復雜精巧;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有24尊木雕 飛天,身系飄帶,手持樂器……[詳細]
  崇陽門亦稱南鼓樓,后改名麗正門,遺址位于現福建省泉州市中山中路上的承天巷口與花巷口之間。 景點位置泉州市中山中路上的承天巷口與花巷口之間。……[詳細]
  泉州開元寺鎮國塔,座落在泉州開元寺內東面,與西邊的仁壽塔相隔200米對望,俗稱“東塔”。鎮國塔,塔高5層,平面8角形,高約48米,建于南宋末年,于嘉熙二年建(公元1238),在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竣工。塔身結構雖為石質(花崗巖),卻是宋式木構的高仿之作,細節一絲不茍。塔基須彌座雕刻精美,壸門內雕刻著佛陀誕生至成道……[詳細]
  “麒麟壁”矗立于開元寺西塔旁邊東北側,原來放置在城北大城隍廟前,“文革”期間因建學校才移置開元寺內。在“砸爛一切”的年代,此石壁能逃過一劫實屬萬幸。據史籍記載,麒麟壁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迄今已有270多年歷史。壁高5米,寬19米,厚0.6米。仔細觀賞,壁分三垛:主體正中粉壁上用交趾陶鑲嵌碩大麒麟一只,是古人敬……[詳細]
  泉州佛教博物館總投資六百余萬元人民幣,全館建筑面積三千七百多平方米,建有殿、堂、房、舍幾十間,均系木面結構,殿宇五重,中間三進采用蠟角式建筑,其中戒壇為重檐,五重正殿依次排列,在正對山門的一條中軸線上,與東西兩廂的鐘、石雕廊房建筑相連接,渾然一體,布局嚴謹,氣象莊嚴,樸實壯觀。五重殿由幾十根巨型石柱支撐,琢磨精雕,柱上……[詳細]
  位于市區甲第巷95號的歐陽詹故居,是一間廟宇,廟宇門口掛著一個“歐陽詹故居陳列館管理委員會”的牌子。轄區負責人及泉州市文史專家均表示,這里并非歐陽詹的故居,其故居已經不在了,遺址是如今的源和堂宿舍。幾年前有人租了廟宇的三樓,作為“歐陽詹的陳列館”。為了方便市民前來參觀,就掛上“歐陽詹故居陳列館管理委員會”的牌子。后來陳……[詳細]
  泓翰美術館是集展覽、交流、收藏為一體的專業展覽館,位于泉州市新門街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36號樓。地址:泉州市鯉城區新門街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36號樓類型: 美術館展館展覽游玩時間: 建議1-2小時電話: 0595-22281966官方網站: http://www.hhthl.com/社交帳號:開放時間:10:00-……[詳細]
  石筍公園是開放式公園。整個公園綠草蔭蔭,古樹濃密,接官亭一側的潭水碧波蕩漾,是一個原生態公園。公園內最引人注目的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筍。石筍高約4米,由七段大小不同的花崗巖迭壘而成,圓錐體自下而上漸細而尖禿,底座有斜線紋雕飾,石面雕琢粗糙,造型奇特古樸。石筍北宋即存在,南宋時王十朋作詩即有“刺桐為城石為筍”句。因石筍的……[詳細]
  施瑯故居就在公共體育器械場旁的圍墻內,是一棟年久失修的老宅子,觸目驚心,僅入口處立的一塊碑昭示身份:泉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故居被圍墻圍了起來,范圍大約有10畝。老宅子的附屬建筑已破敗,旁邊還有一座兩層樓房及原泉州農校的廢棄房。在老宅與東面圍墻之間的空地上,另有一塊1984年的碑文,簡介了施瑯1684年率師統一臺灣,……[詳細]
  筍江公園于2008年由泉州鯉城區政府投資建設,分為廣場和觀光兩大游覽區,占地400畝。公園地處鯉城區江濱路與筍江橋交叉處、晉江下游新門旱閘外行洪區內,東起防洪堤,西至晉江江邊,北與豐澤區交界,南至筍江路(連筍江橋),與筍江路對面的石筍公園遙相呼應。筍江公園由主廣場和中軸廣場組成,主廣場占地約2萬平方米,建有17尊具有泉……[詳細]
  開閩三王祠是一座懸山式、燕尾脊、穿斗架構的磚木建筑。主祠為上下落三開間,中有天井及兩廡。附屬建筑有垂花埕圍大門、畫廊、上下護厝,面向花廳等。“開閩三王”即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兄弟。景點位置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開閩三王祠……[詳細]
  沿北門街前行100米,又見路邊一座石牌坊。這里就是華僑新村的正門了。提及華僑新村,很多老泉州人稱之為當年泉州的“第一大宅”。如今,這位“貴族”在經歷了50多年的變遷后,并未沒落,而是帶著歷史的積淀演繹新生。現在,華僑新村以“僑”文化為主題,引入書畫吧、文化沙龍、藝術家創意工作室、紅酒吧、庭院咖啡、私房菜等高端休閑業態,……[詳細]
  •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于一體的特色旅游風景區。景點介紹泉州古城風景區是一處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于一體的特色旅游風景區。歷來被世人稱之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也是我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 | 天天看国产在线手机观看 |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