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 > 三元區旅游

三元區旅游景點介紹

西際鄉黨支部、農會舊址
  西際鄉黨支部、農會舊址錫光堂位于三元區莘口鎮西際村。自1933年起,在江西瑞金人、共產黨員的幫助下,西際村錫光堂的余寧助開的“余寧助客棧”成為紅軍聯絡站,余寧助、余和順等成為紅軍聯絡員。1934年5月,紅9團一部來到西際,打土豪做宣傳。在紅軍的幫助下,西際成立了農會。農會主席由余寧助擔任,副主席是武斗士,秘書是余和順,文書是張本瑜。農會積極分子余寧助、余和順之后加入了共產黨,于是建立了西際鄉黨支部,余寧助任西際村黨支部書記。還成立了赤衛隊,隊長由武斗士擔任。西際鄉黨支部和農會多次在錫光堂召開會議,商議支援紅軍事宜。在黨支部和農會的帶領下,西際周邊一帶柳城、沙陽、黃沙、莘口的村民,為紅軍送鹽送米、看護傷員、傳遞情報,并把西際村陳朝紹等青年送進紅軍隊伍,為建立西際一帶紅色區域做出貢獻。西際鄉黨支……[詳細]
紅軍西際物資采購站舊址
  紅軍西際物資采購站舊址余氏家祠位于三元區莘口鎮西際村。自1933年起,在福建軍區獨立第7團、第9團的帶動下,中共三元區西際村支部和農會的黨員干部群眾從大田、永安、泉州等處零散購買食鹽等物資,存在余氏家祠內,達到一定數量后,通過柳城村溪口渡口,沿西際——竹洲——樓源——忠山——星橋——明溪線路,轉運到明溪、清流、寧化、瑞金等中央蘇區。西際村余氏家祠逐漸成為紅軍西際物資采購站。為護送物資,西際還成立了赤衛隊,保衛重要物資的安全和運送。直到紅軍長征前后,紅軍西際物資采購站為中央蘇區運送大量緊缺物資,為中央紅軍軍事斗爭和中央革命根據地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紅軍西際物資采購站舊址余氏家祠為明代建筑,現保存完好。該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積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為穿斗式硬山頂木構建筑。整座家……[詳細]
紅軍醫療所舊址
  紅軍醫療所舊址位于三元區莘口鎮后溪村本點一民房內。1933年至1934年間,紅軍獨立第9團和紅軍獨立第7團在永沙明邊界開展革命斗爭,紅軍一部駐扎在后溪村,在此設立臨時醫療所,收治數名紅軍傷員。由于西藥缺乏,當地村民上山采草藥,幫助紅軍治療傷員。1934年5月,紅軍獨立第9團一部撤離后,留下3名傷員,并把幾十塊光洋交由當地貧農團積極分子林在清、林延順等村民,請他們照料護理。林在清、林延順等后溪村民不辭辛苦,到大田等地購買紅糖和中草藥,回來制成中藥,精心治療護理紅軍傷員。三四個月后,這3名紅軍基本康復,告別了后溪村的父老鄉親,歸隊繼續參加戰斗。紅軍醫療所舊址為一民居,該建筑面闊21.6米,進深15米,面積320平方米,由下廳、回廊、天井、邊廂及上廳幾部分組成。……[詳細]
大眾山游擊據點遺址
  大眾山游擊據點遺址位于三元區中村鄉大焙坑村東300米。1944年春后,大田的革命形勢緊張,閩西北黨組織和游擊隊在位于大田、永安、沙縣和三元四縣交界的三元縣中村鄉大焙坑村建立新游擊據點。閩西北黨組織和游擊隊在這里建立交通站,培養了吳祿星、陳全東等當地積極分子,大焙坑村成為游擊隊休整、學習、訓練住地。吳祿星等大焙坑村的村民為游擊隊送糧送菜、傳遞信息,支援閩西北黨組織和游擊隊在大眾山周邊開展游擊斗爭。1945年5月,閩西北游擊隊在尤溪石頭坑遭敵襲擊,突圍后退往大焙坑據點休整。撤離后,留下數名傷員,由大焙坑村吳祿星、吳祿斌及其母親等護理,約半年傷愈后回到大田。大焙坑村大眾山是閩西北黨組織和游擊隊在閩西北開展游擊斗爭時,由大田轉到沙縣的火種保留地,也是過渡地和中轉站。大眾山游擊據點遺址大眾山海拔500……[詳細]
深坑嶺戰斗遺址
  深坑嶺戰斗遺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區筠竹村后山深坑嶺。1934年5月,東方軍離閩參加第五次反“圍剿”主戰場,留下紅7軍團轉戰閩西北。28日,尋淮洲、粟裕率領紅7軍團從沙縣向明溪轉移,駐扎湖源和筠竹,國民黨80師239旅從莘口向湖源轉移,搶先占領深坑嶺的南洋峽等主峰。29日早晨戰斗初始,我軍僅以一個團出擊,很快處于仰攻不克的被動局面。紅軍以筠竹和湖源村民為向導,指揮另兩個團分兩路從側后直插敵一二線陣地空隙地帶。下午二時到達預定地點后發起總攻。國民黨軍一二線陣地被打亂,前后互相攻擊,我軍乘勢攻占南洋峽等主峰。國民黨兵大勢已去,紛紛涌向深坑嶺向莘口撤退。深坑嶺只有一條險要的羊腸小道,一邊是高山一邊是深百米的懸崖。我軍乘勢窮追猛打,國民黨兵死傷之外摔死深崖無數。戰后觀察,深崖一邊草木被滾得精光,時過數十年……[詳細]
紅軍無名烈士冢
  紅軍無名烈士冢位于三元區中村鄉杜水村老村部后。1934年5月28日,紅7軍團在進行強渡沙溪戰斗后,向沙縣、明溪轉移時經杜水村,有3名在戰斗中負重傷的傷員,因傷勢過重,抬至杜水村時壯烈犧牲。在杜水村鄧仰云、張高地等多位村民的幫助下,就地葬于杜水村后山。當時,紅7軍團為3名紅軍戰士舉行了簡單的告別儀式后,繼續向筠竹村進發。由于當時紅7軍團未留下任何線索,不知道這3名犧牲紅軍的姓名。至今,當地百姓為了紀念犧牲的紅軍戰士,自發在紅軍戰士埋葬地立了簡易紀念碑,在清明及中秋時節,組織村民和中小學生前往祭掃。……[詳細]
紅軍強渡長安渡口戰斗遺址
  紅軍強渡長安渡口戰斗遺址位于三元區城東鄉長安渡口。為支持配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1934年5月27日,紅7軍團從寧化、明溪轉戰來到三元縣長安、白沙、列西,對面城關、下洋一帶已有國民黨軍80師兩個營和-民團把守。紅7軍團19師和當地支部廣泛發展群眾,了解當地情況,決定籌集40多條船,發動群眾支援幾十名船工,兵分列西、翁墩、白沙、長安(現火車站)四路,強攻沙溪東岸列東守敵,強渡三元城并長安渡口是紅軍強渡沙溪河的重要一仗。紅軍經激烈戰斗,攻占對岸,消滅敵2個營和民團。紅軍強渡長安渡口后的當天下午,在三元城關城南的太堡廟,把從當地地主、惡霸那里沒收來的布匹等物資,都分給了貧苦農民。這次強渡沙溪河戰斗是第五次反“圍剿”期間中央蘇區紅軍在東線的一個重大勝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詳細]
龍安騎尉第
  龍安騎尉第位于三明市三元區莘口鎮龍安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凝秀堂,清乾隆年間(1736—1795)建。坐西朝東,由前廂房、門牌樓、前堂、兩側廂房、正堂、北側護厝及輔房、商鋪等組成,有大小房間四十余間,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正堂面闊五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梁架,懸山頂。騎尉第保存較好,規模宏大,布局靈動,雕刻精美,為清中前期閩中建筑之精品。2013年,龍安騎尉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宅第周邊各外延20米。……[詳細]
工農紅軍西際物資轉運站舊址
  工農紅軍西際物資轉運站舊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區莘口鎮西際村,年代為1933年。簡介:原為余氏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清乾隆重修,坐北向南,平面略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由前坪、前堂、天井、正堂、邊廂、回廊和后軒組成,正堂面闊七間,進深七柱,明間抬梁、次間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自1933年起,在福建軍區獨立第7團、第9團的帶動下,中共三元區西際村支部和農會的黨員干部群眾從大田、永安、泉州等處零散購買食鹽等物資,存在余氏祠堂內,達到一定數量后,通過柳城村溪口渡口,沿西際—竹洲—樓源—忠山—星橋—明溪線路,轉運到明溪、清流、寧化、瑞金等中央蘇區,余氏祠堂逐漸成為紅軍西際物資采購站。為護送物資,西際還成立了赤衛隊。2018年,工農紅軍西際物資轉運站……[詳細]
忠山古建筑群
  忠山古建筑群位于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忠山村,年代為明、清。簡介:由先賢祠、永興庵、楚山公祠、隆武橋、莊氏宗祠、陳家大院、莊述富民居等七座建筑組成。先賢祠:始建于元至正年,清康熙年大修,坐東朝西,由院坪、下堂、邊廊、天井及上堂組成,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上堂面闊五間,進深六柱,上堂四根正金石柱為梭柱造,柱高4米,直徑近1米,柱礎為上、下兩節高浮雕的蓮瓣仰覆式樣,有明顯的元代建筑風格。永興庵:始建于唐會昌年,清同治辛未年(1871)重修,由院坪、山門、前殿、天井、邊廊、大殿組成,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九柱,明間抬梁減中柱,懸山頂。楚山公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間(1862-1874),坐東朝西,由院坪、護厝、門樓、下堂、天井、花廳、上堂、后堂組成,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隆武橋:……[詳細]
巖前百階塚
  巖前百階塚年代:元座落地點: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簡介:王九三與妻陳氏合葬墓,面積近20000平方米。墓由墳面、背圍攏、天池(墓室上坪)、百級臺階坡道、享堂、堂下大埕,神道、木牌樓、樓前坪、半月池及祭掃便道、排水系統等幾部分組成。冢依宋制,磚砌數重,墳前砌階百級,俗稱“百階塚”。王九三(1228~1299),明溪、莘口、荊東、荊西、巖前王氏始祖,后裔分布三明、漳州、廣東、臺灣等地。為王審知之后,以鄉行推孝廉,后舉文林郎,任連城縣令。保護范圍:墓地周圍一重山的山脊分水線內,面積40000平方米。2009年,巖前百階塚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月亮灣客家文化園
  月亮灣·三明客家文化園,位處三元區莘口鎮河濱村,離三明市區僅8公里,規劃占地面積近5000畝。月亮灣依山傍水、風景優美,被譽為“三明濱江旅游畫廊中最唯美的山水墨寶”。月亮灣作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和世界客屬第25屆懇親大會的重要展示項目,致力于打造以客家民俗文化、生態養生文化為主題,集文化觀光、休閑娛樂、餐飲住宿、會議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景區。1)客家會館在踏入大門的一刻。濃郁的客家氣息撲面而來。石的質樸,線的律動,納客家之風,聚客家之魂。聆聽月華墜落水中的輕靈聲響,在水鄉攬山綿延起伏的韻律上,醉心于蔚藍晴空下的掬水庭院。2)“王宅城”民俗村村內陳列著上千件藝術展覽品和收藏品,有古韻悠長的鄉土民俗、旌旗如歌的紅色文化、燃情四溢的知青年代。按不同的品類被細致周到的陳列在各自的展區,走進歷……[詳細]
金絲灣省級森林公園
  金絲灣省級森林公園金絲灣森林公園位于三明市郊北部,離市中心12千米,毗鄰著名的瑞云山風景區,面積1151.7公頃,公園由瑞云漂流區、休閑度假區、觀光果園區、竹類觀賞區、珍禽養殖區等五大景區組成。金絲灣動植物種類繁多,生物種類達3000多種,有國家珍貴樹種紅豆杉、香花木、白桂木等,有眾多的名貴的中藥材和天然食用菌類,林間獼猴群、白鷴、穿山甲等野生動物時常出沒。森林氧吧內連片的8000多畝常綠闊葉林及眾多的瀑布產生極多的負離子,據測定濃度高達4萬個/立方厘米,空氣負離子被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生長素”,對健康非常有益,林間一條兩千米的鵝卵石健身步道貫穿其中供游客健身休閑。遠近聞名的瑞云漂流,被人們稱作“瑞云神漂”,瑞云漂流切實會給您帶來一番“領略碧水秀,勝似畫中游”有驚無險的感受,游程達5.……[詳細]
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
  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距市政府所在地僅1千米。公園根據地質地貌及景觀特色劃分為情人谷景區、萍溪飛瀑景區、觀光果園區、民俗休閑區,總面積1488公頃。飛龍瀑、金蟾瀑、虎門崖、仙壇石是園中四大知名景點。仙人谷森林公園2003年12月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為市區周山唯一保留完整的原始次生林。一年四季蒼翠蔥籠。公園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30科、522種,其中屬國家Ⅰ級保護的珍貴樹木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鐘萼木)等,屬國家Ⅱ級保護的珍貴樹木有桫欏、花櫚木、香樟、凹葉厚樸、長葉榧、金錢松、福建柏等。良好的生態為白鷴、獼猴、蟒蛇、眼鏡蛇、穿山甲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提供了生存環境。同時,跳躍的松鼠、繽紛的彩蝶以及各式各樣的鳥類寄身于林間,給公園注入生機和活……[詳細]
35、茂安堡
茂安堡
  茂安堡茂安堡座落在陳大長溪村,它坐東朝西,相傳清朝咸豐戊午年間,長溪村民為了有效的防御匪盜的侵入,發動全族一起動工興建。“茂安堡”占地面積960平方米,堡壘內建有三進堂屋,每進12間房,另有3間廂房,共39間,水井2口(系外引水),射擊孔9個,瞭望窗45個,可供300多人居住。“茂安堡”依山而建,背有金雞山,前有長溪環繞,符全“前有飲馬塘,后有跑馬崗,富貴得安康”的民諺。“茂安堡”整體是圍廊院落式民居,便于林氏族人聚族而居,利于家族就近耕田,集生活住宅、軍事防御、文化娛樂這一體的晚清大型土堡建筑。……[詳細]
梅列龍泉寺
  龍泉寺龍泉寺位于三明市梅列區的西北面,距列西村五里路的馬鞍寨中。相傳建于宋朝(12世紀70年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著名寺院。它因梵堂東側的一股清泉流入一條鐵管大龍之中,猶如傳說中的龍口吐水,所以叫做龍泉寺。龍源名殿由祖殿和梵堂兩部分組成。祖殿是龍泉寺的主體建筑,梵堂中上為觀音殿,中間為大雄寶殿,下為天王殿。龍源祖殿主要奉祀觀音,還有馬、杜、紀姑嫂感情真摯,共同-不幸婚姻的故事。并把她們供奉于龍源祖殿,稱為大羅真仙,稱該廟為“五仙姑廟”。站在寺廟之前可鳥瞰三明市區,這里山清水秀,山脈綿延。寺院有悠久的歷史,古老的建筑藝術和秀麗的風光,深深吸引著海內外游客前來觀光。……[詳細]
37、瑞云洞
瑞云洞
  瑞云洞位于三明市區西北郊的陳大鎮,距市中心5千米,因山中常有彩云繚繞得名。景區面積1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249.8米,融獨特的火山巖地貌和豐富的常綠闊葉林景觀為一體,主要旅游景點有瑞云洞、蝙蝠洞、黃金洞、長壽泉、仙人池、三疊巖、馬頭峰等。是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瑞云洞,洞深30米,寬61米,高4米多,形如雄獅張口。洞頂蒼松如蓋,流水潺潺,如珠如簾,終年懸于洞口。洞口石壁如削,有宋以來摩崖石刻數處,其中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監察御史官志涵在此講學時的題刻“有容”二字,還有“人在石中藏璞玉,客來洞口隔珠簾”等對聯。依巖有始建于宋代的木構5開間寺廟,供佛祖道宗和地方神靈于一堂,香火鼎盛。明代至今屢有修葺。洞前石山門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上刻“瑞云洞”三字。山門前的……[詳細]
梅列天后宮
  天后宮位于正順廟右邊10米處,外觀是一座古城門,名康樂門,始建于清道光年間。門樓上的天后宮供奉的是海上女神媽祖。解放前三明沒有公路鐵路,水上運輸繁榮,當地因此修建天后宮,意為祈請媽祖保佑水上通行平安。……[詳細]
中村窯遺址
  時代:宋至明中村窯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中村鄉回瑤果場。通過調查資料可知,窯址分布于十余座山崗坡地上,有大小龍窯數十座,面積數十萬平方米。由于三明市飲水工程建設需要,1993~1994年對中村窯址中的草寮后山窯址進行了兩次較全面的發掘,揭露出較完整的龍窯、陶洗池、制坯作坊、神龕等重要遺跡。中村窯址以燒造青白瓷為主,兼燒醬黑釉器,極少青瓷器。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泉山景區
  龍泉山景區以其龍泉寺而聞名。位于三明市西郊,距市區1.5公里。龍泉寺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代。龍泉山景區內空氣清新。青山起伏、流水潺潺、瓜果飄香,自然風光。龍泉寺周圍古木蒼翠、環境靜幽、深谷曲徑、瀑飛龍潭,游客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游人到此如入仙境。但聞晨鐘暮鼓、煙繞云霞、虛無縹緲。1999年“龍泉煙霞”榮獲三明八大風景之一。 ……[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香蕉成人人多人视频 | 亚洲曰本欧美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