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宏琳厝—全國最大古民居AAA ![]() ![]() ![]() 宏琳厝—全國最大古民居“宏琳厝”又稱新壺里。位于坂東平原南部的演溪之畔。建于1795年。建造者為六都巨富黃宏琳。梅溪上游的演溪在這里打了個深灣,民間地理上視為“玉帶”,宏琳厝就建在河灣內的玉帶環抱里,形似玉帶環腰。隔河而望,從近到遠是由低到高的五重平行山脊,被稱為“五重案”,“門迎五重案,前有玉帶環”,背靠柯洋仙峰,古時被認為是一處風水寶地。宏琳厝占地面積17823.28平方米,分為前后直進三座正厝,中間設兩道橫街,左右各兩列橫厝,隔以36扇風火墻,有大小35個廳堂,30個天井,25個花圃,666個房間,住有100多戶900多人。規模之大,世間少有。整個建筑按中軸線對稱原則設計建造,厝內廊回路……[詳細] |
![]() | 中國瓷天下·海絲精靈谷AAA 中國瓷天下位于福州閩清東橋,擁有積淀四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底蘊。在宋時,是中國陶瓷出口銷量很大、分布世界范圍最廣的海絲源頭,目前已被福建省政府納入“海絲申遺備選點”。這是一個充滿異域風情與無限創意、無限萌趣、無限歡樂的全國首創“海絲文創旅游景區”。它以“小精靈帶你體驗數千年海絲歷史文化與兩萬里海絲瓷路風情”為主線,通過看五大創意爆品景觀(兩萬平夢幻星空大地藝術畫、九棟超豪華動物別墅、一座名瓷彩窯、兩座福建瓷屋、一個青瓷巨碗);賞“三場海絲主題演藝+兩場精靈show+亞非歐風情”;玩“新鮮與古早兩級親子游樂+亞非兩地生活體驗+陶藝、古早、碟海星空三大文創DIY”;學眾多海絲科普知識與瓷路拓展等多種創……[詳細] |
![]() | 豪業七疊溫泉AAA 七疊溫泉位于閩清縣塔莊鎮斜洋村,距福州75公里,距縣城38公里,離著名的宏琳厝、四樂軒古名居群落僅12公里。這里海拔400米,四面環山,林木蔥郁,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溫泉出水口海拔400余米,是福建省內已開發的海拔最高的溫泉,成為高山溫泉的一大奇觀。七疊溫泉景區一期工程投資1.2億元。將建成一處集溫泉養身、休閑娛樂、餐飲住宿、會議接待、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溫泉旅游度假勝地。溫泉主題依山而建,露天池、風情木屋池、貴賓室內池等大中小溫泉池50多個。池內引進國家最先進的水療設施,還有戲水的滑梯,兒童游泳池和標準游泳池。溫泉水溫48℃。日流量在2000噸以上,屬中性偏弱堿性碳酸氫鈉泉,含硅、鋰、鍶、……[詳細] |
![]() | 天儒樓位于閩清縣解放大街39號(即原-閩清一中老校區校園內)。建筑占地面積65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1000平方米,建于1917年。19世紀初外國傳教士在天儒中學建了5座洋樓,稱天儒樓,為閩清一中前身。解放前拆除了3座,余下2座,其中一座為教師宿舍樓,一座為圖書館,是當年中共閩江特委在閩清活動的主要地點。1940年,國民黨頑固派推行消極抗日、積極--方針,中共中央審時度勢,要求福建省及其他國統區的各級黨組織的工作重點必須迅速從大量發展黨員,開展群眾性抗日救亡運動,轉變到鞏固黨的組織、貫徹隱蔽精干方針上來;要求黨的工作轉入地下,扎根于工人、農民、學生、教員中間。中共福建省委堅決貫徹中央的方針,認……[詳細] |
![]() | 說起新壺村,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一提到宏琳厝,很多福州人都知道,那是目前全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單體建筑!盎蕦m當游紫禁城,民居應覽宏琳厝。”一來到宏琳厝前,映入眼簾的就是外墻上這幅對聯。歷經幾個世紀的風雨滄桑,這座古厝正以它獨特的風貌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魅力。據介紹,宏琳厝由藥材商人黃作賓于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始建,到其子宏琳手上,于1823年全部落成,前后歷時28年才完工,占地面積17832.28平方米,共有大小廳堂35間、住房666間、花圃25個、天井30個、水井4口,處處體現中國古代建筑的精妙之美。站在古厝門前的屋檐下避雨,聽著厝內黃作賓第七代后裔黃德展老先生將這座百年老宅……[詳細] |
![]() | 八閩第一叢林白云山八閩第一叢林白云山位于閩清縣中部,戴云山脈前段,地跨白樟、雄江、梅溪三鎮,距閩清城關20公里。主峰在白樟鎮白云村,海拔1267米。山頂天池鳳凰湖,常有云霧升騰、白云如紗,白云山因而得此美名。白云山方圓20公里,奇峰連綿、-莽莽、古木參天,其中有大片原始次森林。白云山國營林場座落山上。全國最大、世界稀有黃楮林自然保護區也在其中。山間多怪石峭壁、幽谷險壑,景點基本按四條溪流分布。南坡有長坑溪鳳凰景區。北坡有大雄溪、磊溪、石潭溪景區。鳳凰景區——包括鳳凰湖、鳳凰峽谷、白云寺等景點。天外來水鳳凰湖。座落于白云山頂,方圓1里,碧波蕩漾的盈湖之水,全由山頂湖底冒出,在這獨聳的白云山上,甚……[詳細] |
![]() | 中共閩清縣委機關駐地暨劉忠瑤故居舊址位于閩清縣坂東鎮坂中村佛堂前。1947年8月底,中共閩浙贛區黨委決定加強閩清工作,成立以陳世明為書記、劉忠瑤為組織委員的中共閩清縣委。為了更好地貫徹省委8.28會議精神,盡快打開閩清及閩(清)永(泰)尤(溪)邊工作新局面,陳世明開始組織力量。一方面,從福州地下黨中抽調一部分閩清籍或與閩清關系密切的黨員,如劉忠瑤、鄭一惠、廖懷玉、劉子萍、周天賜等來閩清開展工作,建立閩清農村據點;另一方面,準備在農村平原工作有了初步基礎上,迅速建立山頭武裝基地,開展游擊戰爭。陳世明向林汝南及區黨委推薦抽調熟悉閩清山頭情況、武裝斗爭經驗豐富的閩中游擊隊骨干劉志德再回閩清工作。9月……[詳細] |
![]() | 七疊溫泉度假村位于福州市閩清縣塔莊鎮斜洋村,距福州75公里、閩清縣城38公里,離著名的宏琳厝、四樂軒古民居群落僅12公里。這里海拔400余米,青山綠水,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是福建省內已開發的海拔最高的溫泉,可謂高山溫泉、避暑勝地一大奇觀。七疊溫泉度假村占地面積580畝,總投資5.2億元人民幣。是一處集溫泉健身、休閑娛樂、餐飲住宿、會議培訓、商務接洽、農業觀光為一體的溫泉旅游度假勝地。度假村共分六大區域:溫泉泡區、休閑中心、溫泉酒店、會務中心、云中閣別墅、生態農業。溫泉泡區依山而建,區內建造露天池、風情木屋、貴賓室內池等大中小溫泉池50多個。泡區內有國內最先進的水療設施,還有用于娛樂健身的滑梯、……[詳細] |
![]() | 梅雄村是雄江集鎮所在地,座落在黃楮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316國道、外福鐵路、閩江水運穿境而過,離水口電站大壩7公里、合福高鐵閩清北站12公里,緊鄰黃楮林溫泉。全村共有4個自然1572人,是水口庫區重點移民村,是鑲嵌在閩江邊上的一顆明珠。村內庫區網箱養殖是全省最大的淡水養殖基地。村內基礎設施齊全、房屋整潔美觀,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具有開發生態旅游得天獨厚的優勢。梅雄旅游開發將秉承“自然生態與鄉土風情”并舉的價值觀,以優越的山水生態環境為底蘊,以梅雄村部一環水鄉慢道、觀景平臺和民宿為重要節點,打造一個鄉村特色旅游點。主要景點:1、梅雄新村。具有“庫區、生態、旅游”三大優勢,左有湯都水城,右有規劃……[詳細] |
![]() | 福建雄江黃楮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福建省閩清縣的西部,地理坐標北緯26°15′29″~26°22′41″、東經118°39′38″~118°51′19″,總面積12513.3hm2,其中:核心區面積4198.3hm2;緩沖區面積2224.9hm2;實驗區面積6090.1hm2,森林覆蓋率達90.5%。保護區始建于1985年8月,2012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以福建青岡林為代表中亞熱帶南緣基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溪流類濕地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閩江水源涵養林。自然保護區位于閩江兩岸的戴云山脈和鷲峰山脈交匯的區域,復雜多樣的生境條件造就了……[詳細] |
![]() | 閩清縣革命烈士陵園建造于1963年9月,座落在梅城鎮洋桃村梅溪岸畔,占地6200平方米,其中烈士陵墓占地215平方米,陵墓建在小丘之巔,三層石砌基礎,正中矗立著一座呈四方形柱狀的革命烈士紀念石碑。碑高10米,頂嵌五角紅星,碑正面鐫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描金大字,陵和碑概以水磨石裝飾,每層基礎均有護欄。山崗至園門鋪設70層混凝土臺階。環園置磚砌圍墻,墻內遍植青松翠柏、四季花草。陵園內共安葬新中國建立前及初期犧牲的革命先烈262名(女烈士2名),其中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58名,抗美援朝犧牲的10名,新中國建立初期剿匪犧牲的21名,在戰場上浴血奮戰負傷后在華東野戰醫院第三救護所(址設閩清……[詳細] |
![]() | 水口電站八閩母親河閩江自西向東橫貫閩清中部。一九九三年,在域內的閩江雄江段峽谷上,聳立起一座裝機容量140萬千瓦的水口水電站,為華東地區之最。其中的華東第一大壩、機房和水庫湖區成為了人們競相參觀游覽的現代景點。大壩 全長870米,高101米,橫扼閩江,擋住滾滾巨流,氣魄宏大,雄偉壯觀。壩身上有12道溢洪閘門,每個閘門相當于一幢七、八層樓房大。22米高,15米寬)。下閘蓄水時,幾乎滴水不漏,令人驚嘆它的周密無縫;提閘泄洪時,一條條水龍噴躍而出,水花噴射,霧氣層層,聲如巨雷。這時如在陽光下,可見整個大壩套上了一圈圈的彩虹,雄偉的大壩披上了絢麗的霓裳,為一奇景,蔚為壯觀。機房在大壩北半段下側,從岸……[詳細] |
![]() | 芝田宮位于閩清坂東鎮乾上村梅溪岸邊,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宮正面為三牌樓式門墻,正中石框對開門,左右圭形邊門。正邊門間墻面分別塑青龍、白虎壁畫。中軸在線依次為戲臺、兩側廊廡、鍾鼓樓、正殿。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木構架,歇山頂。棟梁雕飾精美,藻井結構別致,枋、櫞、斗拱雕琢精細,梁、柱、檁、四角皆用楠木并雕刻花鳥人物。建筑用工大膽創新,構思巧妙。傳唐末王審知入閩,其四部將陳翊惠、陳顯惠、陳威遠、陳懷遠所部紀律嚴明從不擾民,死后人們于坂東六都洋(今坂東鎮)乾上村為之立廟,供奉四位將軍并手下的陳、蔡兩總管,取名昭顯廟。明代天啟初年,閩清人又把閩清歷史上兩名清官:元縣尹董禎、明縣尹沈源供奉其間,……[詳細] |
![]() | 閩清杏園古民居坐落在福建省閩清縣鹿角村360號,始建于1925年-1927年間,占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集明清、民國及南洋建筑風格,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南方古民居。杏園始建于1925年-1927年間,由鹿角劉氏二十九世劉觀邱出資興建。劉觀邱生于1899年(光緒巳亥年),早年赴南洋創業,開設和利園農場,后歸國返鄉,在鹿角家鄉親自設計建新厝,新厝建成后,將西邊一半房產售讓給其兄劉觀泗,因劉觀泗號杏村,劉觀邱字素園,兩兄弟字號中各取一字,故命名為“杏園”。1987年,劉觀邱四個兒子將杏園東北、西北面洋樓進行了改建,在主體格局不變的情況下,形成四合院落的總體布局。2020年由劉觀邱……[詳細] |
![]() | 黃楮林溫泉景區具有完整的旅游基礎設施,融合休閑養生,溫泉理療,科普教育,森林游息,野外拓展,會議商務等多項生態休閑旅游于一體,是生態觀光的勝地,避暑休閑的“清涼世界”,科考實習的國家級基地,休閑養生的凈土。區屬東南丘陵貌,溝谷縱橫、群山環繞。平均海拔3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7度,降水量充沛,年均相對濕度83%。平均氣溫和夏季溫度皆較福州和閩清縣城低,是避署消夏的理想勝地。景區內的植被包括福建青岡、甜櫧、馬尾松、杉木、毛竹。還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臺灣蘇鐵、水松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閩楠、福建柏、鵝掌楸、花櫚木、金毛狗、紅春、刺桫欏等。景區現建有1千平米的大型停車場……[詳細] |
![]() | 八都合龍橋位于閩清縣省璜鄉省璜村,是一座建筑壯觀、融交通休閑于一體的古代亭橋。橋長53米,寬3.2米,兩岸砌石作墩,兩端各架圓木,鱗次櫛比。東端鋪石階8級,西端左右各鋪石階31級,均有扶手欄桿。橋面鋪設有色地磚,兩旁用46根立柱分里外兩行,構成11個亭架,每架有4根立柱,用橫枋、額枋貫串而成。亭頂有5個亭翼蓋以青瓦,亭脊裝飾美觀,造型古樸、典雅、大方,頗具藝術觀賞價值,為福州地區現有亭橋中最長的一座。兩孔跨度有別,東跨為三、四節苗組合,西跨為三、五節苗組合穿插構成;廊屋11間,用柱46根;屋頂五個亭翼呈雙坡倒水;橋墩青條石干砌,舟狀,尖端逆流。該橋為國內唯一一座兩跨不同節苗組合結構的木拱廊橋![詳細] |
![]() | 六葉祠在坂東鎮乾上村松柏林下,占地面積2883平方米,寬47米,深49米,十堵七廳二弄火墻包,是目前福建規模最大的祠堂。祠堂前墻寬47米,高5米,開有三扇門,東、西兩個邊門開在前墻轉角處相對而立高達三層的兩個望樓的底部。正為一門虎頭大門,遮沿下門洞上一方青石雋刻著“虎丘黃氏祠堂”,兩邊鐫貼金對聯,一對石獅雄踞左右,門前埕植 六株翠柏,埋外曠野平疇,柳竹溪橋,十分優美。大門內天井埕寬35米,深19.50米,植四時花樹。正面一字排開七個大廳。六葉祠人才輩出,一葉有狀元黃唐、黃開繩一家六教授,企業家黃雙安;二葉有甲午英雄雙兄弟、宋元明清連科進士三十四名;三葉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齊全、兩朝雙宰相、五……[詳細] |
![]() | 白巖山白巖山得名源自山頂色白如玉的石峰,被南宋學者朱熹譽為“八閩岳祖”。以懸崖陡壁、層狀方山和巖洞著稱,有108處類人類物惟妙惟肖的天然巖景。白巖山為閩東地區海拔最高的勝地之一,夏季為避暑勝地,冬季可欣賞北國冰地奇觀、日出、云海、云瀑、滿山杜鵑各有特色,群山環抱,綠樹掩映著古樸村莊.清澈的山泉四季長流,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山野風光,山下不僅有梯田片片,更有大面積的蔬菜基地、養殖基地、鮮嫩的羊肉、土雞土鴨是一大特色。在這里,游客可以住農家房吃農家飯干農家活隨農家俗交農家友、鄉村人居、民俗風情、田園風光、農業生產,淳樸民風,構成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景區經營項目:旅游觀光、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收費標準……[詳細] |
![]() | 四樂軒四樂軒座落在坂東平原北部,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年),原占地面積24500平方米,直進四座,每進七柱八扇風火墻,傍有橫厝。規模宏大,無與倫比,故古有“四樂厝,鳥兒飛不過”的說法。今雖有部分橫厝改建新房,但其正厝保留完整。走進四樂軒,四座主屋前后正對的大門、屏門、后廳門共13道,呈一直線依次洞開,廣埕大庭綿延深遠,氣派非凡。其格制、裝飾可與宏琳厝媲美,兩厝合而為古民居建筑明珠。四樂軒為聞名遐爾的書香門宅第,歷史上有“書燈田”等獎學機制,全厝讀書重教風氣濃厚,人才輩出,廳上原有各類匾額、執事牌54塊,其后裔被稱為“牌匾下的子孫”。地址:福州市閩清縣坂東鎮坂中村類型: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