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福州市 > 倉山區旅游

倉山區旅游景點介紹

  高湖龍院鄭氏民居始建于明代,坐西朝東,偏北,東西兩落并列。西落一進,為民國建筑,東落二進,為明代中早期建筑。西落面闊三間,進深五柱,穿斗式木構架,前后天井。東落前部設石板埕,一二進主廳均面闊五間,進深七柱,雙坡懸山頂。一進主廳設前通廊,明間廳堂為抬梁做法的井字梁架,前廊為疊斗結構,廳內四椽栿上設駝墩疊斗,架平梁;前大小……[詳細]
  福建美豐銀行位于倉山區觀井路29號弄5號,為煙臺山早期西洋建筑之一。百年間,該建筑功用屢有變化,明確可考的包括裕昌洋行、寶順洋行、同珍洋行、基督教青年會、福建協和大學、福建美豐銀行、美孚洋行、福州制藥廠等單位使用。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私立協和大學和福建美豐銀行時期。建筑為二層磚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邊長24米,立面寬七間![詳細]
  美國駐福州領事館辦公樓位于倉山區麥園路84號省衛生廳衛生監督所內,為美國領事館舊址。原址建筑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美國領事館約于1930-1937年間遷入。根據建筑形態和現存資料,建筑可能經過改建。2013年公布為省級文保單位。領事館辦公樓是一座兩層帶地下室的磚木結構建筑,正面朝南,立面兩開間,以方形仿羅馬塔司干柱式分……[詳細]
  位于倉山區倉前街道麥園路社區的樂群路8號,由倉前山附近各外國領事館集資興建,以英國為主。抗戰期間,為日本人霸占。樂群樓始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為二層磚木結構,殖民地券廊式風格建筑;建筑平面東偏南12度,占地面積約619.69平方米,寬19.83米,長31.25米,高18米。樂群樓是中國最早的西式……[詳細]
  陳若霖墓位于倉山區蓋山鎮北園山頭嶺東麓,為清乾隆年間進士、曾任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刑部尚書的陳若霖墓地。原有墓亭、牌坊、翁仲、石獸等,在文革中均被毀。1983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將墓室封閉。墓坐西向東,偏南20度,如意形。墓為三合土夯筑,三層墓埕。面寬約14米,深33米。封土內五室并列,陳……[詳細]
  玉屏山莊位于倉山區蓋山鄉陽岐下村,為清代邳州知州、詩人葉大莊的故居。環玉屏山而建,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原有20多座房屋,有魚池假山,具有園林風貌。葉大莊死后,家道敗落,山莊被分割,一些房子己毀壞,部分房屋己改建,F保存最完整的是山南的游氏家(木材商人,為馮宅游氏大厝主人游樂雍后裔)。該屋為磚木結構,由門廊、……[詳細]
  趙新墓位于倉山區建新鎮勞光村下店自然村的九龍山,墓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坐西北向東南。墓丘平面呈“風”字形,三合土夯筑,雙重護墻,三級墓坪,面寬12米,進深28米;№敺馔炼亚傲⑶嗍贡,高0.85米,寬1.27米,上刻楷體:“江夏,清誥授榮祿大夫二品頂戴、陜西督糧道詹事府左春坊左贊善、翰林院檢討又銘趙公、偕配梁夫人……[詳細]
  林浦殘橋位于倉山區城門鎮林浦邵岐村,又名“林浦斷橋”,俗稱“三門橋”,建于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石構平梁橋,南北走向,兩墩,三孔不等跨,已圮一孔。殘橋全長22米,面寬2.8米。橋本體橋面石梁上刻:“紹興三年戊申作,都管斡林康、林元鈞泊諸勸首等”,楷書,字徑0.15米;引橋橋面石梁上刻:“林應見舍小梁三條,林應郎舍……[詳細]
  獅山瑞跡寺白佛位于倉山區城門鎮獅山村九曲山,據宋梁克家《三山志》記載白佛始鑿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雷劈觀音,為巖石上浮雕.高1.36米,寬0.60米,南偏東15度。其前建有長方形石亭,面寬2.93米,進深1.5米,高2.3米。石門額上陰刻“雷劈觀音古跡,天啟丙宣年季春”。白佛附屬于瑞跡寺。1983年8月被確定為市……[詳細]
  城門山石刻造像位于倉山區城門鎮城門村城門山巔飛來石,西南面500米為城門中心小學。該造像系于一塊風動石下的礎石上鑿造佛龕,龕內有地藏王、泗州文佛、侍者等四尊浮雕造像,地藏結跏趺坐于蓮座,手秉禪杖,高0.74米,寬0.41米,泗洲文佛高0.71米,寬0.34米,侍者高0.61米,0.19米。兩邊鐫刻“紹興壬午(1162)……[詳細]
  懷安五帝廟位于倉山區建新鎮的懷安半島,為供奉福州民間傳統信仰的五帝(張元伯、鐘仕秀、劉元達、史文業、趙公明)的祠廟。建筑坐西朝東,占地面積約為608平方米,內有戲臺、天井、鐘鼓樓(龕樓)、正堂、后殿、側院等。大門為牌樓式,上有卷書;戲臺歇山頂;正座封火墻二坡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部分構件為明代遺跡,面闊三間,進深五柱……[詳細]
  七星橋位于倉山區蓋山鎮郭宅村,建于宋代,石構二墩三孔平梁橋。東西走向,橫跨白湖河。長33.5米。面寬3.6米,不等跨,已淤塞一孔。墩呈長方形。橋面每孔用4根石梁鋪成,其中一根石梁上有“天圣十年”(1032)題刻,橋面現已改造為水泥并拓寬。橋面上設四角亭,木構,單檐歇山頂,80年代改為水泥亭,供三位國公(地方神)。橋欄已……[詳細]
  獅山林尚書家廟位于倉山區城門鎮林浦獅山村,又名宮保祠,系明代南京兵部尚書林瀚建造的家族祠堂,為閩中望族林氏家族“三代五尚書”、“七科八進士”的紀念物。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重修,1987年再次重修。廟為木結構,坐東北向西南,由門樓、廂房、戲臺、回廊、大廳、天井組成,占地669平方米![詳細]
  江南橋位于倉山區中洲島與南臺島倉前路之間的閩江南港,又稱“倉前橋”、“中洲橋”,宋代為浮橋,元初建木橋,屢建屢毀。清乾隆年間,福清人何際逑兄弟捐資及集資建石橋。石構平梁橋,南北走向,長約108米,八墩九孔,等跨。船形墩。1930年橋面改為鋼筋混凝土。1971年再次改建,加寬2米,增高4米,于中洲上建旱橋,將江南橋與萬壽……[詳細]
  午橋位于倉山區蓋山鎮上岐村河浦上,始建于宋元祐四年(1089)。石構平梁,橋長34米,面寬3.52米,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南北已淤塞二孔,現存兩墩三孔。橋面現由四段五塊石板鋪成,中間橋墩部分傾斜。橋墩船形,上部疊澀出挑五層,石梁鋪架其上。望柱上有銘文“黃卅八娘”等題刻,其他大部分均漫漫不清。北側橋欄板由6塊欄……[詳細]
  洪塘張經祠位于倉山區建新鎮洪塘社區,為祭祀明代抗倭名將張經的祠堂。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清嘉慶元年(1796)重修。總占地592平方米,由大廳、回廊、文昌閣、庭院等組成。大廳雙坡頂,抬梁穿斗式減柱木構架,面闊三間,進深七柱,四周游廊。左右廂房被改建為磚混結構,封火墻也已改造。該祠堂1949年后曾被占為糧食加……[詳細]
  濂江書院位于倉山區城門鎮林浦濂江村泰山宮東,又稱文昌宮。始建年間不詳,相傳朱熹曾在此講學,并題有“文明氣象”四字,占地764平方米,F為清代建筑。書院坐南向北,木結構,單檐歇山頂。角檐翹脊,上飾灰塑卷草,下施角魚。木結構,穿斗式構架。雙層樓房面闊三間,進深五柱。上層樓前及兩側設樓廊,右側辟為朱子祠,樓前有小庭院,石砌地……[詳細]
  懷安接官道碼頭位于倉山區懷安村東南面烏龍江邊,包括古接官道及碼頭,是“海上絲綢之路”曾經興盛的重要見證。接官道為突堤式結構,占地約380平方米;西面三塊巨石伸入江面形成碼頭,是懷安唯一保留下來的接官道古碼頭。碼頭石板道寬約5米,條石鋪就,上有百余條橫向鑿槽,便于上下船時防滑;此外還有用于拴繩、方便船舶停靠的石槽遺存。2……[詳細]
  廣東會館位于倉山區六一南路52號倉山第二中心小學校內,是清代旅居福州的廣東籍商人籌建的、帶有同鄉會性質的會館。坐南向北,占地面積約1245平方米,共二進,前廳、天井、后廳(聚議廳)、廊房。前廳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天井占地約270平方米,中間有一棵榕樹直徑2平方米,高7米,約150年歷史。聚議廳左右……[詳細]
  萬壽橋位于倉山區、臺江區之間的閩江上,北起臺江中亭街,中至中洲島,南接倉前觀井路,是世界跨越最大江河的古橋。福州本地俗稱“大橋”。始建于元大德七年,至治二年竣工。明天順間、成化間多次重修;清初,江南橋改建為萬壽橋同樣的全石結構橋梁。乾隆年間重修時,惠安石雕宗師李周特地為橋欄柱雕18只形態各異的石獅。民國十九年(193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人 | 天天高清在线3w | 偷偷要色偷偷中文 |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永久字幕精品免费文字 | 在线观看午夜看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