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贛東北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舊址位于弋陽縣漆工鎮,時代為1929年。贛東北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舊址被公布為上饒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曹溪古民居位于弋陽縣曹溪鎮曹溪村,為典型的微派建筑風格。粉墻青瓦、馬頭墻、磚木石雕以及高脊飛檐、曲徑回廊等和諧組合,且規模宏偉、結構合理、布局協調、風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裝飾在門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磚雕、木雕、石雕,工藝精湛,形式多樣,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曹溪古民居背山面水,非常講究自然情趣和山水靈氣,房屋布局重視與……[詳細] |
![]() | 圭峰,位于弋陽縣城西南約10公里處。這里林壑秀美,山巒峻峭,峰巖飄逸,納自然精華和人文風采為一體,自古以來,便是游人仰慕的旅行勝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贊道:“蓋龜峰巒嶂之奇,雁蕩所無”。自中唐至今,歷代名人在圭峰留下題詠、書法石刻甚多,大部分在“振衣臺”之“一線天”一帶,形成石刻廊。振衣臺,位于龜峰西北面,錦屏峰腳下。……[詳細] |
![]() | 贛東北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地點】:上饒市弋陽縣中畈鄉芳家墩村自然小組【時代】:1930年【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為界,北向外延伸3米,西向外延伸5米,東向外延伸20米,南向外延伸4米。建設控制高度:10米。面積:1137.44……[詳細] |
![]() | 謝氏祖屋【地點】:上饒市弋陽縣疊山鎮謝家村【時代】:清【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向外延伸20米至草地,西向外延伸5米至民宅,南向外延伸5米至民宅,北向外延伸5米至民宅。建設控制高度:4米。面積:1790.77平方米。……[詳細] |
![]() | 西李古戲臺【地點】:上饒市弋陽縣灣里鄉西李村【時代】:清【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向外延伸4米至民宅,西向外延伸15米至民宅、鄉鎮公路,南向外延伸20米至民宅,北向外延伸6米至水塘。建設控制高度:4米。面積:1294.75平方米。……[詳細] |
![]() | 弋陽儒學宮【地點】:上饒市弋陽縣弋江鎮儒學宮路1號【時代】:清【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向外延伸5米至消防通道,西向外延伸5米至消防通道,南向外延伸10米至文廟路,北向外延伸3米至平安保險公司。建設控制高度:4米。面積:1091.65平方米。……[詳細] |
![]() | 四十八代張天師墓位于弋陽縣,時代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十八代張天師墓被公布為江西文物保護單位。【地點】:上饒市弋陽縣弋江鎮望江路【時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向外延伸0.5米至民居,西向外延伸5米至小區小道,南向外延伸5米至小區小道(其中包含有150米長、寬7米的……[詳細] |
![]() | 周執羔墓位于弋陽縣,時代為宋乾道六年(1170年)。周執羔墓被公布為江西文物保護單位。【地點】:上饒市弋陽縣漆工鎮賴家村【時代】: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西、北各向外延伸20米至山坡,南向外延伸5米至河道。建設控制高度:4米。面積:2960.31平方米。以保護范圍為界,東、西、北各……[詳細] |
![]() | 謝疊山墓位于弋陽縣,時代為南宋。謝疊山墓被公布為江西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南巖石窟 被稱為“中華第一佛洞”的弋陽南巖石窟,位于弋陽縣城南的南巖山,石洞寬60.60米,進深29.20米,高14.93米,面積1770平方米。洞內仍然保存北宋嘉定年間開鑿的佛龕28座,龕內造像35尊,風格自成系統,色彩、結構優美大方,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美學價值,對于研究我國南方佛教傳播、佛學文化、石刻藝術等也都具……[詳細] |
![]() | 龜峰湖水利風景區AAA ![]() 龜峰湖水利風景區是以龜峰湖水庫(即清水湖水庫、江廖肖水庫合稱)、龜峰風景名勝區為依托,以獨特的自然地質地貌、弋陽腔與龜文化以及水利科普教育為特色,開展觀光、休閑、度假、科普、娛樂等一系列活動的風景區。景區湖面碧波蕩漾,波光粼粼,湖水清洌可鑒,溪澗清泉,甘之如飴。峰奇石巧,象形獨秀,奇巒如畫,鐘靈毓秀,屬于典型的丹霞地貌……[詳細] |
![]() | 弋陽龍門湖水利風景區是以龍門湖水庫為載體,整合南巖佛窟、天然臥佛、龍源峽等旅游資源建成的水庫型水利風景區,景區面積4.4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平方公里,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是一處集丹霞地貌、佛教文化、觀光休閑、朝佛養生于一體的旅游勝地。景區區位優勢明顯,地處龍虎山、三清山、武夷山和景德鎮、婺源的中心位置,森林旅……[詳細] |
![]() | 位于弋陽縣烈橋鄉窖頭村。方志敏、邵式平、黃道等共產黨人為進一步宣傳和貫 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總結弋陽九區暴-動和橫峰年關暴-動經驗,于1928年1月2日在烈橋鄉窖頭村召開了弋陽、橫峰、貴溪、鉛山、上饒五縣黨員聯席會議,史稱“窖頭會議”。會議制定了統一暴-動的方針、綱領,并組建了暴-動領導機構——中共五縣工作委員會和暴……[詳細] |
![]() | 位于漆工鎮北偏東5公里的齊川源村,地處三條較長的田垅的匯合點,周圍地形險要隱蔽,具有與敵開展斗爭的有利條件。1925年秋,在方志敏的直接領導下,齊川源村籌建起農民協會組織,這是繼湖塘村之后成立較早的一個農民協會。方志敏等農運領導人還選定齊川源為開展“打土豪、減租減息”斗爭的試點。通過齊川源的斗爭實踐,積累了經驗,并推廣……[詳細] |
![]() | 位于弋陽中畈鄉芳家墩。1930年7月下旬,中共信江、贛東北兩特委在弋陽縣芳家墩合并成立新贛東北特委會,8月1日,在芳家墩吳家祠堂召開贛東北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贛東北特區委革命委員會,方志敏任主席。此時,芳家墩已成為贛東北革命根據地首府。……[詳細] |
![]() | 位于弋陽縣弋江鎮東北45公里的磨盤山祝家祠堂。1931年7月中旬,紅軍醫院擴大在弋陽九區仙湖村成立。為適應軍事發展的需要,紅軍醫院擴大為贛東北紅軍總醫院。1932年8月遷往磨盤山祝家祠堂,院長鄒思孟,政委先后由舒翼、邵伯平等擔任。總醫院下轄4個分院,專門治療紅軍傷病員。……[詳細] |
![]() | 位于弋陽縣漆工鎮的吳家墩。1929年10月25日,方志敏、邵式平、黃道等領導人在弋陽九區吳家墩創建信江軍事政治學校。在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上,這是一所創辦的比較早、也比較正規的軍事政治學校。1930年7月,隨著蘇區的發展,信江特區更名為贛東北特區,信江軍政學校也因此易名為彭楊軍政學校。校址由吳家墩遷至同為弋陽九區的黃家源,……[詳細] |
![]() | 邵式平故居位于弋陽縣曹溪鎮邵畈村。邵式平1900年1月27日出生于弋陽縣曹溪鎮邵畈村,其家庭住宅為普通四榀農舍,邵式平童年入村中私塾啟蒙,12歲一度輟學務農,1916年考入弋陽縣高等小學,畢業后赴外地求學,假期返鄉以及在贛東北地區從事革命活動亦居住于此。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其故居被國民黨-派焚毀。建國后,在原址建有一棟兩……[詳細] |
![]() | 漆工鎮暴-動紀念館位于距縣城東北30公里漆工鎮街道邊,為紀念在大革命時期爆發的“漆工鎮暴-動”而建。漆工鎮在民國時期為弋陽縣第九區的中心地區。大革命前后,反動軍閥盤踞漆工鎮,在鎮上的城隍廟里,設有江西警察廳的一個派出所。這個派出所擁有著l0支槍的武裝力量。勾結本地封建地主勢力,欺壓人民,破壞農運,鎮壓革命。青年方志敏早……[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