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吉安市 > 青原區旅游

青原區旅游景點

渼陂古村
   渼陂村位于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這里匯發達的古代商業文明以及紅色文化于一體。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筑,鱗次櫛比;數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繪、楹聯、牌匾、雕屏,無不隱含了廬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精深博大的廬陵文化的熠熠風采,更記錄著這塊紅土地的滄桑歲月。渼陂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南部富水河畔,離吉安城30公里,屬青原區文陂鄉,全村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村中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代和近現代文化印跡,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令人嘆為觀止,渼陂也因此聞名遐邇。渼陂村是吉安市的一個廬陵文化古村,里面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有367棟,還有紅四軍的軍部,‘二.七’會議會……[詳細]
青原山
   青原山位于吉安市河東鄉南境,距市區僅10公里,離火車站較近,下車便可直去瀏覽。青原山海拔320米,峰巒連綿10余公里,山上古木蓊郁,奇葩芬芳,碧泉翠峰,各具情趣,潭、泉、溪、峽共30余處,噴雪,虎跑、珍珠、水三疊等飛瀑流泉,并瀉于密林之中,攀天岳、芙蓉、翠屏、華蓋諸峰,挺拔巍然,秀色如繪。。這里古木參天,景色秀麗,環境幽靜,氣候宜人,被譽為“山川江西第一景”。自唐代起,青原山就是佛教勝地。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之一的凈居寺座落山中。該寺占地約1萬平方米,主體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整座寺院巍峨雄偉,金碧輝煌,布局合理,小巧精致,是獨具江南建筑特色的古寺.唐代開元二年(714年),佛教南宗六祖……[詳細]
東固景區
   東固革命根據地以東固畬族民族鄉為中心,包括富田鎮、文陂鄉,曾是一、二、三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東固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創造了中國革命和中華蘇維埃史上的多個先例:第一張紙幣、第一個赤色郵局、第一個無線電培訓班、第一個消費合作社、第一個綜合兵工廠,以及孕育了21位青原籍共和國開國將軍。東固革命舊址群主要有東固平民銀行、紅四軍與紅二、四團會師舊址、東固毛澤東舊居、軍民誓師大會會場、紅一方面軍無線電訓練班、公略亭、東固革命烈士紀念塔、東固第二次反“圍剿”陳列館、“二.七”會議舊址、紅四軍總部、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中共贛西南“一大”舊址等。……[詳細]
吉安螺灘水利風景區
   螺灘水庫水利風景區,位于青原區富灘鎮境內,依托螺灘水庫而成,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螺灘水庫水利風景區為市水利局直管,吉安市螺灘水利風景區依托螺灘水庫而成,景區面積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500畝,2013年被命名為省級水利風景區。景區環境優美,碧波萬頃,風光旖旎,絢麗多彩,景區內有“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美譽的吉水水南鎮,文化底蘊深厚,水文景觀、生物景觀、工程景觀與豐富的歷史文化傳說融為一體.……[詳細]
青原革命紀念地系列景點
   “二•七”會議舊址位于文陂鄉陂頭美陂村,座西向東,分前后兩棟,中有2.2米寬的走方廊小院,為磚木結構。1930年2月6日至9日毛澤東主持的紅四軍前委,意向西、贛南特委,五、六軍軍委,在此舉行聯席會議。舊址經維修原貌未變,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收入《中國名勝辭典》。東固平民銀行舊址位于東固畬族鄉街道中心南側,座東南朝西北,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占地面積189.51平方米。1928年10月—12月,東固平民銀行和東固消費合作社在此相繼建立。1987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四軍總部舊址位于文陂鄉美陂村永慕堂。座北向南,是一棟三堂二塹吞口式磚木結構的古式祠堂。占地面積1204平方米。祠堂……[詳細]
“二七”陂頭會議舊址
   二七會議會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古村內,是一棟前后兩進的梁家宗祠,座西向東,分前后兩棟,中有2.2米寬的走方廊小院,為磚木結構,現保存完好,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收入《中國名勝辭典》。二七會議,也稱二七陂頭會議,是指1930年2月7日至9日,紅四軍前委、贛西特委和紅五、六軍軍委召開的聯席會議。毛澤東作了《關于政治形勢和黨的任務》的報告。會議討論了有關政治、土地、紅軍、黨的組織、蘇維埃等重要問題,確定黨的任務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權和發展工農武裝。會議糾正了贛西特委、贛南特委的右傾悲觀思想和遲遲不分配土地或按勞力分配土地的錯誤作法,加強了黨對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領導。會議將紅……[詳細]
吉安陽明書院
   陽明書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山風景區內,其前身為九邑會館、青原會館,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明正德五年(1510年),王陽明任廬陵知縣時,在青原山講學,奠定了江右王學的發展基礎,并使廬陵成為“理學之邦”,有“東南鄒魯,西江杏壇”之譽。為紀念王陽明,廬陵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青原山建陽明書院,后幾度興廢。2012年,吉安市按廬陵古建特色在原址上原貌復建陽明書院,書院中軸線由門廳、傳心堂和五賢祠三部分構成,古色古香,美輪美奐。明正德五年(1510),時任廬陵知縣的王守仁偕同鄒守益(安福人,明代科舉探花)在青原山講“良知之學”,其后會講者眾,并置學田。王陽明去世后,每年春秋兩季,青原山都要……[詳細]
青原山凈居寺
   青原山位于老縣城(今吉安市)東南9公里,贛江之東。屬嵩華山脈,海拔116米。漢代張道陵(張天師)封天下三百六十五座名山,青原山為其中之一。佛教自古便人“天上云居”之說。詩人楊萬里贊它是:“山川江西第景”。山上的潭泉溪峽共35處。有游噴雪、虎咆、珍珠、百茅溪、小三疊、飛龍潭等泉,攀天岳、芙蓉、翠屏、鷓鴣、西華、華蓋等奇峰,還有試劍、石漱、青峽、墜字石、劍臺、滴水崖、飛云石等名勝,處處留下古人興吟詠的手筆詩章。唐代名臣、大書法家顏真卿篆書“祖關”二字,刻石碑嵌在進凈居寺山門之首。山門鑲有文天祥手書“青原山”三字。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親筆長詩《游青原次韻周元翁》,后人把它分刻在八通石碑上,分嵌大雄寶……[詳細]
東固革命根據地博物館
   東固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位于青原區東固畬族鄉中心,1977年建館。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四周有圍墻,前后兩棟,院內翠柏蓊郁,花卉茂盛。該館集中反映了東固革0據地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上有井岡山,下有東固山”,這句曾在中央蘇區廣為流傳的鄉村俚語,形象地描述了革命搖籃井岡山和李文林式的根據地東固山的聯系,揭示了東固山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東固革命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初期,中國0在江西境內創建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位于吉安,吉水、泰和、永豐、興國五縣交界地區。它從1927年9月到1929年11月間,歷經創建、鞏固、發展階段,從1930年開始融入贛西南革命根據地,……[詳細]
渼陂毛澤東舊居
   渼陂毛澤東舊居位于文陂鎮渼陂村。1930年2月舉行的“二七”會議期間,毛澤東居住和辦公的地方。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交通路線:渼陂位于吉安東南22公里處,屬于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鎮,從吉安青原汽車站乘專線車前往約20分鐘車程。吉安市分為青原區和吉州區。兩區被贛江相隔,2號和10號公共汽車在兩區之間行走。青原區:吉安火車站,青原汽車站。吉州區:城南汽車站,城北汽車站,長途汽車站。……[詳細]
青原禪溪水利風景區
   青原禪溪水利風景區地處青原區河東、天玉境內,因流經千年古剎青原山寺而得名。景區面積1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4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4%。這里青山常綠,碧水常流,山不高而峰秀,潭不深而水清,有著“山青、水青、氣青”的美譽,以“翠、幽、秀、奇”著稱。禪溪水利風景區以青原溪、草坪溪、油籮坑水庫、釣魚臺水庫、褲腳塘水庫,以及上神嶺水庫等水利工程為依托,以水景觀、禪宗文化、山林生態環境為基礎,利用自然與人文資源組合的優勢,精心打造以水文化為靈魂,以禪宗文化為特色,集水利科普、觀光游憩、文化體驗、運動休閑為一體的水利風景區。2015年,禪溪水利風景區被評為省級水利風景區。近年來,青原禪溪水利……[詳細]
七彩生態園
   七彩生態園位于吉安市青原行政中心青東公路旁,處于青原山風景區、美陂古村的主要交通路口,距吉安火車站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生態園規劃面積100畝,其中苗木占地面積約95畝,農莊占地面積約5畝,是以種植經營各類綠化苗木花卉為主及農家樂為一體的園林展貿式休閑體驗園。2014年被評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也是省級林業示范點。園內有大面積的苗木基地,種植苗木100萬株,其中以樟樹、桂花樹、杜英、紅葉李、紅花繼木球、小葉女貞球、金邊黃楊種植較多,為城市提供一個天然氧吧,也給農莊帶來不一樣的體驗。生態園內建造的農莊更是別具特色,所有房屋建造均以木材為主,木屋的形象給生態園帶來又一亮點,有仿古農家……[詳細]
渼陂紅四軍軍部舊址
   渼陂永慕堂祠紅四軍軍部舊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渼陂古村。1930年紅四軍在東固根據地活動期間,總部設在永慕堂,這里還是電影《決裂》、電視劇《井岡山》的外影地。祠堂始建于南宋初年。元末毀于一場兵燹,明朝正德年間也就是1519年重建,清朝加建的,是明清結合式的風格。重修的時候正好是慈禧執政,上面的飛檐翹角是“鳳在上,龍在下”,這個是一個“官帽”式的結構。永慕堂曾經是紅四軍軍部舊址,二樓是團級以上干部當時住的地方。作為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沿續地,渼陂還保留下了許多紅色遺址和戰爭年代的文物。她曾是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紅四軍軍部舊址、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毛澤東舊居……[詳細]
渼陂古村將軍館
   渼陂古村古樹常青,富水長流,從這個方圓才一平方公里的紅土地上走出了四位將軍,兩位中將,兩位少將。中國第一個王牌軍——38軍軍長梁興初中將,是一位英勇的虎將,把一生獻給了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戰場,可謂是戰功赫赫,這位是38軍政委梁必業中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參加革命以來,一直從事政治思想工作,是黨指揮槍的楷模;這位是文武雙全的原蘭州軍區副政委,梁仁芥少將,這副照片是其晚年支農修水利時留下的,這三位將軍都是55年第一批授銜的,而且都是受當時在這里召開的著名的“二.七”會議和紅軍活動的影響,同年參加紅軍,投身革命,又在55年同時授銜,這在全國頗為罕見的,還有一位是2000年授銜的少將……[詳細]
熙龍生態農莊
   一基本情況:熙龍生態農莊位于青原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內,是以休閑采摘和農耕體驗為主題的鄉村旅游休閑勝地;該農莊2015年被評為“江西省休閑農業示范點”。公司毗鄰佛教圣地七祖行思禪師開創的千年古剎凈居寺和中國歷史文化古村渼陂,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公司占地1480畝,總投資9000萬元,規劃建設成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休閑旅游度假區和鄉村家具養生養老區。其中有450畝無公害蔬菜種植區,130畝水塘生態養殖區,60畝葡萄園區,30畝水果園區和準備開發510畝的林業果業和300畝的養生養老等項目。二 主要特色:生態園所建造的兒童樂園和生態餐廳別具特色,所有房屋建造均以木材為主。還有各式各樣新鮮蔬菜和水果,……[詳細]
東固革命舊址群
   東固革命舊址群東固革命舊址群主要有東固平民銀行、紅四軍與紅二、四團會師舊址、東固毛澤東舊居、軍民誓師大會會場、紅一方面軍無線電訓練班、公略亭、東固革命烈士紀念塔、東固第二次反“圍剿”陳列館、“二.七”會議舊址、紅四軍總部、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中共贛西南“一大”舊址等。東固革命根據地以東固畬族民族鄉為中心,包括富田鎮、文陂鄉,曾是一、二、三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東固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創造了中國革命和中華蘇維埃史上的多個先例:第一張紙幣、第一個赤色郵局、第一個無線電培訓班、第一個消費合作社、第一個綜合兵工廠,以及孕育了21位青原籍共和國開國……[詳細]
渼陂紅四軍衛生隊舊址
   渼陂紅四軍衛生隊舊址作為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沿續地,渼陂還保留下了許多紅色遺址和戰爭年代的文物。她曾是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紅四軍軍部舊址、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毛澤東舊居、朱德舊居等五處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還有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總工會舊址、黃公略舊居、曾山舊居等十多處紅色革命舊居舊址及當時留下來的紅軍標語180余條。從渼陂村內先后走出了四位共和國將軍,其中包括被彭德懷總司令譽為“萬歲軍”的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和政委梁必業兩位中將。《閃閃的紅星》、《決裂》、《陳毅出山》和《井岡山》等影視劇都在村內取景拍攝,因此渼陂村被譽為將軍村和電影村。……[詳細]
陂下村
   陂下古村位于江西省贛中地區,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陂下村。陂下村占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村內現有居民400余戶,1800余人。村民大部分為胡姓,另外還有一部分為羅姓。全村均使用贛語方言,均為江右民系。陂下村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村之一,也是著名的革命圣地之一,被稱為“紅色古村”。毛澤東、朱德等都曾在這里工作和戰斗。并且在2008年,江西省吉安市富田鎮陂下村入選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錄。2015年8月22日至24日,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三在此拍攝。交通:自駕門票:無開放時間:全天景點位置:吉安市富田鎮陂下村……[詳細]
中共贛西南第一次黨代會舊址
   中共贛西南第一次黨代會舊址,即潭溪陂下胡氏總祠(敦仁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間,建筑占地2700平方米。堂名及對聯為清代狀元劉繹手書。祠堂規模宏大,構思精巧,布局合理,工藝精湛。1929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學校在這里正式創辦,朱德任校長,毛澤東任政委,并親自給員講課。后遷村內竹影堂繼續辦學。1930年3月22日—29日,根據“二七會議”精神,在此召開贛西南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贛西南特委,并改組贛西南蘇維埃政府,曾山任主席。這次大會,標志著贛西南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使贛西南革命斗爭出現了一個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渼陂江西省蘇維埃總工會舊址
   渼陂江西省蘇維埃總工會舊址,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20—30年代,這贛式民居里曾召開了中共歷史上的重要會議——“二七”會議,現舊址仍存。這里留下了毛澤東、朱德、曾山等革命家的足跡。紅四軍舊址、江西省蘇維埃總工會舊址和毛澤東等人的舊居,給古老建筑注入了全新的內涵。共和國名將梁興初、梁必業、梁仁芥將軍,革命烈士梁一清,都是渼陂村人……[詳細]
全部青原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悠悠久久综合亚洲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高清 | 中文字幕精选三级欧美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100集 | 在线播放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